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機構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2021-01-16 證券之星

恩捷股份(002812):中報業績符合預期 溼法隔膜持續擴張

類別:公司 機構: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沈成/張咪 日期:2020-08-26

公司發布2020 年半年報,業績同比下降17%符合預期;公司溼法隔膜產能持續擴張,競爭優勢明顯;維持增持評級。

支撐評級的要點

公司半年報業績同比下降17%符合預期:公司發布2020 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4.41 億元,同比增長4.54%,實現盈利3.21 億元,同比下降17.36%,實現扣非盈利2.67 億元,同比下降17.14%;其中二季度單季盈利1.83 億元,同比增長3.70%,環比增長32.61%,扣非盈利1.62 億元,同比增長13.17%,環比增長54.29%。公司半年報業績符合預期。

溼法隔膜產能持續釋放,蘇州捷力扭虧為盈:江西通瑞8 條產線已全部投產,無錫恩捷8 條產線將於2020 年9 月30 日全部建成,公司公告擬收購重慶紐米54.76%的股權,隔膜產能持續擴張。2020 年上半年,公司溼法隔膜出貨量超4 億平;其中上海恩捷實現營業收入5.77 億元,同比下降30.74%,實現盈利2.24 億元,同比下降44.86%;蘇州捷力8 條4 億平溼法隔膜產線達產,主要客戶為消費電池龍頭LG、ATL 等,2020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0 億元,盈利1,744 萬元,實現扭虧為盈,合併口徑營業收入和盈利分別為2.52 億元和7,092 萬元,業務協同效應明顯。

傳統業務逆勢增長,有望增厚業績:2020 年上半年,除平膜業務受制於產能,營業收入下滑34.20%以外,公司傳統業務均逆勢高增長,其中煙膜營業收入1.20 億元,同比增長29.26%,煙標營業收入7,847 萬元,同比增長46.76%,無菌包裝營業收入1.74 億元,同比增長37.51%,特種紙營業收入7,625 萬元,同比增長65.82%。

估值

根據公司半年報和行業供需情況,我們將公司2020-2022 年每股收益調整至1.17/1.68/2.04 元(原預測每股收益分別為1.30/1.76/2.29 元),對應市盈率為66.6/46.6/38.4 倍,維持增持評級。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新冠疫情影響超預期,新能源汽車需求不及預期,溼法隔膜產能過剩導致競爭大幅惡化。

浙江美大(002677)2020年半年報告點評:二季度業績超預期 細分行業賽道優良

類別:公司 機構: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孝鵬 日期:2020-08-26

事件:浙江美大公布2020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4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2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49%。

點評:

公司第二季度業績增速超預期,高利潤率基本穩定。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4,620.0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2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047.7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4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6,957.13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3%。其中,Q2單季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81%,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0.4%,2020年上半年公司業績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二季度業績還是實現了快速恢復,公司2020H1銷售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為51.33%和26.38%,相較去年同期的53.47%和25.88%,公司利潤率基本穩定,降本增效取得效果。

集成灶市場銷售疫情後快速反彈,行業賽道依然健康。據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顯示,在集成灶市場中,Q2零售額同比增長14.0%,遠好於Q1零售額同比-38.7%。據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0H1線上銷售額達到13.0億元,同比增長13.6%,銷售量25.7萬臺,同比大幅增長28.5%。

線下銷售額52.5億元,同比下滑8.6%,銷售量61.8萬臺,同比下滑11.6%,2016年至2018年集成灶產品零售規模同比分別增長25%、48%和44%,增速明顯高於同期吸油煙機和燃氣灶等傳統廚電產品的增速,產品滲透率不斷提升,行業賽道依然健康。

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渠道上移和下沉同時運作。公司積極推進在國美、蘇寧等知名家電連鎖KA商場的進駐開店工作,上半年家電KA渠道開店數量達36個。積極開發一、二線城市,進一步擴大經銷網絡版圖,並繼續鼓勵支持經銷商增開門店,推進渠道下沉和終端網點拓展。 2020年上半年新增一級經銷商53家,終端門店139個,截止2020年6月底公司已擁有一級經銷商1500家,終端門店3200個。同時,公司積極推進KA渠道的建設,多方位布局KA渠道,積極推進在國美、蘇寧等知名家電連鎖KA商場的進駐開店工作,上半年家電KA渠道開店數量達36個。此外工程渠道方面,公司籤訂並實施了多個合作合同,工程渠道後勁可期。

投資建議:維持推薦評級。集成灶行業高速成長邏輯的基本面並未發展改變,新冠疫情後集成灶市場依然維持高速增長態勢,集成灶滲透速度超預期牽引公司業績快速增長;公司通過渠道拓展實現了業績高速增長。

預計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別為0.8元、0.96元、1.15元,對應PE分別為22.47倍、18.66倍、15.61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滲透速度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疫情演繹超預期。

潤邦股份(002483)2020年半年報點評:高端裝備環保雙輪驅動帶動業績增長 深耕危廢行業未來可期

類別:公司 機構: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於夕朦/範楊春曉 日期:2020-08-26

