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武漢的女性醫護人員,8小時不換防護服,生理期怎麼辦?

2020-12-07 騰訊網

疫情期間,你知道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有多少是女性嗎?

上海市婦聯從戰鬥在疫情最前線的醫療衛生機構獲悉,醫生中有50%為女性,一線女護士更是超過90%。這是目前能找到的唯一公開數據,尚不能確定統計群體是否為武漢一線所有人。

既然是女性,便會面臨生理期,普通人的衛生巾要2個小時換一次,然而對於她們來說,連續工作8個小時以上都沒有辦法更換,血和尿,常常混在一起,很容易便會造成尿路感染。

不僅如此,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孕婦。

她們是最值得尊敬和歌頌的人,但比尊敬和歌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她們真正的需求,並且落實到實處,用行動去幫助她們。

有一群人,他們做到了。

2月11日晚,梁鈺(化名)團隊和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聯和發起「姐妹戰疫安心活動」線上籌款項目,第一期的籌款目標是2265055元。

該活動發起以後,不到12小時便籌得235萬元,超過預期近10萬元。

當時有很多人質疑:買個衛生巾,需要用那麼多錢嗎?

但實際上,梁鈺團隊保守估計,湖北省一線女性醫護人員超過10萬,對安心褲(褲型衛生巾)的需求,甚至會超過預期。

面對外界的質疑,梁鈺團隊為什麼依舊可以迎難而上?他們發起該活動的初衷是什麼?如何讓公眾消除誤解,真正將對女性的關注,落實到實處?

以下為採訪實錄。

一:「相信我的努力和真心,大家是看得到的

問:這段時間,我們一直都在關注你的微博,了解到,截止到2月20日22:00,「姐妹戰疫安心活動」一共捐了安心褲33萬多條,一次性內褲20多萬條,衛生巾2880片,護手霜700支,覆蓋79家醫院和醫療隊,超過60000人。

這個結果,和最初的預期接近嗎?採購物資的資金,是不是充足?下一步有什麼具體的安排嗎?

答:其實,我們沒有具體的預期,我們籌這個項目,不是說想要多少錢都可以。我們的數目都是有零有整,精確到小數點。會根據我們在一定時間內籌集到的需求量,具體去實施,把這件事真正落實。

關於採購資金是否充足,我們在立項的時候會寫詳細計劃,然後做出預算,每一筆錢都花到了哪裡。所以說,資金是否充足的問題,要看具體情況。

如果就我們第一期的規劃來說,是充足的,但如果說長遠的規劃,湖北省這麼多醫護人員,現在的資金還遠遠不夠。

我們下一期的計劃是,先把第一期全部都完整的落地乾淨,因為第一期在我們的計劃範圍之內,我們覺得執行的還是可以的。

接下來醫院有很大需求的,我們也評估了一下,我們認為應該可以繼續做。所以我們接下來的時間,會在第一期結束以後,開始第二期的公募。

問:我看你們在微博裡有說明,暫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贈,這個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答:我們希望把第一期的資金物品先落地,再做打算。

問:「姐妹戰疫安心活動」發起以後,引起很大的反響,很多人都很支持,很感動,據說你們第一期募捐目標是2265055元,結果不到12小時就籌到235萬,這個預期和你想像中一樣嗎?

答:這個預期我覺得是在預料範圍之內的吧。

我相信我一直的努力和真心,大家是看得到的。我是真心希望能夠幫助前線的女性醫護人員,相信我們這個團隊。然後呢,我也相信大家,相信整個人民都會願意去幫助她們。

我感覺所有的人都很齊心,人都很好,我所以我覺得是一個預料範圍之內的事情。

問:你的微博裡,隨時都在更新活動的細節,公布每一筆開支,可以說所有的捐贈都落實到了實處,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會不會覺得工作量很大?是有專門的人在跟進和負責嗎?

