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人造物質已超過生物物質總量

2021-01-15 騰訊網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一份研究第一次發現,現在地球上人造物質的總體質量已經超過了生物物質的總量。

生物物質就是地球上自然產生的物質,另一些物質是人類製造出來的。生物物質總量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體質量的總和。可是現在人造物品的質量已經超過了生物體的總量。

如果和1900年數據進行對比,人們將會感到震驚。在1900年,人造物品的總量只有地球上生物物質總量的3%。也就是說在一百多年間,人造物品的質量以瘋狂的速度在增加。

研究說:「雖然現代農業不斷開荒種植更多的莊稼,可是森林砍伐、林業管理和其它土地用途的變化導致綠地的損失總量,仍然超過了總體莊稼的質量。這一全球趨勢已經影響到地球的碳循環和人類的健康。其它人類的行為,包括畜牧業、狩獵和過度捕撈,也嚴重影響到各個類別的生物物質總量。」

這份研究估計,如果繼續以現在的速度生產,到2040年,人造物品質量將超過3萬億噸。

相關焦點

  •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1:37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Ron Milo團隊發現,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 人類統治地球的裡程碑?2020年,人造物品超過地球生物總質量
    礦山在不斷地被挖掘、森林在不斷地被砍伐、野生動物在不斷地被迫害……「裡程碑」在這樣的此消彼長中,人類一步步奠定著「地球統治者」的地位。而在2020年,我們完成了一項裡程碑:人造物品的總質量,已經超過了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生物!
  • 研究發現:人造物的質量今年首次超過全球活生物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道路、建築物、瓶子、磚塊或玩具的質量有史以來首次超過了全球活生物的質量。這項追溯到1900年的研究表明,在動植物的公斤數迅速減少的同時,混凝土、磚塊、附聚物或塑料等人造物品卻在以日益加快的速度增長。報導稱,人造物積累的重量每20年就翻一番,接下來的20年中預計將翻三番。
  • 2020 年全球人造材料重量正式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過去 100 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體的質量每 20 年翻一番。平均而言,地球上每個人每周都會產生超過其體重的人造質量。這樣一個結果提醒我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此外,人類的其他行為(如畜牧業,狩獵和過度捕撈)極大地影響了生物多樣性。最近一項調查發現,地球上現存生物中絕大多數 (約 90%) 為植物,其次是細菌、真菌、古細菌、原生生物和動物。21 世紀的人類活動,人造物品的生產和積累給地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隨著人類對全球影響的加速,定量評估和監測社會經濟體系的物質流動變得越來越緊迫。
  • 中國科大最新研究表明太陽噴流觸發日冕物質拋射
    中國科大汪毓明教授領導的日地空間物理課題組最新研究表明,有別於經典的日珥觸發日冕物質拋射的模型,相對沒有那麼劇烈的太陽噴流同樣可以觸發十分劇烈的日冕物質拋射事件。
  • 2020年人類進入消費新時代,人造物質超過所有生物質的總重量
    然而,現在人類製造的東西已經超過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類自己)的重量總和。最近(2020年12月9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到2020年,人類完成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這似乎預示著人類對地球的作用已經超過了地球本身對生命的作用,這個比喻可能不是很恰當,但是人類的欲望確實在重塑地球。
  • 地球上最硬的物質是什麼?
    地球上最硬的物質是什麼?很多同學剛學了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會認為是金剛石,如果不用準確來說,這還算是一個很棒的答案,因為在自然界中金剛石的確是最硬,這也是我們常常聽到的鑽石。  天然的物質,是沒有比金剛石更硬的,但是人造的的物質就有比金剛石要硬的。那麼目前人類能做出最硬的物質是什麼?這些物質會不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呢?
  • 主動物質研究或能揭示生物機制
    實驗室造出的例子也越來越多,不只微管這樣的生物材料,還有人造材料如微米級的光敏塑料球等。   這種有系統的特徵,物理學家稱之為主動物質(Active matter)。過去幾年中,主動物質研究成了一項重要課題。
  • 如何測量宇宙物質的總量?加州科學家提出新方法,測量結果很精確
    在地球上,人類想要測量任何一種生物的重量或者種群數量都不成問題,但如果要對宇宙的物質總量進行測量,難度則會直線上升。測量宇宙物質總量的難度顯而易見,一是因為人類至今也沒有弄清楚宇宙是否存在邊界,二是因為人類無法通過直接方法進行測量,往往只能通過間接的方法進行測量,從而導致測量得到的結果可能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 大海已成一鍋「塑料湯」!研究表明:地球或已找不到無汙染的海洋
    英國的《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近日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在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了一個驚人而悲傷的事實——在我們的地球上,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從目前塑料汙染分布的廣泛程度上看,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汙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
