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原典 共讀《道德經》中南大學迎來第五期問渠長廊名家誦讀活動

2020-12-05 瀟湘晨報

新湖南客戶端11月29日訊(通訊員 塗圖 王睿卿 寇夢鷗)冉冉晨霧重,暉暉冬日微。11月27日上午八點,中南大學問渠長廊迎來了第五期名家誦讀活動。本期邀請了中南大學哲學系教授,全國「老子道學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世界老子研究院(紐約)聯合院長呂錫琛教授現場誦讀。現場參與學子兩百多名,一千餘名師生通過線上直播參與了此次活動。

呂錫琛教授首先從自己研究道家文化的機緣談起,介紹了《道德經》的重要意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道德經》是中華文明的活水源頭。我們要追問文明的活水源頭,洗滌心靈。道家文化對為人處世,修身養性乃至工作上的問題都有很多啟迪。儒釋道三家是相互融合學習的互動過程。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中華文化才能不斷壯大。」

呂教授帶領同學們誦讀《道德經》的第一章以及第二十五章,向同學們介紹什麼是 「道」以及「道」帶給我們的啟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她談到,現象世界背後有一種形而上的東西,這個超越性,本質性的,規律性的本源就是「道」。「道「無形無相」,通過「有」展現為現象世界。呂教授提醒在場學子,有無相生,道的本源和現象世界是相互聯繫的。我因此們既要超越現象世界努力探索事物背後的本源,具有超越精神,還要回到「有」,具有經世致用的胸懷。

呂教授向同學們更深一步解釋「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呂教授用簡明的語言闡釋「道」是變化無拘不斷運動的。「道」以自然而然,既事物本來樣子作為自己的法則。她又告誡在場師生,作為自然的一份子,我們人應該向「道「」學習,順應自然規律,順應「道」做事情,順應周圍的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誦讀結束,呂教授與在場學子進行了親切的互動,並熱心回答學生們的問題。她對學生是提出的《道德經》中的「不敢為天下先」與湖湘文化的「敢為天下先」的兩個看似對立的概念做了辨析,並對學子所困惑的《道德經》中的「不爭」的概念進行進一步闡釋,提醒在場學子強大自身。她談到:老子思想離我們生活並不遠,很多古老智慧是中華民族在很長一段時間生活的總結,這些智慧,是我們永遠的「活水」。

本次活動由中南大學學工部(處)主辦。問渠長廊作為中南大學優良學風涵養陣地,未來還講繼開展「學在中南」學風建設和校園文化推進的項目活動,營造優良學風,助力學子成長。