答:工作量非常大。

2月10日,我覺得我一個人是完成不了這個事情的,所以開始招募搭建志願者團隊。現在志願者團隊分為找貨組、募捐組、對接組、信息組、物流組、媒體組、宣傳組,總人數超過60名。

七個組各負責行動的一個環節:募捐組負責對接企業和團體的捐贈,並一直努力簡化物品捐贈的流程,並整理風控條例,列清需要規避的法律風險。

對接組則積極詢問、接收、核實湖北省各地市醫院對女性健康用品的需求,她們正在進行第二輪的對接工作。

信息組則負責與對接組、物流組、募捐組核實信息,錄入表格,每晚再一起統計核算當日收到捐贈、與院方對接情況、善款使用情況等,交由宣傳組製圖,形成每天的公示內容,發布在公眾號「神經食糧」和我的微博上。

二:「不覺得堅持很難,能幫到她們本身就是一種心安」

問:這次活動的主要對象是女性,當初是怎麼想到發起這樣一個活動的呢?

答:2月6日晚,我刷微博時,看到一位女醫生穿脫防護服的視頻,大概需要1個多小時。還有很多疫區的醫生護士為了節約防護服,數小時都不進食、儘量不去廁所的新聞,一個問題立刻浮現出來:「那她們來了例假怎麼辦?」

這是很自然的想法。

在這次一線的醫護人員中,女性佔了很大的比例。第二天,我就在微博上打出了#姐妹戰疫安心行動#的話題,算是正式發起這個活動。

問:在活動最初開始發起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你覺得最大的阻力是什麼?

答:困難挺多的。2月7日,我和幾個朋友就有了發起募捐的想法,但是根據《慈善法》,要掛靠有公募資質的基金會才能獲得合法性。於是我發動所有志願者及其朋友圈,才對接到了靈山基金會作為合作方。

到2月11號,靈山基金會審批立項通過,公募平臺才得以上線。

其實,我和團隊成員對於這一塊真的毫無經驗,包括寫立項申請書,大家都是第一次上手。隨著募捐的進展,後面也在不斷地遇到問題,例如物流受阻,部分公眾不太理解我們的行動等等。

最初發起的時候,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大家都非常願意去幫助前線的女性醫護人員。一開始的困難就是工作量非常的大,工作強度也非常大,還有就是物流的難度也很大。

問:是什麼樣的動力,支撐著你和團隊,一直堅持到現在?

答:這個問題其實我在微博上有寫過,就是我們都不覺得我們在堅持,不需要什麼東西來支持我們,這件事情都是我們所有人都很想去做的。

然後當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存在要去堅持下去,你就是想著,我們大家就把這件事做好。

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給你觸動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

答:在活動進程中,給我觸動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我覺得所有的女性醫護人員跟我想的不一樣,就是我知道她們很厲害,但我沒有想到她們這麼厲害,她們的戰鬥能力非常強,工作能力也非常強。

她們在這麼高壓、生理和心理都面臨多重考驗的情況下,還能展現出這麼強大的戰鬥力,實在讓人佩服。

開展這樣一個活動,會不會覺得特別累?最艱難的時候怎麼堅持過來的?

答:身體上的累是肯定的,因為我們工作量很大,我們基本上睡的很少,然後吃的也不怎麼規律,我最近還瘦的蠻多的。

最艱難的時候,怎麼撐過來的?其實沒有什麼特別艱難的時候吧,我們團隊的人,合作的團隊,對接人,大家都很好,全國人民現在都是齊心協力幫湖北,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團結。

說到困難,我們團隊的人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其實都可以解決。

你要說最艱難的時候,就是當我把第一批貨都送完了,那個時候再有人來求助,有很多很多醫院繼續求助……

我也不能確定我們那個公募的連結,什麼時候能夠上線。我們比較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把東西送到人家手裡,那個時候很擔心不能及時送達,覺得是最難的。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多小時的心理諮詢,哭了一個多小時,哭完心裡就想,算了吧,繼續戰鬥吧,然後就這麼過去了。

問:活動開展到現在,你最大的期望是什麼?

