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賽汀,王家衛親手把自己電影修復成了鬼片?

2020-12-05 深焦DeepFocus

侯麥誕辰100周年,聊聊他和他的那些女孩兒

56:06來自深焦DeepFocus

喜馬拉雅APP訂閱 深焦Radio

蘋果播客訂閱 深焦DeepFocus Radio

距離深焦華語影評大賽

初賽投稿截止還有

40

作者 :qw0aszx

影迷加碟友,既愛布拉哈格也愛湯米·韋素,有時候也會拍點自己的短片

豆瓣 @qw0aszx

十一月迎來了碟友們期待已久的黑五時段,每年一次的狂歡購物季,不論是好萊塢公版碟還是獨立廠牌限量裝都以。特別是上個月已經在箭影全體大促銷還有標準收藏官網現貨半價活動後,這個月又劈頭蓋臉一大片特價,甚至連常年毫無動靜的Flicker Alley都在官網開始半價活動(雖然只是在原價上打八折,有些雞肋),可以說是讓碟友們只恨自己挑不過來、手中錢不夠。沒有經受住誘惑的我也是這個月一口氣在醋酸綜合症、Sentai Filmworks、Grasshopper Films、Cinema Guild還有Flicker Alley的官網特價都下單了一大批影碟,讓我的錢包元氣大傷。雖然買碟剁手痛苦又舒爽,但是未來發行的展望還是不能忘,下面就進入十一月份的影碟發行訊息吧。

十一月碟訊

標準收藏公布明年二月月片單

CC在十一月公布的明年二月片單看起來可能有點令人失望,一眼望過去可能並沒有太多令人激動的發行。不過首當其衝的《視差》還是十分驚喜,這部精彩的政治陰謀片是首次洗藍,全新的4K修復肯定也會讓全片最精彩的元素——戈登·威利斯的大師級攝影畫面展現得淋漓盡致。正片配備原始無損單聲道音軌,同時帶一段全新錄製的亞力克斯·考克斯介紹。亞力克斯·考克斯這幾年不拍片,反倒是在各個影片藍光花絮中頻繁出現,不論是拍幕後紀錄片、做評論音軌還是講這種介紹視頻,看來也算是轉型了。其餘內容還有1974以及1995年製作的兩段導演艾倫·J·帕庫拉採訪、講述攝影指導戈登·威利斯的全新節目,還包含了2004年對其本人的一段採訪、一段導演助理Jon Boorstin的全新採訪。

《甜言蜜語》來自於米高梅的片庫,對於沒有看過此片的現代觀眾來看,看點最大的可能是一覽片中蘿拉·鄧恩少女時候的樣貌。但片中所探討的主題在當今越發顯得重要。甚至連蘿拉·鄧恩都說到,在2018年的電影《信箋故事》出演一位少女時遭遇過性侵的角色後,自己對《甜言蜜語》結尾的意義產生了全新的理解。CC此次藍光徹底洗掉之前的Olive Films版本,攜帶由導演喬斯·肖普拉認證的全新4K修復版正片,並配備原始無損單聲道音軌。花絮方面目前並未完全公布,但已經有著大量豐富內容,首先是2020年紐約電影節所進行的導演、原著小說作者以及蘿拉·鄧恩三人的對談。接著是導演喬斯·肖普拉以及美術大衛·維斯克分別的兩段全新訪談內容、1985年一段導演採訪、原著小說創作源頭的1966年文章《The Pied Piper of Tucson》錄音,最後特別珍貴的是收錄了導演的三部短片,包括《34歲的喬斯》(1972)、《克勞倫與艾比》(1976)以及是《甜言蜜語》電影創作來源之一的紀錄片《十二歲的女孩們》(1975)。

接下來是連續兩部拉敏·巴哈尼的作品,他的早期作品一直並沒有在藍光時代得到重視,CC這次《推手推車的男人》與《拉丁男孩的天空》兩部發行也是首次洗藍。兩片配置均為導演認證的高清轉錄源,《推手推車的男人》配備無損原始立體聲音軌,以及一條導演、攝影指導麥可·西蒙茲、助理導演尼古拉斯·埃利奧特以及主演阿邁德·拉茲維在2005年錄製的評論音軌。《拉丁男孩的天空》則配以DTS-HD MA 5.1音軌,帶著導演、攝影指導、主演亞歷桑德羅·波蘭科在2006年錄製的評論音軌。《推手推車的男人》其餘花絮包括導演、助理導演還有阿邁德三人關於影片製作的全新對談,巴哈尼與電影學家Hamid Dabashi有關影片創作緣起以及風格影響的全新對談,最後還有巴哈尼1998年拍的短片《西洋雙陸棋》。《拉丁男孩的天空》則收錄導演、助理導演還有演員阿邁德與亞歷桑德羅關於影片製作的四人全新對談,巴哈尼與電影學家Suketu Mehta談論本片以及現實紐約中移民生活狀況的新對談,最後還有一段幾位演員在2006年為此片試鏡的內容。

