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逆轉時空交錯的炫酷 也掩蓋不住《信條》存在的物理硬傷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電影《信條》近期在國內影院上映。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在電影《信條》當中,出現了兩個時間表述,分別是正向的時間和逆向的時間,時間有方向嗎?電影裡設定的熵減能夠逆轉時空,理論上真是這樣的?電影裡出現的單電子宇宙、祖父悖論又是怎麼回事?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看懂電影,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天津大學理學院量子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呂宏教授,讓他談一談這些「高冷」的物理學概念。

也許100年後穿越到未來並不難

《信條》用影像呈現了時間命題。影片中的人物通過旋轉門製造出的逆向時間可以讓人物和未來的自己偶遇,但穿越人物的一切運動軌跡是逆向的,視覺上是倒帶的效果,展示了逆向時間和正向時間交織。

「什麼是時間?一般人們會認為時間是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因為生活中經常運用時間,但是仔細一想,又好像什麼也說不清,其實就連最頂級的物理學家也說不清楚到底什麼才是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呂宏認為,之所以說不清,是因為時間這個概念,不像可以拿在手上研究的物質。空間也有相似的特質,但至少人們可以停留在某個地方,或者可以重複到訪這個地方,概念就更直觀一點,但時間連這點都做不到。

呂宏表示,在哲學上有兩種時間的概念:一種是現實論,認為所謂的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現在這個點才真實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穿越不可能實現,因為沒辦法穿越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另一種是永恆論,認為時間像空間一樣永遠存在,我們沒法回到過去,但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這兩個只是哲學觀點,很難說哪個對哪個錯。不過,現在的時空理論,無論是狹義相對論還是廣義相對論,基本上都更加支持永恆論。

「既然是永恆的,就有時間穿越的可能性,因此有其在理論或哲學上探討的必要性。這就涉及到時間有方向的問題。從基礎物理的理論來看,時間往未來走的是一個方向,往過去走的是另外一個方向。」呂宏舉例說,觀看桌球在空中飛行的視頻,一般情況下人們無法區別視頻是否倒放,但觀看玻璃瓶從桌子上掉下去摔碎的視頻,視頻倒放時,沒有人相信這是自然發生的事情。在基礎物理理論中,時間完全可以像視頻一樣倒放,但是在現實的複雜系統中,人們沒有觀測到時間可以倒流的經驗。

呂宏說:「其實,時間穿越到未來,在相對論框架下完全可以做到。比如乘坐一架足夠高速的飛行器離開地球,根據相對論的運動物體時間延緩效應,在飛船上只過了一年,而我們在地球上可能已經過了100年。當再回到地球的時候,就相當於穿越到了未來;或者通過生物學或醫學手段,把自己冷凍起來,100年以後解凍,也就等於直接穿越到100年以後了。穿越到未來,從技術上來說並不困難,目前技術可能還做不到,但是我相信100年後完全可能做到。」

電影中時間倒流情節不可能實現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信條》,那就是:決定人類終極命運的根本不是核戰爭,而是一場時間之戰。電影劇情引入的第一條法則就是「熵減」,當「熵增」變成「熵減」,神奇的時間逆轉也就發生了。

「物理上用『熵』表示一個系統的自由度和無序化程度。」呂宏介紹,比如操場上有100個人站隊,站得很整齊,這就意味著系統自由度很低,每個人只能站在某個位置,但是如果這些人可以隨意走動,系統的自由度就越來越大,隊伍肯定會越來越混亂。這就是從低自由度往高自由度發展、越來越混亂的熵增過程。

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的熵必隨時間而增加,這是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定律。如果在一個開放的局部系統中,系統外面還有一個更大的系統,熵是可以減少的。這是人們能活著的原因。活著,就是保持身體的秩序,心臟跳動、大腦思考……之所以能夠維持這個秩序,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通過進食補充負熵,使身體更有秩序。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熵會越來越大,時間的方向就是熵增加的方向,這就把時間跟熵增或者熵減概念聯繫起來了。」呂宏舉例說,一個瓶子掉下來摔碎,變成一地玻璃碎片,這顯然是一個熵增加的過程,但假如逆轉,就變成熵減了。物理學告訴我們封閉系統內的熵是不能減少的。唯一能實現的途徑,只能是時間反演。因此在任何封閉系統內的逆熵可以等價於該系統的時間倒流。

