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地球所有生物

2021-01-15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以色列一項研究顯示,地球上所有人造物品質量總和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質量總和。

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依據這份報告,道路、建築以及其他人類製造和建造的物體總質量達1.1萬億噸。自大約1.2萬年前人類開始有意識地栽種,開啟農耕生活方式以來,地球上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生物質量總和減少了將近一半,現階段為大約1萬億噸。

法新社9日援引報告報導,植物如今佔全球生物質量總和大約90%。砍伐森林和改變土地用途使植物質量總和大幅下降,過度捕魚以及飼養家畜等因素也助長這一趨勢。

報告估算,20世紀初,人造物質量總和只佔生物質量總和的3%,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全球生產大幅增長,如今平均每周新增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全人類體重總和。如果繼續以這樣的速度增長,人造物質量總和到2040年將達到3萬億噸。

研究人員推測人造物質量總和在今年超過地球生物質量總和。他們沒有把人類產生的廢棄物算入人造物,否則,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早在2013年人造物質量總和就超過生物總質量。

報告作者之一、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植物和環境專家羅恩·米洛說,這項研究在某種意義上是2020年給地球拍攝的一張「大照片」。他希望,人類看到「這些有點驚人的數字」時,可以擔負起對地球的責任。 (完)(歐颯)

關鍵詞:人造物品質量(man-made mass)、生物質量(biomass)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人造物的質量今年首次超過全球活生物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道路、建築物、瓶子、磚塊或玩具的質量有史以來首次超過了全球活生物的質量。這項追溯到1900年的研究表明,在動植物的公斤數迅速減少的同時,混凝土、磚塊、附聚物或塑料等人造物品卻在以日益加快的速度增長。報導稱,人造物積累的重量每20年就翻一番,接下來的20年中預計將翻三番。
  • 再見了,有機地球!全球人造物重量首次超過總生物量
    換句話說,全世界所有塑料、磚塊、混凝土以及其他人造物體的總重量,將首次超過地球上所有動植物的重量。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目前,全球人造物的重量大約為一萬億噸。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而言,如今每一周都有超過他們體重的人造物品被生產出來。
  • 二〇二〇年:人造物質量超過全球生物質量
    在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最新研究中,科學家稱:2020年是標誌著人造物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在過去100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這一研究結果提醒所有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
  • 人造物的質量首超全球生物質量,這意味著什麼?
    據報導,根據今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團隊估算了從1900年開始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情況,發現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後,伴隨著人造物質量的飛升,截止到2020年,人造物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人類世」真的來了
  • 2020年成轉折點,地球生態失衡,人造物超過自然生物量
    如果沒有人類的存在,或者是人類沒有發展出智慧,那麼地球上就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自然存在的鋼鐵建築、沒有塑料、沒有各種化工產品、沒有電子設備等等,這些都是人為創造,屬於「人為質量」。而地球上只會存在由自然生態產生的所有生命,這包括我們看到的所有動物以及植物,這些東西將在地球上佔主導地位,屬於「自然生物質量」。
  • 人造物質量首超生物量
    本報訊(見習記者辛雨)12月10日,《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量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新學院大學城市生態學家Timon McPhearson說:「如果你以前不相信人類統治著這個星球,那麼現在你應該相信了。」
  • 2020年人類進入消費新時代,人造物質超過所有生物質的總重量
    然而,現在人類製造的東西已經超過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類自己)的重量總和。人造物質量超過生物質因為在這項研究中記錄的人造物重量的積累,不是來自生物量存量,而是來自於大部分巖石和礦物的高數量級存量的轉變。
  • 人造物質量首超全球生物量
    ,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量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研究人員宣稱:「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人為主導的新時代——人類世。」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學家Ron Milo及其團隊估算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研究表明,過去120年的變化是巨大的。20世紀初,人造物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
