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11月30日)了解到,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郵電大學教授陳國良為該校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陳國良院士是第一屆全國高校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主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信息產業部計算機技術領域專家組成員、教育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受邀參加當天講座的還有陳院士的學生——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雲霽。
勤懇踏實投身工作 胸懷大志報效國家
陳國良院士概括自己的一生為「二十四字人生路,工農兵學商踐行」。解放前,他出生在貧困的農村,從小就跟著大人下地幹活,很多農活,他都能幹得得心應手。解放後,他才有機會從小學讀到中學,直到接受高等教育。大學畢業後曾在工廠和部隊工作過,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於國家的工業和國防建設領域,努力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做出貢獻。無論是學什麼、幹什麼,他都能夠勤勤懇懇投身其中,踏踏實實盡心盡力完成。「只管耕耘,不管收穫,老天不負有心人」是陳院士的座右銘。他的人生經歷也證明了——投身於事業中的人是終將有回報的。他用實際行動鼓勵同學們要珍惜時間,不負韶華,「勤懇踏實投身工作,胸懷大志報效國家」。
陳國良院士
陳國良院士1973年開始在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至今已四十餘載,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計算機專業人才。他常說:「一所高校,做科學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書育人。高水平的學者、科研骨幹都應該給學生上課,讓學生體驗到創造的過程,追求到本質。」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學生王軒宇對此深有感觸,他說:「陳院士的一言一行都詮釋著老一輩計算機人的勤奮與踏實,這對於我們當代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同樣受用。」
陳國良院士於1995年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後成為了國家並行算法、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的重要基地。他系統地開展了並行算法的理論、設計和應用的研究,提出了並行算法研究的一系列新觀點和新方法,形成了「並行算法——並行計算機——並行編程」一體化研究體系。
陳雲霽
陳雲霽是陳國良院士的學生,現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他帶領智能處理器研究中心,研製了國際上首個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晶片。相關技術廣泛應用於多種手機和伺服器產品中。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和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科學家獎,並被MIT技術評論評為全球35位傑出青年創新者。
2020年4月28日,陳雲霽獲頒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不僅結合自己的科研成果,為同學們上了一場生動的專業課,他還用特殊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
陳雲霽研究員對同學們說:「我的夢想是希望能夠在人工智慧方面鑽研下去。雖然可能我一生研究不盡這個領域的知識,但是我願意去追逐夢想。」他鼓勵同學們要胸懷大志,勇於追夢。
在場的同學們聽了陳國良院士和陳雲霽研究員的講座後,備受鼓舞,感慨萬分。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學生成爽說出了同學們的共同心聲: 「陳國良院士和陳雲霽研究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我們上了一場生動的思政課,以後的人生會以他們為榜樣,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術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姜堅 吳紅鯨 通訊員/顧禕雯 尚依琳 編輯/韓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