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槍,走火入魔了:買賣家中間隔48個中介 10天訂單頂過去3年

2021-01-09 i黑馬

作者| 付豔翠 來源|鉛筆道(ID:pencilnews)

「測溫槍工廠訂單已經排到5月,預計會為自己帶來近億元銷售額。」——來自某電子行業人士。

「2月份裡,10天的測溫槍產量相當於過去3年的。」——來自某知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負責人。

「公司庫存的測溫產品,1小時在網上賣完,還有12萬的預售訂單。」——來自某測溫產品生產商。

「原本三五塊錢的紅外傳感器被炒到70~90元,幾塊錢一顆的晶片,被炒到50~60元。甚至有買家和賣家中間隔了48個中介。」——來自某供應鏈經銷商。

「手裡的現貨550元一把,10把起530元,而一個月前的價格還是100多,疫情發生前只有不到50元。」——來自某銷售測溫槍的微商。

今年2月,國內新增63家測溫槍生產企業,佔到總量的近18%。——來自天眼查的信息。

......

全國各地「復工潮」來臨,測溫槍一「槍」難求,繼口罩、消毒水之後,搶購額溫槍成為企業開工的頭等大事。

供需失衡,也引發了測溫槍行業的一系列亂象。

疫情之下,測溫槍行業正在經歷什麼?一隻測溫槍,從原材料到誕生到消費者手中,中間需要經歷哪些環節,成本價格如何?疫情結束之後,測溫行業又將迎來哪些商業機會?

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一「槍」難求

「公司復工要買20~30把紅外測溫槍,但我問到的價格都達到450+元,太貴了。」一位創業者在接受鉛筆道採訪時表示,公司因為還沒有買到足夠的測溫槍,所以達不到防疫要求,依然無法復工。

另一位政府後勤管理人員告訴鉛筆道,即便他手上有政府籤發的紅頭文件,也要通過廣撒網的形式購買紅外測溫槍。他的3萬把測溫槍指標,從2月20日開始找賣家,也是最近才買到。

日前,鉛筆道通過電話聯繫了3家生產測溫槍的工廠,發現電話均處於無人接聽狀態。通過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發現大多處於無貨狀態,用戶需要預約、搶購,且一個ID只能購買一個產品。客服表示,工廠已經在加班加點生產發貨,未發貨前用戶可以申請退款,發貨後不支持退。

從事智能家居門禁系統的「小丫社區」創始人王瑞向鉛筆道透露,在疫情期間,原有業務停滯,所以公司也在從事測溫槍的生產工作。現在工廠都在趕政府的訂單,且很多工廠的訂單已經排到5月。

事實上,測溫槍一「槍」難求的現象,在疫情期間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電子供應鏈服務商「晶片超人」創始人兼CEO姜蕾在電子元器件供應鏈行業有15年工作經歷,曾分別在為蘋果代工企業負責購買電子器件;在世界級的晶片經銷商做過亞太區採購經理,對晶片電子元器件供應鏈條比較熟悉。疫情發生後,她就深入調查了測溫槍行業供應鏈情況。

她觀察發現,測溫槍從春節期間開始慢慢火起來,分3個階段使供需關係越來越失衡。

第一階段是從初一到初五期間,大家都還不是特別有知覺。當時,主要是政府採購,在疫情中作為戰略物資。但此時一些做紅外測溫槍的醫療電子企業,倉庫裡面還有庫存,政府直接就能從這部分渠道買貨。

第二階段,疫情越來越嚴重,政府開始緊急接管了一部分測溫槍生產企業。此時,政府依舊需要測溫槍,也有部分企業復工,測溫槍的需求又起來了。這時,國內基本已經沒貨,生產測溫槍的相關企業也沒復工,包括政府和部分企業只能從國外採購。

第三階段,從2月17日那周開始,測溫槍開始真正缺貨。企業復工、餐館、商場、菜市場、超市、小區等對測溫槍的需求量暴漲,整個供應鏈完全跟不上。

「需求量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期,此前相關部門預估的55萬臺的數量遠不能達到市場需求。」姜蕾表示,這一需求量已經無法估算出來。

