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首醫大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人論文造假?學術界需要打假!

2021-01-08 微雨潤苗

怎麼看待首醫大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人論文造假?饒毅實名「炮轟」3人論文造假?太有魄力了!我覺得學術界的激濁揚清,需要這樣的校長!學術界需要打假!

談對這件事的看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饒毅到底是何許人也。

饒毅,今年57歲了,是現任首醫大的校長,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牛的人物。36年前,饒毅畢業於江西醫學院,拿到了學士學位;34年前,饒毅拿到了上海第一醫學院的碩士學位;28年前,饒毅拿到了美國加州大學的神經科學博士學位;12年前,饒毅回國後成為北大教授,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饒毅也成為首醫大的一校之長,如今可謂志得意滿。

舉報學術不端的行為,讓學術造假者寢食難安,我覺得是相當有必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像饒毅這種對國內學術和科研領域出現的「沉痾宿疾」深表不滿,敢於實名舉報學術不端行為的人,我覺得是非常稀少的。年近花甲還能有如此昂揚的打假鬥志,我個人對饒教授是相當佩服的。

饒毅這次舉報的三個人,在科研領域和學術界是相當有分量的人,其一是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其二是20年前就評上中科院院士,並且是同濟大學的前任校長裴鋼,其三是上海藥物研究所技術所長耿美玉。

饒毅的舉報性寫得一針見血,很多人感覺這並非饒毅捕風捉影的「開玩笑」,如果被舉報的三個人真的出什麼問題的話,那麼對國內學術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確有其事,而且後續的懲治力度非常大的話,國內的學術界很可能會迎來風清正氣,至少那些企圖學術造假的人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果舉報屬實但後續沒有響應的懲治措施,或者懲治措施如同「隔靴搔癢」,那麼學術界的造假行為很可能會變本加厲。

前些天,在一個群裡看到一個朋友發的一張表情包,表情包的具體內容是這樣的:「『那你不會自己寫嗎?有手有腳的』『原創是不可能原創的,這輩子是不可能原創的,不會原創,肯定要抄啊,不抄的話又評不上職稱』」……這句話「遷移」到學術不端上去,也是大同小異的。如果連科研界、學術界的頂尖人物都在造假,那麼淨化學術界的學術不端之歪風邪氣就非常有必要了。自上而下的「把脈」,讓論文造假「產業化」、「利益鏈條」暴曬並整改,對淨化國內的學術氛圍是大有裨益的。

