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信條》聯想開去——法律視角下對時空穿梭的三種理解

2021-01-13 澎湃新聞

作者:周聖

審判監督庭

三級法官

《信條》上映後,最多的觀後感是沒看懂,時間回流、熵增熵減、命中注定等,每種理解都有道理,又似乎難窺全貌。關於時空穿梭,當前科幻影視主要有三種解讀,不同場景中法律的「形狀」將受到相應改變。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6500萬年前,一顆突如其來的小行星闖入大氣層,導致統治地球已經一億多年的恐龍徹底滅絕。這種偶然、突發的致使生物進化中斷甚至倒退的事件,在地質歷史上並不鮮見,相反,平穩、有序、漸進的種群發展態勢卻帶有極大的幸運和偶然性。由此,未來將會發生什麼,很大程度上難以預見。技術重大突破、內生外來天災、致命病毒肆虐、末日核戰爆發等等,每一項都可能在須臾之間改變我們熟悉的現實世界。在未來大概率處於不可控的情勢下,從法學視角出發,人類社會如何自處,社會科學如何演進,法律規則如何變革,都是難以回答卻又令人著迷的問題。本文結合相關科幻影視作品,選取其中一個涉及因果、邏輯、循環、報應的問題——時空穿梭,進行探討,試圖在法則建構方面提供一定的啟示。

時空穿梭,顧名思義,主要指瞬間離開原有時間、空間而達到另一時間、空間的行為和情景。拋開時間與空間是否為一體的理論探討,時空穿梭的關注點多為時間線上的跳躍:回到過去或者躍向未來。

將討論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某一天,主動抑或被動,人類真正掌握了時空穿梭技術,時間不再是線性、不可逆、無法中斷的,歷史不再是僅供後世學者隨意打扮的小姑娘,而成為可以參與與見證的場景。

此時,時空穿梭是否將不受到任何限制?或者說,基於人類社會的某種考慮,針對時空穿梭動機和行為應當設定何種法則?時空穿梭者應當受到何種法律規則的監督和規制?若違反時空穿梭相關法則應當受到何種制裁?鑑於涉及時空穿梭主題的科幻影視中,對時空穿梭後果的設定不盡相同,相應的法律準則也應各有側重,故分別進行探討。

一、改變歷史:

回到過去的行為將影響現在

如果能回到過去重新作出選擇,或許一切都將不一樣,這是很多人心中的感慨。將時間理解為單一、線性和可回溯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回到過去所做的事情如果與原來的時空不一致,必然會對現在以及將來產生相應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細微的,如電影《穿越時空的少女》中,為了身邊小事一次次穿越時空「微調」過去的少女,卻讓原本正常走向的生活愈發混亂;

可能是悲情的,如電影《蝴蝶效應》中,男主為與童年相伴長大的女友走到一起,在回憶與穿越中做得越多,卻牽一髮而動全身,令女友的未來越發悲慘甚至死去,最後唯一的救贖辦法是斬斷聯繫,彼此相忘;可能是致命的,如動漫《命運石之門》系列,雖然其中存在所謂多條時間線,但穿越過去改變現在拯救未來的設定與單一線性時空穿越相當吻合,男主一次次的穿越嘗試卻帶來女主的一次次死亡,命運線的無情收束幾乎令人絕望;

也可能創造奇蹟,如電影《X戰警:逆轉未來》中,在變種人被追殺殆盡之際,金剛狼回到過去對歷史的關鍵進展作出改變,從而令整個故事的歷史走向完全不同,未來被逆轉,變種人得以繼續生存。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世界普遍聯繫且可以穿越歷史的設定一旦實現,一方面,任何回到過去的做法都將令歷史變得浮動而混亂,另一方面,為維持現狀避免陷入各種不可預知的混沌狀態,顯然最保險的做法是對所有穿越行為予以限制甚至禁止。穩定和秩序成為穿越時空法律必須首要考慮的價值追求。立法時,應對穿越歷史行為作出嚴格規制,對輔助穿越的措施和方法從嚴管控,對試圖改變歷史的動機和行為納入非法和犯罪的範疇中,嚴厲打擊。具體的執法過程中,可能需要建立如西班牙劇《時間管理局》中的專門處理歷史穿越事件的政府機構,委派執法人員緝捕各類違法穿越行為人,制止其對既定歷史的「篡改」。如果將這種設定推向將來,在某種程度上得以預知未來的情況下,也就能夠通過改變現在將不願發生的未來規避掉,電影《少數派報告》即是通過特異人士的預知天賦提前阻止犯罪發生,從而實現刑事司法預防功能的最大化:以極小的代價將整個社會的刑事犯罪率降到最低。

