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肥肥蝦莊把傳統三聯單點餐方式升級為收銀系統點單。
2018年,再次把全部門店更新成統一的智能收銀系統,節省人工成本,用戶掃碼點單給門店帶來了更高的銷售量。這也造就了肥肥蝦莊擴展的關鍵時期,快速布局門店開業。
2020年,憑藉外賣和堂食實現整個市場佔有率在武漢排名第一的成績,5月新店帶來了70萬的高銷售量。
從大排檔到23家直營店、連續3年上榜大眾點評必吃榜餐廳,武漢餐飲企業肥肥蝦莊有什麼數位化經營的奧秘?如何在疫情之後迅速回暖,我們採訪了武漢肥肥蝦莊市場部總經理張陽,聽聽他們的故事。
孫雨 | 文
12年開23家直營店 集中布局武漢市場
被吃貨捧出來的小龍蝦,已經基本覆蓋了全國市場。
肥肥蝦莊成立於2008年,主要經營油燜大蝦、蝦球、清蒸大蝦、蒜蓉大蝦等,年營業額已經實現過億元。武漢是一座涵蓋幾十所高校和旅遊城市,大學生人數多達數百萬,而肥肥蝦莊的消費群體則主要由大學生構成。
作為一家擁有12年成長史的肥肥蝦莊,誕生於小龍蝦生產基地城市-武漢。從夫妻店的大排檔模式到現在在武漢市場開出23家直營門店,自2018年開始連續三年登上大眾點評必吃榜,也是從2018年開始,肥肥蝦莊在武漢市場加速直營門店的擴張。
張陽認為,決定門店擴張前要認清自身的能力,不是盲目擴張——很多餐飲企業單店營業額可達300萬到500萬以上,但第二家門店很難正常運轉,經常面臨倒閉。
未來,肥肥蝦莊準備把門店開到蘇州、杭州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得益於在門店選址和對合伙人匹配度的慎重程度,要求每開一家門店就必須實現盈利,肥肥蝦莊在2019年年營業額過億,預估2021年增幅在30%。
「我們認為自己還處於比較年輕的階段,真正開始運營也在三年左右,暫時沒有考慮加盟模式,是因為還需要把公司運作體系做得更加成熟完善,同時進一步搞好後端供應鏈。」張陽稱。
他認為顧客排隊也是一種廣告,肥肥蝦莊希望達到的是一個個長期排隊效果的店鋪,目前其門店面積主要是300平和500平。
疫情期間跌入營收低谷 果斷將外賣作為經營重點
疫情籠罩下的武漢,讓原本紅火的堂食生意跌入冰點,肥肥蝦莊門店的租金一個月近200萬元,員工工資400多萬元,堂食開不了,沒有收入,當時他們唯一想的就是怎麼能活下來。也就是在那時,讓他們意識到了外賣的重要性,公司迅速決策,將外賣作為經營重點。
在防疫時期,肥肥蝦莊的所有員工接受核酸檢測,門外貼上廚師和服務員的體溫及當天的消毒記錄,打包人員身著防護服,減少與騎手發生直接接觸。再加上「安心餐廳」計劃,讓防疫安全舉措變得流程化、標準化和線上化。
因為主打爆款標準化程度高,料包化生產,對技術依賴不強。肥肥蝦莊上線六款標準化產品,如油燜大蝦、蒜蓉蝦、毛豆等。
為了提升流量轉化,肥肥蝦莊依靠曝光量和轉換率,不斷調整和優化線上銷售的套餐和產品組合。如果曝光量大,轉化率低,等於顧客已經通過廣告來到了你的店鋪,但沒有下單,這說明產品結構、首頁展示的產品不夠有吸引力,就需要調整首頁產品以及套餐。他們慢慢摸索,從首頁上線單品到套餐,轉化率有所提升。行業的轉化率是1‰,肥肥蝦莊可以達到5‰。
此外,美團提供的外賣佣金優惠,對肥肥蝦莊來說正是雪中送炭。今年2月到4月份,美團連續3個月提供佣金優惠政策,降低了肥肥蝦莊的經營成本;從5月份到現在,在美團春風行動流量的支持下進一步提高了門店曝光度。
這樣一來,肥肥蝦莊很快實現盈虧平衡,其外賣營業額經佔總營業額的30%,今年5月高峰期佔到50%,5月份堂食客流日均1.4萬人,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成。
注重線上運營 獲流量扶持堂食訂單提升
對線上運營的足夠重視,讓肥肥蝦莊拿到了武漢所有小龍蝦的排名第一榜單,連續三年登上大眾點評必吃榜。肥肥蝦莊把廣告全部投入線上,老店新開引入新流量,為堂食帶來引流,也讓肥肥蝦莊有理由堅持堂食不打折、用品質服務及線上推廣流量獲客。全力加碼線上,也為肥肥蝦莊的線下堂食重新開放奠定了基礎。
肥肥蝦莊一直非常重視線上的差評和用戶評價反饋,用戶評價由專員負責維護,出現差評第一時間評估和改善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出現對菜品不滿意的情況,肥肥蝦莊會邀請顧客再次到店免費品嘗。
「我們重視線上平臺的差評和用戶的真實反饋,是因為它是改變產品和服務、提升的機會點。比如用戶留言說酸梅湯的瓶子設計不合理,容易撒,我們就重新換了一種瓶子。」張陽表示。餐飲企業數位化是大勢所趨 徵程才開始
肥肥蝦莊能夠突破疫情籠罩並迅速恢復營業,背後是數位化在推動。
肥肥蝦莊作為數位化探索收穫成果的代表之一,將收銀、財務、供應鏈等模塊都轉為數位化的線上平臺,從銷量、招牌、單均、桌均等數據為商戶進行統計分析和系統化管理。
而必吃榜也讓肥肥蝦莊意識到線上平臺的用戶影響力,被越來越多外地旅遊的用戶所知曉,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影響力也在逐漸提升。「在美團投入廣告可以有利縮短我們的營銷成本和信息傳播成本。相對傳統的線下廣告、明星廣告或者短視頻廣告投入,更適於資本雄厚和有強大供應鏈的餐飲品牌,而不是普通中小餐飲企業。」張陽表示。
不過現狀是,餐飲商家對數位化的認知並不成熟,全國正在進行數位化探索的餐飲商家也只有5%-10%,所以說市場教育的路途還很長。肥肥蝦莊也進行了全員的數位化學習和培訓,通過美團大學的平臺學習線上課程,了解最新的數位化經營知識。通過摸索總結出的經驗教訓,讓他們自己也成為了美團大學上的講師。
據了解,美團近期推出的「春風行動」商戶成長計劃,也將助力100萬優質商戶走上數位化道路,實現線上化營收平均增長30%。同時,為了讓更多商戶能從這一計劃中受益,美團大學將定製100堂經營成長課程,為商戶解決70%的行業通用問題。過去一年,美團大學總計輸出課程3839門,累計培訓超過1698萬人,覆蓋商戶388萬,致力於成為生活服務行業數位化人才的大本營。
疫情是危也是機,大浪淘沙,通過疫情,肥肥蝦莊也進一步意識到了企業經營上的不足和機會店,以及多樣化經營、數位化的重要性。張陽表示,「武漢的小龍蝦餐飲市場競爭也一直非常激烈,未來,肥肥蝦莊將把精力集中在會員管理和營銷上,除了加大持續廣告的投放量,在會員營銷、會員管理做突破,以及在市場環境下,還會考慮發展電商。繼續提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學習和利用更先進的數位化方式,與數字時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