  • 新研究分析地球上所有生物群體儲存的碳總量
    據外媒BGR報導,你有沒有想過地球上所有生物群體所儲存的碳總量呢?近日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令人驚訝的答案。 科學家用碳含量來衡量出地球上所有生物群體儲存的重量約為5500 GC T。
  • 更精確地估算宇宙中物質總量的新方法 物質組成僅佔宇宙總量1/3不到
    (來自:UCR)(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在近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一支研究團隊介紹了他們用於更精確地估算宇宙中物質總量的新方法。通過計算數百個星系團的總質量,新研究發現物質組成僅佔宇宙總量的1/3不到。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物質和能量的佔比為三七開(約32% vs 68%),此外常規(重子)物質僅佔宇宙物質總量的5%左右,「暗物質」則佔絕大多數。不過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帶領的一支科學家團隊,已經在一項新計算中對各項權重進行了微調。
  • 科學家確定了宇宙中物質的總量
    ,研究人員確定,物質約佔宇宙物質和能量總量的31%。圖片:©UCR /穆罕默德·阿卜杜拉(Mohamed Abdullah)「但是,由於我們知道物質的80%實際上是暗物質,在現實中,大多數的這件事情由不是氫原子,而是一種無論哪個宇宙學家還沒有理解的,」阿卜杜拉,誰領導說新研究宣布結果。
  • 研究顯示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地球所有生物
    【新華社微特稿】以色列一項研究顯示,地球上所有人造物品質量總和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質量總和。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依據這份報告,道路、建築以及其他人類製造和建造的物體總質量達1.1萬億噸。
  • 美媒:研究表明地球生命形成的必要物質或來自於彗星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導 美媒稱,科研人員知道,生命形成的必要物質在地球早期就已出現,但他們仍在試圖弄清具體發生過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彗星是數十億年前把磷等關鍵物質帶往地球的宇宙信使。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月15日報導,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研究員維克託·裡維利亞說:「大約40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但我們仍然不知道生命得以形成的過程。」為了確定磷是如何到達地球的,科學家們需要重新追蹤它穿越太空的旅程。兩個工具促成開展這一搜索: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天線陣(阿爾馬)和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飛船。
  • 人造物體質量首超活生物量,「人類世」來了嗎?
    圖片來源:HUSEYINTUNCER/ ISTOCK12.10日,《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質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
  • 最新研究:也許「暗物質」根本不存在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Dark matter)是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它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屬於構成可見天體的任何一種已知的物質,無法透過電磁波的觀測進行研究,也就是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的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透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而且認為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的奇異物質存在。根據數學模型,暗物質佔宇宙中所有物質的四分之三。
  • 科學家計算出迄今最精確的宇宙物質總量佔比
    宇宙學最為根本的研究課題之一就是「準確測量宇宙中所有物質佔宇宙總質量的比重」。雖然這對數學極好的人來說也是一項複雜且艱巨的任務,但根據一篇於近日發表在《天體物理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論文,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個研究團隊已成功計算出迄今為止這一數字的最精確值,認為宇宙中的所有物質約佔宇宙質能總量的 31%,而剩下的約 69% 則應該是由
  •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南北兩極25萬年改變一次
    最新研究表明
  • 人造材料重量已經超過自然界所有生物重量
    本周三,科學家們在一項研究中稱,人造材料的重量可能在歷史上首次超過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該研究詳細描述了人類足跡超過自然界足跡的「交叉點」。道路、建築物和其他建造或製造的材料的重量大約每20年翻一番,研究報告的作者稱,這些材料目前的重量為1.1萬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