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正常。」這是梁靖康在二廣高速大旺南站高速路口執勤測的第9012個人,也是他執勤的第21天。疫情發生後,廣東全省上下的「梁靖康們」有很多,3月3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稅務系統獲悉,來自廣東基層的黨員們積極響應地方部署,參與到高速路口、街道、小區、村口等各個執勤卡點的工作中,而他們的抗疫「武器」,大多就是一把測溫槍。
測溫槍成為抗疫「武器」,不能拖後腿
「滴!」接到執勤通知的57歲老黨員梁定立提前趕到執勤點,對著說明書研究如何使用測溫槍,「老人家,學得慢,所以我要早點過來練練手,待會才不耽誤事。」
與此同時,53歲的老黨員鄧洊在主動請纓,到靈峰臨時聯合檢疫點執勤後,才發現挑戰不止是熟練使用測溫槍,還要使用粵省事平臺和人工登記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檢查。這讓不熟悉粵省事平臺操作的他有點犯難,但為了能夠順利開展執勤工作,他便趁著休息時間拿著手機主動請教此前參與過防控工作的同事,一步步弄通弄懂粵省事平臺登記流程。當別的同事問他為啥這次學習勁頭特別大,他笑笑表示:「我要做足準備上戰線,確保按質按量完成任務,決不能拖大家後腿。」
儘管這次的病毒對年紀大的人更加不「友好」,但老黨員們依然義無反顧地站在了一線執勤點。而且這些老黨員們往往還「身兼多職」。國家稅務總局海豐縣稅務局老黨員莊躍是辦公室一名負責後勤工作的普通幹部,他是稅務大樓的「清潔員」,一大早便帶領單位的後勤人員對辦公大樓、廚房、宿舍、停車場等公共場所進行一一消毒。他是隔離戶的「快遞員」,照顧好從外省、市返回的需要隔離觀察14天的幹部。他是執勤點的「宣傳員」,在大廳的黨員測溫崗執勤的他,在幫納稅人測溫後,還向他們宣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防護。
而天天「不著家」的橫琴新區稅務局老黨員邱身聰身兼的則是第八黨支部書記的職責。白天,他到單位全勤值班,協助開展辦公場所消毒、人員摸排登記等工作;晚上,他回到家中消毒一番,與家人短暫相聚後,又戴好口罩積極參與到社區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中,測量體溫、派發傳單、排查登記、疏導人群,處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老黨員更應該有覺悟。」「老黨員更要做表率。」每一位作為測溫員的老黨員都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簡簡單單的話語背後卻是歲月錘鍊後的黨性光芒。
測溫槍就是衝鋒鎗,逢進必查必測
「我曾是一名軍人,現在軍裝脫下來了,但職責不能脫!」1月29日,春節假期還未結束,在看到關於抽調精幹力量參加省際聯合檢疫檢查站工作的通知後,從部隊轉業到國家稅務總局潮州市楓溪區稅務局工作才剛滿一年的江澤勇第一個報名。
值守工作剛開展的時候,恰好遇上了冷雨天氣,有時候晚上氣溫低至4℃。頂著寒風,江澤勇和同班次的小夥伴們要不間斷地對近400輛入潮大客車、運輸禽畜車、疫情地來車逐一進行排查,對駕乘人員開展體溫測量、嚴格登記。測溫員們常常被凍得一臉通紅,只能不停搓手哈氣取暖。而且連續幾天高強度的工作,讓大家都十分疲憊,只有江澤勇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姿態,站姿挺拔地佇立在值守點。
今年48歲的門建明也是一名軍轉幹部。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裡,他沒有選擇休假回山西老家,而是選擇留下來,第一時間加入到國家稅務總局肇慶市鼎湖區稅務局對鼎湖區桂城街道開展疫情防控的隊伍中。每次值班,門建明都值守在風險比較大的鼎湖區人民醫院宿舍小區。但軍人的素養讓他的眼中看不到一絲害怕,他緊握著手中的「新武器」——測溫槍,認真對進出小區的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做好登記,嚴格執行「逢進必查必測」。每次值班,他都提前到崗,堅守崗位,從不遲到早退,細心做好交接手續。
