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完成自治區首例短時程脊髓電刺激植入術

2020-12-06 瀟湘名醫

本站訊(疼痛科 呂亮亮)我院疼痛科於10月30日完成自治區首例短時程脊髓電刺激植入術,用於治療頸肩部帶狀皰疹引起的頑固性神經病理性疼痛。

患者為中年男性,入院前20天出現左側頸部帶狀皰疹,表現為左側頸肩部針刺樣、刀割樣劇烈疼痛,經規範抗病毒、營養神經、鎮痛等治療後,患者疼痛始終未見明顯緩解,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解雅英主任醫師、呂亮亮主治醫師、郎海雲主治醫師反覆調整治療方案,並經科室多次討論,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決定行短時程脊髓電刺激植入術緩解疼痛,術後經過14天的調試治療與精心護理,患者疼痛基本緩解,偶有輕微針刺感,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目前已好轉出院。

帶狀皰疹是冬春季節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並多數伴有疼痛,患者年齡愈大,後遺神經痛的發生率愈高。帶狀皰疹神經痛讓很多患者感到痛不欲生,尤其是頑固性神經痛,許多目前的常規的治療手段都效果不佳。

脊髓電刺激療法是通過微創手術將電極針對性地植入到疼痛對應的神經部位,通過微弱的脈衝電流刺激脊髓神經,阻斷痛覺神經刺激的傳導,達到止痛的效果,另一方面,電脈衝信號可以刺激中樞抑制性神經遞質的產生、激動脊髓上位疼痛調節中樞、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等,因此起到修復、調控受損的感覺神經的作用,標本兼治。治療既不會因為電流刺激傷害到神經組織,也不會有觸電的感覺,患者可能會感覺到微弱脈衝而導致的輕微酥麻感覺,是目前治療頑固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一項重要治療方法,每年全球約有5萬例以上的患者接受此項治療,總有效率在80%以上,國內發達地區目前開展此項技術較多,區內未見相關報導。

疼痛科自2008年8月開放病房至今,已開展常規疼痛診療服務項目,為眾多飽受疼痛困擾的患者緩解或解除了病痛,受到了廣大患者及行業內的一致好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此次脊髓電刺激技術的開展使科室診療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會疼痛學分會的主委單位,也為區內疼痛學科的建設、疼痛臨床診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範與帶頭作用。

