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架構各個層次使用的是什麼通訊協議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物聯網架構各個層次使用的是什麼通訊協議

物聯網共享經濟資 發表於 2020-03-18 15:42:41

如下圖所示,本文從以下幾個維度對物聯網常見的幾種協議進行闡述。

一、按網絡四層協議分類:

NB-IoT,LORA,WIFI,藍牙,zigbee,4G都是需要硬體支撐的。

MQTT,COAP,HTTP都是應用層協議,需要連接伺服器,現在有很多物聯網平臺,比如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等。

所以(MQTT,COAP,HTTP)是居於(NB-IoT,LORA,WIFI,藍牙,zigbee,4G)的上層協議物理層中。

二、按需要網關來分類:

不需要網關:NB-IoT,2G/4G/5G(晶片可以直接跟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網絡通信。)

需要網關:LORA,WIFI,zigbee(不能直接連上電信運營商,需要通過一個網關中轉才能連接網絡。)

藍牙設備之間可以通信。

三、NB-IoT,4G對比:

NB-IoT低功耗,傳輸小數據,傳輸速度底,晶片模組和套餐便宜。目前NB基站還較少,不過華為在大力推這個通信方式,相信以後會普及。

2G/4G/5G:傳輸速度快和可以傳輸大的數據,但是功耗高,價格貴

WIFI和zigbee對比:

wifi 功耗高,傳輸速率大11-54Mbps,功耗高10-50mA,距離短20-50m。一個路由只能加入較少設備。

zigbee功耗低,傳輸數據慢100Kbps,功耗20mA,可以中繼,距離遠幾百到幾千米。一個zigbee網關可以加入成千上萬的zigbee設備。

四、應用層協議:MQTT和COAP對比

1. MQTT

mqtt 是一個基於客戶端-伺服器的消息發布/訂閱傳輸協議。MQTT協議是輕量、簡單、開放和易於實現的,這些特點使它適用範圍非常廣泛。

是非常輕量化的通信協議,開銷很小(固定頭部2位元組),是訂閱/發布通信方式,可以一對多,多對一。是TCP通信協議。有三種方式,至多一次:

最多一次:保證盡力交付,

至少一次:保證消息至少傳送一次。但是消息也可以不止一次傳遞。

只有一次:保證每個消息只被對方接收一次。

在很多情況下,包括受限的環境中,如:機器與機器(M2M)通信和物聯網(IoT)、衛星鏈路通信傳感器、偶爾撥號的醫療設備、智能家居、及一些小型化設備中已廣泛使用。

2. coap

COAP協議網絡傳輸層由TCP改為UDP。

基於REST,server的資源地址和網際網路一樣也有類似url的格式,客戶端同樣有POST,GET,PUT,DELETE方法來訪問server,對HTTP做了簡化。

COAP是二進位格式的,HTTP是文本格式的,COAP比HTTP更加緊湊。

輕量化,COAP最小長度僅僅4B,一個HTTP的頭都幾十個B了

支持可靠傳輸,數據重傳,塊傳輸。 確保數據可靠到達。

支持IP多播, 即可以同時向多個設備發送請求。

非長連接通信,適用於低功耗物聯網場景。

3. 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for Real-Time Systems),面向實時系統的數據分布服務

這是大名鼎鼎的OMG組織提出的協議,其權威性應該能證明該協議的未來應用前景。

適用範圍:分布式高可靠性、實時傳輸設備數據通信。目前DDS已經廣泛應用於國防、民航、工業控制等領域。

特點:

以數據為中心

使用無代理的發布/訂閱消息模式,點對點、點對多、多對多

提供多大21種QoS服務質量策略

協議主要實現:

OpenDDS 是一個開源的 C++ 實現

OpenSplice DDS

4. XMPP

XMPP是基於XML的協議,由於其開放性和易用性,在網際網路及時通訊應用中運用廣泛。相對HTTP,XMPP在通訊的業務流程上是更適合物聯網系統的,開發者不用花太多心思去解決設備通訊時的業務通訊流程,相對開發成本會更低。但是HTTP協議中的安全性以及計算資源消耗的硬傷並沒有得到本質的解決。在設計時都是根據網際網路應用場景設計的,但是個協議的通病就是根本無法適用物聯網設備的多樣性,無法適用很多物聯網設備對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難以在極低資源的物聯網設備中運用。

5. HTTP協議

HTTP協議是典型的CS通訊模式,由客戶端主動發起連接,向伺服器請求XML或JSON數據。該協議最早是為了適用web瀏覽器的上網瀏覽場景和設計的,目前在PC、手機、pad等終端上都應用廣泛。

缺點是:

