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區啟用「探地雷達」給21條重點道路做「B超」檢測範圍可達地下...

2021-01-09 瀟湘晨報

每當道路出現局部塌陷,造成車輛下陷的情況,總有車主感慨:要是提前知道,我就不開車過去了。馬路問題能否未卜先知?西湖區最近正在做這件事。

就在7月16日夜晚,西湖區城管局市政部門檢測人員在體育場路上發現了一個深度約為14釐米左右的空洞,西湖區城管局立即組織養護單位進行現場核實確認,經查該處目前為地鐵施工區域,空洞處原先有一信號燈,拆除後留下了空洞,目前已迅速落實整改修復,消除隱患。

實現道路問題「未卜先知」的背後,靠的是這樣一臺「探地雷達」。上周的一個深夜,一輛工程車後背拖著一個扁扁的平板小輪車,慢慢駛過體育場路曉風書屋門口。有路過的市民好奇地拍下了這一場景,發到朋友圈求解答:這是幹什麼?

記者從西湖區城管局市政科了解到,這是工作人員在進行「地下空洞快速檢測」,就是針對地下可能有空洞的區域進行雷達探測。檢測道路地面下的實際情況,主要依靠的就是探地雷達。通俗理解,就好比是在醫院做的B超檢測,不用開挖、不用等「病灶」爆發,提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提前預警的目的。

市民拍到的檢測設備為車載式探地雷達系統,還有一種是人工推車式探地雷達系統,主要用於檢測人行道、街角等車載式雷達系統難以檢測的區域。市民可能也看到過,類似四輪平板車。特別的是,小車上還擺著一臺用於數據採集的筆記本電腦,不要小看這臺小車,它便攜又輕巧,地下病害在它的雷達波掃描範圍內可以說是一清二楚。

這種地下雷達檢測技術有多厲害?以這次給西湖區道路「做B超」的車載式雷達車為例,橫向檢測範圍為3米(一個車道的寬度左右)、深度為0~8米,最大時速20公裡/小時,就是說檢測車開過一段路,這段路單車道地下8米範圍內的地下病害都會被「記錄在案」。

據悉,其實西湖區在2016年G20峰會期間就對部分道路實施過空洞檢測,今年再次啟動,跟這幾年道路工地施工較多、雨水較多都有關係。

負責檢測的技術人員介紹,地下空洞、塌陷的形成主要跟雨水衝刷、地下工程施工擾動、排水管網超負荷運作有很大關係。所以,地下空洞快速檢測的重點就是工地周邊區域以及排水管網較為密集的區域,檢測發現空洞以後就可以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大病釀成嚴重後果的情況。