根據賽迪顧問醫藥健康產業研究中心的統計,在2019年之前,國內手持紅外體溫計的產量一直在20萬把至30萬把之間,整體市場規模並不大。

事實上,如果只是組裝一個紅外測溫槍其實比較簡單,就是塑料殼加上電路板。但如果要深入測溫槍的產業鏈上遊會發現,電路板上的核心器件有紅外傳感,紅外傳感裡面有晶圓,晶圓和紅外傳感之間還有封裝的流程,封裝會涉及濾光片、管殼等原材料,整個供應鏈非常漫長而複雜。

一圖看懂紅外測溫供應鏈(晶片超人供圖)

據了解,目前可以供貨的晶圓廠商大多分布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和一些歐洲國家。封測企業的復工也不完全,由於紅外測溫槍的需求從春節期間開始猛增,對於產業鏈各端的廠商來說,根本就沒有時間提前準備物料。因此,企業復工潮引發的紅外測溫槍需求上漲,原材料很難跟上。

因此,供需失衡的矛盾開始凸顯。

亂象叢生

供需失衡,引發了測溫槍行業的一系列亂象。

「原來一個紅外傳感器售價也就三五塊錢,再組裝好外殼,BOM(物料清單)成本也就幾十元,現在光一個紅外傳感器就被炒到70~90元。與其配套的晶片原來幾塊錢一顆,現在也被炒到50~60元,加上其他原材料或多或少漲價,如果原材料都從市場採購,出廠成本價就將近200元。」姜蕾表示,現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徹底亂了,測溫槍出廠價一般就有300多元,到消費者手裡往往會達到500~600元。

事實上,倒買倒賣紅外測溫槍成為疫情期間的一種常見現象。

姜蕾提到,她日前聽到一則消息,稱一個買家和賣家中間隔了48個中介。

「雖然不知道該消息是否屬實,但這種層層倒賣的現象確實存在。」姜蕾透露,最近有各行各業的朋友,比如做皮具、美容院、智慧種植、金融等行業的工作者想通過她,找到紅外傳感資源,說是「朋友的工廠用」。更奇特的是,幾天後,這些人裡面又有人回來問她還要不要貨,但價格已經從原來的3~5元,漲到100多元。她還發現,甚至很多測溫槍的廠商,要求客戶提供紅外傳感,才能分到組裝好的測溫槍。

某測溫槍廠商朋友圈截圖(晶片超人供圖)

鉛筆道也通過微信,聯繫到正在售賣測溫槍的微商王偉(化名),王偉透露,其從大年三十就開始賣測溫槍。價格也從原來的100多元,漲到如今的540元。甚至有些企業著急復工,價格能賣到600多元。

王偉微信有5000人,不僅自己賣貨,也通過分銷的形式,下面有幾個人幫他賣貨。但在賣貨的過程中,他也被行業裡的亂象騙過。

「之前從經銷商手裡買貨,對方告訴我手裡有現貨,收到錢就能發貨,但最後等了好久對方卻遲遲不發貨,還告訴我,是他的上線沒將貨給他。」王偉表示,最後還是通過報警,對方才將錢退還給他。

除此之外,鉛筆道了解到,還有人拿舊測溫槍裡的元器件進行翻新,再重新售賣。

正常情況下,紅外傳感器需要一定氣密性,一旦翻新就相當於破壞了其測溫的精度。用紅外測溫槍測量溫度的誤差一般在0.1度,翻新後的產品誤差可能在0.5度,甚至幾度。

與此同時,並不是所有的紅外傳感器都能夠應用在測溫槍中,但因為行業缺貨,有些人甚至炒作不能用於生產測溫槍的紅外傳感,並將其做成測溫槍,測試溫度靠軟體生成。

類似觸及到法律的測溫槍亂象也頻頻見諸報導。

2月12日,國內知名的智能體溫計生產商之一倍爾康在官網發布過一則打假消息,強調「倍爾康產品不會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等社交平臺銷售,切勿上當。」廣州南沙官方微信也發文闢謠。