二月片單最後一部是非洲重要電影導演烏斯曼·塞姆班的又一部作品修復洗藍。這部1968年的政治社會批判作品《匯票》拍攝於塞內加爾,此次全新4K修復由映歐嘉納進行,源自於嚴重受損的35毫米的中間片素材。這也是塞姆班繼《黑女孩》與《馬車夫》後第三部修復發藍的作品。CC藍光源自這個新修復,配備影片的原始無損單聲道軌。花絮方面包括了電影學者Aboubakar Sanogo的一段介紹、劇作家Boubacar Boris Diop以及社會學家Marie Angélique Savané進行的一場全新對談,其餘還有一部關於塞姆班的新節目《讚美之歌》,包含了2015年紀錄片《塞姆班!》中沒有用上的採訪素材,最後則是收錄了塞姆班在1970年拍攝的短片《Tauw》。

箭影明年二月片單

箭影公布了明年二月份的四套發行以及配置,其中最重磅的肯定是《群屍屠城》前兩部的全新4K修復套裝UHD。達裡奧·阿基多編劇、蘭帕德·帕瓦導演的這兩部經典B級片在之前藍光發行上也經歷過不少爭議。箭影在2012年曾發行過這兩部的藍光,用的源本身質量不錯,但是被不少人吐槽覺得顏色太平淡、對比度過低。之後突觸影業於2014年在北美發行藍光的時候,用了同一批源,但是自己進行了進一步的校色,整個畫面的對比被調高,同時顏色也變得鮮豔生動。但依舊有看過膠片拷貝的粉絲說突觸版色彩其實並不對,日拍夜的戲色彩其實拷貝看起來更靠近箭影版。所以這次箭影全新製作的4K修復會以什麼樣的色彩調性呈現,還是挺令人期待的。

(受到極大爭議的夜戲調色,來自於capsaholic的截圖對比,左邊為老箭影藍光,右邊為突觸影業的美版新調色)

兩部正片均由箭影獨家全新4K修復自原始底片素材,以HDR10和杜比視界雙規格呈現。其中第一部攜帶了原始版本和有著不同音效配音的北美發行短版雙版本,音軌方面原始版為英語和義大利語兩條語言均配備無損原始單聲道和全新混音的5.1聲道軌,同時北美發行短版攜帶原始的無損單聲道軌。第二部也相似,義大利語和英語都給了原始單聲道還有全新混音5.1的兩個選擇。花絮方面的話,首先新加了兩條評論音軌,第一部新加的由影評人Kat Ellinger與Heather Drain主講,第二部新加的由影評人Travis Crawford主講。其次兩部均各新收錄了一段視頻論文,第一部的講述阿基多的製片生涯,由影評人Travis Crawford製作,第二部的主講兩片中空間以及技術的運用,由影評人Alexandra Heller-Nicholas製作。其餘之前老版本裡的花絮也都打包帶上了,包含了一大批老的評論音軌和訪談內容。

接下來是《活跳屍3》,第二部的導演布萊恩·尤茲納拉著傑弗瑞·考姆斯在十多年後繼續活跳屍故事的這部並沒有前兩部的光彩,但依舊是可看之作。箭影這次發行也算是和之前兩部的限量版發行剛好湊成了系列完整一套。正片來源於高清轉錄,音軌以DTS-HD MA格式攜帶5.1以及2.0兩種混音,還有單獨配樂軌收錄。花絮方面依舊是海量配備,一條導演評論音軌,2018年製作的導演、主演全新訪談,一段配樂師訪談,一段洛夫克拉夫特傳記作者S.T. Toshi的訪談。其餘還有大量老花絮攜帶,包括導演談整個活跳屍系列的訪談、第三部的片場幕後紀錄片、劇照集、EPK宣傳採訪短花絮、記者發布會、2002年錫切斯電影節上的採訪、MV、不同版本開頭還有預告片和圖片集。

接下來是繼續挖掘東映片庫的發行,1968年的《德川女刑罰史》,與之前箭影發行的《江戶川亂步全集 恐怖奇形人間》一樣都是由石井輝男導演。正片源自於東映給的高清源,配備原始無損單聲道音軌。花絮方面首先依舊是Tom Mes的一條全新評論音軌;接著是作家Patrick Macias新錄製的一段訪談,講述石井輝男的風格與生涯;最後還有影評人Jasper Sharp講述日本剝削類恐怖影片歷史的新訪談。

最後一部發行是2019年的新紀錄片《艾爾·杜切錄像帶》,《第237號房間》導演羅德尼·阿謝爾發現了Ryan Sexton三十年前在好萊塢記錄下休克搖滾樂隊The Mentors畫面的大量錄像帶素材。他與紀錄片剪輯師David Lawrence一起合作,從這些畫面中提取出了樂隊主唱艾爾·杜切的故事線。箭影的藍光收錄了不少花絮,首先是製作團隊的一條評論音軌、一段Ryan Sexton與製片人新對談,講述原錄像帶的拍攝故事、樂隊為影片製作原始配樂時候的錄像內容、更多未使用的原始錄像帶內容、一窺當年現場紀錄片拍攝幕後狀態的畫面剪輯、一段艾爾·杜切歌曲混雜重剪輯的再創作視頻、樂隊成員Steve Broy的全新訪談、還有對艾爾·杜切致敬的全女性樂隊The Womentors的內容花絮。