答:最大的期望就是,這些女性醫護工作者的困境和需求,能夠被大家看見,被大家接受,然後大家一起努力去幫助她們。

三:「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用心,都能解決」

現階段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最需要得到哪些幫助,比如,資金是否充足,合作的品牌不夠多等等,具體要怎麼解決呢?

答:現階段,物流仍然是最難的環節。每個省的政策不一樣,湖北省內的政策經常會變。

首先,目前衛生還不在醫療物資或緊缺物資的目錄清單裡,因此也就不能進入物流的綠色通道,所以很難找到物流公司承接運送,只能靠我們志願者聯繫的車送。

其次,每天的路況都有可能隨著疫情而發生變化。這個通行證今天能用,明天不一定能用。我們每天晚上凌晨還在等,等當地出新的政策。

圖源梁鈺微博

你們目前跟哪些品牌或者是機構合作?活動總體來說,進展的還算順利嗎?未來還沒有別的計劃和目標,比如,希望和更多品牌合作,將活動做得更好,幫助更多人?

答:我們和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合作。

從2月7日開始,陸續就有捐贈方找到我們。潔婷、高潔絲、全棉時代、ABC、恆安集團等品牌方都有支持過我們的行動。

我們現在正在籌備第二期募捐。

四:「能幫一點是一點,希望你們平安歸來」

最想給武漢的女性醫護人員說些什麼?

答:想對武漢的女性醫護人員說:你們真的辛苦了。

我很感激她們的付出,感激她們讓我有機會接近她們,了解她們。

這次活動給我整個人帶來非常好的榜樣和正面作用。

希望她們能夠好好照顧自己,保護好自己,希望她們能夠大聲說出自己的需求,想要衛生巾,想要安心褲,甚至想要別的更需要的東西都可以,會有人聽到她們的聲音,會有人提供幫助,所有的勞動女性都應該得到應有的保障。

我希望她們能夠過得更好,希望她們能夠平平安安的回來,希望她們以後,都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你覺得發起一些類似的慈善活動,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答:其實,我沒有發起過別的慈善活動,所以暫時沒有想那麼多。我只是簡單的希望,為醫護人員送去一些幫助,單純的想幫助她們,希望她們能夠好一點。我的能量很小,只希望能幫一點就幫一點,就是很單純,很純粹,沒有想那麼多上價值的東西。

以後,還會將慈善之路走下去嗎?

答:以後會不會將慈善之路走下去,其實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慈善這件事,我只是覺得我在幫助她們,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這是我從小就接受的教育。

如果說互幫互助的話,我肯定會繼續的,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地方,有人需要幫助,我都會去幫一把。

至於說其他形式的,我暫時沒有考慮過,因為還太遙遠,我只想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眼前的這個項目做好,大家一起努力,幫助這些醫護人員,讓疫情儘快過去,這就是我現在的想法。

「姐妹戰疫安心活動」最新進展:

END.

