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幅垃圾分類宣傳畫裡,看到武漢小學生的奇思妙想

2021-01-07 湘湘帶你看社會

長江網12月29日訊(記者王慧純 通訊員金輝)「環保號」機械恐龍吸入垃圾,在肚子裡分類;灰暗天空在垃圾分類後變成蔚藍晴空;一張四色分明的飛行棋盤,玩著玩著就能學會垃圾分類……29日上午,「垃圾分類·江城童行」頒獎典禮在武漢市常青樹實驗學校開幕,展出的100幅優秀作品展現出武漢小學生令人驚嘆的奇思妙想。

100幅垃圾分類優秀作品正在武漢市常青樹實驗學校展出。記者王慧純 攝

2020年,武漢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和武漢市教育局發起「垃圾分類·江城童行」系列活動,來自300所學校的1萬多名小學生拿起畫筆,手繪了10662幅垃圾分類創意宣傳畫。最終誕生最佳作品獎100個,優秀創意獎、優秀環保理念獎、優秀藝術表現獎各200個,優秀指導老師獎74個,優秀組織獎18個。江岸區教育局體衛藝站小學美術教研員黃仲雷評價這些畫作,「在美術表現上大膽創新,通過童真的表達,體現了孩子對垃圾分類的認知和理解」。

武漢小學生繪製的垃圾分類宣傳畫。記者王慧純 攝

頒獎典禮上,獲獎小畫家代表將親手繪製的宣傳畫贈送給環衛工人,向奮戰在一線的「城市美容師」表達尊敬和熱愛。

今年以來,垃圾分類多次走進校園,武漢市漢陽區西大英才小學、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小學、武漢市光谷為明實驗學校等學校輪番在校內開展網絡雲課堂、繪畫展覽、辯論賽、主題班會等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培養青少年垃圾分類好習慣。

