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釋清楚什麼是「元遊戲」,他們親自做了一款

2021-01-08 遊研社

各位讀者,首先我想說:「這是一篇推遊。」

按照以往推遊的常規流程,我現在應該開始介紹遊戲的內容玩法、風格特色,再來點兒有趣的開發故事介紹,中間插入我華麗操作的GIF或者視頻,最後以一段推薦大家快來玩爆的神秘連接收尾。

但是今天的流程有點不同。

今天我想從遊戲作者和他們寫的一本書開始談起。Patrick LeMieux和Stephanie Boluk是加州大學負責數字媒體和電影的助理教授,除此之外,兩人都對遊戲有著深厚的興趣和理解,而Patrick LeMieux本人還是一位遊戲設計師。

《Metagaming》是他們兩人合作寫下的關於遊戲研究的著作,在亞馬遜上有這樣一句書評:「They rediscover meaning for the term metagame.」(他們重新發現了關於元遊戲的含義)

什麼是Metagaming?按照維基百科上一本正經的解釋,而Metagaming可以翻譯為元遊戲,指在給定的遊戲虛構環境之外發生的任何和遊戲有關的事。

而最早和Meta這個詞搭上關係的其實是文學作品裡的元小說(Metafiction)指的是「以藝術的手法去探究藝術,超脫藝術本身的桎梏。」

好吧,這些概念確實有點兒晦澀難懂,我們拿最早的元小說《堂吉訶德》舉例。作者塞萬提斯明顯不滿足於僅在封面作者欄裡刷存在感,還在小說的正文中出現,發表了大量關於書中劇情的評論。這種跨過小說內容直接和讀者們對話的形式,算是最通俗的「元小說」定義。

堂吉訶德的故事算是最早的「元小說」

同樣的道理如果放到遊戲中,那麼Metagaming我們可以理解為是遊戲作者與玩家的交流,而且是跳出遊戲舞臺和內容本身的「直接交流「,也就是俗稱的「打破第四面牆」。代表作就是《史丹利的寓言》《傳說之下》這類把Meta玩出花來的遊戲。

在這類遊戲中,當你自以為能對抗遊戲中指手畫腳的「旁白君」最後卻陷入「我真的是在玩遊戲嗎?」的沉思時;當你想利用SL大法卻被遊戲中的人物一語道破時,遊戲中的第四面牆已經在不經意間被叩響,這時你感到的驚訝與震撼,完全是以現實中「玩家」的身份所帶來的。在這裡,「英雄」又被還原成了「玩家」。

史丹利的寓言

傳說之下

儘管Meta不是大多數遊戲的主要賣點,但常常會以彩蛋的形式出現,效果往往也很不錯。比如當我知道《合金裝備》裡的Boss精神螳螂竟然能猜出我喜歡玩《陽光馬裡奧》的時候……

擅長讀心術的精神螳螂能通過讀取主機內存檔的方式猜出玩家玩過的遊戲

所以說,Metagame可以理解為一種反其道而行的遊戲敘事手法,或者遊戲界流行的新風格。這種新概念的出現出,自然會有相應的專業人士對其進行研究,於是便有了開頭我提到的兩位作者Patrick LeMieux和Stephanie Boluk以及他們的遊戲著作《Metagaming》。

《Metagaming》的封面

作為遊戲設計師和數字媒體的助理教授,Pack LeMieux和Stephanie Boluk在書中探討和歸納了Metagame的誕生和發展史以及關於它的種種趣聞,這聽上去很有趣,但書的銷量並不佳。說到底,這只是一本又厚又重的科普書籍,作者也覺得不會有人為了一個遊戲界的冷知識來聽他們長達數個小時的長篇大論。

這可如何是好?

Pack LeMieux突然想到,既然自己是一個遊戲設計師,為何不親自設計一款能配合《Metagaming》使用、真正的「元遊戲」呢?

