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構建的細菌生物膜反應器仿人體膀胱尿液紊流切應力系統

2020-12-19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文題釋義:

細菌生物膜反應器:細菌生物膜為依附於某載體表面由胞外多聚物與基質網包被的高度組織化、系統化微生物膜性聚合物;反應器是一種實現生物反應過程的設備;細菌生物膜反應器是指一種實現細菌生物膜生成反應的裝置設備。

紊流切應力:實際流體由於存在黏滯性而具有2種流動形態,液體質點作有條不紊運動、彼此不相混摻的形態稱為層流,液體質點作不規則運動、互相混摻、軌跡曲折混亂的形態稱為紊流(又稱湍流);紊流切應力是紊流流態下的流體內部的一種剪切力,由2部分即黏性切應力與附加切應力組成。

背景:材料表面細菌生物膜形成是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的核心問題,已有研究多著眼於靜態或簡單流體力學條件下感染機制及防治,構建接近真實人體疾病狀態下的動態膀胱細菌生物膜模型為研究疾病機制、開發抗生物膜感染新技術的關鍵。

目的:提出人體膀胱尿液紊流切應力概念,體外構建基於仿人體膀胱細菌生物膜反應器的尿液紊流切應力系統,探討不同應力刺激大腸埃希菌生物膜形成。

方法:自行設計體外仿人體動態膀胱尿流模型,以大腸埃希菌標準株ATCC25922為模式菌、醫用矽膠膜片為載體,模擬4種人工尿流應力:靜水壓、恆流切應力、生理切應力及病理切應力(模擬尿瀦留環境),建立加載紊流切應力細菌生物膜反應器。24,72,120,168 h時檢測生物膜細菌懸液吸光度值、菌落計數與生物膜表面積。

結果與結論:①細菌懸液吸光度值:不同組間、不同時間之間存在顯著差異(F=110.84,187.96,P均< 0.000 1),時間與應力之間存在交互作用(F=50.05,P < 0.000 1),從靜態應力、動態持續應力力、生理尿流應力到尿瀦留病理應力,生物膜細菌菌落數增加;②細菌菌懸液塗片菌落計數:不同時間之間菌落計數有顯著差異(F=6.30,P=0.002 9),不同尿流應力組間無差異(F=1.11,P=0.400 1),時間與應力不存在交互作用(F=0.85,P=0.581 4);但隨著施加應力時間延長,複雜應力組菌落計數呈增加趨勢,尤以病理切應力組顯著;③生物膜細菌掃描電鏡表徵:各組及不同時間點之間定性比較,細菌生物膜形成從稀疏片段、成塊到大片成團形狀,具有差異;不同尿流應力組間、不同時間之間菌膜表面積存在顯著差異(F=505.72,1 201.84,P均< 0.000 1),時間與應力之間存在交互作用(F=78.14,P < 0.000 1);從靜態應力、動態持續應力、生理尿流應力到尿瀦留病理應力,細菌生物膜生成顯著增加;④結果提示,該仿人體膀胱模型尿液紊流切應力系統可明顯刺激體外大腸埃希菌生物膜形成,其功能變化及機制有待進一步探討。

https://orcid.org/0000-0002-8147-5117 (熊國兵)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納米材料; 緩釋材料; 材料相容性;組織工程