高端裝備業務和環保業務同時增長帶動公司業績快速增長? 近日公司披露2020 年半年報,2020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6.07 億元,同比增長113.47%;實現歸母淨利潤0.73 億元,同比增長63.16%;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51 億元,同比增長121.82%。加權平均ROE 為2.30%,較上年同期增加0.55%。公司報告期業績增長的原因有兩點:1)公司完成發行股份購買中油環保73.36%股權事項,中油環保自2020 年3 月起正式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公司環保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62.81%,毛利潤同比增長213.16%。2)公司積極拓展市場,提高產銷規模,上半年累計向客戶交付了160 餘臺套物料搬運裝備產品和海洋風電基礎樁近5 萬噸,裝備製造業務整體營收同比增長了101.97%,毛利潤同比增長48.87%。

中油環保在建項目有望在年內陸續投產,產能利用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7 月7 日公司發布公告,子公司中油環保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將有2.75 萬噸/年的危廢處置產能投入運營。截至目前,中油環保已投產危廢處置產能23.04 萬噸/年(其中焚燒14.29 萬噸/年,綜合處置8.75 萬噸/年),醫廢處置產能3.97 萬噸/年。公司另有在建危廢處置產能4 萬噸/年(其中焚燒2.5 萬噸/年,綜合處置1.5 萬噸/年),預計將在年內全部投產,屆時將達到危廢處置27.04 萬噸/年、醫廢3.97 萬噸/年的處置規模。

過去幾年中油環保危廢處置產能快速增加,由2017 年底的2.49 萬噸/年快速擴張到現在的23.04 萬噸/年。由於新項目投運後還需要時間進行調整磨合,項目產能利用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根據公告,2018 年中油環保的焚燒處置產能利用率為64.36%,較可比公司平均82.90%的產能利用率還有較大差距。由於目前我國危廢處置行業產能供給明顯不足,我們認為隨著項目運營逐漸成熟,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將逐漸提升,帶動業績增長。中油環保上半年毛利率達到50.57%,同比增加約2.92%,我們推測可能是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帶動毛利率提高。

危廢市場具有存量增量雙重需求,行業市場空間廣闊?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每年的危廢處理量快速增長,在2011 年至2017 年間我國危廢產生量複合增速達12.4%,到2017 年我國危廢產生量達6,937萬噸,危廢處理量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危廢的存量也在不斷擴大,危廢存量是指此前因技術或產能等原因沒有被無害化處置而只能通過貯存處置的危廢。根據國家規定,理論上危廢的貯存時間不得超過一年,在有條件後,需要將這部分危廢也進行無害化處理。我們根據每年的危廢產生量和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量的差額以及每年貯存量數據進行了簡單的測算,估計2017 年我國危廢貯存量約為5,000 萬噸,並且這個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投資建議:裝備製造和環保雙輪驅動帶動公司業績增長,維持推薦評級。

短期看,短期看,公司海上風電裝備業務將受益於國家海洋風電發展所帶來的海上風電基礎樁需求增長,鑑於公司高端裝備業務產品為定製化產品,預計公司高端裝備業務整體受疫情影響較為有限。同時隨著公司環保板塊規模擴大,環保業務可以為公司業績提供穩定支撐。中長期看,危廢行業市場空間廣闊,公司後續可通過項目併購疊加內生增長不斷擴大環保板塊業務規模,為公司業績穩定增長提供保障。預計2020~2022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2.42 億元、2.89 億元、3.39 億元,其中2020 年業績增速為72.8%,對應市盈率21.6x、18.1x、15.5x,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中油環保項目投產進度不及預期;公司高端裝備銷量受海外疫情影響出現下降;鋼鐵等原材料價格波動;業務整合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商譽減值風險。

福耀玻璃(600660)公司2020年中報點評:第二季度國內業務恢復程度良好 高附加值產品佔比加速提升 至暗時刻已過

類別:公司 機構: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孫志東/劉佳/劉欣暢 日期:2020-08-26

事件:公司發布2020 年中報,2020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81.2 億元,同比下降21.1%;歸母淨利潤9.6 億元,同比下降3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7.9 億元,同比下降40.9%。其中20Q2 實現營收39.5 億元,同比下降26.2%;歸母淨利潤5 億元,同比下降44%;扣非後歸母淨利潤4.1 億元,同比下降50%。

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收入端:受疫情影響,20H1 總收入同比下降21.1%,其中Q1 收入增速下滑15.5%,Q2 收入增速下滑26.2%,下降幅度好於全球汽車銷量跌幅。

20Q1、20Q2 國內汽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42.4%、10.3%,20Q1、20Q2全球汽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25.1%、-30.2%(數據來源:Marklines)。

毛利率:20Q2 公司毛利率同比環比均提升,超市場預期。20H1 公司毛利率35.74%,同比-1.79pct。分季度來看,20Q1 公司毛利率34.45%,同比-4.63pct,20Q2 公司毛利率37.1%,同比+1pct。

2020Q2 毛利率同比提升的原因是德國SAM 的毛利率很低,對公司的毛利率拖累較大,2020Q2 德國SAM 受疫情影響收入大幅下降,其收入佔比大幅下降,從而對2020Q2 公司毛利率的拖累大幅減小。