尤裡卡明年二、三月片單

尤裡卡在本月一口氣公布了明年二月和三月兩個月的片單,片單基本都被恐怖B級片佔領了。首先是二月片單,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1928年導演的寓言懸疑風格默片《最後通牒》。這部保羅·萊尼的遺作是又一部尤裡卡洗掉Flicker Alley的默片發行,之前因為高價一直沒買我的碟友們可以盡情直接選擇尤裡卡了。尤裡卡版本同樣源自於環球進行的4K修復版,但是因為此片僅存素材的質量限制,本身畫質並不是特別理想。配樂方面同為Arthur Barrow配樂的那條。花絮方面尤裡卡全新錄製了一條幻想恐怖類作家Stephen Jones與Kim Newman的評論音軌,其餘FA版裡那段電影學家John Soister對此片製作的視頻論文也一併有帶上。接下來是歸於Montage新片系列的發行,來自丹麥的恐怖片《嗜育者》,花絮攜帶了個導演和編劇的訪談。

下面兩部是歸於Classics系列的B級片,《血腥戰場》2013年由Twilight Time發行過藍光,後來去年Mill Creek以兩片塞一碟的規格發行,均為無花絮純正片。此次尤裡卡同樣源,配備LPCM立體聲音軌。花絮包括著名恐怖片粉絲雜誌《Fangoria》前編輯Tony Timpone的一個全新長片長度音頻訪談,同時還有Fangoria在1990年舉辦的恐怖周畫面,包含了主演布魯斯·坎貝爾與安格斯·史奎姆在拍完《血腥戰場》後參加的段落。《殺人電魔》在2017年由Mill Creek發行過無花絮的美版藍光,此次尤裡卡同樣用老高清轉錄源,配備LPCM立體聲音軌。花絮方面則是一條電影史學家Amanda Reyes的全新評論音軌,以及電影史學家Lee Gambin製作的一段新視頻論文。

三月份首先依舊是Classics系列的B級片,《夜翼》與《鬼影》兩部片搭載在一張碟中發行。《夜翼》配備一條電影史學家Lee Gambin與Amanda Reyes主講的全新評論音軌,《鬼影》配備一條作家Mike McPadden與Ben Reiser主講的全新評論音軌,最後還有一個John Edgar Browning主講的音頻論文。下面這部《邪靈》是個極其異樣的恐怖奇幻片,這部1967年拍攝的影片改編自果戈理的小說,並且是蘇聯第一部奇幻恐怖電影,此片在現代取得了不少邪典性質的粉絲,之前也由Severin Films在北美發行過限量版的藍光。尤裡卡此次發行的限量版,以雙碟規格搭載更多花絮以及額外一部同樣改編自果戈理作品的南斯拉夫電影《聖地》,徹底將此片洗版。《邪靈》正片使用同一高清修復源,配備原始俄語以及英語配音兩條語言的無損單聲道軌。花絮方面除了Severin也有的三部俄羅斯默片片段外,全新錄製了東歐電影專家Michael Brooke主講的評論音軌、全新製作關於果戈理的視頻論文,同時還收錄了關於《邪靈》的舊紀錄片。限量版的第二碟則是攜帶了1990年的那部南斯拉夫電影《聖地》,同時還新錄製了《聖地》導演焦爾傑·卡迪耶維奇的全新訪談。

三月最後一個則是尤裡卡繼續挖掘星空港片片目的發行,這次是福星系列的三片三碟套裝。這個套裝包含了《奇謀妙計五福星》、《福星高照》和《夏日福星》三部影片的全新4K修復版,同時《夏日福星》還包含了一個臺灣市場發行的加長版,同樣得到了4K修復的待遇。三部影片均配以原始粵語的無損單聲道軌,而《夏日福星》的臺灣加長版僅為國語音軌,同時三部都配備了英語配音軌,其中《福星高照》由老的英語配音和星空提供的新配音剪輯而成。花絮部分首先是亞洲電影專家Frank Djeng為三部影片都各自新錄製了單獨的評論音軌,《奇謀妙計五福星》包含了兩段老的洪金寶訪談,以及一段回顧洪金寶職業生涯的花絮,《福星高照》配備了洪金寶以及在片中演出的西協美智子兩段老訪談,最後《夏日福星》包含了演員理察·諾頓以及吳耀漢的舊訪談,同時還有一個斯科特·阿金斯採訪理察·諾頓的段落。最後三部都攜帶了NG片段以及當年為了日本市場所拍攝的幕後片場花絮內容。

《背靠背,臉對臉》終於公布配置

碟影傳媒在十一月底公布了全新的兩部發行,均為全球首藍的獨家碟,預計明年1月8日出貨。首先是去年的新片《誤殺》,以碟影出國產新片的常規簡裝規格發行,不過也是全球首藍,對此片感興趣的碟友肯定不會錯過。那麼這個月重磅還是大家翹首以盼了一整年的《背靠背,臉對臉》終於公布配置並且開始預定了。