2月25日,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也在自己朋友圈轉發一篇「額溫槍黑市」相關文章時評論道,額溫槍全國能批量供貨的企業不超過三家,根本滿足不了這麼大的防疫需求,特別是短時間的需求。「我每天微信群裡詢單量都巨大,都說有政府採購文件,都不是業內人士。大家想想,政府渠道還不通暢?需要通過中介來找貨?」他還無奈地表示:「每天還有人在工廠門口拍我司出貨視頻。」

……

1個月訂單量=過去3年

亂象之外,體溫槍行業及相關從業者正迎來一波紅利。

根據工信部2月初披露的數據,手持式紅外測溫儀的市場缺口約為55萬把。根據過去年產量簡單計算,這個需求缺口是過去兩年產量的總和。

目前,國內稍有技術實力的測溫槍廠商,產能基本上都已由政府調配,緊急生產用於公共場所防疫的測溫槍訂單。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目前九安額溫槍日產已突破1萬臺,對比去年同期,產能足足提升了3倍左右。同時,九安醫療也正在積極擴大產能,計劃第一步達到日產1.5萬臺,第二步是達到日產3~4萬臺。

魚躍醫療也對外透露,公司額溫槍2月份內10天的產量就超過公司過去3年的產量。

姜蕾也向鉛筆道透露,有一些國內的紅外傳感公司,最近一個月的訂單,已經趕上過去3年的總量。

事實上,疫情期間,正如口罩需求讓很多口罩廠起死回生一樣,測溫槍的需求也確實「救活」了一大批測溫槍生產企業。

從事體溫計、溫溼度測量的醫療器械公司「秒秒測」是小米生態鏈企業,創始人梁於陽向鉛筆道透露,過年期間發布的新款棒狀電子體溫計上線僅1小時就被搶光,這還是每個ID限制購買2個的情況下。因為缺貨,其又不得不改成預售模式,這個月還有12萬件預約訂單沒有完成。「在2019年,很多測溫企業的處境並不好,甚至有的還瀕臨死亡。疫情之下,測溫設備成為戰略物資,也讓很多公司活過來了。」

甚至有業內人士估算,這次疫情,有些測溫槍公司的純利潤已經過億元。

更重要的是,國內一批測溫槍供應鏈公司,開始被市場重視。

在疫情之前,國內一些做紅外傳感的公司,它們想送樣品給一些知名的醫療電子類客戶測試都很難,客戶更願意用進口品牌的紅外傳感。現在,這些知名客戶因為缺貨,反而求著國內的供應商要貨物,甚至花很高的價格去買現貨。

姜蕾表示,對於這部分企業來說確實是個機會,終於進入大部分醫療電子客戶的視線,有了進入其主流供應鏈的機會。

實際上,姜蕾創辦的「晶片超人」也因此受益。「晶片超人」成立於2017年,去年底,其上線了阿里店鋪,主要上架電子供應鏈相關產品。疫情發生後,其通過電子供應鏈內容引流,迅速上架了測溫槍需要的相關原材料,如今其店鋪一天的訪客量達2000人。

同時,通過精準的私域流量,「晶片超人」不僅幫各個供應鏈對接資源交易,還做測溫槍相關產業鏈的方案設計工作。姜蕾透露,其光今年2月的訂單量,已經是去年12月訂單量的5倍。

與此同時,行業正湧入一批新進者。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357家企業從事測溫槍的相關業務,2020年以來,我國共新增63家經營額測槍業務的相關企業,且全部是2月之後新成立,佔比近18%。

2月19日晚,昌紅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柏明勝的經營範圍增加「口罩與額溫槍的生產經營」。萬邦德於2月21日晚宣布,公司將通過控股子公司投資建設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及10萬紅外測溫槍生產線項目,項目總投資為3464.7萬元,預計今年4月建成。

王瑞就是新加入行業的一員。從過年之後,因為疫情,公司原有的門鎖業務不能正常進行,他就開始嘗試通過做口罩、消毒品和測溫槍的業務進行自救。

做了兩個星期口罩、消毒品業務之後,王瑞發現,他此前從事的是門鎖生產業務,對於技術要求很高,所以在有原料的情況下,生產利潤更高的紅外測溫槍並不難。於是,經過一系列準備工作,一星期前,王瑞與合作工廠開始生產測溫槍套料、線路板(包括溫度傳感器)。「因為我們做得晚,現在一天能生產幾千個,之後訂單可能會增加。」