2020Q2 毛利率環比提升的原因為國內第二季度汽車行業持續復甦,公司國內業務產能利用率提升,並且公司20Q1 高附加值產品佔比比去年同期提升2.1pct,而20H1 整體提升了2.46pct,可見20Q2 高附加值產品佔比提升幅度高於2.46pct,提升幅度高於20Q1。

利潤端:20H1 公司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3.4%,主要是包含SAM 虧損+美國工廠虧損+匯兌收益這三個不可比因素,扣除該三項影響,20H1 公司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6.2%,表現良好,國內業務體現出超強的抗風險能力。

①SAM: 20H1 SAM 整合期及受疫情影響產生利潤總額為-2617.12 萬歐元,使公司利潤總額比上年同期減少1.48 億元(其中20Q1 同比減少1.25億元,20Q2 同比減少0.23 億元);

德國SAM 的單季度虧損在2020Q2 並沒有擴大的跡象,和之前幾個季度的虧損幅度相當。因為公司2020 年3 月工廠整合完成,二季度受疫情影響也就虧損1 億元左右,預計三季度開工大幅改善之後,德國SAM 虧損會大幅縮小。

②美國工廠:20H1 福耀美國受疫情影響產生合併利潤總額為-1737.80 萬美元,使20H1 公司利潤總額同比減少2.7 億元。

③匯兌收益:20H1 公司實現匯兌收益1.28 億元,同比增加0.97 億元(主要是20Q1 增加了2.02 億元,20Q2 其實下降了1.05 億元,公司Q2 的利潤受到美元貶值的負面影響)。

福耀單車配套價值量大幅提升,有望從穩健藍籌股轉變為具有科技屬性的成長股。HUD 玻璃和全景天幕等高價格產品的滲透率會伴隨智能汽車和電動汽車的發展快速提升,這將使得汽車玻璃產品的單車配套價值量提升2-3 倍。另外,公司開拓的新品類鋁飾條產品單車配套價值量約 100-200歐元,是汽車玻璃單車配套價值(600-800)的二倍左右。

未來2-3 年公司將迎來三重周期共振,業績彈性將大幅提升:

①汽車玻璃產品科技升級周期:受益於智能化、電動化和集成化,高價格的HUD 玻璃和全景天幕等高端產品的滲透率提升加速。

②新品類鋁飾條產品放量周期:德國SAM 2021 年開始投產OEM 訂單,大概率扭虧為盈,國內福清和長春的產能將逐步爬坡。

③乘用車產業鏈復甦周期:18-20 年乘用車行業持續下行,2020H1 為最低點,至暗時刻已過,後面大概率進入弱復甦周期。福耀產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恢復,利潤彈性將高於收入彈性。

投資建議:考慮到福耀單車配套價值量大幅提升,有望從穩健藍籌股轉變為具有科技屬性的成長股,未來2-3 年公司將迎來三重周期共振,業績彈性將大幅提升。

保守預計公司2020-2022 年總營收依次為203.40、225.67、254.67 億元,增速依次為-3.6%、10.9%、12.9%,歸母淨利潤依次為26.09、34.39、43.98億元,增速依次為-10.0%、31.8%、27.9%,當前市值713 億元,對應PE依次為27.3、20.7、16.2 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德國SAM 整合進度不及預期;國外疫情持續蔓延;國內車市低迷;宏觀經濟恢復不及預期

復星醫藥(600196):疫情影響下 醫療生態彰顯平衡風險能力

類別:公司 機構: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朱國廣 日期:2020-08-26

投資要點

公司公布2020 年半年報:集團實現收入140.28 億元,同比下降1.02%;實現歸母淨利潤17.15 億元,同比增長13.1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3.04 億元,同比增長11.71%;實現經營性現金流淨額14.61 億元,同比增長0.77%。營業收入構成中,藥品製造與研發業務、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業務、醫療服務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0.12 億元、26.41 億元、13.60 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11%、增長46.96%、下降6.83%。

藥品製造與研發業務和醫療服務業務受疫情影響逐步減小,核心產品驅動集團確定性成長。一季度疫情因素對集團醫療服務、藥品製造與研發板塊注射劑業務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隨著有序復工復產,20Q2 各項生產經營已恢復,20Q2 實現營業收入81.48 億元,較一季度環比增長38.55%,較2019 年二季度同比增長9.47%。集團核心產品非布司他片(優立通)、匹伐他汀片(邦之)、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啟程)等收入保持高速增長,銷量同比增長分別為61.9%、109.6%和244.5%,人用狂犬疫苗銷量大幅提升;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漢利康)新增生產規模(2,000L)獲批後銷量快速提升,上半年實現收入2.24 億元,6 月當月收入突破億元。受益於法規市場的需求,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 保持快速增長。

疫情影響下,醫療器械與診斷業務因臨床需要業績實現高增長。20H1 集團醫療器械與診斷業務實現高速增長,銷售收入及淨利潤同比增長主要來自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負壓救護車及呼吸機等抗疫產品的貢獻以及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試劑盒的增長,其中20H1 新冠檢測試劑盒及相關產品貢獻收入5 億餘元。合資公司直觀復星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裝機量和手術量自二季度以來快速恢復,2020 年上半年裝機量30 臺、於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手術量約1.85 萬例,同比已略有增長。

