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人造物體質量將超過全球活生物量

2020-12-10 cnBeta

據外媒CNET報導,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人造物體質量(人為質量)進行了統計,並將其與地球的活生物量(包括植物和動物在內的所有生物的質量)進行了比較,發現天平已經向人類的創造物傾斜。

該團隊周三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我們發現,地球正好處於交叉點;在2020年(±6),最近大約每20年翻一番的人為質量將超過全球所有的活生物量,」該研究說。

全球人口數量一直在增加,同時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消耗生物質(砍伐森林就是一個例子),且沒有放慢腳步。該研究表明,到2040年,人造物體質量可能達到地球活生物量的兩倍以上。

「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公眾的信息是,與巨大的地球相比,我們不能忽視我們的作用,」研究的共同作者Ron Milo在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周三的聲明中說。

研究小組指出,作為建築材料的混凝土和骨料的使用量上升,是人為質量的主要來源之一。該論文將人為質量與對氣候、人類健康和自然界的影響聯繫起來。

該團隊合作建立了一個網站Anthropomass.org,以幫助為研究中的巨大數字帶來一些觀點。例如,它顯示了法國艾菲爾鐵塔的人為質量相當於大約1萬頭白犀牛的重量。紐約市的人為質量與地球上所有魚類的重量相當。

「我們希望,一旦我們都有這些有些震驚的數字擺在眼前,」 Milo說,「作為一個物種,我們可以更負責任地行事。」

相關焦點

  • 《自然》論文:2020年或為人造質量超過活生物量轉折點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科學研究論文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該論文稱,過去100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體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最新研究結果提醒人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
  • 研究發現:人造物的質量今年首次超過全球活生物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道路、建築物、瓶子、磚塊或玩具的質量有史以來首次超過了全球活生物的質量。這項追溯到1900年的研究表明,在動植物的公斤數迅速減少的同時,混凝土、磚塊、附聚物或塑料等人造物品卻在以日益加快的速度增長。報導稱,人造物積累的重量每20年就翻一番,接下來的20年中預計將翻三番。
  • 人造物體質量首超活生物量,「人類世」來了嗎?
    圖片來源:HUSEYINTUNCER/ ISTOCK12.10日,《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質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
  • 2020 年全球人造材料重量正式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自第一次農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地球面貌,人類通過農業和採伐等活性讓植物生物量減少了一半,與此同時,人造物體不斷產生和累積還讓地球活生物量與人造質量之間的平衡發生了轉變。那麼,目前全世界人造材料的總重量是多少?與大自然生物體重量相比又如何?今天,《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2020 年或標誌著人造質量超過全球活生物量的轉折點。
  •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退役,人造物體質量首超總生物量 | 一周科技導讀
    在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運行的9年多時間裡,產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中微子研究成果,如使我國的中微子研究跨入國際先進行列的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蕩模式。大亞灣實驗「退役」後,將由江門中微子實驗將接過「接力棒」,目前江門實驗正在準備中。
  • 人造物質量首超全球生物量
    ,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量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研究人員宣稱:「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人為主導的新時代——人類世。」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學家Ron Milo及其團隊估算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研究表明,過去120年的變化是巨大的。20世紀初,人造物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
  • 【BBC英語教學】研究稱全球人造物重量將超過所有活生物重量
    科學家們說,到2020年12月底,人造物體的總重量可能會超過生物的總重量。從塑料瓶、磚頭到混凝土,人類為了建造房屋、道路和機器而生產的物體的重量每二十年翻一番。與此同時,所有生物的重量,即生物量,都略有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森林的減少。
  •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1:37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Ron Milo團隊發現,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 二〇二〇年:人造物質量超過全球生物質量
    在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最新研究中,科學家稱:2020年是標誌著人造物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在過去100年裡,建築、道路、機器這類人造物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這一研究結果提醒所有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
  • 人造材料重量已經超過自然界所有生物重量
    本周三,科學家們在一項研究中稱,人造材料的重量可能在歷史上首次超過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該研究詳細描述了人類足跡超過自然界足跡的「交叉點」。道路、建築物和其他建造或製造的材料的重量大約每20年翻一番,研究報告的作者稱,這些材料目前的重量為1.1萬億噸。
  • 人造物質量首超生物量
    本報訊(見習記者辛雨)12月10日,《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量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新學院大學城市生態學家Timon McPhearson說:「如果你以前不相信人類統治著這個星球,那麼現在你應該相信了。」
  • 全球人造物重量首次超過總生物量
    ,很有可能會超過全球生物的總重量!換句話說,全世界所有塑料、磚塊、混凝土以及其他人造物體的總重量,將首次超過地球上所有動植物的重量。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目前,全球人造物的重量大約為一萬億噸。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而言,如今每一周都有超過他們體重的人造物品被生產出來。
  • 人造物的質量首超全球生物質量,這意味著什麼?
    據報導,根據今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團隊估算了從1900年開始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情況,發現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後,伴隨著人造物質量的飛升,截止到2020年,人造物質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總生物量,「人類世」真的來了
  • 2020年成轉折點,地球生態失衡,人造物超過自然生物量
    如果沒有人類的存在,或者是人類沒有發展出智慧,那麼地球上就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自然存在的鋼鐵建築、沒有塑料、沒有各種化工產品、沒有電子設備等等,這些都是人為創造,屬於「人為質量」。而地球上只會存在由自然生態產生的所有生命,這包括我們看到的所有動物以及植物,這些東西將在地球上佔主導地位,屬於「自然生物質量」。
  • 研究顯示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地球所有生物
    【新華社微特稿】以色列一項研究顯示,地球上所有人造物品質量總和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質量總和。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依據這份報告,道路、建築以及其他人類製造和建造的物體總質量達1.1萬億噸。
  • 熱帶森林地上生物量空間分布特徵研究
    熱帶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庫,但對其地上生物量的空間分布的研究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 2020年,人類製造的東西,首次超過了世界所有生物總和
    12月9日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令人震驚,這標誌著2020年將是人造材料超過地球生物量的總和。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隨著人類在過去120年中建造更多的建築物,道路,構築物和物體,人類生產的材料的數量從不到0.1噸增加到大約1噸(1萬億噸)估計。
  •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人造物質已超過生物物質總量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一份研究第一次發現,現在地球上人造物質的總體質量已經超過了生物物質的總量。
  • 全球首顆P波段雷達衛星「生物量」將於2022年發射
    全球首顆P波段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生物量」將由歐洲空間局於2022年發射。18日,記者從在重慶召開的中歐科技合作「龍計劃」第四期2019陸地遙感高級培訓班上獲悉,該衛星能遙感測量目前森林的數量和高度,將極大幫助全球在森林生物量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