【編輯:朱晨穎】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四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習作,我的奇思妙想——時空記憶球
    所以本單元的習作,也是要我們來完成這樣一篇類例的習作,我的奇思妙想。這篇作文,雖然是奇思妙想,但並不等於幻想,是要立足於一定的現實基礎上的。從既有的現實中,去觀察和發現存在的不足,不便之處,通過我們的發明創造,讓這個不足和限制,得到補足和改進,這也是本篇作文的題旨。
  •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雨衣頭盔」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雨衣頭盔」 深圳這段時間的天氣 真的是又雨又風又太陽 上一秒豔陽高照 下一秒傾盆大雨
  • 小發明裡藏著大創意 奇思妙想「玩轉」創新科技
    橋梁道路智能管理、智能分揀機器人、漂浮式晾曬海帶平臺、車載式城市霧霾清理裝置,學生們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變為一個個奇思妙想,通過展板和模型展示著自己的創意。科技實踐活動展評項目中讓記者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許多學生都關注垃圾分類、食品安全、綠色環保、城市管理等主題,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雖然當天的大賽不少的發明創造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有些簡單,甚至有點幼稚,但是不少觀看了比賽的評委紛紛表示本次大賽孩子們自己發明創造的東西多了,真正回歸到了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初衷,立意新、思維開闊、緊貼生活、簡單易懂,因為興趣而創新
  • 我愛科學,快看恆口示範區小學生的奇思妙想作品
    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裡學校積極動員,營造氛圍,以「熱愛科學,創造未來」為主題,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像、自主創新、動手實踐,感受科學的無限魅力。開幕式上何鵬校長做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號召同學們要在本次科技節中,積極實踐,大膽想像,勇敢創造,把閃耀著智慧結晶和創造火花的作品獻給科技節,讓科學的種子在我們幼小的心田生根、發芽、開花。
  • 演繹inSite | 實驗室裡的奇思妙想
    實驗室裡的奇思妙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開始成為高額獎金池裡的彩票?還是,成群出沒的科技創業獨角獸們?....如果當我們看到火星上有液態水,停下來思考一下:在負幾十度的環境下還存在的液態水,很有可能是高含量鹽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關注的下一步突破會是什麼?是在高濃度鹽水中微生物的生命機制?還是鹽水淡化的技術?如果當我們看到冷凍大腦、大腦意識上傳的科技出現,停下來思考一下:大腦與意識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 小學生發明的「花式扔垃圾姿勢」,都長什麼樣?
    讓我們一起來進行一個想像—— 如果在一個小學裡,小學生可以決定扔垃圾的方式、垃圾分類的規則,甚至親手設計垃圾桶,那麼這個學校可能會解鎖哪些出乎意料的「花式扔垃圾姿勢」?
  • 自由創作中誕生的的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在自由的發展中誕生......來看看孩子們自由運用材料創作的作品吧!只是,千萬別以成人的固有的眼光來進行評判哦!否則,你會無法了解到孩子真正的想法,無法理解從孩子們腦海中與手中,誕生的是怎樣的作品。
  • 用圖像和顏色識別垃圾,自動降溫為溼垃圾除臭……上海這群中小學生...
    圖說:愚一小學向紅分校的劉一睿帶來了「小區自動感應破袋防蟲隔臭溼垃圾箱」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攝(下同)用圖像識別垃圾並分類投放的垃圾桶,通過製冷片實現降溫除臭的溼垃圾桶,會用顏色區分垃圾袋並自動開門的「聰明垃圾桶」……這些五花八門的奇思妙想
  • 華科的奇思妙想——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前沿青年團隊的調查報告
    因為隔三差五開科研會,鼓勵奇思妙想、天馬行空,圈裡圈外都私下把學術前沿青年團隊稱為「奇思妙想團隊」。蘭鵬飛經常和團隊兩位80後教授周月明、黎敏一起在超快光學實驗室工作到深夜,但每周在科技樓5樓學術討論室舉行的「神仙會」依然雷打不動。「現在我們不僅僅是滿足能給電子拍照,還要多嘗試用雷射操控電子的速度。」
  • 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
    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徵集活動自2月3日開始已經陸續收到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稿件了,即日起我們會遴選一些精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 奇思妙想:長安引力有何與眾不同
    其中,長安引力作為長安汽車寄予厚望的重磅車型,更是採用了許多奇思妙想的設計,在國產緊湊級SUV產品線中顯得十分搶眼。 可以看出,長安引力在設計方面確實充滿了奇思妙想,在同質化嚴重的SUV市場中顯得與眾不同。對於崇尚個性的車友來說,長安引力是個不錯的選擇。
  • 「奇思妙想」短視頻大賽即將開啟,讓我們打開科學的奇幻之旅
    你也曾在生活中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嗎?生活是科學萌發與生長的土壤,科學是生活量變與質變的催化劑,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理論、遙不可及的技術,也許就來源於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事物、容易忽略的現象,其中說不定大有文章、奧妙無窮!
  • 武漢小學生姐妹研究「喝茶抗癌」獲獎,院長父親回應
    繼「昆明小學生研究基因治癌症獲獎」後,武漢一對小學生姐妹「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獎再度引發熱議。7月16日,這對小姐妹的父親——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先生回復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稱,他沒有參與女兒的實驗研究,該實驗由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王茜全程指導完成,王茜是其愛人的朋友。
  • 武漢小學生姐妹研究「喝茶抗癌」獲獎,院長父親:沒參與
    7月16日,這對小姐妹的父親——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先生回復上遊新聞稱,他沒有參與女兒的實驗研究,該實驗由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王茜全程指導完成,王茜是其愛人的朋友。「我個人認為這次研究、申報都是符合規範的。武漢市科協調查一下午了,結果會公布的,懇請大家不要傷害孩子。」武漢小學生「喝茶抗癌」研究獲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爭議。
  • 22天徵集1800餘畫作,珠海橫琴新區海洋環保和垃圾分類繪畫巡展正式...
    以藍色行動為主題的橫琴長隆「海洋環保和垃圾分類繪畫公益大賽」,共評選出480幅獲獎作品並舉行頒獎儀式,優秀獲獎作品巡迴畫展同時啟動。在活動現場,幾何形的鐵製展架上,鑲嵌著一幅幅尺寸不一、風格各異、色彩斑斕的畫作,走近一看,「小小藝術家」們用五彩的畫筆描繪出了心目中對海洋生物、對垃圾分類、對城市和地球環境的理解和熱愛。前來參觀的家長和遊客紛紛表示:看到孩子們筆下的海洋環保和垃圾分類作品十分感動,也令自己反思,要積極響應垃圾分類號召,為孩子們創造更美好、更健康的綠色環境而做出榜樣和努力。
  • 十一運會宣傳畫揭曉 共四個系列11幅作品
    □記者  胡建明    本報濟南3月25日訊25日上午,在第十一屆全運會倒計時200天之際,十一運會組委會在濟南召開宣傳畫揭曉新聞發布會,正式推出十一運會首批宣傳畫。    十一運會首批宣傳畫為一套11幅,共分四個系列。
  • 孩子們奇思妙想的小發明
    孩子們奇思妙想的小發明科幻cosplay表演同學們異彩紛呈的科技小製作  校園科技活動月來啦!別看這每學期各學校都會舉辦的慣例活動,但卻是同學們參與度最高,玩得最嗨的時候。智能防近視提示器、水果發電機、太陽能無人駕駛車、智能無人愛心送餐車、智能分揀流水線、隱蔽存錢盒……今年校園中最受熱捧的都是實用性強的科技創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學校的科技節,看看同學們有哪些奇思妙想。
  • 奇思妙想大比拼!這場創業大賽總決賽「金點子」頻出
    在「半潛船」上360度全景欣賞水下世界、用異型膠囊替代塑料包裝、操控機器人進行心內科手術……這裡,是「金點子」激情碰撞的舞臺;這裡,是奇思妙想的盛會。12月12日,「奇思妙想浙江行」2019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杭州舉行。
  • ...分享你的奇思妙想!|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sivir的作用機理
    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宅在家裡玩科學!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徵集活動自2月3日開始已經陸續收到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稿件了,即日起我們會遴選一些精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 鼓浪嶼推動垃圾分類從校園開始 校園只有一處垃圾桶
    這是因為垃圾分類、垃圾不落地已成為全校師生的習慣,不再需要過多強調。  那麼垃圾都放到哪裡去呢?面對記者的提問,孩子們笑嘻嘻地從各自的抽屜裡取出一個袋子,這是他們自備的垃圾袋。孩子們每天把在學校產生的垃圾如紙屑、廢筆芯等收集裝進袋子,放學的時候帶走投放到分類垃圾桶裡。  「這是我哥哥用牙膏盒做的垃圾盒,外面粘了膠帶,不容易壞,還可以重複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