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創新研發和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集團20H1 研發投入共計16.89 億元,同比增長25.02%,其中研發費用為12.04 億元,同比增長41.81%。集團共計11 個產品在三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招標中中標;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獲BioNTech 許可的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mRNA 疫苗(BNT162b1)獲NMPA 批准於中國境內開展臨床試驗,並已於2020 年7 月啟動I 期臨床試驗;復宏漢霖研發的注射用曲妥珠單抗(Zercepac,漢曲優)已於歐盟及中國境內獲批上市。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22 年的收入分別為334 億、408 億、500 億元,增速分別為17%、22%、23%,預計公司20-22 年的淨利潤分別為39 億、49 億、64 億元,增速分別為16%、27%、29%。預計公司20-22 年的EPS 分別為1.51 元、1.92 元、2.49 元,當前股價對應估值分別為35.12X、27.53X、21.29X。

風險提示:藥品審評審批進度低於預期;研發管線進度低於預期。

夢百合(603313):產能全球化護航海外市場 渠道擴張內銷持續放量

類別:公司 機構: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長龍/常子傑 日期:2020-08-26

事件:公司2020H1 實現營業收入24.16 億元,同比增長52.8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5 億元,同比增長2.89%。二季度實現收入13.58億元,同比增長71.22%,歸母淨利為0.75 億元,同比下降-0.77%。剔除並表MOR 影響,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4.69%/14.1%。

外銷比例提升,產能全球化布局優勢明顯。公司上半年境外銷售收入實現20.7億元,收入佔比高達87%。上半年美國進行了第二輪床墊反傾銷,夢百合的全球化布局或將持續受益。公司目前已擁有塞爾維亞、西班牙、泰國、美國四大海外生產基地。同時,夢百合著手在美國西海岸、西班牙瓦倫西亞布局新產能。美國西海岸的產能布局,一方面可以抵消第二輪反傾銷對公司的影響;另一方面,加強了與MOR 的協同聯動效應,有利於公司產品在美國市場的進一步推廣,助力公司OBM轉型。

國內床墊市場空間巨大,夢百合渠道擴張助力內銷高速增長。公司上半年境內銷售收入3.30 億元,同比增長21%。當前公司三年千店計劃仍在穩步推進。

同時,夢百合攜手各領域合作夥伴推動渠道多元化。公司與美團、攜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聯手OTA 平臺、酒店,提升商旅人士的消費滲透。同時與碧桂園等房產開發商建立合作,拓展銷售渠道。線上渠道方面,公司發力數字營銷,上半年夢百合天貓旗艦店累計銷售額高到5426 萬元;同時,公司通過直播等方式,推進消費者市場教育。

產品矩陣不斷豐富,提升市場競爭力。夢百合以記憶棉產品為核心,不斷增加沙發、電動床、臥具等協同效應較強的產品品類,並都維持了較高的增速。

1H2020 床墊/枕頭/沙發/電動床椅分別實現11.41/2.30/3.12/2.58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40.5%/3.1%/101.3%/100%,其中電子床及沙發維持了較高的增速水平,有望成為未來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同時,公司新增臥具餐桌椅等產品,不斷豐富產品矩陣。

公司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22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09、7.84和8.95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1.48、2.27 和2.59 元。當前股價對應20-22年PE 值分別為20.90、13.58 和11.90 倍,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國內業務拓展不及預期等。

中信證券(600030)半年報點評:多業務表現優異 龍頭優勢繼續擴大

類別:公司 機構: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譯從 日期:2020-08-26

事件:公司發布2020 年中報,實現營業收入267.44 億元,同比增長22.73%;歸母淨利潤88.55 億元,同比增長38.16%;總資產9750.39 億元,較年初增長23.15%;淨資產1760.44 億元,較年初增長8.92%;加權ROE5.07%,同比增長0.96pct;基本EPS0.70 元/股,同比增長32.08%。

投資要點:

業績表現優於行業,龍頭優勢繼續擴大:公司各業務均向好,尤其自營、資管和經紀業務表現優異,帶動公司2020H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73%,優於行業整體水平(+19.26%);同時管理費支出和其他業務成本增幅相對較小,淨利潤率有所提升,導致公司2020H歸母淨利潤增幅更大,達到38.16%,高於行業整體水平(+24.73%),淨資產收益率(年化)也升至10%之上,高於行業整體水平(+7.96%),盈利能力仍然較強。公司在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多年的基礎上,龍頭優勢持續擴大,整體經營業績和資本實力行業居前,在第一梯隊券商裡業績表現依舊亮眼,細分業務也保持很強優勢,上半年A股主承銷金額、債券承銷金額、私募資管規模等多項業務指標排名行業第一。

公允價值投資大幅提升,自營收益大增佔比提升:公司2020H自營收益同比大增59.04%,高於行業平均水平36.00pct,主要受益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由去年同期的-7.96億元轉為37.57億元。公司在自營方面實力雄厚,在股權衍生品業務、固收業務、大宗商品和股票自營業務方面均保持優勢,在人才資源、投研能力、多元策略、量化分析和資本運用效率方面行業領先,同時直投業務也發展向好,長期投資業績相對穩定且優異。

