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演講:他拍下20多個城市廣場舞,記錄粉絲瘋狂追星曆程

2021-01-09 騰訊網

2018年底,騰訊新聞聯合中國攝影報、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推出了「螢火計劃」,為專注於公益報導的攝影師群體提供傳播平臺。作為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螢火演講」應運而生,每一期將邀請一位紀實攝影師,為你講述報導背後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這是第7期,由中新社攝影記者劉關關講述。他的演講主題是「日常中的不尋常」。

視頻/Gravity Cat Studio

攝影/劉關關

文字/璐遙

編輯/Smart

出品/騰訊新聞 中國攝影報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新聞社攝影記者劉關關一直覺得自己是通訊社裡的「異類」:通訊社主打內容是時效性很強的新聞圖片,而他總被批評「太慢了」。

而相比於拍得更快,劉關關更希望把一張照片拍到最好,他不願意為了保證時效性而犧牲照片的質量。後來,他慢慢走出一條「非主流」之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專注於對某一現象的思考,並堅持拍攝身邊關於日常生活的專題。

這些年,他走遍全國,拍下了20多個城市的《中國廣場舞》;他數次和明星、粉絲打交道,記錄了瘋狂的《粉絲王國》。劉關關認為,這些平常的現象背後有著不尋常的意義。

《中國廣場舞》:紅歌出現最多,不同團體界限分明

在中國,廣場舞隨處可見。劉關關在北京工作10年間搬了8次家,他總能在住所的方圓1公裡內看到廣場舞團體。即便是出差,他也能在酒店附近聽到時下最流行的廣場舞曲。

有一次,在一個空氣重度汙染的冬日,劉關關並沒有見到廣場舞大媽。他上前和打桌球的大爺攀談:「今天這麼大的霾,廣場舞的場子都沒開,你們還出來打球,真有毅力啊。」大爺調侃說,「文藝界一向比我們體育屆『金貴』」。此時,劉關關聽到霧霾深處傳來《小蘋果》的旋律,原來這天的廣場舞大媽數量並不比平時少。

劉關關開始用相機記錄下這些廣場舞現場,其中包括:類別最全的海南三亞廣場舞;北京東直門的一個廣場舞團體每天演繹「打鬼子」的戲碼;在少數民族地區,各族民眾在一起跳改編的民族元素廣場舞……

經過長期觀察,他發現,中國大媽們對廣場舞的熱情,與城市規模大小無關,也與地域無關。

2016年8月12日,江西瑞金的村民們在村中的廣場上跳廣場舞。作為「紅色故都」,這裡的紅色印記隨處可見。而在全國的廣場舞配樂中,紅歌出現的頻率也是最高的。

2016年5月21日,北京東直門,市民手持玩具槍,跳起「打鬼子」主題廣場舞。有人扮演鬼子,有人扮演我軍,最後鬼子繳槍投降。

2016年7月30日,民眾在北京王府井一間教堂前跳廣場舞。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廣場的「翻臺率」也特別高。經過長期磨合,不同廣場舞隊伍之間形成了默契,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段都有不同的廣場舞隊伍。

這是四川的廣場舞。對老年人來說,廣場舞是一種社交方式。

同一個場地,跳舞的總是固定的幾個人,觀眾也是固定的,這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小社區。觀眾們一般會等到廣場舞結束才走。

2016年8月20日,在四川阿壩的一塊體育場上,藏族僧侶和各族青年在打籃球,遠處是在跳改編鍋莊舞的隊伍。這裡是藏族和羌族的聚居區。

2016年8月12日,江西瑞金的一處廣場上,遠處是在跳廣場舞的隊伍,近處是爬行健身的大媽。

全國沒有哪一處比三亞的廣場舞類別更全。中國經濟發展起來後,很多北方的老人在三亞等南方城市購房養老,他們南遷的同時也把北方的廣場舞帶到了南方海灘。

2016年7月23日,海南三亞,來自全國各地的廣場舞愛好者在海邊跳舞。

散場的大爺大媽往住處走。因在三亞買房的東北人數量龐大,這裡也被戲稱為「黑龍江省三亞市」。

2017年4月3日,當地人在河北雄縣一處空地上跳廣場舞。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的消息發布。

