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頻發路面塌陷事故,引入三維探地雷達勘探養護市政道路

2020-11-22 澎湃新聞

蘭州頻發路面塌陷事故,引入三維探地雷達勘探養護市政道路

史靜靜、魏建軍/中新網

2016-09-14 12:40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甘肅蘭州市多條道路出現路面塌陷,該市政部門引進三維探地雷達來探測全市「地下問題」。圖為三維探地雷達。

中新網蘭州9月14日消息,近日,甘肅蘭州多條道路出現路面塌陷,引發民眾關注和對出行安全的擔憂。9月13日,記者走訪蘭州市政工程管理處了解到,該處已購買三維探地雷達系統,目前正對市區主要市政道路進行探測「掃描」,治理潛在的道路隱患。

8月30日,蘭州市酒泉路北段路面塌陷。塌陷處屬於蘭州鬧市區,毗鄰蘭州繁華路段的張掖路步行街500米,距甘肅省政府200米,人流量比較集中。此前,蘭州市區3天內連續發生6起路面塌陷事故,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對此,蘭州市引進先進儀器來探測該市「地下問題」,甄別各種道路病害。此次引進的三維探地雷達系統,由瑞典一公司生產製造,探測深度在地下5米以內,機器的精度可達到毫米。

「三維探地雷達就像是給路面做B超。」雷達公司技術人員形象比喻,在雷達行進過程中,如遇到地下出現空洞,或者土體存在異常狀況,通過天線陣列中的發射天線向地下發射一定頻率的信號,再通過接受天線反饋回雷達系統,就能在三維圖像上反映出來。

為了給路面「確診」,蘭州市引進了兩套三維探地雷達設備,實地檢測中如果第一輛雷達車發現有疑似空洞的地方,會用第二套設備進行「覆核」,最後用取樣探杆「確診」後,才會對道路實施開挖。

據了解,這兩臺設備近期即將運抵蘭州,此前設備訂購完成後,技術人員先期攜帶一臺試驗設備抵達蘭州,目前該市政工程管理處及相關技術人員已使用該設備在部分路段展開先期探測。

該市政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給道路做「B超」探測分3批進行,主要針對蘭州重點場所,如人流密集路段;軌道交通1號線全線以及城關、七裡河以及安寧等主幹道。

為了不影響交通,檢測工作多在凌晨12時後進行。市政部門計劃於12月底前,完成蘭州重要主次幹道的檢測。

據了解,此次蘭州引入三維探地雷達用於市政道路勘探養護,在全國市政行業尚屬首次。

(本文原標題為《蘭州對主城區主要道路掃描探測「做B超」,治理隱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蘭州路面塌陷

相關推薦

評論(21)

