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我國可重複使用實驗飛船完成神秘任務返回地球

2020-09-09 超弦


我國可重複使用實驗飛船成功返回地球!外媒紛紛猜測著陸地!

據消息稱,我國可重複使用實驗飛船在完成為期兩天的神秘任務後返回地球,至於飛船在短暫的軌道飛行中執行的任務暫時保密。

2016年10月,中國長徵二號F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2020年9月4日,長徵二號F發射了一艘神秘的可重複使用的實驗太空飛行器,執行了這項為期兩天的軌道任務。我國神秘的可重複使用的實驗太空飛行器在太空飛行兩天後安全著陸,並可能在軌道上部署了一顆衛星。據了解這次發射與中國過去幾年建造和運營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的計劃有關,這種聯繫尚未得到證實。

飛船在「經過兩天的在軌運行後,在預定的著陸地點著陸」,但沒有具體說明著陸地點的位置,這次任務是用長徵二號F火箭從中國西北部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

天體物理學家、衛星跟蹤器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在推特(Twitter)上根據物體軌道所做的預測,認為著陸地點位於西北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他猜測這是一個類似龍式的太空艙,帶著降落傘,降落在塔克拉瑪幹某處,確切的發射和著陸時間尚未公布。

麥克道爾周五在推特上說,中國已經公布了這艘太空船的名字,名為「重複使用測試宇宙飛船」。另外,據外媒表示,對太空中一個新發現的物體的分析表明,中國太空船在軌道上釋放了一些東西,儘管這可能是純粹的猜測。

萊頓大學空間態勢感知顧問Marco Langbroek表示:「我的分析表明,它是在美國東部時間5日22時25分附近從中國實驗太空飛行器上彈出的,大約在著陸前旋轉了兩圈。儘管此次的任務較為神秘,引起外媒·的紛紛猜測,到那時毫無疑問,這次成功的飛行標誌著中國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預計將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方便、低成本的往返運輸。

