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對空間天氣有何影響 NASA將開展深入調查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太陽對空間天氣有何影響
NASA兩項新觀測任務將開展深入調查

圖片來自網絡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劉 霞

  太陽會噴發出大量高能粒子——太陽風,它可以在太空中形成一個動態輻射系統——空間天氣。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公布的消息,NASA確定了兩項觀測太陽活動和空間天氣的新任務,以促進我們對太陽及其如何影響地球附近空間天氣的理解。

  何為空間天氣

  空間天氣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劇烈活動,給地球磁層、電離層和中高層大氣,衛星運行和安全,以及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和危害,人們把這種由太陽活動引起的短時間尺度的變化,稱為空間天氣。

  相對於地面天氣而言,空間天氣發生在距離地面30公裡以上。空間天氣涉及的物理參數與大氣天氣有很大不同。

  在太陽系內,空間天氣主要受太陽風的風速、密度以及太陽等離子體帶來的行星際磁場這三方面的影響。空間天氣系統可能會對人類的利益和福祉,例如太空人的安全、無線電通信、GPS信號和地面上的公用電網等,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越了解驅動空間天氣及其與地球和月球系統相互作用的因素,就能越多地減輕它的危害。

  NASA總部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託馬斯·楚比興說:「我們精心挑選了兩項任務,不僅因為它們本身可以進行很多高級科學研究,而且因為它們將與其他太陽物理學太空探測器一起,很好地推進NASA的任務,以保護太空人、太空技術以及地球上的生命。這些任務將做大相關科學,但它們也很特殊,因為它們『體型很小』,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將它們一起發射,並以單次發射的價格開展更多研究。」

  PUNCH:主要研究日冕

  「統一日冕和日光層偏光儀」(PUNCH)任務,將直接關注太陽的外部大氣層——日冕以及它如何產生太陽風。PUNCH由4個手提箱大小的衛星組成,可以對太陽風進行成像和跟蹤。

  該太空飛行器還將跟蹤日冕物質拋射——大規模的太陽物質噴發,其可以驅動地球附近的大型空間天氣事件,科學家可以通過這項任務更好地了解它們的演化並開發預測此類爆發的新技術。

  PUNCH能在濾掉太陽強光後對太陽大氣層結構進行分析,實時成像,這些觀測可為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以及即將於2020年發射、由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合作的「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提供助力。

  PUNCH項目負責人、西南研究所的克雷格·德弗雷斯特說,這些任務將對太陽如何驅動太空輻射進行深入研究。包括發射成本在內,PUNCH的資金不超過1.65億美元。

  TRACERS:主要研究地球磁場與太陽磁場的相互作用

  另一項「串聯重聯和尖點電動力學勘測衛星」(TRACERS)任務,將作為PUNCH的二級有效載荷發射。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目前非常關注此類二級有效載荷任務,希望藉此獲得更大的科學回報。

  TRACERS將觀測地球磁場在北極附近如何與太陽磁場發生相互作用。在一種被稱為磁重聯(磁力線「斷開」再「重新連接」)的物理過程,磁力線會發生劇烈變化,將一些粒子以近乎光速的速度拋射出去,這項任務能觀測到相關粒子。

  磁重聯驅動整個宇宙的能量事件,包括日冕物質拋射和太陽耀斑。它還允許來自太陽風的粒子進入近地空間,從而驅動那裡的空間天氣。TRACERS將是第一個利用兩個太空飛行器探索這一過程、釐清這一過程如何在空間和時間上變化的任務。它還可以為NASA的「磁層多尺度」(Magnetospheric Multiscale)任務提供重要的背景,這一任務將收集詳細的高速觀測資料。

  TRACERS的獨特測量將有助於保護太空人、發展空間技術。該任務由愛荷華大學的卡耐基·科勒忒茲領導,由於相關衛星會以「搭便車」方式與PUNCH任務同時發射,因此除掉發射成本後,這項任務成本預計不超過1.15億美元。

  據悉,這兩個任務的發射日期不遲於2022年8月。兩個項目都由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探索者項目辦公室」管理。「探索者項目」是歷史最悠久的NASA連續計劃,旨在提供頻繁、低成本的太空訪問。

  (科技日報北京6月24日電)