相關焦點

  • 北京為城市道路「體檢」,「探地雷達」今起查路基塌陷等問題
    (圖為探地雷達為道路做體檢。閻彤攝)城市道路也會得「病」,比如路基塌陷、地下空洞等。這些地下「疾病」僅憑肉眼很難發現,如今有了「探地雷達」,將可及時發現「病症」,為道路祛除安全風險。今天,西城展覽路街道和駐區中央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開展「央地合作」,引入先進的道路檢測專用「探地雷達」,為展覽路地區的主要道路全面「體檢」。這也是西城街道精細化治理新嘗試。「探地雷達」是一個橙色的小盒子,另一端還有電子屏幕。通過給道路做「B超」,尋找肉眼看不到的地下空洞和塌陷隱患。
  • 「吃人道路」再現 預防馬路塌陷的儀器有哪些?
    近日,發生在蘭州的一起人行道塌陷事故,引起了自媒體的爭相報導與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據報導,僅今年蘭州就已發生十餘起路面塌陷事故。面對這隨時對人們、車輛張開的「大嘴」,我們究竟該如何是好?另外,路面荷載、施工擾動等原因也有可能引發路面塌陷。由此可見,提高提高路基施工的質量、做好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以及嚴格禁止車輛超載等方法,便是預防路面塌陷的基本手段。但面對那些已經施工完成,因管道滲漏細顆粒流失而埋伏下的地下空洞隱患,人們又該怎麼辦呢?首先,受特殊的城市環境限制,人們所採用的地下空洞探測方法必須具備無損的特點。
  • 探地雷達會診老城「裡子」,北京為多條道路「體檢」去除安全風險
    昨天,西城展覽路街道引入先進的道路檢測專用探地雷達,為展覽路地區主要道路全面「體檢」,會診路基塌陷、地下空洞等路面下的隱患,為老城更新和保護去除安全風險,提供決策依據。昨天,展覽路街道引入探地雷達,為地區主要道路做一次全面「體檢」。針對探查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街道將會同專家一起制定處置方案。本報記者 閻彤攝近年來,城市核心區疏整促專項行動扮靚了不少背街小巷。
  • 我國發布首個AI陣列式探地雷達
    這是我國首個全陣列式三維體制的探地雷達,標誌著我國無損探地技術完成了從「二維」到「三維」的跨越;同時該產品實現了人工智慧技術在地下異常體識別領域的應用,管線智能檢測正確率超過90%。  隨著管線和路面老化,城市地下空間安全問題日益凸現,潛藏著路面塌陷、燃氣管線洩露等危險。
  • 基於2014—2018年我國城市路面塌陷事件對其時空規律研究
    原標題:2014—2018年中國城市路面塌陷時空規律與原因分析摘要:近幾十年來,我國城市路面頻繁發生塌陷事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結果表明:在時間上,城市路面塌陷頻發於夏季尤其集中於7—8月;在空間上,主要分布於東部大中城市尤其是各省會城市和西部溼陷性黃土區的大中城市,集中在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汾渭盆地。地下管道破損、降雨和施工是致塌陷頻發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在各種原因中分別佔到了42%、30%和12%。
  • 杭州預防地面塌陷請出探地雷達 探究深度可達6米
    說到道路塌陷,讓杭州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上月發生在文二路學院路口的那起,幸虧當時發現及時,沒有出現人員傷亡。大家可能有疑問?除了人工巡查,目前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提前預防道路塌陷?對此,杭州正在做嘗試。
  • 西湖區啟用「探地雷達」給21條重點道路做「B超」檢測範圍可達地下...
    每當道路出現局部塌陷,造成車輛下陷的情況,總有車主感慨:要是提前知道,我就不開車過去了。馬路問題能否未卜先知?西湖區最近正在做這件事。就在7月16日夜晚,西湖區城管局市政部門檢測人員在體育場路上發現了一個深度約為14釐米左右的空洞,西湖區城管局立即組織養護單位進行現場核實確認,經查該處目前為地鐵施工區域,空洞處原先有一信號燈,拆除後留下了空洞,目前已迅速落實整改修復,消除隱患。 實現道路問題「未卜先知」的背後,靠的是這樣一臺「探地雷達」。
  • 杭州地鐵事故:滲漏致路面塌陷,臨近站曾發生類似事故
    事故發生後,杭州市下城區委區政府、市建委、應急管理局、交警、消防、城投、電力等部門,到達現場採取應急措施聯合搶險,並疏散塌陷路面周邊的樹園小區相關住戶。 建國北路塌陷點附近的樹園小區建於1989年。據《錢江晚報》報導,事發地附近公交車站變形比較明顯。樹園小區31幢外牆出現裂紋、2樓窗戶被震沒,外圍已經拉起警戒線。
  • 我國首個全陣列式三維體制人工智慧探地雷達發布
