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
雖然美蘇早我們一程更早抵達月球,他們作為先行者所承受的壓力與損失,也並非後來者所能想像的。科研是無止境的,為人類事業奮鬥的科學家們更是無可指摘的,正是他們的經驗,成功的也好、失敗的也好,讓我們看到了那條正確的道路,少走了一些彎路。當然其中深層次的研究成果必然是難以通過開源渠道獲取的,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刻苦鑽研;而費盡千辛萬苦採集到的月樣本身,則更為珍貴難求。
此次嫦娥5號的登月項目,一經落實,就立即引起了多地反響。其他不具備登月條件的國家,就暫且按下不提。就說在登月項目上,與我們位於同一水平線上的國家,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大國,一聽說嫦娥5號發射成功,就急於伸手表態。俄羅斯探月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從中國的探月項目中獲得月壤樣本。對這位同道中的老大哥,我們是很少提得起什麼脾氣的。
德米特裡·羅戈津與中的十二分友好握手(立)
更何況,早在今年7月爆出嫦娥5號背負挖土重責、將於年內升空的消息時,俄羅斯航空負責人德米特裡·羅戈津,就曾十二分誠懇地與中握手表示,「中國絕對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他們已經與我們共享了月球勘探計劃。」雖然中國方面未曾透露相關信息,但也沒有給予否認不是?而美國作為星際大戰「發祥地」,它的重返月球計劃,也是頗令人關注的。
其實美國航空局與俄羅斯方面,有著20多年的國家太空計劃合作史,雖不能詳盡了解其中具體的內容,但是目前來看,這兩位航天前輩的計劃已經隱約有著分道揚鑣之勢,所以當羅戈津接受記者採訪時,被問到是否有興趣與美國合作重返月球計劃,羅戈津十分直截了當地一口回絕道,「說實話,我們對這個項目不感興趣.....我覺得他們的計劃脫離了互相合作與支持的原則,而是想搞北約的那一套。」
美國重返月球藍圖
就是這樣的美國航空局,在數十年前6次登月項目中帶回380公斤月土之時,只分給我們1克月土樣本的美國航空局,也在我們宣布嫦娥5號順利升空後,不止一次地在報導中透露,中國有望與世界各國分享這些樣品。別的不說,退一萬步說我們決定分給共享過月土的美國和俄羅斯,回頭看看我們擬定帶回來的2千克樣品,如果按照美國當時分配的比例,那麼我們大約需要分給美國0.00526克。別小看這微小的一點月球上的塵埃,它的價值比起美蘇當年帶回地球的要珍貴了不止一個等級。
如今嫦娥5號返航在即,美聯社12月13日報導中提及,此次嫦娥5號的探月工程,所帶回來的巖石及其他碎片,都是深度鑽探到月殼之下取得的樣品。眾所周知,正如地殼分層無數,越往下,年代越久遠,月殼也是如此。所以據估計,嫦娥5號帶回來的月土,可能比美蘇帶回來的年份要早個數十億年,相關成分研究可提供的,不僅僅是月球本身的環境與歷史,是否或如何能夠變得宜居,甚至能夠一覷太陽系一些其他存在的歷史,從中深刻了解我們所處的星系。這也難怪美俄如此急於伸手。
嫦娥5號探測器
此外,在嫦娥5號登月的背後,4號的發現也功不可沒。美媒「反轉」網12月14日報導稱,迄今為止,在中國所有的探月發射項目中,嫦娥4號也許應該得到「最具啟發性」這一評價。它是全球首個運往月球暗面的發射任務,並進行了一系列直接測量,整個科學界都為之動容。這被認為是2020年中改變一切的時刻之一,也將是未來登月的主要目的地,用以驗證月球是否存在水冰,這是一種月球上生存、獲取動力所必須的資源。(貓爪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