[責編:胡澤匯]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共品世間真情!2020年「為愛發聲」北京市誦讀大賽名家主題誦讀會!
    共讀名篇佳作,共品世間真情!2020年「為愛發聲」北京市誦讀大賽名家主題誦讀會!>11月19日,2020年「為愛發聲」北京市誦讀大賽名家主題誦讀會在首都圖書館舉辦。
  • 邂逅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 天心區啟動「公益共讀」活動
    邂逅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 天心區啟動「公益共讀」活動湖南日報新湖南4月26日訊(記者 陶芳芳 通訊員 王茜) 「悵寥廓,問蒼茫天地,誰主沉浮?」…… 昨天下午,長沙市天心區 「中華經典美文誦讀」暨先鋒街道嘉和社區「世界讀書日」公益共讀啟動式,在「朗讀者們」的深情的誦讀與悠揚的配樂聲中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書香滿溢、書友雲集。
  • 我們應該怎樣讀《道德經》
    一.我們為什麼要讀《道德經》?很多人覺得《道德經》是帝王的治世安民之道,普通人沒有必要去讀。《道德經》的作者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以禮治國的統治者東周王朝已經失去了對各諸侯國的強有力控制,以至於諸侯爭霸,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
  • 中南大學「大學生年度人物」獲獎者出爐:共10人,都是超級學霸!
    東臨湘水,西倚嶽麓,毓秀鍾靈,中南沃土,柳岸輕煙,玉帶河裡天鵝留影,香樟茂林,鐵路園中琅琅書聲,中南少年在光陰中成長,如今,正是璀璨芳華!今天下午3:00,中南大學2019年優秀學生暨大學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南講堂隆重舉行。校領導胡嶽華、李景升、朱學紅、陳立章及八百餘名師生參加此次活動,共同見證中南學子「光榮綻放」的榮譽時刻。
  • 「活動回顧」感恩有你,株洲書房第二場經典誦讀讀書會
    冬天的寒氣驅散不了小朋友對經典誦讀的熱情,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提高孩子們的道德文化素養,株洲書房12月6日下午迎來了第二場經典誦讀讀書會活動。活動在家長和小朋友激昂的《孝經》朗誦中開始。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誦讀經典能有效地提升孩子們的人文素養,能夠使之源遠流長,讓它猶如一束光芒去潤澤生生不息的華夏子民。
  • 彭誠信:論民法典中的道德思維與法律思維
    原創 彭誠信 上海市法學會彭誠信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內容摘要對於法律與道德的關係無論採何種觀點,民法典中某些法律制度及理念均受到道德思維的一定影響。
  • 【名家說法】謝鴻飛:《民法典》中的「國家」
    文章來源:《法學評論》2020年第5期,為方便閱讀,注釋從略。內容摘要:《民法典》中的國家形象包括五個面向。因為在法治框架下,國家不具有從事營利活動的資格,其參與民事活動的目的只能是輔助公務活動的實現。此時,國家應以民事主體的身份出現,其權力主權者身份被屏蔽,才契合民事主體法律地位平等的基本要求。(二)《民法典》中作為所有權人的國家 1.《民法典》國家所有權規定中的國家《民法典》是否規定、如何規定國家所有權是個難題。
  • 關於開展東陽市第九屆「溫暖的旅程」未成年人親子讀書活動的通知
    市各有關學校、新華書店: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文件精神和上級對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要求,大力營造全民閱讀良好氛圍,激發未成年人閱讀熱情,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根據金市文明辦[2018]第6號《關於開展金華市第九屆「溫暖的旅程」未成年人親子讀書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開展東陽市第九屆
  • 珠海社會各界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倡導全民閱讀
    據悉,本次活動將持續開展1個月, 活動包括「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徵文、「感動珠海」我心中的好人好事優秀作品評選、「好書一起讀」校園小廣播圖書推薦、「書香潤澤校園 經典照亮人生」國學經典誦讀 、「學好詩詞,傳承文化」古詩文背誦大賽、「好書換著看」圖書漂流等6個系列。
  •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
    yesuo簡讀經典||老子道德經作者||yesuo聽說老子已不知何年何月的事了,然真正開始關注老子並他的《道德經》源於那句「上善若水」。前些年房地產盛行時某房產公司將這四個字的廣告打得鋪天蓋地,很簡單的幾個字我當時似懂非懂,翻看《道德經》也覺得高深莫測,很難體會。今年有閒系統地認真閱讀《道德經》,居然很順利地讀完,並且深有感悟。後人總結云:大道至簡,說易行難。是也。現行的《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語錄體結構。
  • 開發孩子大腦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誦讀經典
    我國的傳統教育中就有一種很好的右腦教育方法:經典誦讀。所謂經典誦讀教育,就是讓孩子在剛會說話時就開始讀經,或者在孩子不會說話之前由家長讀給孩子聽或者播放誦讀音頻。因為根據醫學科學研究,人類約有150億個大腦皮質神經細胞,全部完成於胎兒期,平均起來,每天要生產五六千萬個,胎兒誕生後就不會再增加。
  • 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中南大,共話後疫情時代翻譯事業與教學發展
    楚天都市報12月3日訊(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王玲 陳錦洛)近日,第十五屆中西部地區翻譯理論與教學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採用線上和現場相結合的形式,圍繞「疫情話語的翻譯」以及「後疫情時代翻譯事業與教學發展態勢」展開討論,設有12場主旨發言和12個小組六個分主題論壇。
  • 老莊文化:大樹參天——讀《道德經》有感
    老莊文化:大樹參天——讀《道德經》有感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有一位大聖大智者,窮其畢生精力,給後人栽下了一棵參天大樹。這位智者,就是被我國三大教派之一的道教尊奉為教祖的老子。他的《道德經》有如一棵冠頂參天、四季長青的智慧之樹,蔭庇後人、惠及子孫。
  • 《道德經》前言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言》,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德經》,下篇為《道經》,不分章,後改為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從第三十八章開始為《德經》,總共81章。同樣的,我們讀道德經也是一樣,所有的版本,所有的文字,都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都是為指引我們大道的方向,我們的心,應該體悟領會道,而非執著於版本文字,至於能否悟道,還是要看個人的修為,能不能知行合一,是不是真真正正的修道,然後證道,就算把道德經領會得融會貫通,如果不能知行合一,沒有切切實實的做到,那麼無異於一場空。
  • 被異化、退學等 最早一批「讀經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很多人問我,你考文學類專業不是跟玩一樣?為什麼不找一個挨得上的工作?其實,我的個性比較一板一眼,追求事物的邏輯性,編程讓我很開心,只可惜沒有數學和英語基礎,發展前景不好。」讓她覺得有些諷刺的是,雖然很不喜歡讀經班,但回頭看自己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工作不怕苦,以及記性特別好的優點,似乎又都是讀經班的「副產品」。
  • 長沙民政職院留學生在「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中喜獲國賽二...
    另外,在2020年11月舉行的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中,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兩個留學生組作品和復旦大學等高校共300多個作品同臺競技,喜獲國賽二等獎,這也是全省留學生經典誦讀國賽取得的最佳成績。經典誦讀大賽旨在通過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培養學生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自覺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傳承文化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縣第三實驗小學經典誦讀活動側記
    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讓誦讀經典之風浸潤校園,從而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師生的精神品味。28日,縣實驗三小一、二年級的學生在學校操場參加《弟子規》誦讀比賽。雖然已是寒冬料峭,依然擋不住孩子的熱情,每個學生都能流利地誦讀;在美麗校園的上空,縈繞著清脆悅耳的誦讀聲,讓人不禁豎起了大拇指!29日,溫度驟降,孩子們誦讀經典的熱情依然高漲!
  • 道德經的「道」是什麼意思?聽王蒙談論孔孟老莊,以及人生哲學
    因此紙堆裡的聖賢們的思想,通過誦讀的聲音,成為學生們對時代的不可磨滅的記憶。因此國學經典和精華得到了繼承和發展。一個更好的建議是了解聖人,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智慧和他們的生活方式。經典釋義將原文與釋義、故事與真相、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對在入門漢學館求知的人非常友好,另一方面,他也濃縮和理解了讀者的人生哲學,很有意思。王蒙老師的《王蒙講孔孟老莊》就是這樣。
  •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技術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伴隨著與人類生物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有人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複製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