  • 2020年,人類製造的東西,首次超過了世界所有生物總和
    12月9日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令人震驚,這標誌著2020年將是人造材料超過地球生物量的總和。人造材料超越全世界生物。同時,人類已經通過數千年的土地使用來穩定減少地球上植物的生物量,例如砍伐樹木以種植田地和飼養牲畜。根據這項研究,今天,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植物重約1兆噸,是12,000年前農業革命開始時的一半。這項研究表明,植物佔地球生物量的90%。
  •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人造物質已超過生物物質總量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一份研究第一次發現,現在地球上人造物質的總體質量已經超過了生物物質的總量。
  • 地球上已死去的人數總和,超過了目前地球存活人數總和嗎?
    古往今來,地球上曾經生活過很多人類,但過去生產力比較落後,所以人口數量並不是很多。而如今由於科學進步,以至於人口爆炸式增長,根據現在的世界人口鐘顯示,現如今地球上一共生活著7838232086個人。那麼問題來了,地球上已經死去的人口總和,會超過現如今地球存活的人類嗎?
  • 【BBC英語教學】研究稱全球人造物重量將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科學家們說,到2020年12月底,人造物體的總重量可能會超過生物的總重量。與此同時,所有生物的重量,即生物量,都略有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森林的減少。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s)的研究人員經計算得出,到今年年底,世界將到達一個轉折點,即人造物體的總重量超過生物的總重量。
  •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1:37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Ron Milo團隊發現,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 研究稱人造物體質量將超過全球活生物量
    據外媒CNET報導,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人造物體質量(人為質量)進行了統計,並將其與地球的活生物量(包括植物和動物在內的所有生物的質量)進行了比較,發現天平已經向人類的創造物傾斜。該團隊周三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我們發現,地球正好處於交叉點;在2020年(±6),最近大約每20年翻一番的人為質量將超過全球所有的活生物量,」該研究說。
  • 最快速人造物是誰?一鐵井蓋約每秒69公裡飛出,去了哪裡沒人知道
    如果有人問起什麼物質速度最快,相信很多人會異口同聲回答:光,如果有人問起最快人造物是誰?估計有人第一時間想到飛行在星際空間中的人造物,因為最遠人造物與我們相距200多億公裡,說它速度最快也無可厚非,然而NASA公開數據顯示,最遠人造物旅行1號向外飛行速度只有每秒17公裡,說實在的,這種速度還沒有地球公轉速度快,因為地球公轉速度約29.78公裡/秒。
  • 最快速人造物是誰?一塊鐵井蓋每秒69公裡飛出,去了哪裡沒人知道
    如果有人問起什麼物質速度最快,相信很多人會異口同聲回答:光,如果有人問起最快人造物是誰?估計有人第一時間想到飛行在星際空間中的人造物,因為最遠人造物與我們相距200多億公裡,說它速度最快也無可厚非,然而NASA公開數據顯示,最遠人造物旅行1號向外飛行速度只有每秒17公裡,說實在的,這種速度還沒有地球公轉速度快,因為地球公轉速度約29.78公裡/秒。
  • 2020 年全球人造材料重量正式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自第一次農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地球面貌,人類通過農業和採伐等活性讓植物生物量減少了一半,與此同時,人造物體不斷產生和累積還讓地球活生物量與人造質量之間的平衡發生了轉變。那麼,目前全世界人造材料的總重量是多少?與大自然生物體重量相比又如何?今天,《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2020 年或標誌著人造質量超過全球活生物量的轉折點。
  • 月球的質量超過天王星加上海王星所有衛星的總質量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在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外,地球的衛星數量是最少的,只有一顆,但是地球唯一的衛星「月球」個頭卻不小。月球是太陽系所有已知185顆衛星中第五大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月球的直徑約為3467千米。
  • 地球上已死去的人數總和,超過目前地球存活的總人數沒有?
    那麼,與目前地球存活的人數總和相比,是不是地球上已死去的總人數更多? 毫無疑問,目前全世界的總人數量配得上「龐大」這個詞,儘管我們對世界人口總和的了解稍顯滯後,哪怕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時刻更新人口數量的「世界人口時鐘」。道理也很簡單,任何國家人口的出生死亡,都不是在誕生或消失的那一刻就同步更新,還需要一系列的操作來將其信息進行增加或刪除。
  • 《簡氏》報告:中國國防預算2020年前將超過所有西歐國家總和
    【觀察者網綜合】根據今年兩會期間官方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的國防支出為9543.54億元人民幣,增幅僅有7.6%,是中國軍費增速自2010年來首次降至個位數。 而據英國IHS簡氏防務12月12日發布的年度國防支出報告稱,2020年前中國的國防預算將比2010年的1230億美元增加一倍,達到23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