王瑞認為,復工潮引發的測溫槍需求,會持續到今年5月。他預計,這期間這項業務會給他的公司帶來幾千萬,甚至近億元的銷售額。

從「雞肋」到「剛需」

在此之前,紅外測溫相對來說並不是一個大眾市場,年產值甚至不到2500萬元,是 「巨頭看不上,小公司做不來的雞肋市場」,很多大型醫療企業也並沒有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業務。行業人士認為,疫情確實對紅外測溫行業起到了教育用戶的作用。疫情結束之後,測溫行業會出現更多的商業機會。

這波疫情過後,姜蕾認為,一方面,測溫槍的普及度將變大;另一方面,紅外測溫會誕生新的應用場景,甚至可能慢慢變成剛需。

她透露,最近有好多人過來找她,讓她幫忙對接資源,希望將測溫模組放到平板電腦、手持終端機、公交上。

「現在已經在誕生的這些新應用場景,可能意味著像紅外測溫會變得更模塊化和更通用。醫療電子行業目前的一個發展方向是大健康,這在未來是一個機會,比如說測心率的手環、Apple watch等醫療電子類、監測類的大健康產品,它可能會慢慢變成一個剛需。」

王瑞也表示,未來對於產業鏈來說會產生一些新的機會。比如在開車時,上車就能夠自動幫用戶測量體溫;在居家的門鎖上,也可能會安裝測溫裝置等。

「秒秒測」創始人梁於陽則認為,連續監測體溫的溫度計也將受到關注。他正在和公司討論,之後與計程車、公交車企業合作,為計程車、公交車司機安裝連續監測體溫的溫度計。因為這部分人群待在封閉的環境裡接觸人又雜,特別容易被感染,通過手機終端,公司管理者、乘客都能夠實時看司機身體健康情況。

同時,出海也成為行業人士認為的新機會。

姜蕾透露,「晶片超人」正在拓展海外業務,並希望將供應鏈上的優勢沉澱到業務上,幫助全球更多用戶減少疫情帶來的影響。

梁於陽也認為,中國疫情的控制已經證明切實有效。國內企業不僅有物資,還有經驗。當企業產品做好後,往海外輸出,對中國的醫療器械企業來說是個重要的發展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梁於陽此前就有讓「秒秒測」走到海外的想法,但發現出海太難。作為醫療器械公司,想要到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國家,都需要當地的醫療機構認可。這期間,光走進口的認證流程就要3~6個月。「又要去認證,要花時間、花錢,還要面臨隔三差五的檢查,公司毛利都被吃光了。」

而在疫情的打擊下,各國的藥監部門應該都會開放醫療器械認證的綠色通道,快速通道,讓這些已經在別的國家獲得過證書的產品迅速可以入境,這對要出海的醫療器械公司,是個好機會。

同時,醫療器械、大健康、消毒產品在未來會是剛需用品,再加上現在病毒席捲全球,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就是新一輪的增長。事實上,作為測溫類、大健康類的產品公司,「秒秒測」已經受益。