相關焦點

  • 專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援助武漢的136名醫護人員...
    會議期間,經濟觀察網專訪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她也在當天的會議上獲評優秀醫院院長。據了解,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始建於1937年,是上海市第一批三級甲等醫院。其中,中山醫院本部佔地面積9.6萬平方米,核定床位2005張。以下為經濟觀察網整理的顧建英專訪精簡文字。此次疫情,對公共衛生乃至整個社會都是一個大考,對醫院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考驗。
  • 衛生巾是一項最偉大的發明,它讓女性能參與公共生活
    今天,界面發了一篇文章,談《誰在支援一線女性醫護人員的生理期特殊需求?》,裡面談到了一個之前被廣為忽略的問題: 由於防護服嚴重不足,穿脫一次就作廢,為了節省物資,武漢戰疫一線的醫生護士只能連續七八個小時不上廁所,不吃飯不喝水,不是「憋著」就是靠紙尿褲應急。
  • 不是醫護的他每天8小時隔離服不下身 已連續「奮戰」9日
    雖然不是醫護工作者,他和他的同事們每天隔離服最少穿8個小時不下身;雖然面對的不是患者,卻面對著半個瀋陽城的餐廚垃圾,時刻保持緊張,不敢有任何掉以輕心。從1月23日至今,27歲的李智朋和其他7名「兄弟」已經在垃圾處理廠區堅守到了第9天。
  • 為減少防護用品損耗堅持不吃不喝8小時的衡陽援鄂醫療隊
    脫下戰服,醫務人員的手有著明顯被勒的痕跡。今天是我在黃岡大別山醫療區域中心上班的第一天。早上7點,喝完中醫科吳主任為我們調製的中藥七日飲,匆匆吃了幾口饅頭,就坐車走了。因為我怕吃多了,上廁所不方便。8點,我穿上手術衣,隔離服,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在同事再三檢查下,笨重地進入隔離區。今天我接手的患者裡,有一個是本地醫院的醫生。
  • 免費請醫護喝咖啡:55度的「武漢拿鐵」有100度的人性溫度|新京報快評
    關閉離漢通道的第二天晚上,因為有感於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的辛苦,90後姑娘田亞珍決定免費給醫護人員做公益咖啡。自此,7人,23天,7850杯「武漢拿鐵」,合成了一個疫情面前普通人相互守望的故事。江城邊,這杯55度的拿鐵氤氳出100度的人性溫度。這杯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的咖啡被命名為「武漢拿鐵」,低調、務實的風格一如Wakanda公益咖啡團隊的作風。
  • 一線醫護人員如是說……
    疫情期間,發熱門診已接待近300例發熱患者,其中包括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8人。葛麗坤的雙手像砂紙一樣粗糙 蒼雁 攝葛麗坤並不是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當地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的確診患者在醫院就診時,曾多次和醫護人員說:離我遠點啊,別傳染給你們。為了離64歲的母親遠一點,血液免疫科護士韓冰在申請到發熱門診前,特意在醫院附近租了間房子,和另一名女護士同住。
  • 太空旅行長達數月,女性太空人怎麼解決生理期?
    女性太空人有一個獨特的問題,這個問題讓女性在數十年時間裡,很難進入太空——如果在太空中進入生理期怎麼辦?1983年,美國第一個女性太空人執行太空任務前,後勤團隊需要詢問一個尷尬的問題:在太空中度過生理期,需要多少衛生巾或衛生棉?
  • 泳鏡變護目鏡衝鋒衣改防護服、捐贈1.38億,13大體育品牌為抗疫...
    然而市場的一時失利,卻阻擋不了運動品牌們馳援武漢的決心,在本次馳援武漢的行動中,13家體育品牌共捐助1.38億元。原本屬於運動範疇的裝備在這場戰「疫」中有了新的角色:泳鏡變護目鏡、衝鋒衣廠商轉產非醫用防護服。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鬥爭中,運動品牌們也同樣有了新的任務:馳援武漢,復工復產。
  • 錦天城:「城」承眾志,馳援武漢加速度丨硬核之戰專訪
    編者按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走出隔離病區 到指定...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走出隔離病區,到指定酒店隔離觀察—— 「如身體正常,一定再赴隔離病區」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聶沛 通訊員 胡雅萍 「我幾乎一夜沒睡,翻來覆去想著的都是要怎麼查房