2016年11月21日,廣場舞大媽在北京一處地下車庫跳舞。

這些大媽多數非常熱情,渴望與人交流,幾乎不排斥記者對他們的關注,並以上過電視為傲。《中國廣場舞》也成為劉關關拍得最為輕鬆的專題之一。

唯一一次較大阻力是來自北京南四環外的一個地下車庫的廣場舞團體。劉關關試圖以一扇門作為前景拍攝廣場舞。突然,一位大媽一個箭步跳過來指責他偷拍,隨後一堆人圍住他要求刪照片。

這些廣場舞大媽經歷了相同的歷史變革。她們成長於集體化時代,在進入職場時趕上了20世紀80年代的市場化改革。這一代人特有的集體人格長期被個體化社會所壓制,直到她們退休後才獲得釋放的空間。廣場舞的「大場面」正好滿足了她們的集體人格。

年輕人在玩滑板,老年人跳廣場舞。

劉關關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因為沒有經歷過特殊的歷史時期,也沒有對集體的依賴,隨著這一代大媽跳不動了,廣場舞必將消失。這也是他記錄中國廣場舞的意義。

《粉絲王國》:追星的過程中,我欣賞了人間最美的人

劉關關發現,幾年之間,粉絲到處都是。

粉絲們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辦的一個粉絲嘉年華上歡呼。

粉絲們的攝影裝備特別適合追星,機身和鏡頭的搭配既便攜又專業。

粉絲們跪著看完了整場電影宣傳活動。

在首都機場,韓國明星宋仲基走VIP通道離開。粉絲們聽說他在另外一個口,瞬間開始奔跑。

凌晨,粉絲們在機場守候了一整夜。他們從興致勃勃到疲憊不堪,但仍不願離去。

一位粉絲將偶像的頭像印在T恤上。

在哈爾濱機場,幾位粉絲買了機票過了安檢,坐在候機廳等候偶像。為了見偶像一面,很多粉絲會買機票,甚至是頭等艙的機票,過了安檢,見到偶像後再把票退掉。還有些粉絲會買機票,和偶像同一班飛機,滿世界追星。

一位小鮮肉參加北京電影學院招生考試,很多粉絲來圍觀。

北京一家肯德基餐廳裡,粉絲們在給鹿晗過生日,鹿晗雖然沒有出現,但並不影響粉絲們的心情,他們唱生日歌,進行互動,氣氛很熱烈。

有一次,鹿晗在微博上傳了一張他和上海郵筒的合影。之後的幾天,粉絲從全國甚至國外趕來排隊跟郵筒合影。隊伍最長時有200-300米,有人排到凌晨三四點。有一個大叔特地來和郵桶合影,只為滿足女兒的心願。

2015年7月,重慶戶外的正午,氣溫炎熱,一群粉絲在空地上又唱又跳,他們是CP粉(某組假想情侶的粉絲,把喜歡的兩個明星假想成情侶或是曖昧的關係)。四年前,TFboys裡兩位成員首次合唱了一首歌,這一天是他們合唱這首歌4周年紀念日。粉絲們在重慶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慶祝紀念日,其中一個活動就是在烈日下唱偶像的歌,並請了專業的攝像團隊記錄。

重慶大樓上打出了慶祝4周年的廣告。

粉絲們還包下了一個五星級酒店的超大廳觀看視頻短片。視頻短片是粉絲們請專業人士把兩位偶像的綜藝節目、廣告片等素材剪輯到一起,做成兩人有曖昧關係的短片。不少粉絲看哭了。

有一位明星說了一句「落後地區不能沒有網絡」後,他的粉絲集資在一個村子裡建了一個信號塔,冠名XX信號塔。「粉絲們幫偶像完成心願,就好像自己的價值也實現了一樣」。劉關關找到了這個信號塔,他發現冠名的牌子已經被取下來了,他猜測很有可能是這個偶像的粉絲「敵對」勢力取下來的。

