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踏
主播 / 無塵
編輯 / 葦航
也許,只有人類才會對過去和未來有著如此偏執的好奇心。進而,當我們發現自己終究只能「活在現在」這一事實之後,內心充滿懊惱。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科學家執著於「時空穿梭」這一近乎天方夜譚的夢想,無論如何,這的確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值得為之奮鬥。
後來,當無數次的科學實驗均已失敗告終,我們開始寄希望於藝術作品——比如電影,來變相滿足我們的願望。
這篇文章,就是要把我看過的那些涉及時空穿梭題材的電影整理出來,和你叨叨一下。
以下電影以上映的年份先後進行排名:
《終結者》(1984)與《終結者2》(1991)
這個系列電影表現的是人類在末日將至之時的最後掙扎——通過回到過去,來改變未來。
作為一種傳統科幻類型片的終結者,它是一個裡程碑,已然無法超越。《終結者2》你看過多少遍?反正我看了應該不下十遍了。
想想看,那個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很有可能是科幻電影史上最讓人不寒而慄的「狠角色」了,簡直是噩夢一樣的機器人啊……
《回到未來》三部曲(1985,1989,1990)
一口氣看完了三部電影——本來想著看完第一部就去睡覺的,結果劇情實在精彩,索性全部看完。
六個多小時,跟隨影片的主人公,穿梭於過去與未來。每每驚詫於劇情的開放性和驚人的想像力,時而輕鬆幽默,時而緊張刺激,時而情深意濃。
作為20世紀80-90年代的影片,它做到了那個年代所能達到的全部完美。多次笑出聲來,又幾次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透過電影我時常在想,冰冷技術背後的人間溫情,才是我們這趟人生之旅最為可愛動人的地方吧?
《居家男人》(2000)
這部電影充滿了溫情,讓我愛不釋手。
尼古拉斯·凱奇飾演華爾街的資深投資家,住豪宅、開法拉利,典型的成功人士。
我們知道,人生沒有如果,可我們卻對「如果」抱有各種美好的期待和想像,並且因此而悵惘不已——如果當時我們選擇這樣做,那結果會怎樣呢?
影片帶著我們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這位投資家當年沒有登上去往倫敦的飛機而與女友天各一方,他的人生將會是怎樣一番天地呢?
影片描述了他的「如果人生」——開著小型貨車、以賣輪胎為生,與女友結婚了,共同養育他們的幾個孩子,生活很艱難,但畢竟有了溫度。
在影片結尾處,這位投資家已經不打算再回歸自己從前的生活了,因為「如果人生」讓他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情和快樂。
《少數派報告》(2002)
這是史匹柏和湯姆·克魯斯攜手打造的一部有關於預先制服犯罪的影片。在犯罪行為發生之前就逮捕犯罪分子,從而預防犯罪——這一有悖傳統,也與現代法理及其實踐格格不入的驚人構想被影片詮釋得驚心動魄、異彩紛呈。
於是,在觀影的某些瞬間裡,我們縝密而精緻的思維方式被徹底顛覆。
《蝴蝶效應》(2004)
已經不記得自己看過幾遍這部影片了。影片以令人絕望的方式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現在的一個哪怕最無足輕重的決定,也會對未來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
所以,我們必須謹慎行事,因為一旦發生,我們就沒有機會改變了——所有掙扎都是徒勞,要珍惜當下。
概括起來,有如下三個悲傷的結論。
第一,這個世界並不完美。
無論伊凡怎樣掙扎,沒有完美的結局。可能你會認為影片的最後終於天下太平了,可不要忘記,這是用伊凡胎死腹中換來的完美。也就是說,伊凡這個沒有出生的嬰兒的悲劇性命運,是這世界完美的前提。
第二,一切努力都是徒勞。
無論伊凡怎樣掙扎,一切總是徒勞。沒有人會相安無事。總會有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發生。一切似乎都盡在掌握,可到頭來可以改變的,只是悲劇發生在哪裡以及發生在誰身上,卻永遠無法避免悲劇。
第三,缺憾比完美更接近人生的真相。
這不只是一部電影,在某個層面上,它暗喻了我們充滿遺憾的人生。
我們的確有美好的設想,並用我們一生的行動去追求完美,也為此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然而事實卻不會因此改變:人生註定充滿缺憾。
《生死停留》(2005)
影片在個體生命彌留之際的氣氛渲染上極盡能事,以至於我會一直期待,影片中的那些如夢似幻的鏡像,可以一直持續下去——是的,它們的確有些讓人無所適從,內心會湧起好多的擔心甚至惶恐。可是,那些鏡像是如此美好,對於這種美好可以持久存在的期望,甚至超過了我對故事結局的期待。
就在那一刻,就在觀看這部電影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就在電影帶領我越來越多地沉淪在那些匪夷所思、變幻無據的情節、畫面和音樂的時候,我居然會體驗到一種別樣而深刻的感動。
於是,想到安妮寶貝的那句話:
「我渴望豐盛而濃烈地活,哪怕是幻覺。」
也許它不是一個好故事。然而我必須承認,在每一個瞬間裡,影片無不成功地營造了最為詭異多姿的氛圍和最讓人流連忘返的鏡像。
我只是想知道,在生死停留之際,那些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究竟是世界本身,還是幻想和錯覺?