相關焦點

  • 饒毅實名舉報論文造假,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學校長如此怒髮衝冠
    11月29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舉報李紅良等三人論文造假,請該委核實此事,為中國科學界洗刷恥辱。學術界最不能容忍的現象,就是學術造假。儘管有些人為了名利或者其他原因,學術造假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存在,日本甚至還搞出諾獎級別的造假,但只要事發,造假者必然信用破產,在學術界再無一絲存在空間。
  • 明目張胆的造假?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每經記者:陳星 金喆 每經編輯:魏官紅今日(11月29日),一封署名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舉報信在網上流傳,饒毅在信中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即近期填補世界空白的阿爾茲海默GV-971中國首款該類藥物主要研究者、論文通訊作者)論文造假。
  • 非正式舉報論文造假邏輯在哪?3名學術大師頂得住嗎?結局都傷心
    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人論文造假,被舉報者皆為學術名人」的帖文在網絡瘋傳,文中還附了上舉報信圖片。正在下班路上的挖挖機瀏覽完帖文內容,真的給呆住了。太不可思議了!說它不可思議,主要源於兩點:(1)論文造假的舉報者身份特殊。舉報信的署名者饒毅,可不是一般人啊,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還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 著名科學家饒毅實名舉報裴鋼等三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回應關於饒毅實名舉報3學者論文造假
    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耿美玉、裴鋼學術造假。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就在剛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作出回應: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以下是截圖:
  • 饒毅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據北京青年報11月29日報導,北大教授饒毅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3張圖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 29日,網上流傳著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的舉報信。
  • 遭舉報論文造假,裴鋼教授接受記者專訪,對規範學術不端他這樣說
    的確是如此,由翟天臨在春節檔打開的學術打假大幕,再過不了多久,就整整一年了。但是就在這一年裡,學術之風卻颳倒了不少的偽學者、偽科研人員,因為學術論文造假被撤銷學位的不只個別人。繼李兆申、曹雪濤兩位院士先後被舉報學術論文存在問題之後,前幾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一封似是而非的舉報信,把前南開大學校長、院士裴鋼等3位學術名人捲入了論文造假的輿論漩渦中,讓國內學術圈「大地震」。
  • 網傳饒毅實名舉報院士造假:科研誠信建設該如何出招?|新京報快評
    具體到饒毅教授實名舉報院士學術造假這次事件,茲事體大,關乎學術嚴肅性,不可不慎。我們期待有關方面能以權威調查,用縝密公正的結論來還原真相、撫平爭議。▲饒毅教授。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段偉文時值冬月,初雪將至未至,網上忽傳饒毅教授向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三位同行論文造假。
  • 饒毅實名舉報!阿爾茲海默症國產新藥發明人學術造假?
    來源: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創作品作者:梅百器編輯:李欣夷圖片來源:圖蟲創意11月29日,網傳一份落款為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寫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李靜海主任的答覆函。從開頭內容來看,該函的緣起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要求首都醫科大學調查饒毅「論文涉嫌存在不端行為」。饒毅用方舟子去年的三篇文章作為回應,稱「其結論非常清楚:饒毅實驗室沒有任何造假或其他不端」。29日下午,方舟子在其社交平臺上評論此事稱:今年6月起,饒毅擔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 「結論明確,不再調查」 中科院回應饒毅舉報裴鋼論文造假
    「舉報」中所涉及的論文與2019年11月在網絡上質疑裴鋼院士的論文為同一篇論文(Ling K, et al. PNAS, 1999, 96: 7922-7927)。   2. 2021年1月21日,由科技部、教育部、衛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門組成的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聯合工作機制在科技部網站上發布的《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針對於您舉報的這一篇論文,已明確說明「經調查未發現有造假」。   3.
  • 饒毅舉報背後,水到底有多深?
    2019年11月29日,網傳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三位學者學術造假,引發「學術圈大地震」有關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部院士曹雪濤的學術爭議事件,在十幾天前引發了轟動。緊接著,今天(11月29日),一場不亞於「學術界大地震」的實名舉報信,再次將「學術造假」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份舉報信由丁香園披露,稱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論文造假。同時,饒毅的舉報信暗示出國內學術界存在的造假、報復且管控無能的信息。
  • 《知識分子》曝光他人論文PS造假,自己主編饒毅也被人舉報PS造假
    PS的痕跡,本來是武漢大學國家千人教授霍文哲舉報李紅良幾篇論文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結果最後演變成《知識分子》深度盤點李紅良學術生涯的曝光臺。雖然科研圈內都很痛恨科研造假,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懷疑《知識分子》有專門針對性的陳述,甚至有網友戲稱,《知識分子》這麼容易就發現了李紅良教授論文中的PS痕跡,不會他們也經常這麼做吧?結果不幸被網友言中,2018年快結束的時候,遠在美國,原本和饒毅關係不錯的方舟子突然質疑饒毅的論文存在圖片PS造假。
  • 饒毅「實名舉報」一年後,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今年是學校的換屆年,組織部年初下達了19個學校2級單位的經濟責任審計計劃,包含一批人在內。李紅良只是基礎醫學院的經濟責任人,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學院這幾年的發展情況。」據了解,基礎醫學院的部分教職工今天上午收到通知,一律不得接受媒體採訪。程心回憶,平時除了開會之外很少見到李紅良,覺得他比較冷漠,沒有親和力。
  • 中科院院士裴鋼論文在國外網站被質疑 期刊:已收到舉報 正調查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周詩婕繼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中科院院士裴鋼論文涉嫌造假後,裴鋼參與署名的兩篇論文再度在國外網站pubpeer上被美國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質疑圖像異常。質疑南開大學校長論文美國學者再出手 期刊回應:已收到舉報 將調查荔枝新聞了解到,此次質疑裴鋼論文的美國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也是此前在pubpeer上質疑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的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曾經在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工作。從2016年開始,辭去本職,開始學術打假。那麼,圖像存在異常意味著什麼呢?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
  • 女兒小學拿國獎武大教授,被饒毅質疑學術都沒事,為何4個月連去3職
    一篇論文剛在《Nature Medicine》發表,李紅良就遭到本校學者舉報,認為其早前發表的兩篇論文實驗部分存在學術造假問題,由此還波及到其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發表的文章,也一併被質疑。武漢大學調查後認為,被舉報的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但論文撰寫過程存在個別疏漏。
  • 繼去年實名舉報後,饒毅昨日頂刊發文,再次向耿美玉團隊「發難」
    2020 年 7 月 6 日,現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期刊 Cell Research 發表了一則題為「Omission of previous publications by an author should be corrected」簡訊,對 2019 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團隊發表的關於 GV-971 的文章表示了關切
  • 網傳饒毅舉報院士造假:科研誠信建設該如何出招?
    為有效改善我國科研誠信狀況的國際國內觀感,避免過度炒作,應對事不對人,依法依規、嚴格有序地處置科研造假爭議。時值冬月,初雪將至未至,網上忽傳饒毅教授向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三位同行論文造假。據饒毅教授回應,這是一份尚未發出的草稿,而基金委亦第一時間表示「正在了解相關情況」。
  • 論文被匿名舉報有問題,期刊編輯回復:「感謝你的舉報」
    匿名舉報在圈內其實非常常見近年學術不端現象越來越多,學術打假也愈演愈烈,我們經常能在網絡上看到知名國際「學術打假人」Elisabeth Bik又實名舉報了某某教授論文涉嫌造假、發現了XX篇已發布的論文涉嫌圖像作假等文章。
  • 饒毅施一公因妻子而驕傲,舒紅兵卻因妻子遭到質疑,原因不言自明
    提到如今我國的多位學術大咖名字在社會上廣為人知,特別是在60後的群體當中有幾位不僅在媒體的曝光度上很高,同時還成為了明星級的院士或者專家,可以講在如今60後支撐起我國學術界的時間段,已經有不少人成為了院士,其中提及施一公舒紅兵幾乎是眾人皆知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