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波也能賣萌 這樣的傳感器好特別

2020-12-02 IT之家

喜歡萌妹子,萌姐兒的你是否也想著實的萌上一把?不妨就通過下面這個賣萌利器來幫你實現吧。來自日本的「necomimi」新型腦電波傳感器單從外形來看就已經將「萌」展現的淋漓盡致。佩戴上它後,在你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貓耳」會豎直向上;但當你一旦放鬆心智或有片刻的鬆懈時,「貓耳」便會隨即耷拉下來。

這樣的裝萌利器不錯,只是千萬不要讓公司的老闆們看到。到時候人手一個,那遍欲哭無淚了~

相關焦點

  • 神念科技:成就腦電波傳感器領域的新神話
    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電機系畢業後,進入Xilinx工作。曾任財富500強公司高管,Triscend公司CEO等職位,是矽谷成功華人的典範。世界第一款的腦電圖傳感器,開啟人機互動新時代楊士玉放棄繼續擔當公司高管的機會,選擇在美國矽谷自己創業,一面是自己風生水起的職位,一面是不可預料的挑戰,楊士玉比誰都清楚,壓力艱辛不言而喻。
  • 意念控制腦電波,貓耳朵懂你的心
    Necomimi是日本neurowear公司運用NeuroSky(神念科技)的腦電波技術開發出來的一款可愛特別的意念控制腦電波裝置,它可以體現出穿戴者的心情!因此,腦電波貓耳朵上的傳感器在探測到人的具體腦電波後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聳拉或直立。腦電波貓耳朵像個發箍一樣,只要戴在頭頂上,頭上的腦電波傳感器就會探測並自動分析觀察到的腦電波,隨著人類情緒起伏,做出相對應的表示性動作。例如, 配戴者心情悲傷時,貓耳朵會垂下;集中注意力時,則會豎起來;心情愉快時,貓耳朵會來回擺動;身心疲倦時,它也會平躺著。
  • 我開動了 獨家體驗長城腦電波控車技術
    出於慣性思維,我們總是希望通過注意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來找到問題的突破口,但這次似乎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始終坐在副駕駛席的工程師才是實現腦電波控車的關鍵,而他頭上的腦電波傳感器則剛好說明了一切。換句話說,當工程師內心緊張時,從傳感器識別的腦電波信號就會傳遞至腦電波控車的控制單元,隨即,該控制單元向動力系統發送信號,使車輛移動。如果此時,工程師內心平靜了下來,那麼,車輛就會制動並停車。● 上手有難度嗎?
  • 這個腦電波耳機表示不服
    對很多人來說,邊聽音樂邊工作早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有時候合適的音樂確實能幫助我們更高效的完成任務,也能調劑工作時的壓力,不失為一舉兩得的好辦法。不過,也有人遇到這樣的問題,當工作的時候聽歌,時間一長會沉浸在音樂中,有時候一些人還會被分散注意力。能不能有可以監測大腦波動,來幫助提高注意力的設備呢?
  • 腦電波揭開睡眠的奧秘
    這種睏倦乏力、眼澀頭暈、提不起精神和昏昏欲睡等症狀,在醫學上被稱為「春困症」,產生的原因是,人們的生理機能不適應季節性的氣候變化而發生暫時性的生理反應。那麼,應如何調節這種「春困」?如何擁有更好的睡眠?睡眠中有哪些秘密?
  • 腦電波也能3D列印了:智力公司首試成功
    據新浪科技報導,智利科技公司Thinker Thing宣稱,他們首次通過腦電波進行3D列印,並獲得了成功。實驗者在戴上一個腦機接口耳機之後,當他在思考不同3D形狀的時候,大腦中的腦電活動會被發送至3D印表機,從而列印出不同形狀的3D部件,並最終組合成一個玩具機器人的手臂。
  • 由腦電波控制的輪椅問世
    阿根廷科研人員日前結合自動化控制和大腦神經學,研製出一種新型輪椅,它能根據使用者的腦電波信號指令完成移動任務。據阿根廷《號角報》2日報導,大腦由神經元組成,當人腦產生意念活動時,相關神經元會依次放電,當這種電荷到達頭皮後,可被事先貼在頭部的電極及解析裝置轉化為腦電波。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檢測腦電波信號獲取意念 國產腦控機器人如「阿凡達」
    目前這個腦控輪椅機器人通過對人腦電信號的分析可以獲取人的運動意願,並利用眼球輔助檢測,從而控制輪椅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吳迎年是腦控輪椅機器人研發團隊的指導教師,他介紹,這項研發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那時他們希望為中風病人設計一款能提高生活質量的輪椅輔具設備,讓病人無需他人幫助,便可自由行動。
  • 未來科技,用腦電波交流能實現嗎?