於是便有了《腳註》(Footnotes)這款「非常規」的Metagame。說它是Metagame,是因為這款遊戲的所有信息都與現實中的《Metagaming》這本書有關。正如它的名字那樣,《腳註》的主要內容就是提供現實中這本書的腳註,遊戲中散落一地,需要玩家搜集的紙飛機中包含了原書提供的所有腳註信息,腳註的內容都來源於真實世界,如果讀者購買了原書,那《腳註》算得上一個有趣的調味品。

有玩家在Youtube上的上傳了這款遊戲的演示視頻:

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製作了七個遊戲關卡,分別對應書中的七個章節,比如第三關中,作者特別做了一個黑暗世界以對應書中第三章介紹的殘疾模擬遊戲《海倫凱勒模擬器》。

而在第四關中,出現了一個低配版的馬裡奧世界。

當然,問號塊還是能頂出金幣

但說它「非常規」,是因為《腳註》的遊戲性幾乎為零。可以說,它根本不是為了「玩」而誕生的。

整個遊戲的流程就在於尋找和閱讀一條條被折成紙飛機的腳註,雖然作者為了呼應文章的主題內容製作了七個不同的地圖,還在每張地圖裡添加了收集要素,但這款遊戲其實更像是《Metagaming》的電子書版,如果你對作者介紹的知識完全不感興趣,或者沒有閱讀長篇大論文字的耐心,你可能完全體會不到這款遊戲的趣味。

通過閱讀作者的個人推特,我發現只製作一款《腳註》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野心了。作者還發布了許多其他的小軟體來配合原書食用,甚至以初「代塞爾達」為藍本做了一款《Triforce》的小遊戲以說明原書中遊戲地圖從二維轉變為三維的難題。

視頻連結>>>> https://v.qq.com/x/page/i07920x3xfp.html

在最後的最後,當我走完了《Footnotes》裡的七個世界,看完了數百條腳註之後,我也陷入了沉思——我這真的是在玩遊戲嗎?