粉絲手裡都拿著麥穗,寓意票房「大賣」。曾有粉絲一個人買幾十張電影票,但是不到場,就是為了支持偶像出演的電影票房。

看完電影後,粉絲們聚集在一起合影,分不清誰是誰。他們表示,只希望偶像露臉,不希望自己也被關注。

然而粉絲的眼神裡寫滿了對偶像的憧憬,甚至是信仰。這也讓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拍攝亞運會的劉關關一眼就判斷出,前面排隊的三個姑娘是為參加閉幕式表演的偶像而來的。

劉關關分析,國內的追星行為如此興盛,最主要原因是它的類宗教社會功能。在「粉絲」名義下,人們將現實的平淡拋在腦後,轉而踏上激情的追星之旅。

一位粉絲從黃牛手中購買門票。粉絲的追星行為也為另一部分人帶來了致富的可能。

明星周邊產品琳琅滿目。

追星族大部分是家裡經濟條件不錯的,也有自己勤工儉學賺錢買頭等艙機票的。粉絲追星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消費行為,形成巨大的粉絲產業,並成為娛樂產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她們共同的觀點是,追星的錢花得值。

這是一群崇拜韓國明星李敏鎬的老年粉絲。她們就表示,自己從來不會估算每年的花費。「我們追星,我們喝明星代言的飲料,吃他代言的東西,去他的國家旅遊,我心情高興了,我就不用買補藥了,這錢不就省下來了嗎?而且最主要的是追星的過程中,我欣賞了人間最美的人。」

劉關關覺得這是大部分粉絲追星的共同心態。

劉關關的朋友看準了粉絲巨大的市場,開了一家以服務粉絲為主的公司。每天和粉絲打交道,對各種瘋狂行為早已司空見慣的朋友告訴他,「這沒什麼奇怪的,追星其實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而對劉關關來說,以攝影來與身邊的日常生活對話,也是他的生活方式。

劉關關

中新社攝影記者,曾獲美國攝影記者協會(NPPA)最佳新聞攝影比賽二等獎、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二等獎、安德烈·斯捷寧國際新聞攝影比賽三等獎、中國新聞獎三等獎、人民攝影「金鏡頭」金獎、中國新聞攝影年賽金獎、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最具潛力新人等獎項。作品在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大理國際影會、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北京國際攝影周、平遙國際影展展出。曾獲穀雨非虛構創作基金。

