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inSite | 實驗室裡的奇思妙想

2021-02-25 DeepTech深科技


(圖片來源:NASA | AMES | WENDY STENZEL)

【演繹inSite】是鴻繹智庫近期推出的一檔青年科學家劇場式演講欄目,內容聚焦「硬核」科學的現實應用價值,追尋從「科學」到「科技」再到「產業」的實現過程。


這是一個全新的科學文明時代。

從科學到科技,從科技到產業,每一個階段跨越需要的時間,不再是數十載、或是幾個世紀。現在,一項科技應用從實驗室到實際商用落地,最快幾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在有生之年,可能見證無數次跨越「科學、科技、產業」的文明進展,見證無數次「夢想成真」。


所有人都知道科學是未來,所有人也都相信科技會創造奇蹟。但當我們說起科學與科技,最先會想到什麼呢?


實驗室裡的奇思妙想?

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開始成為高額獎金池裡的彩票?

還是,成群出沒的科技創業獨角獸們?

....


許多人討論科學與科技,是腦洞大開的未來想像。比如 「火箭」、「火星上有水」、「冷凍大腦」、 「意識上傳」等,就像是一場場美麗的煙花,在夏天的夜晚,三五好友啃著冰鎮西瓜,一起拍手叫好,然後各回各家,第二天起來,我們仍與之前並無差別。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各自散去,如果我們停下來思考,第二天是否會有所不同?


如果當我們看到火星上有液態水,停下來思考一下:在負幾十度的環境下還存在的液態水,很有可能是高含量鹽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關注的下一步突破會是什麼?是在高濃度鹽水中微生物的生命機制?還是鹽水淡化的技術?

如果當我們看到冷凍大腦、大腦意識上傳的科技出現,停下來思考一下:大腦與意識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大腦的神經突觸在冰凍之後還能解凍恢復正常作用嗎?而「意識」究竟是什麼?在神經元之間的流動又是怎樣的型態?


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遠超過 「火箭」、「火星上有水」、「冷凍大腦」、 「意識上傳」這些講完就被遺忘的表面故事。這些問題背後擁有更迷人、更有趣的理解。

(圖片來源:JAXA)

【演繹inSite】就是想跟你分享這些科學背後的有趣理解。下一次,當有人在你面前提到這些,你將不再只是「吃瓜群眾」,你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跟我們一起成為「未來的洞見者」,傳遞、分享科學,並成為科學的獲利者。


我們相信,在這個時代裡,從科學到科技、從科技到產業的加速推進,不只關乎科研從業者,這也將成為每一個身處這個時代中的人,不應該錯過的機會。


關於鴻繹智庫

2018年6月2日,DeepTech 深科技正式宣布與富士康科技集團攜手共同發起成立「鴻繹智庫——新興科技智庫平臺」,此一平臺將成為全新形態的、連接科研能力與產業能量的新興科技創新驅動力量,打開科技人才和產業資源的通路,建構數據科學驅動的科研服務平臺。

 

鴻繹智庫將是一個開放平臺,面向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業家、企業、機構投資人,提供從科學到科技,從科技到產業的完整價值傳遞服務。

 

鴻繹智庫科研服務平臺將分階段對產品及服務進行迭代,在智庫運營初期,將以線下活動為主,將以大型峰會、技術、人才、資本相關中小型閉門會議、數據競賽、黑客松、技術項目路演等形式為主,同時結合科技行業報告、科技發展趨勢報告、人才報告、科研成果盤點等報告的定期發布。一方面為企業提供發展戰略層面所必須的信息及資源,另一方面為科研人員或技術創業者們提供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所需的資金支持或產業商用的渠道。

歡迎需要建立專家網絡 /人才網絡,布局核心技術與投資併購項目的企業集團、投資機構聯繫我們:contact@honyiresearch.com

歡迎希望推進新興科技落地實現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業者與我們聯繫:experts@honyiresearch.com