【來源:內蒙古醫科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英文字幕:脊髓電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Boston Scientific)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Boston Scientific)脊髓電刺激       這段交互視頻清楚地演示了脊髓電刺激儀植入術。Overview(概述)Spinal cord stimulation(also called SCS) uses electrical impulses to relieve chronic pain of the back, arm and legs.
  • 深圳完成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粒子植入術
    近日,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為一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實施了「超聲內鏡引導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的介入治療,為晚期實體腫瘤姑息治療開闢治療新天地。&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完成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粒子植入術&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深圳的胰腺癌患者又多了一種治療手段。
  • 華山醫院完成滬首例四極左室電極CRTD植入術
    近日,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施海明教授領銜的團隊在北院成功為1例擴張性心肌病的老年女患者完成了上海地區首例UnifyQuadra三腔再同步起搏及心臟復律器(CRTD)植入術。術後患者胸悶氣促症狀明顯緩解,順利出院。
  • 貴州省首例!市二醫利用手術機器人輔助完成立體三維腦電圖電極植入術
    5月15日,在華科精準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金陽醫院)完成一名25歲男性患者立體三維腦電圖(SEEG)電極植入術,這也是國產手術機器人在貴州省內首次完成該手術,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通遼市醫院成功完成我市首例三腔起搏器CRT植入術
    近日,通遼市醫院心血管內三科成功開展一例三腔起搏器CRT(心臟再同步治療)植入術。該手術在通遼市尚屬首例,為擴張型心肌病、嚴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療方法。患者是一位72歲高齡的女性,既往有心動過緩、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臟病史,並於12年前做過雙腔起搏器植入術。
  • 市一醫院成功完成首例CRT—D植入術
    本報訊  近日,市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獨立完成了首例CRT—D(心臟再同步起搏及自動除顫器)植入術。近三年來,77歲的邵大爺只要稍稍活動,就會出現胸悶、喘不上氣的情況,休息後症狀會有所緩解。
  • 遠大首例CRT-P植入術獲得成功
    2011年6月22日,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內科中心傳出喜訊,首例CRT-P(簡稱三腔起搏除顫器)植入手術獲得成功。CRT-P植入術又稱植入型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目前該男子恢復良好。
  •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
    5月24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功開展一例達到國際水平的「人工心臟」植入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總院長、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教授主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知名專家程兆雲教授擔任助手,為一名39歲的重症急診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人工心臟」。
  • 研究發現短時程單眼剝奪效應適用於自然場景刺激
    一種特殊的視覺適應——短時程單眼剝奪,近期引起廣泛關注。在典型的短時程單眼剝奪研究中,在剝奪過程中,被試一隻眼看到的是周圍環境或視頻畫面,另一隻眼被遮蓋住或者看到的是經過某種處理後的畫面。已有研究對單眼剝奪效果的測量採用的都是實驗室的簡單合成刺激(如正弦光柵、白噪音等)。
  • 葛均波院士團隊成功完成日照首例可降解支架植入術
    10月7日10點20分,日照心臟病醫院/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導管室內響起一陣掌聲,由院長葛均波院士親領醫療團隊完成的我市首例可降解支架植入術取得成功。2-3年內,該支架將自行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並完全被組織吸收,不留任何支架異物在血管內,血管結構以及功能也將恢復至最自然的原始狀態,真正由「血管再通」變為「血管再造」。
  • 德州市中醫院成功完成首例顱內動脈支架植入術
    晚上7點鐘,介入手術順利開展,由於患者情況複雜,手術需要李元民醫生和楊紅燕醫生共同完成,因為介入手術的特殊性,他們要穿著幾十公斤的鉛衣在血管造影機放射出X線的導管室裡工作,手拿著導絲、導管小心翼翼地為患者解除疾患。
  • 走進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疼痛科,聽聽那裡的故事
    社會中曾有聲音質疑,疼痛科治療其實只是一種對症處理,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也就是所謂「治標不治本」。對此,張愛忠表示,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客觀。「現在疼痛科多採用微創介入技術,可以對出問題的神經進行營養、解壓、調理、刺激甚至毀損等治療,從而達到消炎、鎮痛、阻斷痛覺傳導,改善神經功能的目的,對疼痛疾病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 我縣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近日,縣人民醫院在外聘心血管內科專家朱來武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徵求繆某同意後,縣人民醫院隨即開展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成功防止血栓脫落。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繆某恢復良好,下肢迅速消腫。 據了解,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屬於微創治療,是把形似傘狀的人工濾器經患者深靜脈穿刺置入下腔靜脈,能有效捕捉大塊脫落血栓,降低肺栓塞的風險,血栓治癒後,濾器可取出,保證體內不殘留異物,具有「不開刀、損傷小、恢復快、效果好」等優點。
  • 心理所研究發現短時程單眼剝奪效應適用於自然場景刺激
    人類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接收周圍自然環境的刺激,經過漫長的物種進化和發展,人類的視覺系統發展出與自然環境相適宜的特性與功能。這一重要屬性可以在視覺適應中被觀察到。 一種特殊的視覺適應-——短時程單眼剝奪,近期引起廣泛關注。在典型的短時程單眼剝奪研究中,在剝奪過程中,被試一隻眼看到的是周圍環境或視頻畫面,另一隻眼被遮蓋住或者看到的是經過某種處理後的畫面。
  • 全國首例兒童聽覺腦幹植入術告捷
    全國首例兒童聽覺腦幹植入術告捷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通訊員 徐英 2019-02-26 21:25 來源:澎湃新聞
  • 新疆首例人工骨橋植入術幫助19歲哈薩克女孩患耳重獲聽力
    原標題:新疆首例人工骨橋植入術幫助19歲哈薩克女孩患耳重獲聽力亞心網訊(記者 宗合)吉木乃縣19歲哈薩克族姑娘加德拉因為右耳先天性外耳道骨性閉鎖、聽小骨發育畸形導致右耳聽力嚴重損失,於2017年8月11日在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耳鼻喉診療中心實施了人工骨橋植入手術以後,這也是我們新疆首次人工骨橋植入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成功。
  • 神秘的神經電刺激治療丨治網癮?近代酷刑?電刺激治療是什麼?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華醫資本整理請點主流技術療法腦深部電刺激 DBS將電極植入到患者腦內,運用脈衝發生器刺激其大腦深部的某些神經核,糾正異常的大腦電環路脊髓電刺激 SCS將一根很細的電極植入人脊髓背側硬膜外腔
  • 魯北地區首例PanOptix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濱州成功實施
    PanOptix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順利實施。  據了解,全國首例PanOptix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今年6月30日完成,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對於此項新技術地開展和全國首例僅差20天,讓濱州白內障患者第一時間享受到了我國先進醫療技術帶來的便利。
  • 全球首例「MR+5G」全息投影遠程靜脈濾器植入術完成:實現北京宜賓...
    2020年12月9日,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學部陳韻岱主任團隊通過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和5G全息投影技術,遠程完成一例在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的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這是國際上首次將5G全息技術與MR技術相結合,遠程完成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