    而衣服也同樣是這樣從保暖和安全等主要功能,發展成為保護個人隱私的工具。而且在現代社會發展和觀念變革的衝擊下,衣服又成了隱私、人權、道德等方面的標尺。究竟裙子多長、胸口開到多低,才既能保護隱私,又能體現人權,還不冒犯道德。這是一個難題。但隨著人類將依賴網際網路的程度越來越高,大數據的威力逐漸展現,在加上人工智慧的計算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人類可能再也無法保住所謂的隱私。
  • DARPA: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二維的手型識別的只能識別出幾個靜態的手勢動作,而且這些動作必須要提前進行預設好。 相比較二維手勢識別,三維手勢識別增加了一個Z軸的信息,它可以識別各種手型、手勢和動作。三維手勢識別也是現在手勢識別發展的主要方向。不過這種包含一定深度信息的手勢識別,需要特別的硬體來實現,常見的有傳感器、光學攝像頭。
  • 智能頭環真能判斷注意力是否集中?專家表示——腦電波讀出容易...
    腦電波大致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電波對應不同的大腦狀態。儘管不同的腦電波大致有一個代表的方向,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事實上,腦電信號的破譯工作目前仍是一片「藍海」。   前不久,浙江某小學為學生佩戴「智能頭環」檢測腦電波以判斷其注意力是否集中的事件引發熱議。
  • [圖]可以用腦電波控制音樂的耳機
    Neurowear 公司發明的這個耳機,可以讓你用腦電波來控制音樂,例如暫停、上一首、下一首什麼的。看上去,貌似比線控會更加方便?!因為本人從未試過腦電波玩具,完全不知道這類東東,控制起來到底是怎樣?
  • 腦電波控制汽車?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北京時間12月8日消息,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讓「意念控制」變成了現實。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  南開大學研究人員張昭(音譯)向路透社介紹稱,這種感應設備由
  • 基於腦電波創作新音樂 AI耳機可改善聽眾情緒
    在開始譜寫音樂之前,它能學習用戶的腦電波,並能識別音樂與各種音樂之間的關係。然後,它能夠合成為用戶貼身打造的定製音樂,來刺激用戶的精神狀態。  研究人員與比利時的一個研究所合作,進行了一組志願者測試。這些志願者分別聽取10個不同的音樂片段,風格從日本J-Pop到流行兒歌不等,系統記錄志願者聽取這些音樂時的腦電波。
  • 什麼是腦電波,它可以被探測解讀嗎?
    腦電波大致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電波對應不同的大腦狀態。儘管不同的腦電波大致有一個代表的方向,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事實上,腦電信號的破譯工作目前仍是一片「藍海」。前不久,浙江某小學為學生佩戴「智能頭環」檢測腦電波以判斷其注意力是否集中的事件引發熱議。
  • 黑客能通過腦電波「竊取」耳機用戶密碼
    黑客能通過腦電波「竊取」耳機用戶密碼 2017-07-03 08:(EEG)用戶,黑客可以通過檢測其腦電波來猜測密碼。
  • 氮原子大小的量子傳感器研製成功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了一種微磁場下應用的量子傳感器,可應用於未來計算機硬碟識別。集成電路變得越來越複雜。最新的奔騰處理器現在可容納約3000萬個電晶體。硬碟驅動器中的磁性結構,可識別的範圍僅為10至20納米,比直徑80至120納米的流感病毒還小。
  • 腦電波告訴你答案
    這個Focus 1究竟是個什麼產品,又能實現怎樣的功能?韓璧丞向新浪科技介紹稱,這個頭環在前額和耳後設置了兩個傳感器,通過這兩個接觸點來捕捉腦電波,將其轉化為信號傳遞給手機,而後再通過Wi-Fi控制其他智能家居設備。頭環本身電池可以續航5-6個小時。 既然現有的手機應用就可以控制智能家居,用戶為什麼還要帶上這個頭環,這個場景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誘惑力。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傳感器最大的作用就是採集數據。數據準確性已經成為眾多創新醫療傳感器真正進入醫療市場的主要障礙,作為醫療健康數據的入口,數據的準確度是醫療傳感器最大的應用價值。醫療傳感器數據的準確度主要取決於傳感器本身特性、傳感器測量方法和位置、背後的算法三個因素。   上海丞電自主研發的肌電傳感器是一種電荷傳感器,具有採樣率高,抗幹擾能力強,濾波效果好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