相關焦點

  • 狂熱粉絲:自閉症私生飯的瘋狂追星路,沒有狂熱粉絲你什麼也不是
    某天,死忠的穆斯來到籤名會卻沒得到偶像的專屬籤名,便通過「追星APP」找到了亨特的地址,事情也逐漸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狂熱粉絲影評:搞成這樣大家開心了嗎?若從故事主軸來看,《狂熱粉絲》表面是個明星受到粉絲跟蹤後不堪其擾而爆發的故事,但導演卻利用對主角穆斯的現實生活與他在這條追星之路上的詳細描寫,無論是在籤名會上遭到拒絕無視,或者平時作為一位街頭藝人被其他同業欺負所經歷的挫折,導演都通過穆斯這位亞斯伯格症患者逐步瀕臨崩潰的心境,給予《狂熱粉絲》更多模糊了是非對錯,能夠從每個角度進一步探討思考的空間。狂熱粉絲評價好看嗎?
  • 周杰倫粉絲,追星追進中科院;王俊凱和易烊千璽粉絲上北大:逼...
    恐怕,周杰倫做夢都想不到,近20年後,自己的經典專輯《範特西》,會因學霸粉絲而擁有了新的含義。 因為自己追星,秦周懿更懂粉絲心,她秉承這樣的理念: 「我們的偶像應該傳達什麼,偶像不應該只是有好的外形和專業技能,我們更想讓他們用自己影響力,給粉絲和公眾傳達正能量。」
  • 粉絲站在二樓眺望,易烊千璽走到縫隙處突然回頭,眼神有太多情緒
    粉絲的愛從來不是單箭頭,而是雙箭頭,易烊千璽無數次的行動都證明了這一點,他沒有忽視粉絲們的支持,而是把粉絲的愛記在心裡,並用心惦記。最近一次易烊千璽現身機場,就貢獻了這樣的畫面。當時千璽乘車來到地下停車場,準備進入航站樓,而粉絲沒辦法去停車場,只能在二樓等待千璽,看到千璽出現的那一刻,粉絲很激動,大叫千璽的名字,大到千璽都聽到了。本以為千璽和平時一樣,趕飛機趕時間,來不及看粉絲,但沒想到他突然回頭,跟粉絲來了一個對視。這一幕被粉絲拍下來,廣為流傳。粉絲都說,易烊千璽感受到了我們的愛,才會回頭看。回頭的瞬間,眼神有太多情緒,好像在說:我從這裡走了,不要等我了!
  • 為何追星女孩住在「地震帶」卻不脫粉 追星的本質其實是……
    不論是明星「空降」粉絲群,表示對和他人鬥嘴的粉絲感到「生氣」,還是在機場遇到粉絲接機時,嚴肅地擺手叮囑「疫情期間不可以群聚」,粉絲們依舊不為所動。現在,一些14歲至20歲的女孩子沉迷於「粉絲文化」,以「追星」為榮,「追星」追到瘋狂的程度,形成了「飯圈文化」,「她們以形成的偶像為『正主』,可以為偶像花錢,花時間來投票,同時還可以去為他們『站臺』。」
  • 90後女孩兒瘋狂追星十多年,成為第一個獲得極光的中國人
    提到年輕人「追星」,恐怕大家都不陌生,因為這是很常見的事情,而且,有自己喜歡的偶像也無可厚非。有這樣一個女孩兒,她做了十幾年的「追星族」,為追星,她走過40多個國家,跨越60萬公裡。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人估計一定被罵得很慘吧?
  • NBA女球迷多瘋狂?她衝湖人球員拋媚眼,她公開喊話科比引爭議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有那麼一部分群體,他們為了追逐心中的偶像往往會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因此他們被稱之為「瘋狂的追星族」,而在雄性荷爾蒙爆棚的NBA中,女性球迷的數量絲毫不遜於男球迷,而且她們對偶像表達起感情來,男球迷都得甘拜下風。
  • 女粉絲有多瘋狂?手伸進蠟像衣服裡不算什麼,還有更過分的
    飯圈一直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追星也是越來越瘋狂,當年香港娛樂圈鼎盛時期,粉絲追明星的時候還能有些親密接觸,而現在就難了。尤其是流量明星,想要碰到手一下可能都難。
  • 鄭爽反對氪金追星,粉絲不能忘記自己的生活,我只是錦上添花
    鄭爽做客訪談類綜藝《雙向鏡》,小爽在節目中暢聊粉絲文化,明確表達觀點:不支持粉絲控評和打榜,反對氪金追星,粉絲不能忘記自己的生活,我只是錦上添花。
  • 史上最帥連環殺手:女粉絲瘋狂追星,13條人命為何28年定不了罪?
    連環殺手理察·拉米雷斯美國連環殺手是好好地容易,而且幾乎馬上就會想,特別是惡名昭著的犯人的模式,名聲越大,通過小說的授權傳記回憶錄,兩者沒有得到授權的改編費的藻前年,再利用,藻前年聘請律師為自己的續命,不作為,也下的監獄,也憂了。
  • 20年,他拍下工廠流水線上的年輕女性
    20年來,他拍下了150萬張照片,記錄了流水線兩側的年輕女工逐漸被自動化機器替代的過程。攝影師佔有兵11月,一條來到東莞市長安鎮,和他聊了聊如此長情和瘋狂的創作,也跟著他深入工廠內部,看到了真正的「打工人」。
  • 【我的姐姐作文】愛追星的姐姐