但從邏輯上分析,如果存在穿越過去以改變現在的可能性,那麼原本發生的「現在」又去了何處,沒有原本的「現在」如何在此基礎上發生穿越行為?此即著名的關於歷史穿越問題的「祖父悖論」:如果能夠回到自己祖父童年生活的時代,自己穿越過去謀殺了祖父,那麼理論上祖父就不會生下父親,父親不會生下自己,自己也將不存在,這又如何發生自己穿越到過去謀殺祖父的情況?按照這種邏輯推演,回到過去改變現在的時間旅行機器應當無法出現,或者說時間單一線性基礎上實現時空穿越的可能性不應存在,法律對此的探討缺乏前提。

二、多重空間:

在平行宇宙實施的行為

只能影響該特定時空

對穿越時空卻不導致「祖父悖論」的一種解答是多重空間論:或許世間並非僅有一個宇宙,而是存在無數個平行宇宙,當一個人回到過去,其只是去到了另一個宇宙而非自己宇宙的過去,或者其回到過去的舉動創造出了一個新的平行宇宙,當此人導致祖父死亡時,只是平行宇宙的「祖父」死亡並引致相應改變,該事件對於原本所在宇宙的歷史不產生任何效果,也就不會出現回到過去謀殺祖父將導致自己無從存在的悖論。

當前對多重空間、平行宇宙理論詮釋和運用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漫威電影宇宙系列,其《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即依靠回溯到平行宇宙的過去取回所有寶石將已經消逝的一半數量生命體恢復;同是源自漫威漫畫的電影《蜘蛛俠:平行宇宙》中,更是將多重空間的各類蜘蛛俠匯聚起來以對抗邪惡。

可是,多重空間的存在除去迷人的探險遐想外,也會產生危險,在美劇《相對宇宙》中,兩個平行世界某天突然打開了連接通道,二者的發展路徑,因其中一個地球上的禽流感被傳入另一個地球導致幾億人死亡而從此走向迥異,發生災難的世界心懷仇恨,不斷將自己這方的人類悄悄輸入另一個正常發展的世界,「取代」掉其對應的平行空間的「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謀殺、陰謀與動亂因此持續上演。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如果平行宇宙存在且具有相互穿越的可能,法律對之應當持何種態度?

首先,應當警惕和限制隨意穿越行為。穿越到過去或未來的平行宇宙,雖然不會對自己宇宙產生影響,但對被穿越宇宙的進程將造成不可預知的變化,回到平行世界的過去依靠信息時間差謀取利益、或者去到未來帶去那個時代稀罕少見的「古董」,這對於被穿越的宇宙的人類顯然不公平且存在相當的危險性,若不加以限制,時間與空間的互相穿越將產生無數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因果律混亂現象,社會秩序難以維持穩定。

其次,應當以維護自己所在宇宙利益為原則制定法律。既然時空已經不再存在不可突破的邊界,那麼,自身所在的宇宙和利益就應當首當其衝受到保護,避免其他宇宙的「侵蝕」和「傷害」。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中,面對無數個平行宇宙衍生的「自己」和「朋友」,人們首先感到的不是熟悉和親切,而是威脅和害怕,於是採取種種過激手段試圖保護自己。當差異和交互同時存在時,自我意識和群體歸屬的形成就不可避免,法律面對不同時空的聯繫和交叉,必然會像當前維護所屬國利益一般維護自身所在宇宙的獨立和利益。

再次,司法案件的事實查明在將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問題。一旦發生司法糾紛、事實難以確定時,法官或者當事人可以通過回到過去的方式將案涉事實回溯和記錄,且這種再次經歷並不會改變自己所在宇宙的歷史,法官據此作出裁判則僅需要考慮法律選擇和適用,冤假錯案的可能性將降低到一個極低的程度,當然,鑑於「蝴蝶效應」的存在,回到案發之前的行為也可能對案件的產生和發展過程造成一定影響,而無法100%地重現歷史,因此產生的誤差理論上無法根除,但在做好相應準備的情況下,情景重現仍然大概率會得到承認。

三、時空循環:

互為因果的穿梭行為

無法影響既定歷史進程

穿越時空卻能夠迴避「祖父悖論」的另一種解答是:即使懷著謀殺祖父的圖謀穿越回到過去,也會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達成目標,在過去實施的一切行為對現在和未來不會造成任何改變,甚至那些「穿越到過去」的行為本身可能成為引發當前事實的原因。

這是一種能夠完美解釋時空穿越後果卻又令人無比悲觀的理論,因為這意味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任何試圖改變歷史的行為都是徒勞。《信條》對於時空穿梭即持此種觀點。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電影《12隻猴子》中,在世界因突然爆發的致命病毒陷入絕境之時,男主按照科學家安排穿越回到病毒爆發之前試圖阻止病毒專家的研發和病毒洩露,卻陰差陽錯促成所謂導致病毒擴散的「12猴子軍團」的成立,最終男主在阻止病毒專家助手企圖的過程中中槍身死,倒在了當時仍處於童年的自己面前,所有行為歸於徒勞;改編自羅伯特·海因萊因小說的電影《前目的地》將命運的弔詭和時空穿越的莫比烏斯環效應發揮到了極致,作為「孤女」長大的主角,邂逅一「男性」懷有「小孩」,「小孩」生下後被人帶走穿越回過去送到一家孤兒院撫養,主角之後變性成「男性」,被「前輩」帶到7年前遇到一「女性」令其懷孕,後在「前輩」引導下成為時空特工,穿越回過去執行任務中阻止「爆炸犯」未遂受傷整容,終於認識到過去的「孤女」「男性」「小孩」「前輩」「女性」都是其本人不同階段的身份,甚至最後發現「爆炸犯」也是年老精神錯亂的自己,主角最終將「爆炸犯」擊斃實現了莫比烏斯環的閉合;臺灣劇《想見你》卻給出了一個終結時空循環的光明結局,最後依靠女主的努力改變了歷史,可之前所有的故事和美好皆成烏有,仍令人唏噓。

如果穿越時空卻無法改變歷史得以確證,對於尊崇自然法和自由主義的部分法學學者無疑是沉重的打擊:自由意志並不存在,歷史將按照冥冥之中的天定絲毫不差地演進。

在此設定下,個人的選擇已經無足輕重,思考的人類甚至連令上帝發笑都不可能:因為思考本身也是被設定和固化的。可對於實定法而言,不能任意改變的歷史與世俗生活的關係並不大,為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人類發展,仍然需要基於平等、公平、正義、秩序等法律價值為社會運行設定規則,即使命運無法更改,但依憑努力仍然可以達成所追求的目標和理想,不竭盡全力,又如何知曉命運給自己安排了怎樣的未來。

只是此時,關於規制穿越歷史的法律,似乎就可有可無了,因為已經發生的歷史必然是伴隨著後人的「穿越」而共同形成的,無論是否對穿越行為作出限制,歷史也不會更改,即使予以幹涉,也僅能表示無形的命運之手早已安排「歷史的車輪」走上這條軌道。

「當一位傑出的老科學家說什麼是可能的時候,他差不多總是對的;但當他說什麼是不可能的時候,他差不多總是錯的。」

宇宙仍有無數奧秘等待人類去探索,或許穿越歷史的可能性並不限於上述幾種,看似合理的邏輯推理和理論假想或許僅僅是目前科技水平下的人類幼稚的「猜測」。

相對於浩渺的星空,法律能夠施加影響的方面仍然很少,法律制度的內涵和邊界將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拓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

