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太神奇了!奇思妙想在自由的發展中誕生......
來看看孩子們自由運用材料創作的作品吧!
只是,千萬別以成人的固有的眼光來進行評判哦!否則,你會無法了解到孩子真正的想法,無法理解從孩子們腦海中與手中,誕生的是怎樣的作品。
首先得說一下,邀請萌寶拍她的作品照片,可是費了一番功夫的:
萌寶在創作中,看她停下了動作,以為她創作完成,故詢問:「萌寶,你創作的是什麼作品呀?」萌寶看著自己面前的作品,想了想,搖搖頭。
我再一次詢問:「你可以給我分享一下你的是什麼作品嗎?」萌寶搖頭,不願意分享。
我不放棄,語氣讚嘆:「可是我覺得你的作品好特別,特別的有創意。」萌寶原本微皺的眉頭鬆動開,告訴我:「我還沒做完呢!」
我開心回應:「好的,那等你做完了再分享,可以嗎?」她笑著點點頭。
等待了一會兒,萌寶很高興的跑過來:「老師,我做好啦!」
萌寶做的創意花籃,可擺放,可懸掛的哦!對稱性把握的特別好!
家俊的作品是「發散性思維」的,有迷宮,有通往懸崖的道路......並且是有情節的作品,他可是邊描述邊完成的。
他往捲起來的紙團裡吹氣,按照他的分享是這樣的:我把裡面裝上了一丟丟的空氣,然後它會變成炸彈,一扔到地上,就會爆炸!
還有更抽象的——成躍把他的作品送給我了,我請他介紹一下他的作品,他說:這有房子,旁邊的(粉紅色的)是桌子,桌子有一個腦袋,長腦袋的桌子。聽完他的介紹,我覺得這就是未來的「抽象藝術大師」呀!
每一次,孩子們的創作作品都會讓我感到驚訝,因為這些奇思妙想,是作為成人的我不具備的,我們的思維是被固化了,或者可以說,
我們從小就沒有機會在這樣自由的環境下去發展自己,讓自己成長的更加的完整,所以我們的發展其實是欠缺的。
這也決定了在現在的今天,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投入去學習,去成長自己。只是有些東西,比如孩子們這種靈性的思維創作,是學習獲得不了的。
又聯想到,那些參加美術補習班的孩子,他們的作品完成後,都是模仿老師限定的模樣,所以展示出來的,千篇一律,樹是那樣的,貓是這樣的,孩子在創作前,就被固定了這樣的思維,耳朵聽的,眼睛看的,並不是屬於他自己的。
所以我更傾向認同這樣的模式:陪伴者提供足夠的自由,讓孩子自己發散思維,他們會把自己觀察到的,與自己平日累積的認知,相結合,碰撞,創作出形態各異的,屬於每一個人的特色的,絢麗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