低基數疊加機構業務領先,經紀業務仍保持優勢:公司2020H經紀淨收入同比增長31.83%,高於行業整體水平(+17.82%),也高於全市場股基交易額增速(28.35%),預計主要由於機構佔比高且繼續提升,上半年基金較股票交易活躍度相對更高,公司2019H代理買賣證券款機構業務佔比較年初提升3.78pct至近50%。同時,從公司經紀淨收入增速高於市場股基成交額增速判斷,佣金率有企穩跡象。

保利地產(600048):業績微增、財務穩健、銷售快速修復

類別:公司 機構: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智旭/高澤洋 日期:2020-08-26

事件:8 月24 日,保利地產發布2020 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6.77 億元,同比增長3.59%;實現歸母淨利潤101.24 億元,同比增長1.69%;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85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7%。

業績表現平穩,可結算資源豐富:2020 年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公司業績仍實現增長,上半年毛利率35.72%,同比下降5.24pct;受益三費率降低及投資收益大增,實現淨利率18.07%,同比微降0.15pct,隨著合作項目增多並進入結轉期,公司實現投資收益 21.06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139%。

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擁有預收帳款及合同負債合計3446.49 億元,覆蓋上年營收1.46 倍,可結算資源豐富。

二季度銷售回暖,上半年竣工完成全年計劃36%:銷售方面,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額2245.36 億元,同比下降11.12%;實現銷售面積1492.24 萬方,同比下降8.81%;二季度銷售顯著回暖,累計降幅較一季度大幅收窄。

7 月實現銷售額486.2 億元,同比升79.8%,升幅創年內新高,累計降幅收窄至2.33%。上半年對應銷售均價15047 元/平方米,實現銷售回籠資金2023 億元,回籠率達90%,較去年同期提升4pct。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及供給增加,我們預計公司銷售端將繼續回追,全年銷售有望實現穩健增長。開竣工方面,公司上半年新開工面積2866 萬方,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全年開工計劃的67%;竣工面積1213 萬方,同比增長3.9%,完成全年計劃的36%,隨著開復工推進,下半年公司結算有望加速。

拿地保持均衡,加大核心城市布局:上半年公司新拓展項目44 個,權益比例73%,較上年同期提升2pct。對應新增容積率面積984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13%;總獲取成本820 億元,同比增長53.85%;拿地均價8328元/平方米,佔比當期銷售均價55.35%,上半年公司拿地總體保持均衡。

新獲項目中,38 個核心城市拓展金額佔比達 86%,較去年提升 7 pct,繼續聚焦核心城市及重點城市群;住宅貨量佔比 86%,資源結構持續優化。截至目前,公司共有在建擬建項目671 個,對應總建築面積25780萬方,待開發面積6727 萬方,在手項目充足。

淨負債率72%,央企融資優勢凸顯:負債方面,上半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77.66%,較19 年末下降0.13pct;淨負債率72.07%,較19 年末上升15.16pct,較去年同期下降近5pct,總體來看在行業中處於較低水平,財務表現穩健。具體來看,上半年末公司有息負債總額3021 億元,其中短期有息負債642.43 億元,佔比21.25%,貨幣資金1257.25 億元,貨幣覆蓋短期有息負債近兩倍。上半年公司成功累計發行40 億元公司債及45億元中票,整體平均融資成本4.84%,較上年末下降0.11pct,央企融資優勢凸顯。

投資建議:上半年公司業績表現平穩,二季度以來銷售持續回暖。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及供給增加,我們預計公司銷售端將繼續回追,全年銷售有望實現穩健增長。此外,公司作為央企資本結構穩定,融資優勢凸顯。考慮到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竣工僅完成全年計劃的36%,隨著開復工推進,下半年公司結算有望加速,我們預計公司20~22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09.23、364.58 及434.58 億元,同比增長10.6%,17.9%及19.2%,對應PE 6.36、5.39、4.54 倍,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疫情發展超出預期,房產稅出臺超預期,房企融資超預期收緊,公司銷售結算增長不及預期。

光明乳業(600597):Q2業績增速轉正 奶粉業務高增長

類別:公司 機構: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鄧暉 日期:2020-08-26

投資要點

事件

8 月24 日,公司公告2020 年中報。2020H1 公司實現營收121.46 億元(同比+9.52%),歸母淨利潤3.08 億元(同比-16.09%),扣非淨利潤2.10 億元(同比-47.32%);2020Q2 營收70.12 億元(同比+24.36%),歸母淨利潤2.31 億元(同比+2.16%),扣非歸母淨利潤2.26 億元(同比-0.56%)。