梁於陽透露,「秒秒測」的出海認證時間可能會縮短。憑藉其公司本身的體溫計、人體連續測溫儀、消毒液、醫用口罩等業務,想來出海發展會變得相對順利。

相關焦點

  • 戰疫中的「測溫人」,測溫槍成為抗疫「武器」
    這是梁靖康在二廣高速大旺南站高速路口執勤測的第9012個人,也是他執勤的第21天。疫情發生後,廣東全省上下的「梁靖康們」有很多,3月3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稅務系統獲悉,來自廣東基層的黨員們積極響應地方部署,參與到高速路口、街道、小區、村口等各個執勤卡點的工作中,而他們的抗疫「武器」,大多就是一把測溫槍。測溫槍成為抗疫「武器」,不能拖後腿「滴!」
  • 網上出現買賣活體肝中介 醫生:有償捐肝不要信
    網上出現買賣活體肝中介 醫生:有償捐肝不要信 2008年11月14日 15:22 來源:城市晚報 發表評論 網上的中介廣告 李靜 攝   「買肝,賣肝,有償捐肝,捐腎,急求肝源的朋友請和我聯繫,我會儘快幫你辦理
  • 一些黑中介換個馬甲繼續行騙 租房被坑的年輕人太難了
    去年在成都畢業的代維提起通過中介樂伽租房的經歷仍淚眼婆娑,「就是很痛苦啊,當時一次性交了一年的房租,2.6萬多元,只住了3個月,就被要求5天內搬出去,我抗爭過,沒有結果,後來我還是搬了。」「我本身就是外地人,錢都是爸媽借的,不敢和爸爸媽媽說,爸爸前幾天就因為心臟不好住了院。」代維情緒有些激動,「我在網上維權,很多人質疑我為什麼要找中介,為什麼要一次交那麼多錢。其實我想嗎?
  • 眼見測溫槍熱銷,有人拿工業測溫槍應急?不行
    市場 測溫槍款式多商家限量預售「買個測溫槍太難了!」在網上挑選幾天後,公司員工小逸忍不住感嘆。隨著公司復工復產,小逸所在的公司也將嚴格執行每日體溫測量,然而他卻被買測溫槍給難住了。「不好買不說,關鍵心裡沒底,不知道該選什麼測溫槍好。」「看了一圈兒,價格貴點的三四百元一把,便宜的幾十元一把。」
  • 持續引領行業新標準,房產中介北京我愛我家升級十五大服務承諾
    升級服務7:免費資金存管,確保資金安全客戶購房款往往是一個家庭十幾年的積蓄,確保資金安全關係重大。升級服務8:流程可視,交易順暢使用本人籤約手機號註冊房產中介我愛我家APP並完成實名認證後,能隨時查看到合同進程。
  • 10年堅守,房產中介我愛我家經紀人三年連獲全國業績冠軍
    作為房產中介我愛我家實驗二小店的買賣業務經理,耿向龍曾經連續三年獲得房產中介我愛我家全國業績冠軍。在北京房產中介我愛我家的業績榜單中,耿向龍也是常年佔據榜首位置。這個出色的成績背後,正是一份10年不變的堅守。10年裡只在一家門店工作,每天帶著客戶選房、看房,耿向龍把實驗二小周邊的幾條街道和胡同轉了不知多少遍。
  • 30天內第三次「惹禍」?@呼和浩特房產中介:你到底想搞什麼鬼?
    近日,新聞天天看曝光了一家黑中介。家住卓資山的李先生想在呼和浩特給兒子買一套房子結婚用,他看中了永泰城的一套房子,但是在籤約的時候李先生得知房子的房本還沒有下來,所以不能直接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房產中介說可以幫忙解決。於是李先生就給了中介12萬元用於辦理網籤合同更名。
  • 「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的溫度的?
    當下這些天,大街上最威風的就是公共場所的安保人員和各小區的工作人員了。不管你平時多大派頭,也不管你哪個星球來的,遇見他們咱都得乖乖過去,要麼舉起手來、要麼頭伸過去,挨上一槍。因為對它的陌生,進而就衍生出了一個個縈繞在腦邊問題。測溫槍是為何在你腦袋上「打一槍」就知道溫度的;它測得到底準不準;以及親戚群裡最關心的,被這玩意打多了會不會影響健康?這些問題,其實只要搞懂測溫槍的原理,就會一一迎刃而解。原理雖然複雜,但不用擔心,看了小姨的講解,保準咱二舅姥爺瞅了都能理解得明明白白兒的。
  • 地球人研究報告:「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的溫度的?
    【文/你的外星小姨】 當下這些天,大街上最威風的就是公共場所的安保人員和各小區的工作人員了。不管你平時多大派頭,也不管你哪個星球來的,遇見他們咱都得乖乖過去,要麼舉起手來、要麼頭伸過去,挨上一槍。因為對它的陌生,進而就衍生出了一個個縈繞在腦邊的問題。 測溫槍是為何在你腦袋上「打一槍」就知道溫度的?它測得到底準不準?以及親戚群裡最關心的,被這玩意打多了會不會影響健康? 這些問題,其實只要搞懂測溫槍的原理,就會一一迎刃而解。原理雖然複雜,但不用擔心,看了小姨的講解,保準咱二舅姥爺瞅了都能理解得明明白白的。