相關焦點

  • 幾個高中生從零開始,做了一款免費的性教育遊戲
    首先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遊戲做出來是給什麼設備玩的?小孩子才做選擇,我這遊戲是打算全平臺的,甚至包括WindowsPhone。既然要做這麼一款全平臺向的遊戲,那麼肯定要用一個合適的遊戲引擎。擁有三年Unity3D瞎折騰亂鼓搗經驗的我不假思索地選擇了Unity3D作為我們的遊戲引擎。
  • 飛魚科技CEO姚劍軍:做一款成功遊戲的5個條件
    我認為做一件事情,所有的決定因素應該是人,人是極其關鍵的,它決定了我們過後能幹出什麼事情,比如你的團隊是什麼團隊,你都有什麼夥伴,你的同事是什麼樣的同事,這些東西都決定了你未來能幹什麼事情。但是我發現,有很多人在這個點上沒有想得非常的清楚。
  • 這是一款有長頸鹿味道的遊戲
    我們曾經報導過《有病測驗》遊戲上架的消息,並且對遊戲做了簡單的介紹。坦白講,在當時我並沒有對這款遊戲產生特別大的興趣。那種怪異的畫風還不錯啦,遊戲中總是有意無意地提到「長頸鹿」也很有趣,但「有病測驗」這個設定還是讓我感到困惑——什麼叫「有病」?為什麼要測試自己是不是「有病」?測完了「有病」與否之後又能怎樣? 現在想來,當時的我,顯然還不是一個合格的「病病人」。
  • 日本出了一款種田遊戲 硬核到「農林水產省」成攻略網站
    日本遊戲廠商發布了一款種田遊戲,硬核到遊戲論壇變成農業論壇,日本農林水產省成日本玩家攻略網站。《天穗之咲稻姬》開發商Edelweiss成立於2005年,原本是一家製作同人遊戲的社團,目前僅有兩個核心成員:總監Nal和CG美術Koichi。偶爾會額外多1-2個人,這款遊戲研發快結束時,也僅10餘人。在這款遊戲之前,這個小團隊發行過一些遊戲,動作元素獲得好評,但因為遊戲缺乏深度而被詬病。因此,他們決定製作一款有深度的遊戲。
  • 嚇人與遊戲性:將一款恐怖遊戲做得"好玩"有多難?
    因為他們在剝離恐怖外衣之後,依然足夠吸引玩家不停的玩下去,他們的核心玩法足夠耐玩,在這兩個遊戲裡面,玩家能做的不僅僅只是跑個路開開燈推推箱子這樣的事情,而面對敵人的時候也不僅僅只能扭頭就跑。在PS2時代,《寂靜嶺》、《屍人》、《零》這些恐怖遊戲為何總賣不好?
  • 《第五維度》:一款虛擬遊戲,指向人類未來的命運
    沒有什麼比讓人們身臨其境體驗「末日」,更直觀地刺激他們想像自己的命運,喚起他們的焦慮不安。小說直接進入時代,毫不委婉地直面現代社會生態,正是由於人們進入現代世界後競爭劇烈,大量消耗地球上資源,造成了人類自身的安全危機,但在現實中,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所過的生活方式和地球環境問題有什麼關係,所以小說設定了這樣一款虛擬遊戲,能夠把你帶進世界的末日的可能性中,讓你看清楚你現在每天的工作和未來人類的危機之間的關聯。
  • 從《艾希》到《電子姬》,幻刃網絡做了款TapTap8.2分的Meta手遊
    文/潯陽玩過《映月城與電子姬》(以下簡稱電子姬)這款手遊的玩家大多數都會有這麼一種疑惑,「這款遊戲到底是什麼」。遊戲在TapTap拿下了8.2的評分它是一款45°俯視角的彈幕射擊遊戲,它的遊戲框架與市面上常見的二次元抽卡手遊並沒有太大區別,但在遊戲過程中總會有一股違和感,裡面儘是一些跟「遊戲」搭不上調的內容。而當玩家關掉遊戲、找上遊戲社區看看的時候,他們又在開發者「不知所言」的公告面前犯了難,「我究竟玩的是怎樣的一款遊戲?」
  • 編程遊戲開發:如何開發製作一款遊戲?你需要做哪些準備?
    關於遊戲開發,需要對從一開始到最後開發一款遊戲的一般過程有所了解。一般不是一個完整的,一步一步的指導完成的結果。你還需要自己找出相當多的東西才能有一個遊戲。
  • Steam免費遊戲:5款遊戲升級為永久免費,總價值178元
    Steam免費遊戲:5款遊戲升級為永久免費,總價值178元 2020-06-16 23:52  Steam免費遊戲
  • 《地獄之刃》開發復盤:如何用有限的預算做一款獨立3A遊戲
    Ninja Theory此前曾向發行商展示一款代號為Razer的「大型服務型遊戲」的項目原型,但該作未能獲得發行商的支持。馬修斯和開發團隊發現隨著行業的變化,Ninja Theory之類的中等規模工作室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
  • GOG.com:讓一款老遊戲復活究竟有多難?