閱讀原文報名↓↓

相關焦點

  • 自由創作中誕生的的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在自由的發展中誕生......來看看孩子們自由運用材料創作的作品吧!只是,千萬別以成人的固有的眼光來進行評判哦!否則,你會無法了解到孩子真正的想法,無法理解從孩子們腦海中與手中,誕生的是怎樣的作品。
  • 奇思妙想:長安引力有何與眾不同
    其中,長安引力作為長安汽車寄予厚望的重磅車型,更是採用了許多奇思妙想的設計,在國產緊湊級SUV產品線中顯得十分搶眼。 可以看出,長安引力在設計方面確實充滿了奇思妙想,在同質化嚴重的SUV市場中顯得與眾不同。對於崇尚個性的車友來說,長安引力是個不錯的選擇。
  •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雨衣頭盔」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雨衣頭盔」 深圳這段時間的天氣 真的是又雨又風又太陽 上一秒豔陽高照 下一秒傾盆大雨
  • 「奇思妙想」短視頻大賽即將開啟,讓我們打開科學的奇幻之旅
    你也曾在生活中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嗎?生活是科學萌發與生長的土壤,科學是生活量變與質變的催化劑,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理論、遙不可及的技術,也許就來源於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事物、容易忽略的現象,其中說不定大有文章、奧妙無窮!
  • 從100幅垃圾分類宣傳畫裡,看到武漢小學生的奇思妙想
    長江網12月29日訊(記者王慧純 通訊員金輝)「環保號」機械恐龍吸入垃圾,在肚子裡分類;灰暗天空在垃圾分類後變成蔚藍晴空;一張四色分明的飛行棋盤,玩著玩著就能學會垃圾分類……29日上午,「垃圾分類·江城童行」頒獎典禮在武漢市常青樹實驗學校開幕,展出的100幅優秀作品展現出武漢小學生令人驚嘆的奇思妙想
  • 四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習作,我的奇思妙想——時空記憶球
    所以本單元的習作,也是要我們來完成這樣一篇類例的習作,我的奇思妙想。這篇作文,雖然是奇思妙想,但並不等於幻想,是要立足於一定的現實基礎上的。從既有的現實中,去觀察和發現存在的不足,不便之處,通過我們的發明創造,讓這個不足和限制,得到補足和改進,這也是本篇作文的題旨。
  • 華科的奇思妙想——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前沿青年團隊的調查報告
    因為隔三差五開科研會,鼓勵奇思妙想、天馬行空,圈裡圈外都私下把學術前沿青年團隊稱為「奇思妙想團隊」。蘭鵬飛經常和團隊兩位80後教授周月明、黎敏一起在超快光學實驗室工作到深夜,但每周在科技樓5樓學術討論室舉行的「神仙會」依然雷打不動。「現在我們不僅僅是滿足能給電子拍照,還要多嘗試用雷射操控電子的速度。」
  • 奇思妙想大比拼!這場創業大賽總決賽「金點子」頻出
    在「半潛船」上360度全景欣賞水下世界、用異型膠囊替代塑料包裝、操控機器人進行心內科手術……這裡,是「金點子」激情碰撞的舞臺;這裡,是奇思妙想的盛會。12月12日,「奇思妙想浙江行」2019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杭州舉行。
  • 發揮奇思妙想濟南七中舉行DNA大賽
    為讓學生將抽象知識形象化,濟南七中生物組發揮奇思妙想,組織學生利用日常用品動手製作DNA結構模型,並將這變成了一場製作大賽。
  • 我愛科學,快看恆口示範區小學生的奇思妙想作品
    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裡學校積極動員,營造氛圍,以「熱愛科學,創造未來」為主題,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像、自主創新、動手實踐,感受科學的無限魅力。開幕式上何鵬校長做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號召同學們要在本次科技節中,積極實踐,大膽想像,勇敢創造,把閃耀著智慧結晶和創造火花的作品獻給科技節,讓科學的種子在我們幼小的心田生根、發芽、開花。