這部黃建新的經典影片與碟影之前所出品的五部西影廠經典一樣,以豪華包裝呈現。硬外殼配備豐富內容的書冊,還有明信片、復刻照片以及海報收入。首先是包裝上的一件趣事,最外面這個硬殼外套的大紅封面,其實是導演黃建新指定的。在碟影與黃建新溝通之中,黃建新提到了他最喜歡此片的一張香港版發行海報。在網上資料以及香港電影資料館尋找無果後,根據黃建新對海報樣貌的描述,碟影最終在西安電影製片廠的庫中找到了這張海報,進行了高精度掃描處理,將其作為此套影碟的最外包裝設計呈現。

影碟內容本身收錄了來自於西安電影製片廠的2K修復源正片,配備了原始無損的單聲道音軌。眾所周知,國內這批老片修復其實是經常有或多或少的問題,《背靠背,臉對臉》也不例外,有些喜歡對比版本的朋友應該已經看過愛奇藝上線的這個西影廠修復版本了。除去一些可以接受的小瑕疵外,這個修復整體質量還是不錯的,然而有兩個挺致命的問題:一個是畫面上調色不穩定,大量偏向紅、紫色調,第二個就是內地修復經常會出現的音畫錯位問題。好消息是,碟影傳媒已經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對這兩個重點影響的問題進行了自行修正。之前碟影傳媒那個未來發行預告中已經可以一窺調色後版本的一些鏡頭,在保證畫面不受損傷的狀態下將色彩調性調整回正常狀態。同時聲音的重新對齊處理也是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以幀為單位一個個鏡頭進行重新校準,以此呈現出一個觀感可以大幅度提升的版本。除去正片內容外,花絮方面照常找來了湯尼·雷恩,為此片奉上了一段長46分鐘的分析講評,從呂班五十年代的諷刺喜劇談起,一直聯繫到黃建新的這批作品,可謂是講了小一堂中國電影史課。

不過這次最喜人的驚喜收錄應該是本片的一個電視劇加長版,長約205分鐘!這個基本沒有什麼人知道的電視劇版本分為五集,在很早的時候發行過一個五碟VCD版本,我也有幸淘到了這張VCD並且快速對比了一番。除去每集片頭片尾曲,還有一些僅僅是連接戲與戲之間的鏡頭外,的確有著好幾段完全不在電影版中的戲。甚至其中多的一場戲還有電影版沒有出現過的著名演員客串。除去這之外,最讓我意外的是,就算是一些內容完全一樣的戲,居然用的並不是同一條拍攝的表演,或者剪輯與機位完全不同。這就意味著即使劇情上相同的戲,許多也有著完全不同的畫面。具體到底是有哪些內容不同,還是在這多賣個關子,等各位碟友收到後再一探究竟吧!

BFI未來重點發行

BFI的影片發行策略也在今年慢慢改變,做起了運用白色透明盒包裝配首批發行限量冊子這種銷售賣點,選片上也開始跟進走好萊塢公司片庫授權的路子。在本月BFI公布的一系列明年的新發行計劃中也是繼續著這種路子。

首先是紀錄片導演巴薩姆·塔裡克在今年推出的首部劇情作品《穆戈爾·毛戈利》,花絮內容未公布,這也是此片全球的第一版藍光發行。除此之外BFI還有三部老片的發行,第一部是講1994年的《藍色天空》,這部在核爆測試背景下的愛情故事片由Olive Films在2015年發行過僅正片的藍光。此次BFI正片依然是同樣老轉錄源外,在花絮上配備了影評人Nick Pinkerton全新錄製的一條評論音軌,還有BFI一貫風格,從自家庫中找出的兩段歷史短片攜帶:講述英國自行研發核飛彈的1952年新聞片《颶風行動》,以及同年一部講述核能的科教短片《活動的原子》。

接著是1993年的驚悚片《染血羅密歐》,此片最早由Twilight Time在2016年發行過美版藍光,此次BFI必定使用的還是那個老源,但配備了一批新的花絮。包括了全新錄製的影評人Alexandra Heller-Nicholas評論音軌、彼得·梅達克還有配樂馬克·艾沙姆的全新訪談。然後是三月底,彼得·博格丹諾維奇執導的《目標》將由BFI首次洗藍。這部1968年的驚悚片靠著十分别致的虛實設定重塑了類型片的樣貌,而且讓波利斯·卡洛夫在此片中演出一位已經日暮西山的恐怖片演員,基本可以算是他晚年的真實寫照了。此碟花絮內容還未公布,正片源應該也是來自於之前高清轉錄的老源。

不過最重磅的可能還是這個「瑪琳·黛德麗在環球公司:1940-1942」的四片套裝。明年1月18日發行的這個套裝包含了《七梟雄》、《紐奧良之光》、《破壞者》和《鐵血男兒》四部影片,這四片之前都由Kino在北美發行過藍光,此次BFI成套裝發行,花絮方面則是和Kino一樣,每部配備了一條由電影學家主講的評論音軌,其中《鐵血男兒》評論音軌應該是BFI自己新錄的。我估計不少碟友將這套買回來後會把它和指示劑出的那套「瑪琳·黛德麗與約瑟夫·馮·斯登堡在派拉蒙:1930-1935」放一起吧。