開銷大,消息頭大

HTTP通信方式問題,HTTP的請求/應答方式的會話都是客戶端發起的

安全性差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物聯網通信協議全解析
    通信對物聯網來說十分常用且關鍵,無論是近距離無線傳輸技術還是移動通信技術,都影響著物聯網的發展。而在通信中,通信協議尤其重要,是雙方實體完成通信或服務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約定。本文介紹了幾個可用的物聯網通信協議,它們具有不同的性能、數據速率、覆蓋範圍、功率和內存,而且每一種協議都有各自的優點和或多或少的缺點。其中一些通信協議只適合小型家用電器,而其他一些通信協議則可以用於大型智慧城市項目。
  • 基於混合雲霧計算的物聯網架構
    作者:李樹磊 來源:c114. 2019-01-18 10:14:55 0  引言近年來,物聯網越來越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活中,並逐漸從簡單的物與物連接向智能化方向轉型。物聯網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必須要憑藉一個開放的並能夠很好提供支持的平臺。
  • 近場通訊老兵入局區塊鏈,挑戰低成本加速物聯網落地 | TokenShow
    國內一個從事進場通訊技術研發多年的團隊,他們創立一個區塊鏈項目MTC,選擇「非即時物聯網通訊」的細分市場入局,利用Mesh網絡協議技術,希望從底層設備改造開始,利用區塊鏈向上構築一個去中心化的自主網。非即時物聯網通訊構建物聯網,成本如何降低?MTC將會構建一個機器與機器通信的去中心化Mesh基礎網絡。
  • 未來狂想曲:IBM致力於開放的物聯網協議
    2011年11月2日,IBM在德國路德維希堡宣布,該公司將與位於義大利的硬體架構公司Eurotech一併將異步設備互通協議草案捐獻給Eclipse Foundation。 這份協議的名稱叫做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協議,相當於物聯網的HTTP。Eclipse Foundation當天會正式接受這份協議。
  • 基於XML和本體的物聯網數據交換標準體系研究
    如果不能實現物與物之間暢通無阻的信息交換,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物聯網。1 物聯網數據交換標準現狀物聯網系統主要分為三個層面: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感知層主要是對物體進行識別或數據採集;傳輸層是通過現有的通信網絡將信息進行可靠傳輸;應用層則是對採集的數據進行智能處理或展示。
  • 物聯網中的通信協議主要有哪些?_物聯網新聞_新聞中心_RFID世界網
    概述  物聯網中設備、網關、雲以及服務之間的相互通信是按照一定的通信協議進行的。大多數的IP協議應用都使用了TCP或UDP進行傳輸。而在許多物聯網應用中,有幾種消息分發功能是常見的,希望這些功能可以通過不同的應用以可互操作的標準方式來實現。本文盤點整理下目前比較常用到的一些物聯網中的「會話層」協議。
  • 國際物聯網及RFID架構師/應用工程師培訓及認證
    物聯網是通過信息傳感設備(RFID、無線通訊技術、傳感器等),按照約定協議,把物品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新型網絡。物聯網的研發應用,是信息產業發展的重大飛躍,是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趨勢,因此,培養具備相關知識的人才,進行人才儲備乃當務之急。
  • 工業物聯網協議有哪些新技術的加成
    而MQTT、OPC、UA等協議也不斷增強,以滿足工業物聯網(IIoT)所需技術。 工業物聯網(IIoT)能夠支持智慧工業的新時代。工業物聯網基於開放性和互用性、易擴展性和大數據之概念,可以幫助企業在各種製造和業務流程中顯著改進營運。
  • 從產品設計角度,解讀物聯網四層架構
    本文作者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出發,為我們解讀了物聯網的四層架構。本文以物聯網四層架構為基礎,從物聯網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解讀每層架構的功能以及主要內容,旨在為物聯網產品設計以及實現思路感興趣的物聯網產品或研發人員有些幫助。通過網際網路,人和人之間可以傳遞和交流信息。
  • 8大常見物聯網通信協議
    物聯網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是連接和通信。物聯網使遠程和分散物體(設備,傳感器節點,網關單元,雲伺服器)之間的連接和通信成為可能。  物聯網通信協議的專業知識對於理解物聯網系統至關重要。這些有線或無線協議不僅充當通信媒介,還為物聯網網絡提供增值功能。
  • IBM物聯網白皮書:設備民主,去中心化、自治的物聯網