    11月27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發布名為「鷹眼-A」的新型探地雷達,這是我國首個全陣列式三維體制的探地雷達,實現了人工智慧技術在地質探測領域的應用,管線智能檢測正確率已超過90%,誤報率小於5%,其地下空間一體化巡檢能力,將有助於提升城市空間精細化管理水平。
  • 益陽市政道路養護升級
    孤單的哲理 舉報   1臺車輛,5名工人,地熱再生,現場除塵,短短30分鐘就完成了一處道路坑槽的修補養護作業
  • 用探地雷達車對道路進行探測 廣州高科技治理地陷隱患
    他告訴記者,商務車尾部懸掛的器械,為具備探明地下3米範圍地陷隱患能力的三維探地雷達,最高探測時速可以達到100公裡/小時。通過商務車拖行,雷達可對機動車路面進行全覆蓋探測。在商務車尾部上方,設有一套定位系統和一套高清攝像系統,由上述設備測定的位置及高清視頻數據,會即時回傳至車內的檢測工作站。「通過三維探地雷達設備的無損全覆蓋掃描,我們能夠發現所到之處的地陷隱患分布及危害程度情況。」
  • 探地雷達出動,為城區這些道路「做體檢」
    城市道路就像人一樣,有時也會出現各種「小毛病」,比如路基疏鬆、地下空洞等,這些地下「疾病」很難用肉眼分辨。近日,市城管局市政處招標引入先進的道路檢測專用「探地雷達」為六安城區部分市政道路做一次全面「體檢」。
  • 保定使用雷達車探測路面下空洞
    原來,這是保定市城市管理部門用來防患未然,探測道路下面空洞的雷達車。據介紹,近年來一些城市路面突然發生塌陷,導致車輛、行人掉入大坑內,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的事件屢有發生。要想防患於未然,就需要及時發現、消除城市道路下方出現的隱患。為此,近日保定市政維護管理處對東風路、天威路、樂凱大街、陽光大街等市區內主要道路,進行了地下空洞雷達檢測。
  • 冷補瀝青料在路面養護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幹線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公路路面養護管理的工作越來越繁重。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各類運輸車輛的增多,導致路面病害十分嚴重,必然要求公路養護工作者提高養護水平和養護效率,特別在應急性養護工作中,高效、快捷、穩定、安全是工作的關鍵環節。
  • 鄭州路面塌陷原因:道路老舊積水下滲施工擾動
    【路面塌陷原因:道路老舊等】今天,調查組通報鄭州西三環道路路面塌陷情況:①道路老舊、積水順地下管線和管井下滲侵蝕路基、施工擾動土體是塌陷原因。②將加快西三環沿線排水設施建設,包括積水點改造、地下空洞探測治理、地下管網排查整治、道路路口渠化等。
  • 中國城市地陷災害頻發 地下空間管理立法缺失
    後來,路面塌陷面積越來越大,很快成了一個直徑3米、深2米的大坑,開始危及到機動車道,大坑周邊的路面也逐漸出現裂痕。雖然市政部門在周圍建起了圍擋,但路上出現塌陷,讓周邊居民甚感不安。距離銀盆南路不遠的金星大道,2007年,一處建築工地發生過一起「地陷吞人」事件。彼時,建築工棚內,地面突然塌陷,恰在洞口上方的一名建築工人瞬間被「吞」了下去。
  • 天元市政對重點路段進行養護
    為了讓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11月5日上午,天元區市政部門針對道路破損路段進行瀝青路面修復作業,排除交通安全隱患。在天元區黑龍江路西環線江山路段附近,有天元小學、天元中學兩所學校,平時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車輛較多,而此前通過城區道路巡查
  • 勘探尖兵——探地雷達--中國數字科技館
    聰明的地質工作者也受到啟發,將雷達技術應用於地質勘探,從而研製出一種專用的雷達——探地雷達,或者稱之為地質雷達。目前,探地雷達不僅在地質勘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在建築施工檢測等方面也日益受到青睞。對於地表淺層的金屬礦化帶,可以優先選用探地雷達進行探測,因為金屬礦化帶的電磁波反射明顯,輔以其他方法,有助於提高勘探結果的準確性。
  • 杭州路面塌陷事故原因:地鐵施工滲漏水致坍塌,伴有燃氣洩漏
    杭州路面塌陷事故原因:地鐵施工滲漏水致坍塌,伴有燃氣洩漏 8月28日中午11點30分左右,建國北路體育場路南口附近有一處路面下陷,現場冒起大量黃塵!事發周邊的商戶全面疏散。
  • 宜賓道路塌陷致多輛小汽車掉入坑洞 多部門正進行處置
    四川宜賓市翠屏區政府新聞辦19日通報稱,8月19日0點15分左右,大觀樓街道銀龍路8號銀龍廣場前輔道和綠化帶發生塌陷,造成停靠在路面的數輛小汽車掉入坑洞。 目前,當地消防、應急、住建、市政園林等部門正在現場處置。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