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03 09:06:14
「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們現在做了很多過去根本就想不到的事情。」原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黨組成員李默芳,在11月25日由中國移動聯合通信世界全媒體舉辦的「奮鬥20載,整裝再出發」主題沙龍上如此講道。
本次沙龍邀請了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TD產業聯盟、中國移動、華為及業內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共話中國移動成立20年來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走過的歷程、取得的成效、發揮的作用、作出的貢獻。李默芳也講述了她對中國移動20年曆程的觀察和思考。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擔當國企重任
成立於2000年的中國移動,在這20年的時間裡,成長為世界一流的通信企業,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些成就的取得與中國移動成立之初的初心是分不開的。
中國移動的成長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發展的。「中國移動在剛成立的時候就樹立了『要成為世界一流通信企業』的目標。當時的中國移動雖然體量很大,但是在技術領先方面還需要向歐美運營商學習。我記得2001年左右,中國移動的用戶數已經是全球第一,但是還算不上世界一流。那時候經常要向德國電信、英國電信學習,中國移動的信息化系統和國外領先運營商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李默芳回憶道。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當時明確了爭當世界一流通信企業的目標,路線和方向決定了後來的發展。
不僅是創建世界一流通信企業,中國移動還是國有企業。作為國有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不是指標好了、經濟財務狀況好了就是合格的國有企業。中國移動的服務理念調整為「用戶至上」。這個變化經歷了很痛苦的階段,但是如果沒有這個轉變,中國移動也難以實現如此迅速的高質量發展。
「後來的中國移動始終把用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例如當時智能網的標準在世界上不成熟,但是市場需要怎麼辦?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市場需求第一位、用戶需求第一位,這是中國移動從領導層到技術專家一直貫徹的理念,要把用戶擺在重要的地位,滿足用戶的需求。」李默芳講道。
創新為本,有所為有所不為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動力,作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李默芳回憶了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通信業以及中國移動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創新發展走到了今天。
老百姓需要進行信息交換,所以通信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中國通信業經歷了大發展,數字通信代替模擬通信,簡訊代替了電報,微信也應運而生。李默芳回憶道:「60年代末我參加工作,那時候通信還是以書信為主,打電話得跑到長途局,在那個小格子裡撥通接續的電話,家庭電話是想都不敢想的。後來行動電話不斷發展,出現過尋呼、小靈通等。技術發展非常快,有很多技術還沒有完全推向市場就夭折了。所以,創新之路布滿了荊棘。中國移動在發展戰略、技術走向、技術選擇這些方面要不斷滿足創新的時代要求。」
談到5G的技術發展,李默芳講到了物聯網,要實現物聯網就要和企業的生產流程對接,物聯網要滲透到企業內部,這一點談何容易。目前運營商推出了很多的5G樣板業務,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這些成果能否普及和推廣,還有待時間檢驗。
通信行業的產業鏈企業很多,市場空間很大。中國移動要做好戰略研究,有所為有所不為。中國移動要分析哪些是可進入的,哪些是要退出的,哪些是最根本的東西,哪些是要合作的,合作夥伴的價值鏈非常重要,用戶很重要,整個價值鏈的維護、產業鏈的維護同樣很重要,中國移動要更加注重推動產業生態的建立和發展。
「中國移動的成長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發展的。自成立之際就樹立起要成為世界一流通信運營商的明確目標;樹立市場經濟,用戶第一的理念;逐步完善價值鏈,建立與合作夥伴的良好關係。希望中國移動在新的環境中加強戰略研究,有所為,有所不為,發展更上一層樓。」李默芳最後總結道。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