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的意義:中國科技發展又一成就
12月2日凌晨,承載了13億國人登月夢想的「嫦娥三號」搭乘長徵三號乙增強型火箭於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中國教育在線為全國廣大的中小學生整理了一些關於嫦娥三號成功發射意義的文章,僅供參考。
-
嫦娥四號探測機登陸月球背面 中國太空探索取得裡程碑式突破
嫦娥四號是在上月8日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之後順利進入軌道。嫦娥四號昨天成功著陸前,中國官方對此探測任務表現得相對低調,相關報導並不多。有專家此前指出,嫦娥四號成功登陸的障礙不少。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趙小津早前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分析,相較於月球正面有較寬闊的平原,月球背面地形複雜、隕石坑多、地勢陡峭。
-
航天專家:嫦娥四號與嫦娥三號有五大不同
中新社西昌12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原本為嫦娥三號任務備份的嫦娥四號8日凌晨成功發射,並將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抓總研製嫦娥三號、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專家表示,備份的確是嫦娥四號原本的使命,但在嫦娥三號圓滿完成任務後,嫦娥四號被賦予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這一全新任務。
-
嫦娥三號試驗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月球車指日可待
新聞背景據近日召開的2012年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透露,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號任務,目前已經圓滿完成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技術方案得到驗證,工程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
嫦娥落月-祝賀嫦娥三號落月成功
2007年和2010年10月,嫦娥兩次飛向月球,對月球進行了探測,目標鎖定虹灣區,為實施落月奠定了基礎。2013年12月15日,是中國人民永遠值得記住的日子。因為嫦娥三號懷抱玉兔駕臨月宮,玉兔姑娘踏上了月球這片神秘的土地。一個人,幾十人,千萬人,一步一個腳印……中國的航天事業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
「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經過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體地圖中使用。
-
嫦娥三號數據應用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塵埃研究團隊最新成果「月球雨海嫦娥三號著陸區晨昏線之上月塵的原位測量」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旗下地球物理領域頂級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該論文是五院510所塵埃探測團隊最近兩年內發表的第三篇高水平論文,標誌著該所在塵埃探測領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的"三級跳"
新華社西昌11月29日電(記者李宣良、王經國、餘曉潔)即將實施的嫦娥三號任務,將實現中國探測器首次在地外天體的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從2007年到2013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實現了「三級跳」。
-
嫦娥5號返航在即,美媒揭曉其背後巨大成就,難怪美俄急於伸手
此次嫦娥5號的登月項目,一經落實,就立即引起了多地反響。其他不具備登月條件的國家,就暫且按下不提。就說在登月項目上,與我們位於同一水平線上的國家,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大國,一聽說嫦娥5號發射成功,就急於伸手表態。俄羅斯探月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從中國的探月項目中獲得月壤樣本。對這位同道中的老大哥,我們是很少提得起什麼脾氣的。
-
嫦娥三號突出貢獻者 這位溫嶺籍科學家是這樣成長的
」成功研製我國首個空間用雷射高度計,成功研製「嫦娥三號」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使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在離月面100米高度進行行星軟著落自主避障。為了能當上科學家,舒嶸的學業一直很優異,即便是在參加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工作面試時,面對13個研究員的提問,他都能遊刃有餘、輕鬆應對。而這個功底也讓舒美冬倍感安慰。國內也能做出來與所有的父親一樣,在上世紀90年代出國熱潮之下,舒美冬希望舒嶸能出國深造。但舒嶸卻不以為意,從沒考慮過出國留學。
-
嫦娥三號:中國航天迄今最難任務
綜合新華社電 經「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研究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 「嫦娥三號」將成為中國深空探測的又一新起點。那麼,「嫦娥三號」承擔什麼樣的新使命?會遇到哪些新挑戰?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看點?
-
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獲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18日,嫦娥三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著陸器周邊360°範圍的全景鑲嵌影像圖,採用圓柱投影方式表達。中新社發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將嫦娥與玉兔的居所命名為「廣寒宮」。中國古代星圖則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分別是「紫微」、「天市」、「太微」。如今,這4個富有想像力的名稱有了現實載體。
-
解讀「嫦娥三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什麼是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從伽利略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開始,人們陸續對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單元進行命名。
-
嫦娥號探月為國爭光,最早探索太空的中國與美蘇航天技術哪家強?
近期的中國發生了一件極其振奮人心的事——嫦娥5號成功發射!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嫦娥5號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地月採樣往返探測器。
-
嫦娥三號的「五大使命」
中新社西昌12月2日電 題:嫦娥三號的「五大使命」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承載著中國「探月夢」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2日凌晨在西昌發射升空。經過十多天飛行後,嫦娥三號將實施月面軟著陸。而從那一刻起,它將肩負起「五大使命」。
-
月球上真有了「廣寒宮」 嫦娥三號著陸區獲命名
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嫦娥與玉兔居住在月亮上的「廣寒宮」,自古讓人遐想。如今,月球上真的有了「廣寒宮」。 經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月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
嫦娥三號的核電池:動力持久不怕凍還可取暖
按照中國的嫦娥三號任務,整個探月共有三步,落下去算一步,月球車走起來算一步,到達之後完成全部任務是最後一步。在「嫦娥之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看來,安全落下去就是成功,隨後月球車離開著陸器行走起來並能在月球上工作一段時間,任務結束以後就是最大的成功。如何安全地落下去,並順利地走起來,是嫦娥三號遇到的最大挑戰。
-
嫦娥五號新進展,俄專家打破沉默:中國人這一次的成就前所未有
不過,我國的航天事業依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上個月,我國發射了最新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這款探測器承擔著"採集月球樣本"的重任。,我國此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有了新進展。據悉,「嫦娥五號」採集了2千克月球樣本,如今已經成功完成了封裝工作。也就是說,「嫦娥五號」將踏入返回地球的旅程,這意味著我國即將成為第3個採集月球樣本的國家。由此可見,我國的在月球探測方面實力已經可以和美國相提並論。看到這一情況,許多西方國家保持沉默,並不願意承認中國的航天實力已經超過了自己。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美射電望遠鏡突然坍塌,俄專家為中國祝賀
嫦娥五號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後,於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成功完成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和封裝工作。對於嫦娥五號即將取得的巨大成就,俄專家迫不及待展開誇讚中國航天事業,稱讚"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是探月領域的一項巨大成就",並向中方表示祝賀。
-
四川一聲巨響,打破美國壟斷,美:不信中國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以前的中國在航空業力量薄弱,那個時候中國一窮二白,想要發展自己的航空力量,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中國提出了加入國際空間站的計劃,只不過因為中國的技術落後,這個計劃遭到了很多國家的拒絕,而現如今的中國鹹魚翻身,在航空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取得的各項成就,讓世界各國都瞠目結舌,就連科技發達的美國都得佩服中國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