西湖區城管局市政科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西湖區天目山路、體育場路等21條重點道路的前期空洞檢測數據採集已經完成,下一步還將逐一進行數據對比和分析,對有問題的區域進行及時處置,儘可能實現「未卜先知」,達到提前預警的目的,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探地雷達出動,為城區這些道路「做體檢」
    城市道路就像人一樣,有時也會出現各種「小毛病」,比如路基疏鬆、地下空洞等,這些地下「疾病」很難用肉眼分辨。近日,市城管局市政處招標引入先進的道路檢測專用「探地雷達」為六安城區部分市政道路做一次全面「體檢」。
  • 北京為城市道路「體檢」,「探地雷達」今起查路基塌陷等問題
    (圖為探地雷達為道路做體檢。閻彤攝)城市道路也會得「病」,比如路基塌陷、地下空洞等。這些地下「疾病」僅憑肉眼很難發現,如今有了「探地雷達」,將可及時發現「病症」,為道路祛除安全風險。今天,西城展覽路街道和駐區中央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開展「央地合作」,引入先進的道路檢測專用「探地雷達」,為展覽路地區的主要道路全面「體檢」。這也是西城街道精細化治理新嘗試。「探地雷達」是一個橙色的小盒子,另一端還有電子屏幕。通過給道路做「B超」,尋找肉眼看不到的地下空洞和塌陷隱患。
  • 廣州開展三維探地雷達地下管線檢測試驗
    近日,歐美大地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及BRT車道進行三維探地雷達DXV大深度天線陣地下管線探測試驗,效果顯著。探地雷達是主要的快速、無損探測地下管線的技術,正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市政建設地下管線的實地探測。
  • 探地雷達會診老城「裡子」,北京為多條道路「體檢」去除安全風險
    昨天,西城展覽路街道引入先進的道路檢測專用探地雷達,為展覽路地區主要道路全面「體檢」,會診路基塌陷、地下空洞等路面下的隱患,為老城更新和保護去除安全風險,提供決策依據。昨天,展覽路街道引入探地雷達,為地區主要道路做一次全面「體檢」。針對探查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街道將會同專家一起制定處置方案。本報記者 閻彤攝近年來,城市核心區疏整促專項行動扮靚了不少背街小巷。
  • 杭州預防地面塌陷請出探地雷達 探究深度可達6米
    說到道路塌陷,讓杭州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上月發生在文二路學院路口的那起,幸虧當時發現及時,沒有出現人員傷亡。大家可能有疑問?除了人工巡查,目前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提前預防道路塌陷?對此,杭州正在做嘗試。
  • 案例分享|三維探地雷達用於交通部公路檢測
    1   項目概況   試驗目的:採用美國3D-Radar公司三維探地雷達開展瀝青路面裂縫病害路面下部結構探測研究   試驗設備:交通部公路所3D雷達,主機:GeoScope IV,天線陣:VX1821 即1.8米長,21對天線通道,天線通道間距為7.5cm,空氣耦合式天線,拖車安裝。
  • 蘭州頻發路面塌陷事故,引入三維探地雷達勘探養護市政道路
    :澎湃新聞 近日,甘肅蘭州市多條道路出現路面塌陷,該市政部門引進三維探地雷達來探測全市「地下問題」。
  • 勘探尖兵——探地雷達--中國數字科技館
    探地雷達所利用的是一種高頻電磁波,頻率範圍通常為數兆赫茲至上千兆赫茲,電磁波通過發射天線以脈衝形式被定向送入地下,它們在地下介質傳播過程中,遇到存在電性差異的地下介質時發生反射,返回到地面的電磁波被接收天線所接收。根據電磁波的傳播時間及波形特徵,就可以確定地下目標體的空間位置、結構和幾何形態。一般而言,介質間的電磁特性差異越大,介質間的界面越容易被識別。
  • 用探地雷達車對道路進行探測 廣州高科技治理地陷隱患
    用探地雷達車對道路進行探測 廣州高科技治理地陷隱患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馮國炳  2020-08-03 記者獲悉一項先進的科學技術,能以極快速度發現地陷隱患——道路做了「CT」後,藏在深處的隱患就會暴露無遺。
  • 我國首個全陣列式三維體制人工智慧探地雷達發布
    11月27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發布名為「鷹眼-A」的新型探地雷達,這是我國首個全陣列式三維體制的探地雷達,實現了人工智慧技術在地質探測領域的應用,管線智能檢測正確率已超過90%,誤報率小於5%,其地下空間一體化巡檢能力,將有助於提升城市空間精細化管理水平。