  • 小發明裡藏著大創意 奇思妙想「玩轉」創新科技
    橋梁道路智能管理、智能分揀機器人、漂浮式晾曬海帶平臺、車載式城市霧霾清理裝置,學生們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變為一個個奇思妙想,通過展板和模型展示著自己的創意。
  • 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
    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徵集活動自2月3日開始已經陸續收到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稿件了,即日起我們會遴選一些精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 奇思妙想|假如地球自轉速度提高兩倍(第2期)
    這一期的奇思妙想就到這啦,咱們下期再見~歡迎關注小學渣,小學渣會持續推出更多優質內容。如果你有什麼奇思妙想或者稀奇古怪的問題也歡迎私信小學渣~
  • ...分享你的奇思妙想!|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sivir的作用機理
    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徵集活動自2月3日開始已經陸續收到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稿件了,即日起我們會遴選一些精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 孩子們奇思妙想的小發明
    孩子們奇思妙想的小發明科幻cosplay表演同學們異彩紛呈的科技小製作  校園科技活動月來啦!別看這每學期各學校都會舉辦的慣例活動,但卻是同學們參與度最高,玩得最嗨的時候。智能防近視提示器、水果發電機、太陽能無人駕駛車、智能無人愛心送餐車、智能分揀流水線、隱蔽存錢盒……今年校園中最受熱捧的都是實用性強的科技創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學校的科技節,看看同學們有哪些奇思妙想。
  • 這些奇思妙想的作品令人讚嘆→
    玳瑁珊瑚瓷有斑駁滄桑,有瑰麗奪目,有千佛朝宗,有鳳尾長舞,大千世界盡收其裡,美不勝收,奇妙無比。作品名稱:《蝶戀花-海南苗族飾品》,榮獲鳳凰獎·銅獎作者:胡豔設計理念:產品採用海南苗族蝴蝶的傳說故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手工藝製作創作而成,具有金碧輝煌、色彩明麗、古樸典雅、惟妙惟肖的藝術魅力。
  • 奇思妙想 河南開封攝影師用樹葉製作動物剪影
    奇思妙想 河南開封攝影師用樹葉製作動物剪影來源:東方IC圖片       選稿:顧爽   2020.03.25 09:37
  • 光速是如何測量的——科學家的奇思妙想讓人驚嘆!
    不同時期的科學家們都對光速的測量充滿了好奇,它們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一步步的把光速測量的越來越精確。讓我們按時間順序,逐一介紹不同時期的科學家是怎麼測量光速的吧。伽利略第一個想要測量光速的人是大神伽利略,可惜因為受到當時技術的限制,他沒有成功。伽利略錯誤地估計了光速的大小,他把光速想的太小了。
  • 孟鶴堂舉辦繪畫大賽,眾網友忙參賽,各種奇思妙想被玩壞!
    而在近幾年德雲社受捧的弟子裡,最讓大家驚喜的就是孟鶴堂了。這個七隊的隊長,不僅相聲說得好,而且還十分具有創新能力。早前在節目中的「剎車哭」和網絡上爆紅的流行語「盤他」,都是出自於孟鶴堂。而自從2020年,孟鶴堂的資源變好後,似乎他在社交媒體中也變得越發活躍。
  • 科學家的奇思妙想:5300年前的木乃伊開口說話,會說什麼?
    但是你絕對也想不到5300年前的木乃伊居然可以「開口」說話了。木乃伊都能「開口」,是不是意味著在製作過程中賦予了某種「魔法」嗎?一切準備就緒後,首先拿起一根金屬鉤從鼻孔伸進腦子裡,伴隨攪拌,讓死者的腦漿通過鼻孔中流出。在腦漿流完後,從鼻孔裡面灌入大量的酒精,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