    要說起我的姐姐呀,只送你兩個字:追星。她上網是看她喜歡明星的照片,或者是聽歌,她可是超級愛追星的,我把她的追星記錄都記了一遍,來看看吧!(誰叫我是小記者呢!)  追星對象一:張杰。現在就火的就是張杰了,我姐姐馬上追起張杰來了,只要張杰已有新專輯和新歌,我就別想有說話的時間。為啥?
  • 他暖心回復醫生粉絲,卻被造謠抹黑,粉絲:隨朱一龍傳遞正能量
    20日,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作為武漢的一線醫生,即將投入肺炎的治療與防疫工作中,自己雖然害怕但又得堅強地承擔起責任,她表示希望偶像武漢籍演員朱一龍能給予自己一些鼓勵。隨後,朱一龍在該粉絲的微博下暖心評論:「加油,辛苦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才能幫助更多的人。」21日,央視網青年、北京青年報、青年報、長江日報、重慶青年報等主流媒體紛紛報導了此事。
  • 肖戰再次追星成功,與那英同臺合唱綠光,網友稱其追星模範!
    在生活裡,不僅大家不斷地追逐自己喜歡的愛豆,就連偶像們也都在追星,而且還能跟偶像同臺,簡直是讓大家羨慕到不行,是妥妥的追星模範啊!說到今年迅速走紅的有錢哥哥肖戰,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今年夏天以新人演員的身份將魏無羨帶給了大家的肖戰,人氣也是節節攀升,各大活動中都能夠看到他的影子,好在這位新晉偶像也足夠爭氣和努力,在一番電影裡也抗住了口碑和票房。
  • 5億人追星追出千億市場,中國追星經濟是怎麼產生的?你追星嗎?
    除此之外,還有徽章、扇子、毛巾等等,這些粉絲自製的應援物,就是樁百萬生意。有統計,到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你為「愛豆」花過多少錢?其實中國追星經濟的起源應該是從改革開放開始時來看,由於突然改革開放,大量的文化產品開始進入中國,帶來了大量的文化消費,那個時代最有名的明星一個是崔健,另一個是鄧麗君,這個可以說是追星經濟的起源。
  • 成龍最牛的粉絲,明明是追星的,卻一不小心把自己追成了國際巨星
    成龍最牛的粉絲, 明明是追星的,卻一不小心把自己追成了國際巨星!要說成龍的影響力有多大,那是很多演員都比不上的,而且在明星還在希望得到奧斯卡獎項的時候,他早已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而且成龍的電影也是以動作片為主,致力將中國文華走上世界舞臺。
  • 在追星時保持距離感才是美的,畢竟月亮瞅近了也是滿地的坑
    這個故事,來自一個有10餘年追星經歷的網友:Amber「你為什麼要追星啊?」「給一個不認識的人花那麼多錢,值得嗎?」「你男朋友知不知道你這麼瘋狂地追星啊?」「就算你為偶像做得再多,他這輩子也不可能會娶你。」追星十多年來,我常常會收到類似這樣的質疑和嘲諷。
  • 走近宜昌追星的人
    她這麼瘋狂地「追星」,是為彌補當年的遺憾:因在學生時代網絡不發達,且沒有機會接觸到天文知識,錯過了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和2001年獅子座流星「暴雨」,「夜空下,看著銀河橫跨天際、流星划過的瞬間,總是令人驚喜的;或是在望遠鏡中看著遙遠的行星和如水墨畫般的深空天體,那種感覺震撼又奇妙。」
  • 2020中國偶像塌房年鑑:為何追星女孩一直住在地震帶
    開啟R1SE塌房連續劇的是任豪,他還一下子連塌兩次房子。先是被爆和網紅李由玩密室逃脫,網友從李由朋友曬出的圖扒出玩密室的人有任豪、任豪隊友姚琛、任豪前隊友蒙恩。當時任豪後援會發文澄清任豪從來沒去過密室逃脫,原本已經刪博的李由氣得直接放出了聊天記錄錘任豪。李由的朋友胡賓果放出生日會正臉視頻,任豪本人終於出面回應。
  • 他一個人驅車五百裡追星,拍下北半球23年第一顆肉眼觀測的彗星
    這是米拍攝影師歪傑 拍攝的彗星照片。「七月初聽到F3消息就一直在計劃拍彗星,結果重慶周邊天氣一直陰雨連綿,好不容易有兩天晴天去蹲守還是因為起雲翻車了。早上聽聞今天是彗星近地點,差不多是最後的拍攝機會了,趕緊打開windy發現貴州遵義東南方向晚上有一兩個小時空窗期,於是趕緊喊人出發,planit計劃拍攝機位。」
  • 你不知道的追星術語大科普
    泛娛樂化時代,追星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之餘一種休閒娛樂的生活方式。但如今五花八門的追星術語實在讓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青年亞文化在語言上已經形成群體壁壘,而隨著時間和群體地位的變化,這種亞文化終將會成為社會主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