美版《撒旦探戈》

Arbelos公司在負責了《撒旦探戈》的4K修復之後,大家就一直在等待它家發行藍光,Arbelos也是在各個場合做了多次的宣傳與配置暗示。四月份的時候,人造眼在英國地區首先發行了這個新修復的藍光,我在之前影碟文章裡也介紹過,六個半小時的片子以不均衡的時長塞了兩碟,還是造成了一些明顯編碼上的問題,但應該是不少等不及的碟友已經是直接買來嘗鮮了。而Arbelos這一早就宣布是11月發行的版本,則是等到了11月份才公開了詳細配置,並且毫無意外延遲了。

Arbelos的美版藍光將於明年1月21日發行,兩碟的影片分割和人造眼一樣,第一碟帶三分之二的正片,第二碟帶三分之一的正片,但是美版一是碟二有額外花絮收錄,二是編碼請來了大神級別的David M製作,所以正片畫質應該是不會太有問題了。花絮方面除了2007年一段貝拉·塔爾的老訪談外,新錄製了影片配樂以及主演之一米哈伊·維格的新訪談,同時還找Kevin B. Lee新製作了一段視頻論文。Arbelos之前宣傳的特別限量禮盒版說是因為疫情關係被取消了,轉而有的是一個特別限量版,附帶外紙套、一個特別書籤以及印有貝拉·塔爾為碟友新寫文字的明信片。這個限量版原本定製了500套,結果超乎預料直接在二十四小時內就賣斷。Arbelos後來緊急又增量,將這個限量版擴大到1000套。同時宣布本片的配樂也將在四月份發行限量一千套的黑膠,我猜一開始計劃的大禮盒就是這個黑膠配藍光吧。貝拉·塔爾的影片目前還有一部《詛咒》也由匈牙利資料館進行了4K修復,北美版權目前也在Arbelos手上,看來之後的藍光發行也是指日可待。

簡短碟訊

#

Anime Ltd宣布了一系列未來發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必定是今敏《千年女優》4K修復的UHD收藏版。我之前也在影碟文章還有多處地方(甚至包括今年上影節的缺德式求票)都有講到此片新修復慘遭DNR的情況,顆粒被抹除後畫面極不自然,上影節時候看4K DCP也能明顯感覺到毫無4K下應該有的細節。但是Anime Ltd這套碟看起來還是十分誘人的,到時候還是得拿一套,不過之前臺版的舊高清源藍光還是得一直留著。此碟將在明年1月25日發行,內容具體配置未公布,不過在年底的聖誕節促銷中,這套碟將會以24.99鎊的划算特價在alltheanime官網上預售。

#

-3D Archive公布有一年多了的《獵鷹之翅》總算是在這個月公布了具體的配置消息,將由Kino在明年2月9日發行。此次修復的3D版本來源於左右眼兩條中間片素材,並且重新找到了好幾段曾以為失傳的原始三聲道混音軌(包含3.0軌以及為5.1設備用戶準備的兼容5.1軌),以此呈現出此片的最佳狀態。花絮方面,首先是一段當年與這部正片一起搭配放映的啄木鳥伍迪短片動畫《Hypnotic Hick》,同樣以3D規格修復呈現。接著是全新錄製的一段電影學家Jeremy Arnold的全片評論音軌,同時還有一段3D專家Mike Ballew新錄製的二十分鐘部分段落評論音軌。

十一月碟評

《活死人黎明》的終極收藏版本

Second Sight的《活死人黎明》4K修復UHD大套裝宣傳已經好久,重新以最佳素材對本片進行修復並且HDR的調色,致力於推翻之前受大家詬病的義大利4K修復源那版UHD。在經歷疫情種種推遲後,這套重磅影碟也是陸續到了碟友們的手上,第一批截圖也因此流出。從這些截圖中可以明顯看出此次新修復的各方面提升。

(套裝實物圖,來自於最早在blu-ray論壇中曬實物的用戶之一TM2-Megatron)

之前義大利版UHD只帶了一個版本正片,畫面細節比較軟,顆粒狀態也不行,而且調色也是各種偏。後來發行的法國版本UHD,雖然不帶HDR,但是對阿基多剪輯的這個歐洲版做了中間片的全新修復,質感比義大利版本的要好上太多。然而出了個大問題,全片的構圖被做偏了。

《活死人黎明》是一部用學院比例底片曝光拍攝,後期印片做成1.85:1畫幅的影片,blu-ray網站的資深活躍用戶Geoff D做了上圖這個對比, 紅框為此片1.85:1畫幅內正確應該的區域,而藍色則是法版UHD構圖1.85:1的區域。法版做的修復為了得到更多畫面,反而使得構圖徹底偏移,甚至造成原底片不應被看到的邊緣部分中的一些穿幫還有暗角都被露了出來。

(像是這個鏡頭的原始整個底片邊緣處是有暗角的,結果義大利修復還把最左邊的暗角給構圖構進去了)

除去這個問題外,調色方面依舊是感覺偏綠同時低對比。好在是Second Sight這次一步到位,徹底修正上述一切問題。三個版本均由UHD規格呈現,其中劇場版甚至是第一次源自原始底片的徹底修復,加上高規格編碼、正確色彩、準確畫幅、原始音軌。Second Sight為了確保完美,甚至還將在論壇中精準分析對比多版本區別和問題的用戶Geoff D也請了過去做監修。

