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恆之謎
-----------愛因斯坦
飛機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成為我們日常出行不可缺少的方式,它在安全性和快速性上,有著巨大的優勢,尤其是在商業和行政領域,深得人們的喜愛。
雖然一些商業大鱷或是明星,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但是養飛機的花費非常巨大。最近,就連趙本山的女兒都在網絡上吐槽:飛機養不起。
而普通的老百姓想要搭飛機出行,只能通過購買航空公司的機票的方式。然而,就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民用客機而言,基本都是亞音速客機。民航客機不像戰鬥機那樣,機動性、靈活性沒有那麼強,戰鬥機的速度基本都會比音速快,但是民用客機的飛行速度是低於音速的,像空客的A320、A330、A340等,波音公司的B737/B747/B787等等,都是亞音速飛機。
但是,民航飛機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奇葩」,它就是當時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超音速民航客機——「協和號」噴氣式民用客機。
超音速客機「協和號」的誕生
協和號飛機是由法國宇航和英國飛機公司聯合研製的一款超音速客機,協和號飛機的飛行速度能達到2.02倍的音速。聲音的速度是340米每秒,也就是說,協和號飛機的飛行速度能達到每秒700米左右的速度。
當時,隨著亞音速客機的慢慢普及,人們認為,生產一種超音速的客機,能夠更快的把人們運往世界上的各個地方,更加節約時間。因此,超音速客機被人們認為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各國相繼投入到超音速客機的研製發展歷程。
1956年,英國政府成立了超音速運輸飛機委員會,開始探討超音速飛機的可行性。1959年,委員會得出結論,超音速客機是可以實現的,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1967年,首架協和號飛機在法國土魯斯出廠,飛機最後命名為「協和式」飛機。
外形犀利,嘴部彎曲的「協和號」超音速客機
從外形上來看,協和號飛機的外形足夠的犀利,採用的是三角翼,三角翼的特點是失速臨界點高,飛行的速度可以更快。現在很多戰鬥機採用的都是後掠型三角翼的構造。因此,從外觀上看,協和號飛機有點戰鬥機的感覺。
它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機鼻部向前向下彎曲,猶如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犀利的眼神盯著地上的獵物,隨時都會俯衝下去,抓住獵物。但是,協和號飛機的速度可不知道要比鷹快上多少倍呢。
另外,協和號飛機的機鼻是可以變化的,在巡航時,機鼻猶如一根尖刺,穿插在空中。但是起降時,機鼻可以向下調節5到12度,飛行員可以獲得更好的視野。
票價昂貴,飛行速度快,因為時差的緣故,從倫敦到紐約「還沒有出發,就已經到了」
協和號飛機票價昂貴,因為運營成本極高,造價也很昂貴。協和號飛機的燃油成本很高,跟普通的亞音速民用客機想比,毫無競爭優勢。
當時,一張從倫敦飛往紐約的來回機票,價格竟然高達九千美元,著實令人咋舌。同樣,高票價的背後,是縮短的時間,從歐洲到紐約只需要三個半小時的飛行時間。
1996年,協和號飛機從倫敦飛往紐約,僅耗時2小時52分鐘,創下了民航飛行史上的最快紀錄。
高速飛行下,伴隨著的是可怕的空難。
協和號飛機的飛行速度之快,想必是都很吃驚了,但是,高速飛行下,伴隨著的是機毀人亡的空難。
協和號飛機就如同一輛在高速上超速行駛的汽車,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釀成悲劇。
2000年7月25日,協和號客機在起飛時,碾壓了跑道上的一塊鐵條,造成爆胎。破碎的輪胎胎皮以超過音速的速度,擊中飛機的油箱,這就猶如一顆子彈一樣,威力巨大,之後油箱起火,飛機墜毀,造成113人喪命。
黯然退出民航客機的歷史舞臺。儘管協和號飛機已經安全運行25年,但是,僅僅2000年的那一次事故,就讓協和號從此一蹶不振。人們儘管對經濟和效率有著狂熱的追求,但是,相對於安全而言,還是不值得一提。從那一次協和號飛機的墜毀,人們對協和號飛機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分歧,至少普通人不願意相信協和號是安全的。
由於大眾的心裡影響,加之運營協和號飛機成本巨大,尤其是燃油這一塊,就是一個無底洞,另外還有超音速客機的噪音影響。到2003年,協和號飛機完成了最後一次商業飛行,從此退出歷史舞臺。服役27年來,協和號飛機總共也就生產了20架。
研製超音速客機的步伐並沒有停止,未來是否會捲土重來?
儘管目前世界上,民航客機都是亞音速飛行,沒有超音速的。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在超音速客機的研製道路上並沒有停止。近年來,許多的公司都相繼宣布重新啟動超音速客機的研製計劃。但是,安全大於一切,只追求商業的利益化,而急功近利的研發,是不可取的,只有成熟的技術和安全的試驗過後,再應用到商業化上,才是值得信賴的。
目前,空難時有發生,相信,在研製超音速民用商業客機的過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魯迅曾經說過: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未來的某一天,相信,超音速飛行,會成為普通大眾生活不可缺少的出行方式,成為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成為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