相關焦點

  • NASA利用深度學習監測太陽天氣
    太陽耀斑和其他空間天氣不僅會對宇宙飛船和衛星產生嚴重影響,還會對廣播通信和GPS導航等產生影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沿發展實驗室(FDL)的研究團隊已經證明,通過使用人工智慧(AI)深度學習,可以虛擬地監測太陽的極端紫外線(EUV)輻射度。EUV輻射度是空間天氣的關鍵驅動因素。  FDL團隊成員亞歷山大·斯澤尼茨說,研究表明,深層神經網絡可以被訓練成模擬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上的儀器。
  • 20.空間天氣預報有什麼用
    20.空間天氣預報有什麼用 太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總是那麼光輝爛。其實,我們肉眼看到的只是太陽大氣的底層,即光球層。光球層往外是太陽大氣的色球層,那裡物質稀薄,發出的光很微弱,通常無法直接看到。再往外,就是物質更加稀薄的太陽外層大氣日冕了。
  • NASA選定新任務,研究巨型太陽離子爆成因
    了解風暴如何影響星際空間有助於保護太空飛行器以及太空人。,此外這還有助於我們了解太陽如何影響星際空間,「尼克·福克斯表示,他是NASA下屬的太陽物理學部門主任。「我們更多的了解空間氣象太陽噴發事件,也能在更大程度上減輕它們對太空飛行器以及太空人的影響。」
  • 空間天氣-中國天氣網
    2020年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空間天氣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我們是怎麼發現新的太陽黑子群?怎麼辨別新的太陽周已經開始?我們現在已經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中,預計2025年達到太陽活動峰值。2002年6月1日,「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獲批成立,7月1日正式開展空間天氣業務運行。2020年的6月21日,夏至、金環日食、父親節,三日同聚。火星探索之路漫漫,相信看完這篇科普,大家會對航天任務心存敬畏,對航天人多一分欽佩。
  • 把握太陽的脈搏——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十年發展綜述
    而在探索的背後,有著一群默默無聞的支持者,他們把握太陽的脈搏,開展空間天氣業務研究,為探索宇宙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的氣象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2002年至今的十年間,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從無到有,成功構建了國家級空間天氣業務體系的主體框架,在國際和國內贏得了廣泛的認同和支持。
  • 空間天氣對戰爭的影響
    對太空飛行器的影響:高層大氣阻力可使太空飛行器動能減小,運行軌道高度降低,軌道收縮;宇宙間高能帶電粒子不斷轟擊太空飛行器表面,可造成太空飛行器輻射損傷,更高能的粒子可穿過電子器件,在電子信號串中改變數據位,導致儀器發出混亂指令或提供錯誤數據;對軍用電磁通信、預警、導航定位的影響:當空間災害性天氣發生時,無線電通信和雷達信號傳輸會受到影響,衛星微波通信也會因電離層擾動而降低通信質量
  • 空間天氣指數
    北京時間11月29日夜裡9點21分,太陽爆發了一個M4.4的大耀斑,這是最近3年多來最大的耀斑,並伴隨日冕物質拋射。空間天氣App新版於2020年11月18日正式上線,應用寶、360、AppStore等可以下載。2020年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空間天氣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天氣氣候變化
    但是,太陽活動通過什麼途徑影響天氣氣候變化?影響的具體物理過程及其機制又是什麼?直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理論能夠很好地說明。天氣氣候變化與太陽活動的一些相關現象  太陽活動的重要現象是所謂太陽黑子,它有極明顯的11年周期變化。目前研究表明,太陽黑子數與地球上天氣氣候變化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關係。
  • 太陽風暴:如何形成?有何影響?
    摘要:太陽風暴是我們恆星經歷的最迷人和最危險的活動。當太陽活躍的時候,會影響到地球的磁場,影響地球的通訊等我們賴以生存的技術。太陽經歷高活動和低活動的有規律的循環。11年為一個周期,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周期尚且沒有被完全理解。