上圖為法版錯誤多出畫面構圖的UHD截圖,下圖為Second Sight正確構圖的UHD截圖,同時也可以看出色彩重新校準的變化。同時之前色彩偏色最嚴重的那個臭名昭著「粉色燈管」的畫面,也在下圖的細節放大對比圖(左邊義大利版UHD,右邊Second Sight英版UHD)中可以明顯看出,已經被調整為正常色彩了。同時這個對比也能特別直觀看出Second Sight版本在細節和銳度上的強力提升。

在長期各種問題困擾後,《活死人黎明》總算迎來了自己近乎完美,可能也是家用音像製品發行中最終極的版本。這個限量版之前多個線上網站有顯示斷貨過一次,可能剩餘的存貨也不多了,若是想要限量版本包裝和內容的碟友們別再猶豫,趕緊下手。

簡短碟評

#

映歐嘉納本月兩個重磅的UHD發行《筋疲力盡》和《全面回憶》都很遺憾慘遭了編碼問題。映歐嘉納之前藍光時代經常以災難性質的編碼而臭名昭著,進入UHD之後所發行的片目倒是大部分質量一直有著不錯的水平,然而此次兩部卻均壓製出色塊等問題,雖然不是災難級別,但也比較明顯。如下圖所示,《全面回憶》甚至出現壓縮導致人物手臂處看起來少了一小塊這種情況出現,左邊為藍光,右邊為UHD。

#

《美國狼人在倫敦》由Turbine Medien在德國全球首發了UHD,之前大家一直在猜測這個UHD到底用了什麼源。此片最早環球自己發了一個很差的轉錄源版本,後來自己重洗了修復版,但依舊慘遭DNR處理。最後由箭影代理,獨家對影片進行了修復,才有了一個質感正確的藍光版。但箭影的那次修復雖然用了環球提供的原始底片4K掃描文件,但是實際修復只是2K級別進行的,所以這次德版到底是什麼源呢?最終發行後大家發現,UHD的細節提升極其明顯,看來的確是原生4K修復源做的,可以排除掉2K源放大的顧慮。和上面《活死人黎明》的構圖說明一樣,這類膠片拍攝的片子每次不同的修復肯定是在畫面構圖裁取上會有區別。而這次UHD源一對比自然與箭影版修復畫面構圖有細微差別,但居然和之前環球自己那個遭遇DNR的修復版源構圖一模一樣。因此,這個源應該就是環球自己提供的,很可能是環球用之前的掃描和修復文件重新以4K規格導出了一遍。不過德版單獨藍光碟裡用的源對比後發現就是箭影那版2K的修復源。同時,箭影那版藍光在這個月又公布了個Zavvi獨家銷售的鐵盒版本,不過只是換了個包裝做了鐵盒,並沒有發UHD或是換源。

#

《天氣之子》的海外各國UHD也陸續發行了,日版的UHD遭遇了日本動畫修復常見問題一樣的毛病。明明直接把1080p源素材放大就行但卻一定要往上加數字銳化,讓其看起來所謂「更銳利」,但實際上破壞了原始畫面質感,線條周圍也銳化出了不自然的白光效果。毫不意外的是,海外UHD基本也都用了日方給的這個銳化處理源。(見下圖對比,左邊為無任何再處理的義大利版BD,右邊為日版UHD)不過美版尖叫工廠發的UHD出現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居然鎖A區!眾所周知,UHD協會規定了區碼已成為歷史,所有UHD影碟不再設置分區。結果尖叫工廠的這張《天氣之子》UHD居然強行往裡面編碼了BD的區碼鎖定,讓這張碟變成了張鎖A區的UHD。雖然後來有人反映其實2018年挪威地區發行的新版《猛龍怪客》UHD也被鎖區了,但《天氣之子》這次大發行量顯然讓更多人才知道有這種情況出現。現在也無法確定是尖叫工廠方面的問題還是說受到日本片方過分的要求,畢竟日本片方難纏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因為日本音像市場的高價畸形,藍光時代有過日本動畫片方因為怕大家去買便宜的海外版,甚至限制要求北美藍光裡面,編碼DVD鎖區信息,把那張藍光鎖成日本區域不能放。

#

文章最後說說CC,我上個月已經在官網半價時買的五張都已經到手了。所以這個月的BN書店CC半價就沒有再買了,今年出的瓦爾達還有費裡尼大套裝還是準備留給明年。

(十月半價買的五張CC)

最後再嘮叨一下大家等了太久的CC王家衛套裝。因為疫情,「王家衛的世界」作品展被轉移到了線上,並且發布了預告。這也基本代表著這次展映結束後CC的藍光套裝就不遠了。然而壞消息就是,從「王家衛的世界」展映預告中可以看出,不僅是之前提到過的《花樣年華》新修復,經過王家衛監督後色彩被改成一股子綠調。像是《阿飛正傳》新修復,甚至新調的綠色調變得像是鬼片一般,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奇怪改畫幅的行為。王家衛喜歡對自己影片各種改動已經不是新鮮的事了,《東邪西毒》這種還會以膠片丟失的理由來為自己剪一個新版本正名(雖然完全不成立,原始底片沒了還有其他素材,再不濟膠片放映拷貝也有很多),現在這種大量改動實在是讓大家心情複雜。所以還是建議有著這些影片老版藍光的大家,別急著為新套裝直接出掉了。

