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9月4日報導,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4日執行了一項重大任務:我國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是航天領域的一項前沿技術,在此之前,只有美國擁有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能力。因此,中國試驗成功後,將徹底打破美國在該技術方面的壟斷地位。
據相關部門透露,該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然後按照既定計劃返回國內某著陸場。在試驗期間,該太空飛行器將展開一系列有關可重複使用技術的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顧名思義,就是能夠部分甚至全部回收太空飛行器部件,以達到可重複使用的目的。目前絕大多數的太空發射任務,哪怕像載人航天任務這種,也僅僅是返回艙能夠搭載航天員返回地球,但返回艙卻無法二次利用,且降落時也是無動力的。因此,如果使用可重複性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太空飛行器可多次往來太空和地球間,那麼單次發射成本將大幅降低。
(上圖為美國運載火箭發射)
而此前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美國的X-37B試驗機,該機在起飛的時候需要搭載火箭升空。
通俗一點說,該機有點未來「太空戰鬥機」的雛形,即可依靠自身動力進入近地軌道,在軌道進行長時間的連續飛行,並可完整的返回地球,降落時甚至可以像飛機一樣在跑道滑行降落。
但是對於X-37B試驗機的具體數據和行蹤等,美國軍方則一直持保密態度,美國空軍也多次否認這是一款「太空戰鬥機」。
美國成立「太空軍」,對大氣層外的空間虎視眈眈,企圖將太空「武器化」。種種跡象已經表明,美國的霸權主義思維已經試圖延續到太空方面。
而我國是和平利用太空的堅定維護者,此次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的成功發射,進一步展現了我國高新技術領域和航天航空領域的雄厚實力,也將進一步打破美國對該技術的壟斷,對美國企圖將太空軍事化的行為予以了堅定的回擊。這必將成為維護我國乃至世界各國和平利用太空的一項重大戰略支撐。
編輯/張導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