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速遞|用一種數學模型揭示群體免疫對新冠病毒在人群異質性的...

2020-12-06 澎湃新聞

公衛·速遞|用一種數學模型揭示群體免疫對新冠病毒在人群異質性的影響

2020-07-02 0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自:公共衛生信息

超43%的人群感染才能在年齡結構穩定的社區傳播環境中達到群體免疫

2020年6月23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數學系Tom Britton與英國諾丁漢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Frank Ball聯合在Science雜誌發表題為「A mathematical model 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heterogeneity on herd immunity to SARS-CoV-2」的論文。文章旨在通過數學模型的方式分析人群異質性對於實施新冠病毒群體免疫防疫策略的影響。

文章指出,儘管採取了不同級別的防疫措施,2020年上半年仍然有非常多的國家和地區遭受了新冠病毒引起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作者的團隊對基於常用的傳染病模型SEIR進行了改進,增加了易感人群的年齡和社會活躍度的概念,構建了一個能夠系統分析人群異質性的數學模型。研究表明,人群異質性可以顯著的影響病毒傳播所能獲得的群體免疫能力。在傳播係數R0 = 2.5的情況下,一個年齡結構混合比例適合的社區傳播環境中,需要超過43%左右的人被感染才能夠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這對於同質人群(即認為所有人的感染獲得免疫能力相同)情況下的群體免疫水平,即超過60%的人被感染。這個估計值僅能理解種群異質性對於群體免疫力的一種影響,並不能確切的認為是新冠病毒所需要的引起群體免疫的人群比例。

作者同時強調,相較於完全的解除所有的行動限制,大多數國家現有的逐步降低COVID-19預防措施級別的政策可以避免同時解除所帶來的短期內暴髮式上漲的潛在可能,這種暴髮式上漲將會導致短期內大規模的感染,而相對溫和的降低防疫級別的措施將有助於顯著減少感染的比例。

原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6/22/science.abc6810/tab-pdf

原文PDF版:

翻譯:靳宣宣

選稿:裘天頤

審校:裘天頤、沈銀忠、邱宏宇

原標題:《公衛·速遞|用一種數學模型揭示群體免疫對新冠病毒在人群異質性的影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數學模型揭示人口異質性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影響
    數學模型揭示人口異質性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1:26:20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Tom Britton等研究人員利用數學模型揭示了人口異質性對新冠病毒
  • 公衛·速遞|唾液核酸檢測可用於大規模篩查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公衛·速遞|唾液核酸檢測可用於大規模篩查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2020-10-07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衛·速遞 | CELL重磅發布: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結構
    公衛·速遞 | CELL重磅發布: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結構 2020-08-19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一國家發現新的變異新冠病毒!世衛組織:2021年全球無法實現群體...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月12日5時22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9072.48萬例,累計死亡達194.11萬例。世衛組織:日本發現一種新的變異新冠病毒當地時間1月1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布會上表示,日本已於上周末向世衛組織通報發現一種新的變異新冠病毒。譚德塞指出,新冠病毒傳播地越多,病毒發生變異的可能性就越高。一些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力似乎會增加,這可能導致新冠肺炎病例數量和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例數量增加,而醫院已瀕臨極限。
  • 世衛稱「群體免疫」今年沒可能實現
    原標題:世衛稱「群體免疫」今年沒可能實現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據美聯社日內瓦1月11日報導,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警告說,儘管許多國家開始鋪開疫苗接種計劃以阻斷新冠肺炎傳播,但群體免疫今年極不可能實現。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新冠疫苗與群體免疫
    因此人體免疫系統針對牛痘病毒所產生的中和性抗體,也能夠中和天花病毒,有效阻止天花病毒的感染。 在上期科普中我們講到,特異性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產生針對病原體的特製武器——抗體。抗體由一類特殊的B細胞——漿細胞產生,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每一種入侵我們身體的病原體都會攜帶很多不存在於我們身體中的蛋白質,我們稱這類蛋白質為異體蛋白質。
  • 英國新冠抗體攜帶人群比例不增反降,群體免疫徹底破滅?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截至9月英國有4.4%的人口攜帶新冠抗體,較6月下降了1.6個百分點,降幅達到26%。這意味著,第一波疫情中治癒患者體內的新冠抗體水平很可能在數個月內迅速下降,要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基本不可能。研究表明,人體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反應與流感病毒和其他能引起感冒的冠狀病毒類似,即無法產生永久抗體。
  • 半數人口已感染新冠病毒?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歐洲新冠最新戰局/圖片來自維基百科)據英國衛生部當地時間26日發布的數據,在過去24小時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29例,新增死亡病例113例。目前,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1658例,死亡病例累計578例。英國衛生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6日上午9時,英國已有超過10萬人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
  • 群體免疫是什麼,它能用來防疫新冠病毒嗎?
    對公眾而言,個體免疫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但群體免疫卻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那麼什麼是群體免疫,它是否可以用來抵抗新冠病毒呢?就像反擊人體免疫系統一樣,病毒對群體免疫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病毒對群體免疫的對策 從科學層面來說,無論是個體免疫還是群體免疫,對病毒都是一種很強的選擇壓力,這種選擇壓力將讓病毒產生適應性的變化,從而讓自己生存下去。病毒為了活命,需要做出改變。如果不改變或者改變的不夠,病毒就得消亡。
  • 「群體免疫」闖下大禍,致新冠發生變種,世衛:傳染性變得更強了
    在全世界抗疫的大背景下,英國政府卻在早前就宣布將實施「群體免疫」政策,因為英國政府的財政情況不容樂觀,並且對新冠還抱有「大號流感」的僥倖心理,於是就放任新冠病毒在英國的肆虐,但就在12月14日,英國BBC報導稱英國衛生部門確認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型變種,傳染性相比原來的病毒更更強了,目前預估感染變種新冠病毒的人數已經超過千人
  • 英國正計劃要求70歲以上人群居家隔離,衛生大臣這樣解釋「群體免疫」
    BBC消息,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證實,英國政府在考慮一項針對70歲以上人群的「隔離保護」計劃,希望這一人群可以在未來幾周內居家自我隔離,減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BBC報導截圖BBC說,漢考克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採訪時承認,居家隔離「對老年人和易感人群來說是很高的要求,但這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
  • 英國欲用「群體免疫」法應對新冠?專家:現實版《人類清除計劃》
    新冠疫情來襲,英國居然宣布採取「不抵抗政策」。3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如何應對新冠疫情時說英國要靠「群體免疫」來對付新冠肺炎,所謂「群體免疫」指的是當一個群體中有足夠多的人感染了某種疾病的時候,由於大家大都產生了針對導致這種疾病的病毒的抗體,所以這種病毒就無法在人群中大規模傳播了,因此就會漸漸趨向於消失。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13日在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採訪時,派屈克表示,約60%的英國人將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會對未來的疫情具有「群體免疫」。英國目前約有6600萬人口,根據派屈克的預測,即有40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  英國政府做此決定是因為判定本國疫情「遏制」階段失敗,已經進入「拖延」階段,疫情暴發不可避免。
  • 公衛·速遞|一項臨床研究揭示沙利魯單抗阻斷白介素-6治療伴隨全身...
    公衛·速遞|一項臨床研究揭示沙利魯單抗阻斷白介素-6治療伴隨全身炎症的重症新冠肺炎效果 2020-07-11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國放棄群體免疫真相!Nature深度用數據模型預測可怕結果
    這下英國總算不堅持「群體免疫」了,鮑裡斯準備開始積極的「鎖國抗疫」。不過,雖然英國的防疫措施正走向正軌,但不幸的是鮑裡斯自己已經感染新冠肺炎,希望其早日康復。二、兩種模型結果相似:美國不採取行動將死220萬人為了幫助英國政府制定對抗新冠病毒的措施,研究小組進行了兩次模擬實驗,分別使用了基於Agent的模型和基於方程的模型。根據流行病早期階段不同國家的不完全信息,流行病學家對一些參數進行了粗略的估計,並假定所有人都屬於易感人群(S組),假定康復者(R組)在短期內對病毒具有免疫力。
  • 美國出現新情況,兒童患上新冠症候群,方舟子群體免疫成國際笑話
    導讀:新冠疫情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的病毒疫情,近期美國紐約的兒童更是患上了新冠病毒的症候群,更是預示著這種病毒的厲害之處,而像方舟子之類鼓吹群體免疫在今天已經成為國際笑話了!01新冠病毒出現新情況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即將突然400萬之際,美國再次傳出了新冠疫情的一種情況,再次告訴我們需要更加謹慎應對這種狡猾的病毒
  • 新冠病毒可在鈔票、玻璃和不鏽鋼表面存活28天?世衛組織回應
    近日,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鈔票、玻璃和不鏽鋼等光滑表面上存活長達28天。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0月12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上述研究所用樣本中的病毒載量非常高,是在實驗環境而非現實條件下進行的。
  • 恆河水能使人增強新冠免疫力?印度最新研究:可幫助實現群體免疫
    截止目前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822萬,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莫迪政府似乎正在落實群體免疫措施,也就是選擇對國內疫情放任不管。顯而易見這種做法會引來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因為就算按照模型預測當下印度真實感染率也只有30%,遠遠沒有達到世衛組織制定的群體免疫標準。
  • 最新研究打擊了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理論,同時動搖了疫苗的效果預期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廣泛的長期群體免疫將難以實現。群體免疫發生在人群中有足夠多的人產生免疫反應時,這種反應可能是通過以前的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的,這樣病毒就不容易傳播,即使是那些沒有免疫的人也能得到保護。
  • 「群體免疫」成笑話,英國發現「變異版」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更快
    撰文:泉泉眾所周知,英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採取了「群體免疫」政策。該政策並沒有成功控制住疫情,反而令疫情加劇惡化。進入11月份之後,世界各國接連爆發了第二波新冠疫情,英國自然受到了猛烈衝擊。近日有消息稱,英國境內發現了變種的新冠肺炎病毒,這種變種病毒正在持續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