編輯:Tan

FILMOPHAGE

-FIN-

相關焦點

  • 王家衛的電影哲學——時間一旦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
    王家衛的電影中,時常出現大量精確的時間,就如同「一雙眼睛」,不會說話,卻能傳遞情感。比如《阿飛正傳》中,張國榮在電影開頭說出:「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
  • 如果沒有他,王家衛的電影也會黯然失色
    坐在理髮廳裡的華人們,個個希望改變黑髮、褐色瞳仁與黃色皮膚,對文化霸權的屈服與融入新環境的渴望驅使他們將自己打扮成歐羅巴人的樣子。雖然整支短片裡的畫面沒有風格展現,似乎後期的音效向《天使愛美麗》學習了,營造地十分俏皮甚至有些冷幽默。作為杜可風,也不太可能諷刺故事之中的華人形像——對文化叢林法則的屈服。
  • SIM發球桿、TP5X高爾夫球,達斯汀·詹森贏北美信託賽
    泰勒梅球星達斯汀·詹森在北美信託賽贏得美巡賽第22冠,聯邦快遞杯積分榜躍居第一。卡爾斯巴德,加州(2020年8月23日) 達斯汀·詹森在TPC波士頓球場以11桿贏得北美信託賽,這是他的年度第二場美巡賽勝利。
  • 薦影《重慶森林》:王家衛的廚師沙拉
    今天,我們用品嘗一道菜的方式,聊一聊為什麼「重慶森林」是最能體現王家衛風格的一部片。食譜。每一個廚師都會有自己的獨門秘訣,好的食譜是他們出類拔萃的資本;電影的劇本就等同於食譜,是導演把控節奏的根據。就像有天分的廚師不會因循守舊,有天分的導演不會一切按照劇本來執行。他們會抓住自己一瞬間的靈感或哲思,將其賦予影像化的表達,給予電影更鮮活的生命力。
  • 張國榮《阿飛正傳》累計票房1200萬,不得不說王家衛選角真有一套
    《阿飛正傳》修復小規模上映的成功,再次讓觀眾見識了什麼叫做經典,那就是時間也不能打敗的東西。《阿飛正傳》在二十八年後,在大熒幕再度與觀眾見面,仍受到追捧,這與影片的質量息息相關。作為王家衛的成名作,《阿飛正傳》也被業界視為華語文藝片的裡程碑。其中包括張國榮、張學友、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梁朝偉和潘迪華在內的演員陣容,也成為了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 鬼打牆的中國電影審查標準:鬼片不能真有鬼?
    導讀:電影《京城81號》在《小時代》和《後會無期》的雙重夾擊下,刷出3億多票房,創國產驚悚片的記錄。不禁又讓業內人士拿出"鬼片"這一話題進行討論。觀眾稱中國恐怖片劇情"狗血",而創作者卻稱廣電頒布的諸如"鬼片不能真有鬼"的標準,嚴重影響了恐怖片創作。
  • 「段子手」王家衛:墨鏡依舊在 「酷帥」不再求
    如果導演既要拍電影又要考慮市場,很多時候,就不純粹了。」  此次在電影學院,對於學生提出的如何在藝術性與商業性之間選擇,王家衛再次提起小津安二郎堅持「賣豆腐」的觀點,鼓勵學生只做自己擅長的事,做電影要專注。故事像酒,需要時間去沉澱「王家衛拍戲沒劇本」這一說法流傳甚廣。對此,王家衛回應說:「我是有劇本的,因為我就是劇本。」
  • 《旺角卡門》王家衛的電影表現雖然不一定很美,但總是充滿詩意
    王家衛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導演,因為他能把細節搞得模稜兩可。《旺角卡門》拍攝於1988年,是王家衛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這部電影是這些人年輕的縮影。我不知道是因為這些人喜歡這部電影,還是因為這部電影喜歡這些人。
  • 王家衛揭秘:老猿掛印威力何在 詠春拳最厲害?
    但是沒有這個機遇不代表你不需要做這些事,有些人沒有這個光環,但是一路在保存祖宗存下來的東西,王家衛認為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東西。  張震的戲份雖少,在王家衛心目中卻和梁朝偉有著平等的分量——王家衛認為,他們都是武功高強,經歷苦難,最後都到了香港,都為生活做了並非自己理想的事。最後都開宗立派,但一個有了光環,成為一代宗師,另一個就成了一代理髮師。
  • 香港十大「變態」愛情電影:王家衛有3部,《重慶森林》評分最高
    一年一度的七夕過去了,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份別樣的禮物——香港十大變態愛情電影,願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 3、《墮落天使》:豆瓣8.3 本片應該是王家衛運用最多近景鏡頭的電影了,但儘管用的鏡頭離演員很近,觀眾卻沒有走進角色的內心,角色與角色之間冷漠疏遠的距離感,讓人感覺恍如隔世。
  • 細說王家衛的《阿飛正傳》—無腳鳥