    他們將最終的架構稱為「去中心化、自治的物聯網」,IBM的這篇論文詳細解釋了此概念,從更深的層面解釋了「設備民主」,有趣的是該理念與密碼學和密碼學貨幣的理念高度契合。雖然在過去的五十多年間,計算機不斷滲透到經濟的各個方面,但是全球經濟的主體仍然被認為是不受信息技術影響的行業。這些行業-例如農業、運輸業、存儲業和物流業-仍然沒有和需要辦公桌和辦公室的個人計算機融合協作到一起。物聯網將會改變這一切。為什麼物聯網需要重新啟動到目前為止,第一波物聯網專注於高價值應用。
  • 公司如何利用物聯網創造新的價值主張和商業模式
    物聯網( IoT )正在對企業進行數位化改革。作為物聯網部署的技術基礎——包括智能設備、傳感器和致動器;有線或無線網絡;軟體、數據管理中間件等等——您的基礎設施應該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進入21世紀。 傳統上,大多數企業已經在棕地環境中實施了物聯網,包括專業系統,這些系統大多基於十年前的協議獨立運行,通常缺乏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全部能力所需的靈活性、速度、帶寬、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 什麼是微內核架構設計?
    關於微內核架構設計現在比較熱,聽起來好像是作業系統內核相關的,作為Java程式設計師,作業系統內核那麼遙遠的事情,好像和我們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我說微內核其實就是插件化(Plug-in)架構,你一定會一臉疑惑,「你居然向Java程式設計師解釋什麼是插件化架構?
  • 京東雲明確物聯網四層架構,雲計算市場「新進者」如何謀劃未來?
    劉子豪透露,京東雲事業部正在基於雲計算平臺,構建京東物聯網生態技術架構。未來將聯手各大合作夥伴,打造物聯網新生態圈。新進者的優勢做物聯網生態,核心就是雲計算平臺,那麼作為「新進者」,京東雲有什麼底氣?劉子豪表示,京東天生有做好雲服務的基因,而雲計算則是物聯網中的水、煤、電,是一切的基礎。
  • 解鎖物聯網奧秘、探秘微服務引擎,DevRun開發者沙龍深度賦能廣州...
    物聯網將如何引領各行各業迎來深度變革?微服務又將能為企業帶來什麼?今天華為雲技術專家們為我們帶來了答案。  9月5日,DevRun開發者沙龍—華為雲廣州專場成功舉辦。而華為雲物聯網服務可以提供海量設備的接入和管理,配合華為雲其他產品同時使用,幫助企業快速構築滿足客戶要求的物聯網應用。  其中設備接入管理服務功能包括產品管理、設備管理以及設備通訊。產品管理包含了產品模型定義和以模型驅動數據。而設備管理則包括基本生命周期管理、標籤和設備組管理、設備告警管理、規則管理、遠程升級管理以及批量任務管理。
  • JetLinks 物聯網基礎平臺 1.8 RELEASE 發布
    JetLinks 開源物聯網平臺JetLinks 基於Java8,Spring Boot 2.x,WebFlux,Netty,Vert.x,Reactor等開發, 是一個開箱即用,可二次開發的企業級物聯網基礎平臺
  • 36氪首發|研發HPLC+subG雙模多頻物聯網晶片,「泰矽微電子」完成數...
    本輪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HPLC+subG雙模多頻物聯網晶片的研發。泰矽微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孵化成立,並獲得其投資種子輪融資,專注於垂直行業市場的物聯網MCU晶片的研發和銷售。公司目前正在研發HPLC+subG雙模多頻物聯網晶片,該晶片採用了創新的通信系統架構,將寬帶電力線載波通信(HPLC)和無線通信(Sub-GHz)融為一體,並復用絕大部分的晶片電路和底層協議,這壓縮了雙模晶片的晶元面積和成本,同時功耗更低,而通信性能方面也有提升。
  • 物聯網平臺類型的基本組成以及在物聯網中的作用
    對於許多公司而言,它已成為其數位化戰略的支柱之一,是承載新業務的基礎,如預測性維護,車隊管理,基礎架構監控或基於分析的流程優化等業務。對於部署連接解決方案或構建連接操作的公司,選擇一個便於使用的具有強大功能的平臺,以此來建構強大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已成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主題。
  • 泰矽微電子:HPLC+subG雙模多頻物聯網晶片的double效果
    而上海泰矽微電子有限公司之所以此次獲得這麼多融資,與其正在研發的項目——HPLC+subG雙模多頻物聯網晶片的研發有極大的關係。上海泰矽微電子有限公司是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孵化成立的,主要專攻於垂直行業市場的物聯網MCU晶片的研發和銷售方面。
  • 智能家居巨頭 Aqara 基於 KubeSphere 打造物聯網微服務
    KubeSphere 跨多雲平臺的兼容、以及支持多插件的選擇,在使用過程中加深了我們對 Kubernetes 各個模塊的理解、推進了我們對生產環境落地 Kubernetes 容器編排的步伐。  綠米物聯網微服務平臺部署架構  目前公司主要是在騰訊雲上用 7 臺伺服器來構建集群,集群機器的配置規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