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航空航天技術自形成之初,便高度綜合了許多學科專業的發展,被視作是20世紀以來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現代科學技術之一,也因如此,世界各國都在不斷推動本國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我國也不例外。近日,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又傳來好消息。
據新華社6日消息,9月4日,我國已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且按計劃開展了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點。這次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據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技術顧問陶建中研究員介紹,我國此次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垂直起飛、水平降落的,相當於小型太空梭,可用於運載火箭入軌、進行軌道巡航。而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實驗成功,不僅意味著我國的航天成本將大幅度降低、還意味著我國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便捷的往返方式。需要知道,航天成本的控制對國內外商業航天來說都至關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官方並未公布該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更多細節,也並無影像畫面,外媒紛紛猜測,中國此次發射的是新型空天飛機。俄羅斯通訊社6日消息援引專業人士的猜測:中國的&34;可能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也可能是高度自動化的空天飛機。
為何外媒對此次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確切種類如此在意?主要是由於空天飛機的重要性。空天飛機全稱為航空太空梭,它是航空技術與航天技術高度結合的飛行器,既能航空又能航天,集飛行器、太空運載工具及太空飛行器與一身,可作為載人太空飛行器重複使用。
需要知道,現有的太空飛行器都需使用火箭或其他助推器,空天飛機則不然,它同時擁有飛機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起飛時可像飛行器一樣從飛機場跑道上起飛,以每小時1.6萬-3萬公裡的高超音速在大氣層飛行,然後直接以12-25倍的音速進入地球軌道,成為航天飛行器。可以說,空天飛機將把空間開發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是21世紀的重要國家資源。
空天飛機雖然優點很多,但由於其研製門檻較高,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還需巨大的投入,目前有能力研製的國家並不多,主要有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及中國,但都尚未有實質性的進展——未實現不需要藉助火箭助推就能自由進出太空。但值得期待的是,隨著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我國離空天飛機的距離也更近了一步。
文 | 李銀蘇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