關鍵詞: 膀胱, 細菌生物膜, 反應器, 紊流切應力, 力學生物學, 體外技術

引用本文:熊國兵, 劉愛波, 王世澤, 王 寓, 邱明星. 體外構建的細菌生物膜反應器仿人體膀胱尿液紊流切應力系統[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1, 25(10): 1560-1565.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掌控細胞悄悄話 攻破細菌生物膜(圖)
    最近,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研究人員掌握了一種細胞之間的「交談」方式,不僅能精確控制細菌產出化學產品,也能更有效地控制生物膜的形成和解體。這一發現在醫療、衛生和工業領域都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尤其使生物反應器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研究論文發表在近日的《自然·通訊》網站上。  破解細菌生物膜  細菌在大多數時候並非以單個游離狀態存在,而是聚集粘結在一起,形成團塊。
  • 技術乾貨|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技術應用於高濃度氨氮廢水探討
    2 材料與方法2.1 試驗裝置試驗裝置如圖 1所示,中試MABR的高度和直徑分別為1000 mm和150 mm,反應器包括循環段在內有效容積共計16.7 L.反應器內部膜組件由48根緻密無孔矽橡膠膜平行排列組成,總表面積0.37 m2,膜組件比表面積為22.16 m2 &dot; m-3,系統採用貫通式曝氣方式,進水通過蠕動泵打入反應器
  • 什麼是生物膜?
    膜內微生物在有氧存在的情況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和機體合成代謝,同時分解的代謝產物從生物膜擴散到水相和空氣中,從而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得以降解。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區別不僅僅是微生物的懸浮與附著之分,更重要的是擴散過程在生物膜處理系統中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
  • 汙水管道生物膜大揭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管道生物膜是汙水管道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構、影響因素以及物質遷移轉化功能的研究對於豐富汙水管道認知、優化汙水管道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亦可為科學研究和政府決策提供支撐。」
  • 細菌生物膜是否「堅不可摧」
    「只要條件適宜,任何細菌均可形成生物膜,而至今尚無藥物能有效防治此類感染。」近日,由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2011年國際微生物生物膜學術研討會」召開,大會執行主席、微生物學家施文元接受了《科學時報》採訪。 在自然條件下,細菌以浮遊和生物膜兩種生長狀態存在。
  • 膀胱破裂、腎臟積水、前列腺炎……你還敢憋尿嗎?
    什麼程度才算憋尿當人體膀胱儲存的尿液量接近200毫升時,人們開始有尿意;當尿量接近400毫升時,就會有很強的「上廁所的衝動」,憋尿開始了;尿液達到500-600毫升時,控制排尿的肌肉就會因膨脹而變得鬆弛;
  • 尿液中出現蛋白質怎麼辦,是不是腎不行了?
    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尿液中出現蛋白質是怎麼回事?腎臟在人體體表的位置投映蛋白質是身體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身體需要蛋白質來構建肌肉和骨骼,保持液體循環,並對抗感染。尿液是身體通過腎臟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後形成的液體排洩物。正常人的尿液也幾乎沒有蛋白質。如果尿液中出現蛋白質,可能是腎功能不全或其他疾病的臨床表現。 腎臟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之一。它與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共同構成泌尿系統。
  • 生物轉盤、人工溼地、人工快滲和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工藝解析
    工藝簡介生物轉盤工藝生物轉盤工藝是生物膜法汙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是汙水灌溉和土地處理的人工強化,這種處理法使細菌等微生物、原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在生物轉盤填料載體上生長繁育,形成膜狀生物性汙泥---生物膜。生物轉盤由轉動軸、轉盤、廢水處理槽和驅動裝置等組成。
  • 對流與胞外基質控制環境系統中生物膜群體感應交流
    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0716群體感應(Quorum sensing, QS)可以調節細菌社群行為,影響種群適應性。目前對群體感應系統的遺傳和調控途徑已經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對於在開放性的自然和工程環境體系中QS如何發揮作用還缺少了解。
  • 男子尿液好像洗肉水,去醫院一檢查,才知道是膀胱癌「來了」
    膀胱是人體「蓄水池」 膀胱作為儲存尿液的器官上面連接腎臟,下面有尿道,開口於前陰,稱成「尿脬」,是貯存和排洩尿液的器官。膀胱與腎由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相互屬絡而構成表裡關係。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貯存和排洩尿液。人體新陳代謝後的廢水都交給了腎臟來處理。腎臟一系列複雜的運作後,有用的成份重新回歸身體,而徹底無用的則流向了膀胱,準備隨時排出體外。
  • 尿液有異味是怎麼回事?防止異味出現,該做哪些
    很多人在排尿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尿液有異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一、燃燒硫磺的氣味如果自己的尿液有燃燒硫磺的氣味,很有可能是因為你食用了太多含有硫磺胺基酸的食物造成的。隨著食物被腸胃消化排出體外,尿液當中的這個味道也會慢慢消失。
  • 淺談幾種生物膜技術 | 包括工藝特點、原理及優勢
    1顆粒型生物膜反應器1.1上流式汙泥床(USB)上流式汙泥床(USB)是20世紀70年代末由荷蘭Lettinga開發的又一項新的顆粒型生物膜反應器,主要用於厭氧生物處理系統中,即UASB。它主要由配水系統、汙泥床、三相分離器等組成。
  • 生物膜是如何形成的?填料掛膜好壞有哪些影響因素?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上並形成生物膜,當汙水流經載體表面時,汙水中的有機物及溶解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膜內微生物在有氧存在的情況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和機體合成代謝,同時分解的代謝產物從生物膜擴散到水相和空氣中,從而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得以降解。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區別不僅僅是微生物的懸浮與附著之分,更重要的是擴散過程在生物膜處理系統中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
  • Nat Commun: 細菌生物膜是如何形成的?
    2018年10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手術或泌尿道感染中存在的微生物能夠形成有組織的生物膜結構,這一結構通過對抗抗生素的作用,從而可能造成致命的後果。對此,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了解這些生物膜的產生機制,以及如何能夠阻止其發育。生物膜是由於細菌聚集後形成的粘稠狀結構,這種結構可以保護細胞免受外界影響。
  • 13種厭氧生物反應器原理與結構圖!
    其構造與UASB反應器有相似之處,可以分為進水配水系統、反應區、三相分離區和出水渠系統。與UASB反應器不同之處是,EGSB反應器設有專門的出水回流系統。EGSB反應器一般為圓柱狀塔形,特點是具有很大的高徑比,一般可達3~5,生產裝置反應器的高度可達15~20米。
  • 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進展
    活性汙泥法尤其是序批式反應器(SBR)的短程硝化反硝化技術已經挺成熟了,生物膜法短程硝化反硝化雖然沒有活性汙泥法的那麼成熟,但也有一定的研究,而且有很大的研究空間。2 生物膜法原理及特點2.1 生物膜法原理生物膜反應器內的載體上分布著微生物,微生物與進入反應器的汙水接觸後
  • 澳利用納米微粒摧毀細菌生物膜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近日宣布,該校科學家用納米微粒打碎了頑固的細菌生物膜。這一發現將為細菌生物膜引起的慢性炎症提供治療思路。 應對生物膜細菌的耐藥性,主要有兩條思路:一是研發新的抗生素;二是打碎生物膜,把細菌分割開來。此次,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就是用納米微粒打碎了頑固的細菌生物膜。
  • 3.4 梁結構的切應力 切應力流 正確識別切應力方向
    好學ANSYS出品 本文作者:Mr.Q ---開始--- 第3課 梁結構ANSYS分析 3.4 梁結構的切應力
  • 工業廢水之生物膜法處理汙水
    50年代,由於塑料工業的發展以及塑料填料引入生物膜處理系統,使生物膜法出現了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發展。因此,出現了許多新型的生物膜法設備。20世紀70年代末,為強化生物膜法反應器中的傳質,流化床系統被引人生物膜處理中,稱為生物流化床。生物流化床兼有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待點,又稱為半生物膜和半懸浮生長系統。
  • 生物膜系統與「囊泡運輸」「紅細胞」微網
    生物膜系統與「囊泡運輸」 【例1】 (2019·廣東廣州市綜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