掃描二維碼

原標題:《由《信條》聯想開去——法律視角下對時空穿梭的三種理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理解這三個概念就能看懂《信條》諾蘭是怎麼逆轉時空的 星際穿越
    諾蘭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是有關時空扭曲、時空穿越的高概念電影,再加上剛剛上映的《信條》構成了諾蘭的時空三部曲。 在諾蘭的電影《信條》中,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
  • 《SOUL》:靈性視角下的時空架構
    由於篇幅限制,小編將從靈性視角出發,分別以「背景篇」、「角色篇」、「人生篇」三個維度展開,與大家共同探討,在這部影片中所隱藏著驚喜之處。在背景篇中,我們將深入領略《SOUL》所構建的靈魂世界:生之彼岸、生之來處、投影時空、忘我之境。在這如夢如幻的靈魂世界中,也許正激發著我們潛意識層面的「似曾相識」。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再嗜睡的觀眾,終有醒來一刻在《信條》以主人公為軸的巨大時空閉環裡,正向與反向的人物各自遵守所在「向度」的物理邏輯,進而達成時空交匯時「不可思議」的戲劇及視覺衝擊。但這份「不可思議」,真的還是那些「看不懂」甚至「聽不清」的高深概念帶來的嗎?
  • 科學家談《信條》,時空逆轉現實嗎?
    《星際穿越》主要研究蟲洞和時間旅行,《信條》則在思考是否有可能反轉物體或人類的熵,讓其在時間中來回穿梭做到「時光回溯」。作為一個科幻電影,我能理解他們「想拍一部電影,而它不需要考慮是否符合現實」的想法,我能接受這一點,但很多情節並不合理,所以對我來說,很難像欣賞其他科幻電影一樣去欣賞這部電影。《信條》中的「科學」是否經得住推敲?
  • 時空穿梭的可能性?
    時空穿梭的可能性? 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去到未來是必然可以實現的! 現在有很多電影、電視劇、動漫都以時空穿梭為題材,或回到過去,或去到未來,又或者是平行宇宙。就我的想法來說,首先: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把一個人的時間流逝速度降低,而其他人的時間流逝速度不變,當兩者的時間流逝速度無限變大時,就成為了穿梭時間。去到未來和回到過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回到過去是拿回已經消逝掉的事物,而回到未來則只是因為比較的對象不同。與自己周圍的時間相比較,毫無變化,而與其他人的時間相比較,便是去到了未來。
  • 時間逆轉時空交錯的炫酷 也掩蓋不住《信條》存在的物理硬傷
    電影《信條》近期在國內影院上映。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在電影《信條》當中,出現了兩個時間表述,分別是正向的時間和逆向的時間,時間有方向嗎?電影裡設定的熵減能夠逆轉時空,理論上真是這樣的?
  • 《信條》,混沌世界裡誰是誰的主宰
    混沌的世界說的不就是這個不斷被逆轉錯亂的時空,黃昏時分沒有敵人對應到反派安德烈想要在黃昏時分結束自己的生命讓整個世界跟著一起陪葬。簡單一句暗號,也是這個世界的設定,還是整個故事的走向。電影結尾,通過兩男主的對話,算是簡單解釋了整件事的發展,看完覺得好像理解了點,逆轉世界就是負負得正。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看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先達成一個共識:「用全新的視角看世界」,這也是在《信條》預告片裡以及小黑在結尾處說的話。如果你堅持呆在自己的常識和邏輯裡,那麼就不要讀下去,因為後面要聊的東西,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認知。
  • 燒腦巨製大片《信條》上映,想看懂電影,你得先懂這些!
    小夥伴們,由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全新燒腦力作《信條》今天終於上映了。一路從《星際穿越》《記憶碎片》《盜夢空間》看過來的大家,內心是不是激動中又帶有些許慌張呀?萬一電影的信息量太大,一刷「看不懂」怎麼辦?別擔心,今天就先給大家簡單的「補補課」,說一說電影裡的一些概念,希望能減輕小夥伴們觀影時的壓力。
  • 超過光速之後會怎樣,穿梭時空進行時空旅行?
    相信每個科幻迷,都非常憧憬時空穿梭,夢想有一天能夠穿梭於各個時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時空旅行。那這個幻想可以實現嗎?據現在科學技術尚無法實現時空的穿梭,但是我曾在一篇文章裡看到過揭秘說有些科學家正著手研究這個問題,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我看來穿梭時空的技術應該只能寄希望於超音速領域,畢竟當年愛因斯坦也說過。我的這種觀點有點不太嚴謹,畢竟很多科幻電影的情節也藉此進行時空穿梭,部分原因是這個,另一部分就是愛因斯坦的學說了。
  • 美國科學家將開發穿梭時空飛行器
    美國科學家將開發穿梭時空飛行器 2008-08-04 eNet&
  • 《信條》2個入門級隱喻,簡化理解逆時空奇觀,與隱藏的時間之謎
