從《聖經》的《舊約全書》,到尼斯湖水怪,那些奇異的水中怪獸既讓藝術家們恐懼,也給他們帶來了創作的靈感。阿拉斯泰爾·蘇克(Alastair Sooke)為您報導。
從古代開始,人類便對來自深海中的奇怪物種著迷。《聖經》的《舊約全書》中,就出現了一隻的恐怖海怪,名為利維坦(Leviathan)。與利維坦有關最廣為人知的故事便是先知約拿因為不願服從上帝的指示,而被形似巨鯨的大魚吞食。這裡形似巨鯨的大魚就是利維坦。在許多文化中,這些海底巨型怪物是神話創作的要素。時至今日,尼斯湖水怪(Loch Ness Monster)依然會登上頭條。因此,藝術家們常試圖去描繪他們不曾見過的恐怖海怪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遙遠的古希臘時期,地中海區域不少國家都以海上貿易為生。可是,詭異且兇猛的海怪使得出海蒙上了危險的陰影。荷馬在《奧德賽》中就描繪過兩隻海怪斯庫拉(Scylla,吞吃水手的女海妖,六頭十二臂)和卡律布狄斯(Charybdis,大漩渦怪),它們分別潛伏在一道狹窄海峽的兩旁(似乎是位於義大利與西西里之間的墨西拿海峽)。
義大利沿海小鎮斯佩隆加附近有一天然洞穴,古羅馬皇帝提比略(Tiberius)在此建造了一海濱莊園,並陳列了不少充滿戲劇張力的大理石雕塑,而在這其中,就有一尊令人畏懼的斯庫拉像。它被放在一個池子的中心的「小島」上,石像所呈現的,是斯庫拉正在吞噬奧德賽的船員們的景象。儘管已經殘缺不全了,仍能看出斯庫拉的上半身幻化為巨型裸胸女子,而下部分有一群惡犬自她下體顯現,朝著奧德賽的船隊張牙舞爪。
有趣的是,在雕塑殘片上刻著雕塑家的名字。原來,雕刻這個斯庫拉像的是三位來自羅德島的古希臘藝術家。古羅馬作家老普尼林(Pliny the Elder)證實,著名的拉奧孔(Laocoon)像也出自這三位藝術家之手,該像現藏於梵蒂岡。這座令人驚嘆不已的拉奧孔大理石像,曾被老普尼林譽為「舉世無雙之作」。該石像同樣包含了兩隻海怪,展現了兩條巨蟒磨牙允血,死死纏繞特洛伊祭司拉奧孔及他兩個無辜的兒子的場面。在巨蟒的纏繞下,拉奧孔父子三人顯得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