抑或,甚至就連這個世界本身,是否也只是一場發生在我們頭腦中的精緻想像?
《預見未來》(2007)
尼古拉斯·凱奇再次出現了,也打算在穿梭時空的領域分上一杯羹。惟一不同的是,幾經周折,那個核彈終於還是被引爆了——預知到了未來,拼盡全力卻無法改變它。
影片為時空穿梭的主題提供了一個悲傷卻並不慘烈的註腳,和《蝴蝶效應》比較而言,它既壯觀、又蒼白、還落寞。
《原始碼》(2011)
在最短的時間裡,電影主人公經歷了最為頻繁而慘烈的時空穿梭。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沒有辦法改變自己不斷穿梭的事實——他只是一個工具,為了捍衛自己軍人的榮耀而戰。
好在,影片以最為震驚的方式終結了主人公的工具性命運,回歸到對於生命本身的尊敬與關懷。
於是,影片主題得以極大升華,由「人是工具」回歸「人是目的」,上演了一場對於生命關懷的讚歌。
《黑衣人3》(2012)
這個系列的影片有些黔驢技窮了,為了延續這個續集,它不得不動用了「時空穿梭」的把戲。
這部影片的全部努力只是為我們提供了又一個「回到過去,拯救未來」的典型範例,哪怕在某些層面來看,它相當絢麗。
無論如何,作為一頓豐盛的娛樂快餐,我們不能要求它做得更好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
我們都是特定時空的遊子,
佔有空間、歷經時間,
展開全部生命活動。
雖然人生轉瞬即逝,
卻也擁有專屬於「我」的驚鴻一瞥。
好了,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就是這樣了,希望你能給我們留言,談談你看過的時空穿梭題材的電影,分享你的觀影感受。留言獲贊最多的小夥伴,可以獲贈老踏籤名版的電影隨筆集《傷花怒放的影像人生》,希望你會喜歡。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可以把它推薦給你的愛文藝、有情懷、肯擔當的朋友,讓我們相伴成長、終身學習、持續精進。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特別推薦:
老踏新書,電影隨筆集《傷花怒放的影像人生》(海峽文藝出版社,2020)將於十月下旬正式上線發售,屆時噹噹、京東等電商平臺及新華書店等實體書店均有銷售。今天開始接受作者籤名版圖書預訂,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歡迎掃碼添加格致小編了解詳情,添加時請註明【籤名版】。
本期贈送老踏新書:《傷花怒放的影像人生》。
在微信公眾號格致文藝派裡找到這篇那些關於時空穿梭的奇思妙想:回到過去,拯救未來留言點讚第一的小夥伴將會獲得贈書,活動截止時間為10月4日中午12點。
(註:已經獲得贈書或小禮品的小夥伴,兩個月內不可再次獲得。在本篇文章留言無效。)
號主老踏:
教授、博導、博士後,社科科研工作達人,文藝老炮,終身學習者。個人微信laota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