2020Q2 業績增速轉正,奶粉業務高增長

1)2020H1,公司實現營收121.46 億元(同比+9.52%),歸母淨利潤3.08 億元(同比-16.09%),公司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速主要由於:a)毛利率下降2pct(至30.8%);b)公司上半年疫情期間加大營銷投入,銷售費用率+0.49pct(至22.31%);分品類看,液態奶/其他乳製品/牧業產品/其他業務實現營收66.42/40.31/9.19/4.56 億元( 營收佔比54.68%/33.19%/7.57%/4.56% ) , 同比+2.31%/+25.60%/-3.56%/+27.55%;分地區看,上海/外地/境外業務分別實現營收31.59/57.32/31.58 億元,同比+11.84%/-1.20%/+32.30%;公司液態奶業務增長穩健,新萊特嬰幼兒奶粉業務表現良好帶動其他乳製品及海外業務高增長。

2)2020Q2,公司營收70.12 億元,同比+24.36%;歸母淨利潤2.31 億元,同比+2.16%。

全渠道布局+豐富產品矩陣打開成長空間,外延併購+戰略合作支撐成長1)經銷商布局優化+擁抱新零售,全國鮮奶外賣布局持續推進:a)20H1 公司經銷商數量為4049 家,經銷渠道收入86.93 億元,同比+11.99%;b)新零售+「隨心訂」加速鮮奶外賣業務全國布局,公司依託冷鏈優勢拓展送奶入戶業務、推進自有平臺轉型;截至19 年末公司「隨心訂」平臺已覆蓋20 餘個城市、服務超200 萬用戶,營收達18.87 億元(佔低溫業務營收28.3%);20Q1「隨心訂」加速向鮮食宅配平臺轉型,實現蔬菜、肉類、乳製品配送,20 年5 月平臺上線33 家食品品牌、近400 個優選產品;20 年7 月「隨心訂」與餓了麼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持續推進鮮奶外賣全國布局。

2)低溫奶產品持續迭代升級,豐富產品矩陣打開成長空間:a)公司低溫產品持續升級;2019 年上市優倍減脂肪50%、優倍濃醇、致優娟姍鮮牛奶等新品;b)19 年公司聯合旗下牛奶棚、益民食品廠推出「優倍鮮奶麵包系列」、莫斯利安冰淇淋等爆款新品,20 年3 月推出多款冰淇淋產品;c)20 年7月公司功能乳品品牌健能推出主打護眼功能的「亮眼高手」發酵乳,豐富產品矩陣賦能成長。

3)外延併購+戰略合作支撐成長:2019 年12 月底公司以7.51 億元成功競拍江蘇輝山乳業及輝山牧業在射陽的牧業資源和工廠資源,完善華東、華北地區奶源及生產基地布局;20 年7 月公司與銀寶集團設立的光明銀寶乳業工廠正式開工,設計年產能18 萬噸支撐成長。公司子公司紐西蘭新萊特發展態勢良好,20H1 實現營業收入31.74 億元,同比+32.64%,淨利潤2.76 億元,同比+23.21%。

持續投入研發鞏固技術優勢,「領鮮、年輕」品牌形象煥新成長。

1)技術領先行業,持續投入研發鞏固優勢:公司於2017 年率先引入低溫產品75℃巴氏殺菌工藝,19 年創新升級優倍鮮奶工藝,20 年5 月光明牧業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項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H1 公司研發投入0.39 億元,同比+38.19%,申請國家專利5 項,發明5 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 項,實用新型5 項,申請國際專利3 項;2)「領鮮、年輕」品牌形象煥新成長:公司圍繞領鮮開展市場營銷,通過贊助央視廣告、聘請明星代言人等方式,精準定位年輕消費群體,重塑品牌年輕活力。

投資建議

公司是國內乳業巨頭,全渠道布局+豐富產品矩陣打開成長空間,外延併購+戰略合作支撐成長,持續投入研發鞏固技術優勢,「領鮮、年輕」品牌形象煥新成長。預計2020-2022 年歸母淨利潤5.51/6.41/7.41 億元,增速10.55%/16.25%/15.65%,對應8 月25 日估值44.96/38.67/33.44 倍(市值248億)。

風險提示

食品安全控制風險;產能擴張不及預期;渠道拓展不及預期

寧波高發(603788):中報符合預期 核心客戶穩步復甦

類別:公司 機構: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文婷 日期:2020-08-26

報告導讀

事件:公司上半年實現收入3.9 億元,同比下降10.4%;歸母淨利潤0.8億元,同比下降4.5%;其中Q2 收入2.2 億元,同比增長3%;歸母淨利潤0.5 億元,同比增長5.4%;毛利率31.65%,淨利率21.89%,分別下降0.45 和提升0.71 個百分點。

投資要點

核心客戶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強勢復甦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換擋控制器、電子油門踏板、拉索。二季度經營逐漸向好,收入與利潤均實現正增長,主要原因是:(1)下遊核心客戶上汽通用五菱與吉利汽車銷量逐月恢復,(2)優異的降本增效帶來期間費用率下降。我們預計核心客戶銷量將持續增長:其中上汽通用五菱7 月銷量13 萬,同比+20%,連續四個月同比為正,銷量持續復甦。吉利汽車7 月銷量達到10.5 萬輛,同比+15%,預計下半年銷量將持續強勢。