  • 淘寶「火柴槍交易」買賣雙方均有獲刑者
    而另外2起案件中,被告人被判「非法買賣槍枝罪」。  判決書顯示,被判「非法持有槍枝罪」的二人,一人獲刑10個月,另一人被法院判處管制4個月。  其中一起案例於2014年發生在天津市。 判決書顯示,被告人耿某託親戚在淘寶上買了一支「中擊錘鋼筆式火柴槍」,價值210元。收貨後,耿某發現商品與賣家描述的不符,且賣家還附贈10枚子彈。
  • 用心服務,用愛經營:麥田房產解析中介服務特性
    麥田房產   第27個3.15消費權益日剛剛過去,而關於今年主題「消費與服務」的討論仍將延續——無論是在哪一年、哪一天,服務永遠是消費者最關注的熱議話題。
  • 記2009年家中棚頂——紫道袍雞
    捕獲此蟲時間為2009年白露節當夜1點多鐘,地點在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華浦村北側菜地的一壘老墳頭上,當時我聽到它寬大沙啞雄渾的鳴聲
  • 英國女房產中介家中消失,年輕貌美開朗,家人急瘋警方介入
    據英國《太陽報》4月20日報導,英國一名從事房產中介的23歲女孩,切爾西·戴克(Chelsie Dack),凌晨3點從位於諾福克大雅茅斯附近戈爾斯頓的家中消失。
  • 使用紅外線測溫槍會引發白內障?測溫槍原理了解一下
    測溫槍頻繁打在腦門上,網上也流傳著各種調侃的段子。與此同時,一則「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的說法也不脛而走。該說法稱,由於眼球含有較多的液體,對紅外線吸收能力較強,使用紅外線測溫槍可能會引起白內障。這是真的嗎?資料顯示,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
  • 論文買賣調查:有人花10萬買兩篇 代寫機構打擦邊球
    穩妥起見,劉洋找到大學時交好的老師,請他推薦論文代寫代投中介。「核心期刊的主要客群還是在學校。通常,老師要評職稱,沒時間寫論文,就會買賣論文。一些老師已深諳其道。」劉洋向科技日報記者分析。果然,熟人推薦的中介「靠譜」。劉洋和中介在微信上聊了幾個回合,很快談妥,交了2萬塊定金。
  • 48年過去了,為何東方紅一號仍然沒有墜入大氣層?原因很簡單
    48年過去了,為何東方紅一號仍然沒有墜入大氣層?原因很簡單 1970年中國發射了國內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了繼蘇聯、美國、日本、法國之後的第五個能夠自主研製發射火箭衛星的國家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測溫槍的檢測精度還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一般的測溫槍適用環境溫度為零下20℃至50℃,但是在環境16~32℃時測溫相對更準確一些,低溫和高溫都會影響準確度。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是冬末,環境溫度相對較低,低於16℃的地區也不少。因此,測溫槍檢測額溫甚至會出現低於35℃的情況,顯示出來的體溫會出現低於36℃的情況。
  • 紅外測溫槍靠譜嗎?
    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劃重點「紅外測溫槍」靠譜嗎?如果了解了原理,可以說「紅外測溫槍」其實是靠譜的,但是,脫離了使用方法和測試環境去談靠不靠譜,本身就是件不靠譜的事。
  • 房地產中介公司一定要小心——飛單
    「飛單」指的是房產經紀人將自己公司的部分客源、房源,私自轉交其他房地產中介公司暗箱操作或者不經過自己公司而單獨操作,由此獲取的收益也由上述公司和經紀人按比例分成,或者自己獨佔佣金的行為。房產中介人員利用其為客戶辦理房屋買賣中介服務過程中代客戶收取房款的職務便利,將收取的房款非法侵吞,也可能構成構職務侵佔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已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