  • 太陽磁場將發生180度逆轉 對地球天氣影響不大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由美國航天局資助的最新觀測表明,數月內太陽磁場將發生180度的逆轉。不過不用擔心,這是太陽每隔11年都會發生一次的正常變化,地球表面的天氣受影響不大。史丹福大學物理學家菲爾·謝勒在美國航天局日前發布的一份聲明當中指出,「太陽極地磁場正在減弱,當歸零之後再次出現的時候,將是相反的極性。」
  • 全球空間天氣路線圖及對中國的啟示
    1 空間天氣及其影響 空間天氣是指太陽表面、日地空間和地球磁層、髙層大氣中能夠影響天地基技術系統性能與可靠性以及危及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物質條件變化w。空間天氣會對人類技術體系產生影響:太陽持續不斷向外噴發太陽風,變化的太陽風對地球磁層產生擾動,引發多種空間天氣事件。
  • 我國太陽觀測技術獲得新突破 空間天氣預報將更準確
    新華社成都10月31日電(記者 吳曉穎)如何通過科技更清晰看到太陽活動區?中國科學家突破了下一代自適應光學——多層共軛自適應光學關鍵技術,這相當於給太陽望遠鏡帶上校正「眼鏡」。  近日,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在中科院雲南天文臺1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上結合了該技術,獲取太陽活動區大視場高分辨力實時圖像。
  •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中國天氣網
    北京時間11月29日夜裡9點21分,太陽爆發了一個M4.4的大耀斑,這是最近3年多來最大的耀斑,並伴隨日冕物質拋射。空間天氣App新版於2020年11月18日正式上線,應用寶、360、AppStore等可以下載。
  • 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疫情對企業汙染防治影響調查
    同時,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疫情對企業汙染防治影響調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生態環境部及時發布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就「兩個正面清單」,生態環境部提出,要總結評估「兩個正面清單」實施情況,研究推進相關改革舉措制度化,繼續精準服務支持相關行業企業恢復性生產和發展。進一步壓縮環境影響評價、廢棄物海洋傾倒等許可事項辦理時間。
  • 人類首次360度觀測太陽,發現影響太空天氣的行星波
    這次發現太陽上存在的一種行星波,在地球上也有它的孿生兄弟——我們也稱為羅貝波,是環繞地球高緯度的高空風。行星波水平尺度與地球半徑尺度相當,是一種大氣長波,波速與風速相當。行星波這種大尺度波動能將熱帶地區的暖空氣帶到北方,同時把北極地區的冷空氣送到南方。因此熱帶與北極之間的熱帶中緯度地區的氣候會受到行星波很大的影響。
  • 6個微衛星將組成一個巨大的空間望遠鏡承擔NASA的下次太陽探測任務
    這裡有一個更簡單的技術:設計六顆微衛星編隊飛行並協同工作。    這正是美國NASA新的太陽射電幹涉儀太空實驗(SunRISE)任務採用的方法,該任務計劃在2023年7月前發射。「SunRISE」旨在幫助科學家理解太陽活動和地球周圍許多被稱為空間天氣的危險現象之間的複雜關係。此次任務選擇正值太陽天氣爆發期,同時強調應將空間氣象預測納入低地球軌道以外的載人航天任務中。
  • 【世界空間周】空間天氣離我們有多近?
    空間天氣?和我們關係不大吧!電話打不通,電視轉播看不了,電腦沒法用了,這些都和空間天氣有關係?可能是空間天氣中的「雷」——太陽耀斑造成的。空間天氣與我們日常的天氣一樣嗎?空間天氣裡還有「颱風」呀!空間天氣對我們有哪些影響?
  • 美將發射多顆衛星觀測太陽和空間天氣—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電 美國航天局6月20日宣布,該機構確定了兩項觀測太陽活動和空間天氣的新任務,將在2022年8月前為此發射多顆衛星
  • 伊拉克戰爭信箱:高溫天氣對交戰雙方有何影響
    伊拉克戰爭信箱:高溫天氣對交戰雙方有何影響   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伊拉克戰爭信箱)高溫天氣對交戰雙方有何影響
  • 平陽縣深入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小班課」專項培訓
    為推動安全生產「三年行動」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深刻吸取往年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教訓,有效防範事故發生,提高平陽縣企業有限空間作業風險意識,增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水平,2021年1月4日起,平陽縣以鄉鎮為單位陸續組織「小班制」有限空間作業專題培訓班,對涉有限空間作業的企業負責人及安全管理員開展相關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