相關焦點

  • 我國低調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揭開「神秘任務」面紗
    新華社在9月6日的一份只有兩段話的簡短快訊中說:「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但與最近我國高調的太空飛行任務不同,關於該飛行器的細節很少,官方也未發布任何圖像。
  • 好消息!我國又一重要技術獲突破: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2天後返回
    我國又一航空航天技術取得重要突破據新華社6日消息,9月4日,我國已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且按計劃開展了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點。這次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 任務完成了都沒一張照片,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為何這麼神秘
    但是在9月4日,我國專門用於發射神舟飛船的載人航天專用火箭長徵二號F型火箭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款「可重複使用的試驗性太空飛行器」,媒體除了在報導中配上改動了整流罩的長徵二號F型火箭外,沒有關於這架太空飛行器的任何照片
  • 我國航天又有好消息,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美:不可思議
    隨著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在航天領域開始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經過多年的努力,也算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久之前,航天領域就又傳來了一個關於我國的好消息。根據新華社報導,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已經成功返回了預定著陸場。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與神舟飛船相比,新一代載人飛船體型更大,既能載人也可載貨,並且可重複使用。此次試驗船將驗證一系列技術,為未來運送航天員往返我國空間站打下技術基礎。深空探測任務返回地球的速度更快,對飛船的結構和防熱性能會帶來更大的考驗。研製團隊採用了全新的防熱材料和防熱結構,耐熱能力相當於神舟飛船的3到4倍。在返回再入控制上,也會保證落點精度、保證過載不超過航天員的承受範圍。此次發射還將驗證更加安全的「群傘+氣囊」著陸方式,以及飛船可重複使用的相關技術。此次發射後,研製團隊將對飛船返回後的狀態進行評估和分析。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
    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根據規劃,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長徵二號F火箭是由四個液體助推器、芯一級火箭、芯二級火箭、整流罩、逃逸塔(發射空間站時則無)組成,全長58.34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火箭。從1999年11月20日首次發射,至今是其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在此前13次任務中成功率達100%。
  • 好消息!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首飛太空並返回,空天飛機科技樹已點亮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新華社酒泉9月6日電: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杜文龍:美國的獨家壟斷沒了
    就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RLV)受到了各個航天大國的重視,並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如美國的X-37B、載人「龍」飛船等,現在我國也邁入了這一領域!在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試驗太空飛行器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並將按計劃進行可重複使用的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持。此次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發射任務。
  • 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成功發射,是我國航天技術中另闢蹊徑?
    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按照計劃,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這與傳統的太空飛行器有很大的差別,傳統的太空飛行器在使用結束後往往無法回收、再次使用,例如普通衛星等太空飛行器在壽命到期後,不是成為太空垃圾繼續漂泊,就是進入大氣層燃毀。而這幾年我們最常聽到的可重複利用的航天技術便數火箭或是貨運飛船了,對於我國此次發射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它算是貨運飛船呢,還是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又或是其他的太空飛行器存在,因為官方沒有公布,所以在這只能是猜測。
  • 美國「龍」飛船返回地球 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
    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2日返回地球,濺落在美國東南部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在國際空間站停留約兩個月後,「龍」飛船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在近地軌道飛行約19小時後,「龍」飛船點燃推進器開始回歸。隨後,飛船的4個主降落傘展開,以減緩飛船下降速度。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北京時間3日2時48分),飛船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美國航天局說,這是45年來搭載美國太空人的飛船首次通過濺落方式返回地球。濺落點附近的回收船負責打撈飛船。
  • 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都有了,太空梭還要嗎?
    而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國產新一代載人飛船除了在重量和尺寸方面大幅超越上一代載人飛船、載人數量超過一倍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了重複使用能力,有消息稱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重複使用次數可以達到十次。在完成一次任務之後,只需要更換載人飛船的「隔熱外衣」和「隔熱帽子」就可以再次使用,在再次使用前將會和所有的載人飛船發射一樣通過必要的測試。
  • 中國可重複使用的實驗太空飛行器在返回地球前釋放物體
    中國可重複使用的實驗太空飛行器在周日脫離軌道之前釋放了一個未知物體,結束了在低地球軌道進行的為期兩天的秘密任務。前一天發布的領空關閉通知是執行任務的時間和性質的唯一線索。根據簡短的國家媒體報導,降落如期於周日進行。沒有提供「可重複使用的實驗性太空飛行器」的圖像或細節。
  • 剛剛,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研發人員給新飛船的安全性加持了很多優點比如穿上新型輕質防熱結構與材料再入返回地球時最高近3000度的高溫燒蝕也不在話下就像掉在大的席夢思床上一樣舒服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有怎樣的意義?
    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個成果意義重大,標誌著我國在可復用航天運載器(RLV)領域走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 中國神秘可重複太空飛行器凱旋
    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最新的官方消息,該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本次長二F任務是繼「神舟11號」之後,時隔4年首次執行載人航天之外的重大科研實驗任務。好神秘啊,事先怎麼沒說一聲是什麼?一般情況下中國航天都要先介紹介紹的。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 已成功測試「神龍」空天飛機?
    【僑報網訊】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外界猜測,中國已通過此舉「可能已成功測試『神龍』空天飛機」。中國也能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廉價的往返方式綜合香港《文匯報》、新華社報導,中國4日宣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 中國航天最神秘任務官宣,可重複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important}時隔近四年後,有著「神箭」美譽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迎來一次神秘發射。9月4日下午,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空天事業的一次新裡程碑: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張聚恩/文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這是我國空天事業的一次新突破,國人為之歡欣,世界為之關注,外界做出了不少推測與分析。
  • 空天事業的一次新裡程碑: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可重複使用」有「部分可重複使用」和「完全可重複使用」兩類。分別指在完成上次飛行任務後,飛行器系統的部分或全部具備下一次使用或執飛的基本能力,而無需作重大修整。但由於兩個重大應用場景,使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需求凸顯。一是隨著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立,天地往返運輸成為必需;二是軌道試驗器的重要性日增,此類飛行器需要具備返回的能力,也就產生了重複使用的要求。
  • 美國「龍」飛船載兩名太空人返回地球 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詳訊:美國「龍」飛船載兩名太空人返回地球新華社華盛頓8月2日電(記者譚晶晶)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2日返回地球,濺落在美國東南部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