    正在全國熱映的《信條》被稱為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最"燒腦"的電影,由約翰·大衛·華盛頓與羅伯特·帕丁森等主演,講述信條組織逆轉時空、拯救世界的故事。目前豆瓣7.9分。本文不涉及科學、物理知識,從最簡單的隱喻入手,以日常經驗體會設定,簡化理解諾蘭創造逆時空奇觀之想法。
  • 時空穿梭是否存在?時空穿梭是到了過去還是未來?!
    時空穿梭是否存在?蟲洞如何用於時間穿越?有望實現大統一的弦理論時空穿梭是到了過去還是未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及物理學教授——布賴恩·格林(Brian Greene),弦理論研究的領軍人物。我們知道怎麼做,我們可以穿越到未來,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這件事。愛因斯坦闡述:「如果你以接近光的速度在太空進行穿越、停留和返回,那麼你的時鐘就會走得更慢。所以當你出發時,這是地球的未來,你穿越到未來了。」愛因斯坦還說了:「如果你在一個強大的引力源附近徘徊,比如中子星、黑洞……你剛好在它們的邊緣,你的時間比其他人的都慢。
  • 關於《信條》的4大熵腦筋迷思
    但由於導演在影片中加入了熵減、逆轉時空、時間鉗形運動等設定,片子的理解難度指數級上升。兩個半小時看完,大家紛紛覺得自己不懂,但無法跟朋友描述這種不懂,因為你不懂自己究竟哪裡不懂。大家甚至不敢二刷,怕刷完了還不懂,坐實自己是傻子的事實,畢竟第一遍看完你連男主叫啥都不知道。於是他們聚集在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求劇情解析,比上學時抄作業還積極。
  • 幾類很典型的時空穿梭電影盤點
    時空穿梭類的電影很多,但到底是如何穿越的時空的,形式就多種多樣了。硬科幻類的電影,會在這方面比較講究;軟科幻或純粹幻想的電影,其穿越時空的形式可就是花樣叢生了。總結起來,用於時空穿梭的工具,典型的有三類:1、蟲洞類;2、時空機器類;3、其他各種莫名其妙穿越類。從穿越的角度講,前兩種類別科幻成分較重,第三類就幻想成分偏多了。蟲洞類蟲洞類穿越就是利用宇宙中已經存在的蟲洞進行穿越。這方面最典型的電影就是《星際穿越》了,圖中這個球,就是蟲洞。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如果只是一部分觀眾看不懂很正常,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力和專注度本就千差萬別,但如果絕大多數觀眾的第一反應是一頭霧水,我們似乎就必須要從創作者身上找原因了。 至少在過去,諾蘭做的很好。記憶和現實的反覆重組、多重夢境的墜落、蟲洞中的時空旅行,這些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門檻很高的概念,都被他用電影視覺的方式呈現了出來,並且舒暢地傳遞給了觀眾。
  •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究竟講了個啥?」「一開始我以為我看懂了,中間我覺得我應該懂了,後來我發現除了槍戰我啥也沒看明白。」這恐怕是大部分觀影者的直觀感受,《信條》真的那麼晦澀難懂嗎?《信條》到底在講什麼故事?「熵」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於1865年提出,用來表達能量或物質有序或失序的狀態,一個系統越混亂熵值就越高。拋開純粹的科學理論,影片中,熵與時間線的關係可以理解為,隨著熵的逐漸增加,時間流動開始出現方向性,而在宏觀世界裡熵是逐漸增加的趨勢,即,從有序到無序。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增加,整個世界只會從混亂走向更混亂。
  • 熵,祖母悖論,《信條》如何逆轉時空?
    電影《信條》是諾蘭導演又一燒腦力作,該片以全新的方式詮釋了時空穿越。同樣是穿越時空,在以往的電影中,故事的主角是在不同時間節點上進行跳躍,這部電影卻沒有採用這個套路,而是使正反時空交疊在一起,創造了新的視覺觀感。在科幻電影中,穿越時空,主流的方式是利用時間機器,要麼就是像電影《星際穿越》中那樣利用蟲洞等時空隧道。
  • 如何理解高維時空?試試看這部電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靜境,ID:FM188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今天再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星際穿越》,幫助我們更好理解高維時空的概念。在這部電影中,喬納森·諾蘭大編導利用墨菲的房間,給我們展示出來了多維空間:庫珀進入高維空間後在多個立方體中穿梭——這就是在高維下看待四維時空的一種狀態。墨菲的房間相當於我們三維空間的節點。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這個向來喜愛玩弄時間的男人,再次精進完善了,他心中關於時間洪流的意義。於他而言,時間是個很有趣的命題,也是纏繞他後半生電影題材的主題。在他看來,穿梭在現實與夢境間,漫遊在宇宙與回憶間。時間都是極富存在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