電子檔加速滲透,產品升級帶來價值提升

目前換擋控制器行業正處於產品升級階段,擋位操縱器的升級路徑是手動擋-自動擋-電子檔,傳統汽車電子檔正處於加速滲透期,新能源汽車中電子檔為標配,同時也是汽車智能化的核心產物。以吉利汽車為例,在售車型中可選電子檔顯著增加。我們預計未來三年電子檔有望持續替代自動擋和手動擋,滲透率有望提升至50%以上,公司作為國內換擋控制器龍頭,有望受益產品升級帶來業績增長。

穩步開拓新客戶,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

公司已配套大部分自主客戶,且配套產品包含吉利、長城的電子換擋器。具有良好的配套關係與可靠的產品品質。目前核心客戶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南北大眾、奇瑞等,新開拓長城、長安等新客戶,多項目正處於同步開發中,並首次進入合資品牌江鈴福特配套。我們預計公司憑藉多年的可靠性與配套關係,成長空間有望的打開。

投資建議

公司是國內換擋器龍頭,經營業績穩健。客戶端:老客戶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強周期帶動高增長,新客戶訂單逐步放量,後續增長可期;產品端:電子檔作為新能源汽車標配,迎來加速滲透期。我們預計公司有望持續受益產品升級帶來的量價共升,預計2020、2021、2022 年公司EPS 分別為0.82、1.03、1.23,對應PE 分別為17、14、12 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核心客戶銷量不及預期;新訂單及新客戶拓展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周三機構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去年8月份新任管理層上任,對機構調整和業務整合做了較大調整,職能部門大幅壓縮,事業部從9個調整成了4個。經營上強調以客戶為中心,業務線條更清晰,並積極推動資本運作。新任管理層中董事長原普和董事楊新、閔潔、朱海江同一時期具備中電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共同經歷,均具有較強的通信專業背景、具備資深的通信領域一線生產及管理工作履歷;董事蘇晶於5%以上股東中科招商十年工作經歷,資本運作方面資深。
  • 周一機構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 周五機構一致看好的七大金股(12.25)
    周五機構一致看好的七大金股(12.25) 2020-12-25 08:45:26 來源:中金在線綜合
  • 12月5日股票行情:下周一機構一致最看好的十大金股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02日訊  恆立液壓:推動茵萊品牌國內拓展 行業回暖推動營收高增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
  • 周四機構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市場-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我們長期看好公司在心血管領域的「藥品+器械+服務」三位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的全產業鏈平臺布局,首次給予「增持」評級。東吳證券   錫業股份(000960):被低估的優質資源股  華聯鋅銦的鋅、銦資源儲量大,收購完成後公司鋅金屬儲量為424萬噸,居雲南省第三。
  • 周三機構一致看好的10大金股
    盈利預測考慮今年5G 建設提速,通信電源業務對公司的拉動效應顯著提升,同時公司的智慧能源領域業務穩步增長,在新能源車領域業務即將進入爆發期,公司業績反轉已經確立,並開始進入上升趨勢,我們看好公司當前的轉型規劃以及未來兩年的發展勢頭,預計公司2020~2021 年營收將達到 16.95 億和23.72 億元,對應的歸母淨利潤為7306 萬和 1.25 億元,給予公司「增持」
  • 三大券商周二看好的六大板塊
    建築行業2019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總結 增速穩健 保駕護航 今朝再出發類別:行業 機構: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志傑 日期:2020-05-122019 收入增速穩健上升,利潤增速微降:我們選取申萬一級子行業建築企業124 家企業為樣本(剔除了ST
  • 五大券商周二看好的六大板塊
    食品飲料行業周報:配置長期優質龍頭 關注疫情恢復帶來的彈性機會類別:行業 機構: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青青 日期:2020-04-21行情回顧:本周大盤持續回暖,食品飲料板塊周漲幅排名中遊跑輸大盤。
  • 機構年末論策:看好跨年行情 堅守順周期主線
    機構分析認為,近期市場變化的核心在於短期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的上升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下降,但在國內經濟基本面不斷抬升的背景下,市場擾動只是短期現象,看好A股2021春季躁動行情。  統計顯示,過去十年的最後6個交易日中,A股同期行情以上漲居多,但呈現結構性分化的特徵,年末行情中大盤股佔優。其中代表大盤股的上證50指數上漲概率達六成,平均漲幅為1.48%。