  • 探地雷達如何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安全行駛?
    ,即使是最好的自動駕駛系統,仍然在和惡劣天氣做「抗爭」。 WaveSense開發的一組探地雷達傳感器像滑板一樣固定在車輛底盤下方,可以掃描地下10英尺(約3米)的區域,以顯示地下的土壤、水、植物根莖和巖石細節
  • 我國發布首個AI陣列式探地雷達
    這是我國首個全陣列式三維體制的探地雷達,標誌著我國無損探地技術完成了從「二維」到「三維」的跨越;同時該產品實現了人工智慧技術在地下異常體識別領域的應用,管線智能檢測正確率超過90%。  隨著管線和路面老化,城市地下空間安全問題日益凸現,潛藏著路面塌陷、燃氣管線洩露等危險。
  • 麻省理工學院將探地雷達引入自動汽車技術 可以在雨雪中確保自動...
    該小組開發的新系統使用一種叫做探地雷達的現有技術,將電磁脈衝發送到地下。麻省理工學院的系統被稱為局部探地雷達,它會創建一張地圖,供汽車稍後返回同一塊土地時使用。該系統可以將波發射到地面,並可以量化地面中的特定元素以創建指紋。然後,這些數據可用於識別汽車的未來位置。該功能的目的是允許在冰雪覆蓋的道路上或在大雨時導航。有了這些信息,這輛車就不需要攝像頭或雷射就能自動運行了。
  • 軍事技術民用化,MIT 林肯實驗室探地雷達被創業公司用於自動駕駛
    圖丨一輛在雪地中行駛的 SUV 使用探地雷達探測下方道路(來源:WaveSense)      圖丨探地雷達最初應用於 Husky 車載探雷系統(來源:WaveSense)
  • Geophysics:基於迭代偏移/反偏移的探地雷達地表繞射波分離方法
    李超等-Geophysics:基於迭代偏移/反偏移的探地雷達地表繞射波分離方法探地雷達因其無損探測的特性被廣泛應用。圖1 探地雷達觀測系統與地表繞射波示意圖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生李超與導師張金海研究員等合作,開發了一種基於迭代Stolt偏移/反偏移的地表繞射波分離方法
  • 玉兔二號探地雷達探測到月背地下40米處結構
    嫦娥四號登陸器2月26日嫦娥四號著陸器的科學家們揭示了馮·卡門隕石坑下面的結構,發現了三個不同的層,這是從玉兔二號的探地雷達儀器收集的雷達數據中得到的第三層,它的深度至少為40米處,雷達無法可靠地穿透更深的地層,它的特徵是粗粒和細粒物質的交替帶,以及嵌入的巖石。這些數據表明著陸場的地下內部結構基本上是由低損耗、高多孔的顆粒材料嵌入不同大小的巨石構成的。馮·卡門隕石坑是由一層覆蓋著從各個火山口噴出的沉積物的風化層構成的,這些深色的泥灰巖是古代火山活動的證據,大約36億年前,火山活動使馮·卡門隕石坑被熔巖淹沒。
  • 廣州黃埔試驗雷達探地預測地陷 事後搶救變事前防禦
    至15日下午,圍蔽範圍仍未解封。從14日晚至15日,記者在圍蔽現場均看到一臺橙色的探地雷達在待命。「被圍蔽的地方,據說下面有空洞,處理不好會地陷。」豐樂市場一名安保人員告訴記者。探地雷達驗證期間 發現地下空洞隱患被圍蔽的地方,到底有什麼隱患?
  • 基於高性能DDS晶片AD9959的超寬帶步進頻率探地雷達設計
    0 引 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7123.htm  探地雷達是近10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
  • 市區丹霞路底下有空洞,高科技「神器」體檢道路時發現
    今年5月1日起,漳州市市政工程中心在全市首次採用雷達探測技術對市區道路進行地下空洞探測。檢測單位北京國電經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通過PRS-R3000地下空洞探測系統系統及200/500MHz雙頻地質雷達檢測車等多種儀器設備,採用高頻無線電波來確定介質內部物質分布的無損探測方法進行檢測。
  • 科研人員開發出基於迭代偏移/反偏移的探地雷達地表繞射波分離方法
    ,對地下反射波和繞射波造成幹擾,應設法壓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生李超與導師、研究員張金海等,開發出一種基於迭代Stolt偏移/反偏移的地表繞射波分離方法。科研人員利用真空中的光速開展Stolt聚焦偏移以識別繞射波,對識別出的偏移域繞射波頂點進行反偏移,從而生成未偏移域的窗函數,並對輸入的探地雷達數據進行分割,形成以該繞射波為主體的數據體(圖2c),剩餘的數據體(圖2b)則以地下反射波和繞射波為主。利用真空中的光速對窗內的數據進行Stolt偏移,從而使地表繞射波聚焦在偏移域中的局部區域,而免受窗外信號對其形成幹擾(圖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