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道路出現局部塌陷,造成車輛下陷的情況,總有車主感慨:要是提前知道,我就不開車過去了。馬路問題能否未卜先知?西湖區最近正在做這件事。
就在7月16日夜晚,西湖區城管局市政部門檢測人員在體育場路上發現了一個深度約為14釐米左右的空洞,西湖區城管局立即組織養護單位進行現場核實確認,經查該處目前為地鐵施工區域,空洞處原先有一信號燈,拆除後留下了空洞,目前已迅速落實整改修復,消除隱患。
實現道路問題「未卜先知」的背後,靠的是這樣一臺「探地雷達」。上周的一個深夜,一輛工程車後背拖著一個扁扁的平板小輪車,慢慢駛過體育場路曉風書屋門口。有路過的市民好奇地拍下了這一場景,發到朋友圈求解答:這是幹什麼?
記者從西湖區城管局市政科了解到,這是工作人員在進行「地下空洞快速檢測」,就是針對地下可能有空洞的區域進行雷達探測。檢測道路地面下的實際情況,主要依靠的就是探地雷達。通俗理解,就好比是在醫院做的B超檢測,不用開挖、不用等「病灶」爆發,提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提前預警的目的。
市民拍到的檢測設備為車載式探地雷達系統,還有一種是人工推車式探地雷達系統,主要用於檢測人行道、街角等車載式雷達系統難以檢測的區域。市民可能也看到過,類似四輪平板車。特別的是,小車上還擺著一臺用於數據採集的筆記本電腦,不要小看這臺小車,它便攜又輕巧,地下病害在它的雷達波掃描範圍內可以說是一清二楚。
這種地下雷達檢測技術有多厲害?以這次給西湖區道路「做B超」的車載式雷達車為例,橫向檢測範圍為3米(一個車道的寬度左右)、深度為0~8米,最大時速20公裡/小時,就是說檢測車開過一段路,這段路單車道地下8米範圍內的地下病害都會被「記錄在案」。
據悉,其實西湖區在2016年G20峰會期間就對部分道路實施過空洞檢測,今年再次啟動,跟這幾年道路工地施工較多、雨水較多都有關係。
負責檢測的技術人員介紹,地下空洞、塌陷的形成主要跟雨水衝刷、地下工程施工擾動、排水管網超負荷運作有很大關係。所以,地下空洞快速檢測的重點就是工地周邊區域以及排水管網較為密集的區域,檢測發現空洞以後就可以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大病釀成嚴重後果的情況。
西湖區城管局市政科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西湖區天目山路、體育場路等21條重點道路的前期空洞檢測數據採集已經完成,下一步還將逐一進行數據對比和分析,對有問題的區域進行及時處置,儘可能實現「未卜先知」,達到提前預警的目的,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