  • 估值低而盈利將改善 機構看好明年周期股行情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 機構看好明年周期股行情□本報記者 萬宇 近期周期股表現強勢,本周鋼鐵、建築材料等周期板塊領漲申萬一級行業。機構人士指出,從估值角度看,大多數周期類板塊性價比和安全性相對較高。不少券商均發布研報看好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申萬宏源就表示,市場處於調整的最後階段,看好2020年春季「周期搭臺,成長唱戲」的投資機會。中原證券認為,歲末年初,在逆周期政策落地的加持下,傳統的春季躁動行情有望回歸,行業方面有望出現周期與成長齊飛的局面。從歷年經驗來看,銀行、建材建築和上遊的鋼鐵、煤炭、有色、石油石化板塊可能漲幅居前。
  • 周二三場晚場賽事分析,水晶宮VS切爾西,贈送比分?
    周二:003 紐倫堡VS因戈爾施塔紐倫堡是來自德甲的降級球隊,但從目前來看,他們非但沒能重返德甲,眼看甚至面臨再降一級的可能,一旦輸掉這兩場保級附加賽,他們下賽季就只能出現在德丙賽場了,而從紐倫堡近期主場連戰連敗的戰績來看,他們的保級前景是很不樂觀的,畢竟單純在士氣上就已經明顯敗給對手
  • 六大券商周二看好的六大板塊
    電新行業周報:光伏需求穩定 海風健康發展類別:行業 機構: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楊敬梅 日期:2019-12-30單晶矽片價格堅挺,市場供需格局保持穩定。由於市場需求整體較足,光伏玻璃企業出貨暫無壓力,月底市場暫維持觀望。
  • 機構看好這些晶片股(名單)
    機構看好這些晶片股(名單)】機構分析認為,在國產替代及產業升級的時代背景下,國內半導體製造、設計、材料、設備及封測等各個環節有望加速成長。從機構評級來看,北方華創、韋爾股份、中興通訊、晶盛機電、兆易創新、卓勝微等8股更受青睞,均有20家以上的機構給出了買入或增持的評級。
  • 漢能薄膜發電市值超港交所 機構看好技術前景
    儘管薄膜發電技術本身應用範圍遠不如晶矽技術廣,特別是歐美主要光伏企業很少採用薄膜發電技術,漢能薄膜發電本身前期也曾遭遇媒體對其財務等狀況的質疑,然而近期有多家機構開始看好薄膜發電技術以及漢能應用該技術的前景,漢能在公司層面也傳來利好,這都對其近期股價構成支撐。
  • 多氟多:受益於產品漲價 機構看好2019年業績增長
    大眾證券報觀察發現,六氟磷酸鋰及鋰電池板塊受市場關注較大,多家機構看好公司2019年業績增長。  大眾證券報觀察發現,自今年3月以來市場掀起一陣六氟磷酸鋰漲價風潮,多家機構認為六氟磷酸鋰進入上漲通道,特別是下半年可能迎來階段性供不應求局面。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售形勢向好,企業擴產需求持續。若多氟多能產能可以擴展到10000噸,未來利潤空間將十分可觀」,一位化工行業研究員指出。
  • 紡織服裝 四類標的獲機構看好
    摘要 【紡織服裝 四類標的獲機構看好】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在申萬一級紡織服裝行業43家已披露今年中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有10家公司實現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中報業績預喜且在上周實現大單資金淨流入,佔比為23.26%。
  • 科技股集體大漲,國產晶片多股漲停 機構看好這些股
    2020.11.09 13:27【科技股集體大漲,國產晶片多股漲停 機構看好這些股】周一早盤A股科技股大漲,多隻晶片股漲停。從機構評級來看,北方華創、韋爾股份、中興通訊、晶盛機電、兆易創新、卓勝微等8股更受青睞,均有20家以上的機構給出了買入或增持的評級,北方華創有28家機構推薦排名第一,近期有光大證券、中信證券、天風證券等多家權威機構給予高度推薦。從上漲潛力來看,26股目前還具有20%以上的上漲空間,其中富滿電子以122.7%排名第一,康拓紅外、中國長城、卓易信息、芯原股份-U等個股上漲空間均超過50%。
  • 8.27周二單關上海上港VS浦和紅鑽分析
    周二 001上海上港VS浦和紅鑽上海上港今晚主場作戰,我們看到本賽季上港在中超的表現儘管沒有上賽事精彩,不過還算保持有不俗的戰績,球隊進攻端隨著埃爾克森的離開,中路進攻威脅大幅減弱。儘管引入阿瑙託維奇來分擔胡爾克的進攻,但是可能磨合還需時日,目前阿瑙託維奇的發揮並不是很好。今晚比賽更多的還是需要依靠胡爾克的表現。
  • 機構「抱團」方向必然賺錢嗎?
    通過收集近些年來多家機構有關來年的年度展望報告,梳理其每一年的行業配置(2013年前收集到的報告過少,因此統計梳理的區間定為2014年至2021年),可以發現近兩年來,出現了眾多機構觀點「扎堆」,一致看好某些行業或板塊的現象,如2020年市場普遍看好以電子為代表的科技板塊,緊隨其後的是同樣屬於科技板塊的計算機、通信;而在稍早些年份,各機構間觀點分歧較大,並沒有明顯的一致預期主線,如2017
  • 本輪鈷價上漲在空間和持續性上預計超過上一輪 機構看好這幾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研報掘金】本輪鈷價上漲在空間和持續性上預計超過上一輪 機構看好這幾股鈷原料進口量降低,成本上行疊加收儲預期有望助推鈷價繼續全線上漲。機構指出,2021年一季度預計國內鈷原料進口量下滑,行業將出現階段性短缺,引發價格大幅上漲。當前新能源上遊原材料均處於缺貨狀態,上遊惜售和下遊補貨加劇行業供需矛盾,鈷價上漲或超預期。核心邏輯1、鈷原料進口量降低,成本上行疊加收儲預期有望助推鈷價繼續全線上漲。2020年11月鈷原料進口量為8523金屬噸,相比10月環比下降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