  • 走近修水縣中醫院防控一線的第二批醫護人員
    來源:修水縣中醫院 2月7日,我院第二批發熱隔離留觀治療區醫護人員程先耀、袁魁星、盧偉凡、吳玲、梁婧、饒紅霞、吳敏娜、樊雅新8人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撤離隔離病區。
  • 全國高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馳援抗疫一線紀實|醫療隊|護士|北京大學...
    當天,在接到國家衛健委通知後的幾小時內,北京大學3所綜合性附屬醫院迅速集結選派60名醫護人員,與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的同仁一道,組建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共赴疫情中心武漢,參加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我和我的隊員們都清楚到第一線意味著什麼,但我們更清楚患者需要我們,武漢疫情防控需要我們。
  • 無償為武漢一線醫護供食宿 對話田達:還有逾四百人求助
    作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城市,武漢前線醫護人員的住宿問題受到了社會的關注。上市公司華僑城旗下武漢瑪雅嘉途酒店自1月29日起無償為武漢一線人員提供食宿,至今已有200名武漢一線醫護人員入住。
  • 戰「疫」團旗飄·醫護用品物資生產領域青年突擊隊在行動
    溮河區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在一線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習防護面罩製作方法。22名突擊隊員奮戰7小時,手工製作3300多個應急防護面罩全部送往疫情防控一線醫院。「我今天早上8:30就到了,等到所有防護面罩製作完後,一看時間已經到下午4點多了,完全沒有注意到時間過的這麼快。
  • 4架專機100餘噸醫護物資空降武漢!
    2月4日,「封城」第13天,武漢,依舊是這場疫情的「風暴中心」。醫療防護物資供應緊張,武漢緊急求助!湖北需要支援!這一夜,讓武大人告訴你,什麼是「硬核」!20萬套醫用防護服、20萬套醫用護目鏡、9萬隻普通民用口罩、380萬隻醫用N95口罩……2:00,物資進倉
  • 連線支援湖北隊員:講述醫護交流「摩斯密碼」
    " 用心救治每一個病人,得到了病友的一致稱讚,獲得了醫護人員零感染、護理的患者零投訴的好評!" 郜萍用這幾句話來描述自己和隊友們辛勤工作的回報。近日,記者連線了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安徽省中醫院 ICU 副護士長郜萍,聽她講述了這段時間在武漢的工作與故事。徵戰時:發明 " 摩斯密碼 "郜萍是 1 月 27 日隨安徽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出徵的,她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護理組。
  • 武漢十二時辰·寅時|「志願者這事,做了就停不下來了」
    他還記得,那天白天跑了兩趟的物資運輸,晚上又跟隨其他志願者前往湖北仙桃拉醫護人員需要的防護用品,一直到凌晨才回到武漢。今年37歲的楊錦是一名建材行業的從業者,武漢人,曾跟隨家人外出生活13年,於2013年回到武漢。今年是他回到武漢的第七年,也是最不平靜的一年。
  • 男子冒充警察掃黃強姦女性 對方在生理期不放過
    男子冒充警察掃黃強姦女性 對方在生理期不放過   一名男子冒充警察「打擊賣淫嫖娼」,在郊區威脅強姦婦女,連生理期的婦女都不放過。
  • 環衛工從6噸垃圾中,翻出醫護人員丟失的物品
    楚天都市報2月21日訊(記者盧成漢 通訊員 肖贇 侯化濤)2月20日,船院隔離點,3位醫護人員不慎遺失三袋裝有鑰匙、手機和衣物的隨身物品,漢陽環衛工人接力尋找,最終在6噸生活垃圾裡尋回丟失物品。20日下午2時,三位90後五醫院醫護人員來到船院隔離點為隔離病人做核酸檢測,檢測前需更換隔離服,於是將隨身衣物、手機、工作證和鑰匙等物品分別裝在三個黃色的塑膠袋內。船校大門入口處設置了一處專供公安、醫護人員的休息室,因休息室內存放著工作人員的盒飯,三位醫護人員為安全起見,便將裝有自己物品的袋子放在休息室外垃圾桶旁的地上。
  • 專訪李慶:醫者高高在上換不來患者真心,得靠「多此一舉」
    一方面,部分患者對醫療服務不滿意,認為一些診療過程中存在程序性冷漠,候診一小時,看病十分鐘;另一方面,醫院一些一線職工訴苦薪酬低,甚至整個科室集體申請轉崗。管理好一家醫院,為什麼這麼難?建設一所高質量的醫院,最關鍵的是什麼?李慶說,沒別的活路,醫院品牌是留住人心的最好的「膠水」。但怎麼沉澱成品牌?來看看它們的「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