但這部電影中的情節在現實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宏觀世界無法形成一個不與外界交換的封閉系統。在電影裡,主人公身處正向時間,通過旋轉門就來到逆向時間的熵減空間。於是汽車倒著開,子彈也是反著飛,所有的運動都是反的。呂宏質疑:「假如一個人處在那種狀況,人體的新陳代謝是按正向時間進行的,但人以外的世界又處於逆向時間。人還在正常的變老,但是衣服外面的世界卻越來越年輕。這樣的話兩種空間就會有個界面分割開,但人整體是一個多粒子系統,怎麼去分割?這種情節設計在宏觀系統上不可能成立。」

不過,電影《信條》也有創新之處,跟普通穿越劇不太一樣。普通穿越要麼是穿越回過去,要麼就是穿越到未來。「這部電影的穿越是進行性穿越,過去和未來兩個世界同時放在一起,這是很有意思的遊戲角度,但是現在從物理上來說不太可能實現。」呂宏說。

單電子宇宙和祖父悖論

單電子宇宙這個概念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最早提出來的,惠勒想像,宇宙也許只有一個電子,電子可以在時空中隨意來回走動,電子沿正時間方向運動,就是普通的電子;沿逆時間方向運動,就是一個正電子,也稱反電子。

呂宏介紹,惠勒提出單電子宇宙理論,可以解釋量子力學中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宇宙中的所有電子,除了所在位置、速度等這些外在性質不同外,都具有相同的質量、電荷數,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所有的電子都是全同的。但是單電子宇宙理論有一個缺陷,它無法解釋電子和正電子在數量上的巨大差異。顯然單電子宇宙中,電子和正電子應該數量相當,但事實截然相反,正電子數量很少。

祖父悖論是時空旅行中的著名理論。如果你能進行時空穿梭,並回到過去,見到了兒童時代的祖父,由於種種原因,你要殺死自己的祖父,這種操作是否可行?如果你能殺死自己的祖父,那麼你又如何在未來出生?無法在未來出生,那麼又如何穿越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

「在廣義相對論裡,由於時空彎曲等原因,理論上可以存在一些封閉的時間曲線,但在封閉的時間曲線裡,不允許有違背因果關係的存在,即使有時空穿梭,也必須要滿足因果關係的對稱的自洽性。」呂宏說。

祖父悖論還有另一種解釋:進行時空穿梭,到達的其實是另一個平行宇宙,殺死的也是平行宇宙中的祖父,與自己所在的初始宇宙沒有任何關聯,因此祖父是可以殺死的。對此,呂宏表示,如果時空穿越是從一個宇宙穿越到另外一個(平行)宇宙。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線並沒有閉合,理論上有可能。

呂宏表示,第一種理論是基於廣義相對論的推論結果,而平行宇宙理論在得到實驗或想像實驗加以證實前,還只是一種純猜測。(記者 陳 曦)

