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天災不斷。其中牽動人心的有蝗災的新聞。然而你知道嗎?蝗災的出現,僅僅用孟德爾的經典遺傳學無法解釋的。想要解釋蝗災,需要表觀遺傳學的知識。
高中生物知識告訴我們,DNA序列決定生物的性狀。但是在實際中,科學家觀察到一些DNA未改變,生物性狀卻發生改變的情況。比如開頭我們提到的蝗蟲,當其種群密度較大時,散居的蝗蟲便會傾向於遷徙,進而造成蝗災。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蝗蟲由散居的狀態變為遷徙的狀態,甚至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這種性狀,卻不是由於DNA序列改變而造成的,而是因為蝗蟲DNA上的幾個甲基化修飾。通俗來說,就是由於環境因素給蝗蟲DNA上進行一些小小的標記,就好比我們用記號筆在白板上畫個記號,白板還是那個白板,但是它卻有了額外的信息。
我們可以說,表觀遺傳學是一門環境臨時改變可遺傳性狀的一門學問。
表觀遺傳學可以幫我們解釋很多傳統遺傳學解釋不了的疾病。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我們之前觀察到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此病,但是從基因層面我們卻發現不了其致病基因。但是表觀遺傳學卻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除此以外,現在社會中排名前幾的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以及一些精神疾病,人的衰老等等,這全都被發現部分與表觀遺傳學有關。
甚至性染色體XY,在女性體內兩條X會隨機有一條失去活性,這也是表觀遺傳學所決定的。所有基因無法決定的遺傳信息,都與它有關。
如果器官衰竭,那麼我們可以隨意更換器官,這是很多科幻小說中都有的情節。而如果這個情節想要實現,表觀遺傳學必將在其中發揮重要角色。我們給細胞一個信號,讓它成長為你所需要的器官。
現代我們都在注意飲食,我們都知道飲食平衡和健康息息相關。其中表觀遺傳學佔重要影響因素。如果我們能弄清楚它的奧秘,那麼那一天可能我們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去吃自己想吃的東西了。(當然熱量超標還是會胖的)
我們有很多現有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就像曾經我們無法解釋蝗災出現。但是科學向前發展,人類能解釋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