「你的值守時間安排的有點太密了,我來調整一下吧。」區局的領導看到門建明緊密的值守時間安排,擔心他太辛苦,想著幫他找人輪換輪換,可門建明卻拒絕了:「我是一名退伍軍人,我身體素質比較強,我可以。」
「若有『戰』,召必回!」是軍轉幹稅務黨員對上疫情防控這個「新戰場」的有力回應。脫下戎裝換稅服的他們,心中依然保有軍人本色,把測溫槍當衝鋒鎗。「在我站崗的時候,必須把這一道防線守住。」門建明堅定地說。
眾志成城的溫度,換來群眾支持
「我身上又沒有病毒,為什麼要測體溫?」「我是本地人啊,有什麼好登記的?」……在疫情防控志願工作中,李新民每天都要檢查往返珠海的市民和車輛,偶爾會遇到一些對志願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的市民,他們有時候甚至冷語相加。
在高峰時每小時有超過200臺車入境的鐵鋪高速路口,嚴密的檢疫查控難免會造成短時間的擁堵,蘇佳俊在給司機測體溫時,有時也聽到了幾句抱怨。
在一個下午路口出入可能有800多人的珠海海大社區,陳平健也遇到了個別不配合工作的居民,摘了口罩「唾沫橫飛」地跟他們吐槽封閉繞路耗時等。
「我們沒有時間生氣,疫情防控一分一秒不得耽誤,一人一車不得錯漏。」所有黨員志願者們都不厭其煩地向群眾解釋疫情防控工作的緊迫性和測溫工作的重要性,爭取他們的理解。
很快,他們努力的堅守,換來了群眾的支持。一名經常路過防控監控路口的司機在配合排查之後,從車上拿出了一包一次性橡膠手套遞給了李新民,叮囑志願者們一定要注意防護,好好保重身體。下雨天被雨水打溼了防護口罩的蘇佳俊收到了受檢的車主遞來的嶄新口罩。而當時向陳平健吐槽的居民路過時主動跟他們打起招呼,還買來牛奶、飲用水等物資支持志願活動。
「你們辛苦了!」成為越來越多的群眾在測溫登記後離開時說的一句話。在清遠新龍苑小區門口負責測溫、登記和宣傳的魯靖豪還收穫了來自小區居民的幫助。剛到該小區值班的時候,他們幾名志願者只有一張小小的桌子和一隻凳子。沒想到不到一天的時間,小區居民便送來桌子和凳子,改善了他們在一線堅守的硬體條件。而且在每天值守的時候,還時不時有群眾為他們送上礦泉水、飲料等物資。「感謝你們守護我們的安全!在值守的同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每每想到熱心群眾的叮囑,魯靖豪心裡都是暖暖的。
「多爭取一名市民理解,我的工作就多了一分意義。」李新民說道。正是帶著這種信念,這些黨員志願者們堅守在凌晨4點的高速路口、清晨雞鳴的鄉間村頭、午間繁忙的社區街道,一遍又一遍地舉起測溫槍,築牢這道防線。「守住這道防線,就是對一線醫護工作者最好的支持。」
現在,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的節點,各地的卡點已陸續撤離。2月21日,梁靖康和同事們從二廣高速大旺南站高速路口的檢測點撤下後,帶上測溫槍,又奔赴了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最前線。
同樣剛從高速路口撤下的國家稅務總局德慶縣稅務局的女黨員吳怡錕在朋友圈裡發出了這樣一段感觸:「凌晨5點,5℃。對我來說,為人民服務並不是一個虛詞,而是實實在在帶著溫度的感受。雖然上有老下有小我也很怕死,但防控就是責任。雖然玩笑式跟視頻另一端的娘親說,入黨這麼多年體現老黨員覺悟的時刻到了,但我打從心裡覺得,在疫情面前,為人民服務就是一種使命,食國之俸祿,當為國之效力,守護好我們的國、我們的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幸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楊耀燁 通訊員 嶽瑞軒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一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