相關焦點

  • 《信條》中掩蓋不住的物理「硬傷」
    原標題:時間逆轉時空交錯的炫酷 也掩蓋不住《信條》存在的物理硬傷電影《信條》近期在國內影院上映。被這部電影「燒糊了腦子」的觀眾不計其數,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是大反派想用逆轉時間的殺傷性武器毀滅現世,不過一系列和時空逆行相關的科學概念以及非線性敘事,直接把觀眾繞懵。
  • 熵,祖母悖論,《信條》如何逆轉時空?
    現在看來,這種方式顯然是不可能穿越時空的,而《復聯4》中鋼鐵俠等人進入量子領域穿越時空的方式則更靠譜點。在電影《信條》中也有時間機器,不過這個時間機器有點不同,因為這裡穿越時空靠的不是時間跳躍,而是使物質的熵發生逆轉,進而使這些物質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 科學家談《信條》,時空逆轉現實嗎?
    《星際穿越》主要研究蟲洞和時間旅行,《信條》則在思考是否有可能反轉物體或人類的熵,讓其在時間中來回穿梭做到「時光回溯」。就比如說,你聽見時鐘在嘀嗒作響,感受到時間在流逝,這跟「熵」的概念有關,如果你能夠逆轉熵,也許就能夠讓時間倒流,這一點在理論上也許不完全是錯誤的,這是你可以認同的結論。但是電影對時光逆轉的後果的描述和解釋並不符合邏輯。那麼,到底什麼是熵?
  • 《信條》與時間之謎
    如果你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醒來,就會墜入萬劫不復的靈薄獄(Limbo)。愛因斯坦認為,四維是存在的。但這個四維,是在合併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後的存在,不是一個三維空間存在外加它在時間上的演化。在2014年上映的《星際穿越》中,諾蘭探討了更多的物理問題。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這個向來喜愛玩弄時間的男人,再次精進完善了,他心中關於時間洪流的意義。於他而言,時間是個很有趣的命題,也是纏繞他後半生電影題材的主題。在他看來,穿梭在現實與夢境間,漫遊在宇宙與回憶間。時間都是極富存在感的東西。
  • 諾蘭《信條》裡的時間逆轉在理論上可能嗎?是否符合科學?
    鬼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大片《信條》(TENET)上映了,這位拍了十部電影有九部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三部在9分以上的號稱沒有拍過爛片的鬼才,迎來了他的第十一部電影大片。從豆瓣評分你就能看到觀眾對他的認可和喜愛,從以下截圖記錄的評分可以看到,平均分高達8.7,這是別的導演無法企及的高度。
  • 「影評」《信條》與時間之謎
    以諾蘭的風格,在這個過程中,他一定看了很多關於天體物理、量子物理、引力波,甚至弦理論的書,並請教過頂級物理學家。諾蘭就像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對人類的未知執著地追問,並試圖給出自己的答案。在諾蘭早期作品、2000年上映的《記憶碎片》(根據喬納森·諾蘭同名短篇小說改編)中,諾蘭就講了一個關於時間和記憶的故事。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當你有逆轉時空的超能力,怎麼阻止「三戰」發生?
    假如你有了逆轉時空的超能力,又該如何阻止尚未發生的三戰呢?時間,將成為解開所有謎團唯一的鑰匙。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新片《信條》正式登陸中國內地院線。這部在疫情期間就備受期待、堅守暑期檔上新的好萊塢大片,一度成為全球電影業的復甦希望:《信條》國際票房首周高達5300萬美元,霸佔32個國家及地區票房榜冠軍。
  • 看不懂《信條》?你需要的是這份「時間指南」
    人類是如何幻想時間的?諾蘭關於時間的探索是如何延展的?《信條》又是如何實現「時空逆轉」的? 本文,我們和你一同打開時間的大門,開啟一段「腦洞大開」的探索之旅。 直到1895年,威爾斯的《時間機器》才提供了一種更靈活,也更可信的機制:一臺時間機器。時空旅行的概念於是出現了,人類關於時間的想像也開始有了理論依據——基於牛頓的絕對時間觀,時間是第四維的存在,人類怎樣穿過三維空間,就能怎樣穿過四維空間。 關於時空旅行的觀點也分為兩派。
  • 理解這三個概念就能看懂《信條》諾蘭是怎麼逆轉時空的 星際穿越
    諾蘭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是有關時空扭曲、時空穿越的高概念電影,再加上剛剛上映的《信條》構成了諾蘭的時空三部曲。 在諾蘭的電影《信條》中,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