    起初他們不明白我們究竟想做什麼,有幾家發行商告訴我們,你們這些傢伙瘋了,這根本不賺錢。也有人問我,怎樣才能讓老遊戲運行,因為他們沒有遊戲母版,擔心需要耗費很多時間,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事情都由我們來搞定。我們有句口頭禪:「只要寫下你的籤名,然後給我們寄發票就行了。」另一個挑戰是,CD Projekt需要打造一個外觀漂亮、易用,並且能存儲海量數據的平臺。
  • 《失落的方舟》的故事1:從一款與眾不同的遊戲變成普通遊戲
    而這樣做的好處,不僅是開發周期短,還有可能會賺大錢。甚至,這些只用1年就能開發出的手遊,賺的都有可能會比開發了7年之久的《失落的方舟》還要多。就這點來看,《失落的方舟》真的是一款特殊的遊戲。1.加入了所有玩家能想到的玩法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對,但是,《失落的方舟》並不是以事業家的頭腦來開發的遊戲。
  • 雷霆遊戲參加北京核聚變,除了邀請STN工作室,他們還帶了三款新遊戲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雷霆遊戲參加了機核網舉辦的第八屆核聚變。除了已經廣為玩家喜愛的Roguelike遊戲《不思議迷宮》之外,這次他們還帶來了3款市面上還玩不到的新遊戲。第一款:《原力守護者》把這個遊戲放在第一個位是有原因的,因為它馬上就要開始做首測的核心玩家測試了,玩家測試招募也在今天開放,感興趣的玩家朋友們這就可以去專區參與一下,給官方提提意見~它是一款像素風格豎屏MOBA+Roguelike的遊戲。
  • 專訪安琪拉遊戲:一口氣公布兩款新端遊,想做被國際認可的網路遊戲
    而且這兩款遊戲,無論是在題材類型的選擇還是研發進度之迅猛都讓人十分好奇,本次ChinaJoy上17173也是有幸採訪到安琪拉團隊,請他們來為我們介紹下這兩款遊戲的團隊組成,以及做這兩款端遊初衷和考量。所以我們決定要降低門檻,做一款中國玩家喜歡的題材的沙盒遊戲。
  • 解釋《Curiosity》確實是優秀遊戲的原因
    出於某些原因,許多玩家對這款遊戲及其體驗表達了憤怒之情。我十分喜歡《Curiosity》,並覺得沒有人替這款遊戲說好話,這就是為何我打算解釋《Curiosity》是一款真正的遊戲,而且它值得獲得更多讚美的原因。
  • loadout什麼意思?一款粗野狂暴的射擊遊戲
    最近有個比較熱門的詞loadout,很多人都在搜索loadout什麼意思相信玩單機遊戲的玩家一定會比較清楚,這其實是一款粗野狂暴的射擊遊戲的名字。
  • Steam遊戲促銷,推薦3款低價大作,《ATLAS》13元
    Steam遊戲平臺的冬季大促銷活動已經進行了好一段時間了,這次活動有不少熱門遊戲大打折扣,大家應該都已經買到自己喜歡的遊戲了吧?如果還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的話,不妨來參考一下以下三款遊戲。第一款為《最後的綠洲》,來到末日地球,玩家成為了一個遊牧商人,需要做的無非就是兩件事,一是在這個極高溫的世界生存下去,躲避太陽的炙烤,二是運用經商的智慧讓自己變得富有,最終成為傳奇的富商。在遊戲中玩家還得時刻提防特殊生物沙蟲的進攻,它們將會是探險旅途上最大的敵人。遊戲的價格為54元。
  • 富勒CO510遊戲滑鼠評測:百元性價比滑鼠 這款應該是你們想要的遊戲...
    【PConline 資訊】在百元價位上的滑鼠很多,也是很多人選擇高性價比滑鼠的價位,其中不少滑鼠也都有不錯的體驗,今天我們拿到了來自富勒的這款CO510遊戲滑鼠,這款遊戲滑鼠大面積使用了大家都很喜歡的金屬材質,遊戲功能強勁,不知道這樣的滑鼠是不是你理想中的百元性價比遊戲滑鼠呢。
  • 三個國人做了款奇葩模擬器遊戲!深陷抄襲風波,卻月入2000萬元
    但就是這樣,時隔一個月,這款備受爭議的遊戲竟然官宣賣出了30萬份。按照遊戲定價的68元來算,這個僅三人的小工作室一個月竟然賺了近2000萬元!修仙渡劫、種田擼樹樣樣精通拋開爭議部分不說,X博士對這款遊戲最大的印象就是:這真是一款相當接地氣的「凡人修仙傳」。
  • 騰訊NExT做了一款用「腳」玩的遊戲
    文/不覺繼96%好評的《疑案追聲》之後,NExT Studios以「用心交朋友,用腳玩遊戲」的趣味宣傳語,再度推出了一款玩法獨特的「動作遊戲」。據製作人在直播過程中介紹,遊戲的玩法也全都是圍繞著這個獨特的控制方式設計的。這個介紹不免會讓人感到困惑,獨特的操作方式雖然能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玩家卻難以迅速理解遊戲的樂趣所在。畢竟,光走路能有什麼意思?葡萄君原先也難以理解,但在深入體驗《只只大冒險》遊戲後,發現NExT通過對走路這一簡單的動作進行拆解重構,確實做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