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最新報導,日前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其在軌飛行2天後,於日前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圖為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
據報導介紹,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除此之外,報導再無任何詳細介紹。但是儘管是這寥寥幾字,也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到底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何方神聖?所謂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是在設計過程中考慮了多次重複使用、涵蓋發射、入軌、返回大氣層、降落回收的太空飛行器。其與傳統的太空飛行器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傳統的太空飛行器在使用結束後往往無法回收、再次使用。
之前,只有美國的X-37B具備這一重複使用的能力。其在完成試驗任務後,能像普通飛機一樣在機場跑道上降落。簡單維護後可再次發射升空,成本低、用途廣。其重量大約為5噸,內置貨倉載荷能力大約在2噸左右。從目前的發射使用情況來看,X-37B具有突出的軌道機動能力和長時間在軌飛行的能力。
圖為X-37B
另外它能夠作為很長一段時間內世界上唯一一款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最關鍵的還是得益於其太空梭使用的技術。美國的X-37B空天飛機的技術相當的成熟,目前已經實施了多次的入軌部署行動。美國是通過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巨型運載火箭實施了X-37B空天飛機的發射任務,獵鷹9號運載火箭是SpaceX公司的航天發射的當家花旦,除了進行X-37B的發射之外,還可以進行龍飛船的發射。
如今,伴隨著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的成功著陸,美國的X-37B空天飛機已經不是唯一。而未來中國將會在太空領域的更多方面趕上甚至超過美國,這一點美國也有所擔心。繼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著陸後,人們開始關注實現可重複使用飛船和火箭這項技術中國需要多久。據悉美國宇航局允許SpaceX公司最快在明年重複使用「龍」飛船和發射它的「獵鷹-9」型火箭的第一級。
圖為「獵鷹-9」型火箭
而關於這項技術中國還需等多久,美專家給出自己的肯定預測。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華盛頓消息稱,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研究員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認為,中國可能最早在2021年開始對載人航天飛船進行重複使用,而後將在兩年內實現可重複使用的第一級技術。即使只是初步的預測,也十分振奮人心。(付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