    談及王家衛的電影,世界上只有兩個種人,一種是了解的人,一種是不了解的人。所以,對於他的電影,讚美與批評總是同時並存的。批評的人總認為他的電影鏡頭散亂不說,關鍵是有些情節幾乎都不相連接,人物之間幾乎沒有太多的交流。這對讚美的人來說,並不完全否認但也不影響,因為他的電影就是用「鏡頭說話」,永遠是以一種不確定性和神秘性來敘述。讓觀眾們在影片中去獨立思考,在思考中體會。
  • 王家衛點名籤約,第一部戲就當女主角,幫甄子丹拿下近10億票房
    馬悠帶著一家人,在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生活工作了13年,致力於當地熱帶雨林的修復和再造工作。李宛妲和妹妹李林妲小的時候,曾為《快樂女聲》的選手王藝潔當過助演。當時兩位小女生,就吸引了很多粉絲,她們的樣子超級可愛。而且,一看就是那種原生態的美,像童話裡的公主。後來她們還參加了《快樂大本營》。李宛妲能夠成名,被更多人知道,是因為一個攝影師。
  • 林正英拍「鬼片」,曾立下3條規矩,最後一條至今仍在執行
    說到林正英,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八九十年代時,林正英的殭屍片可以說是火遍大江南北,只要有他參演的殭屍片,一定是大家必看的電影,雖然殭屍片都很恐怖,但是有林正英在,多恐怖都能夠把它看完。而除了殭屍片,林正英還拍攝過許多的鬼片,可以說他的影視生涯中基本上都是這兩類電影。
  • 木村突然離開 王家衛無奈找替身與王菲拍激情戲
    然而記者從劇組了解到,王家衛除了以周結算的方式付給替身演員相應報酬外,並不準備在演職人員表上登具替身演員的姓名。也就是說,觀眾在電影院裡看《2046》時,會以為所有的戲都是木村拍的。  觀眾:我們應該有知情權  在獲悉此信息後,記者隨即採訪了幾位觀眾,其中不乏木村拓哉的忠實粉絲。對採用替身演員演出,他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香港鬼片這二十年
    前兩期都介紹了香港鬼片的代表作,如《倩女幽魂》系列和林正英的殭屍系列,其實,回望過去20年,香港還是有很多口碑不錯的鬼片,今天也就一起總結一下。,並且非常靈驗,報應很快就到了…這個故事,來自2013年香港電影《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改編自香港才女李碧華的短篇小說… 李碧華,文風詭異,最愛寫前塵往事、奇情畸戀、鬼魅魍魎,她的很多小說都被改編成了電影…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霸王別姬》《胭脂扣》《青蛇》《誘僧》《餃子》《潘金蓮的前世今生》…李碧華的都市怪談電影,又被稱為:現代聊齋。
  • 《阿飛正傳》上映,劉嘉玲發聲,王家衛說的六個字令人緬懷張國榮
    6月25日,由王家衛導演,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劉德華、潘迪華、梁朝偉等主演的《阿飛正傳》,在國內藝術聯盟影院上映。作為香港影史上,最為經典的文藝片,《阿飛正傳》在華語電影史上,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 |恐怖電影|鬼片|喜劇_網易訂閱
    星爺唯一一次嘗試鬼片這種類型吧。電影的恐怖不在於氣氛的營造,或是視覺的刺激,而是最後在大廈的廝殺,回魂的鬼可以任意變成身邊的人。  這是八十年代中小成本鬼片風潮到來之後,素質比較高的一部作品。同樣,也是周潤發早年在電影圈中鬱郁不得志時期商業性比較成功的一部作品。
  • 影視推薦: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4部經典電影,你看過幾部?
    達斯汀·霍夫曼,1937年8月8日出生於美國加州洛杉磯,是一位亨有盛譽的電影表演大師。雖然其身高僅1.63米,而且相貌平平,但卻憑著非凡的演技,以變幻多端的裝束和面孔塑造了眾多生動而迥異的銀幕形象,他尤以塑造小人物見長,在好萊塢享有「變色龍」的美稱。
  • 林正英鬼片中的五件法寶,最後一樣不為人知,卻救了九叔的命
    提到林正英,只要是80和90後的人都是不陌生的,而且你想到的肯定是他道長的現象,因為林正英是鬼片的鼻祖,他的鬼片是經典中的經典,電影中不但有精彩的武打,還有搞笑的片段。說到抓鬼那就離不開法器,你們知道要用那些法器嗎,林正英鬼片中的五件法寶,最後一樣不為人知,卻救了九叔的命。
  • 瑞士導演為何要拍中國鬼片?
    (董特寧供圖/圖)瑞士導演董特寧(本名多米尼克·奧瑟寧·吉拉德)計劃2015年拍一部中國的鬼片,純商業操作,「找中國的電影公司,面向中國的院線觀眾」。董特寧曾以驚悚片導演的身份聞名好萊塢。據《好萊塢報導》雜誌的數據,1989年他執導的《月光光心慌慌5》全球淨賺56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