  • 如何理解《信條》中「熵」的體現,時間逆轉有可能嗎?
    千呼萬喚,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燒腦神作《信條》,終於上映了。影片講述了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國際特工試圖利用「時空逆轉」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諾蘭導演一向熱衷「時間」主題,這次更是玩出了新境界——同一空間內同時存在「正向」和「逆向」行進的事物奇觀,簡單粗糙地說就是「局部時間倒流」,給我們帶來了驚妙的觀影體驗。這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現實世界中的時間為什麼只能是向前發展的?時間逆轉有可能實現嗎?
  • 時間逆轉,拯救世界?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2:時空穿越和時間逆轉有什麼區別?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1:《信條》中一定存在平行空間,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愛過,啊,不,沒有的話後續劇情不成立,後面再講。2: 逆轉時空現在的視頻沒有倒放功能,以前的錄像帶有,現在的剪輯軟體裡也有,可以倒放劇情,那麼劇中的人物和物品運動都是逆轉過來的。這種就是時間逆轉——時間倒流,人物倒著走,灑的水回到杯子裡。
  • 關於《信條》的4大熵腦筋迷思
    但由於導演在影片中加入了熵減、逆轉時空、時間鉗形運動等設定,片子的理解難度指數級上升。兩個半小時看完,大家紛紛覺得自己不懂,但無法跟朋友描述這種不懂,因為你不懂自己究竟哪裡不懂。大家甚至不敢二刷,怕刷完了還不懂,坐實自己是傻子的事實,畢竟第一遍看完你連男主叫啥都不知道。於是他們聚集在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求劇情解析,比上學時抄作業還積極。
  • 時間倒流、子彈逆轉,諾蘭的《信條》是怎麼自圓其說的?
    諾蘭對觀眾一直都相當照顧,之前的作品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剪輯手法都相當樸實,這次的新片《信條》更是將其中時間逆轉的片段播放了兩次,真正讓人難以理解的其實是其中的概念和設定。熵,逆轉時間的熱力學概念影片中主角為了拯救世界,也為了順便拯救女主角(如果有女主角的話),多次逆轉時間,而時間的逆轉,就是通過熵實現的。
  • 《信條》2個入門級隱喻,簡化理解逆時空奇觀,與隱藏的時間之謎
    正在全國熱映的《信條》被稱為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最"燒腦"的電影,由約翰·大衛·華盛頓與羅伯特·帕丁森等主演,講述信條組織逆轉時空、拯救世界的故事。目前豆瓣7.9分。本文不涉及科學、物理知識,從最簡單的隱喻入手,以日常經驗體會設定,簡化理解諾蘭創造逆時空奇觀之想法。
  • 《信條》炸了,諾蘭式燒腦公式,逆熵倒轉時間!
    時間線的扭轉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科幻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作品中了,《終結者》中康納和莎拉為了阻止天網系統誕生而不斷在未來和過去中穿梭、《神秘博士》中博士與裡芙·桑之間「你的未來是我的過去」產生的愛恨糾葛等,都在從某個角度闡釋者時空扭轉的奇妙法則。而在《信條》,扭轉的已經不只是時空。
  • 《奇異博士》,卷福披上魔法鬥篷,時間寶石逆轉時空
    古一法師不再多說,一掌將卷福靈魂推出體外,讓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魔法的存在。自此,卷福就呆在這裡開始了學習魔法的過程。白天練習魔法,晚上則靈魂出竅學習魔法書上的知識,真是雙倍的快樂。其實看慣了以往超級英雄的精彩打鬥,突然來了一部炫酷迷人的魔法場面。確實能夠讓人感到驚喜,裡面的特效看的人眼花繚亂。鏡像空間,整個世界的建築開始顛倒,隨意整合融合。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如何「逆轉時空」?如果你對整部電影的故事完全一頭霧水,那麼你首先得去理解電影最基本的「逆轉時空」概念。簡單的說,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主角」遇上一個叫做「Turnstile」的東西,這裡我們姑且稱之為「逆轉機」的儀器,走進去就會將時空逆轉。也就是說,順向時間會變成逆向時間,萬事萬物都「向後倒行」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