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唯物論,反對唯心論(之一)

2021-01-20 中國社會科學網

 人類的全部哲學,可以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唯物主義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物質的派生物,是第二性的。是物質決定精神,不是精神決定物質。堅持唯物論,反對唯心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立場和基本原則。

  一、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上)

  ——關於思維與存在關係問題的大討論

  思維與存在何為世界的本原?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這是哲學史上的一個歷久彌新的重大而基本的問題。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們苦心探索,眾說紛紜,論辯莫衷一是。

  20世紀後半葉,在中國哲學界展開了一場關於思維和存在關係問題的大討論。當時,中共中央馬列學院(1955年改名為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文化大革命」期間停辦,1977年復校時定名為中共中央黨校)的教員在講授恩格斯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以下簡稱《終結》)一書時,由於對於「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這一命題的理解不同而引發了爭論。1958年,《哲學研究》第1期刊登了一篇題為《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的文章,引發了關於思維與存在關係問題的第一次討論,討論一直持續到1961年。1962年《光明日報》發表了《什麼是黑格爾思維和存在的同一論》一文,引發了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次討論。

  楊獻珍(1896—1992年),作為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校領導和哲學教員,參加了當時校內的關於「思維與存在同一性」問題的討論。楊獻珍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教育家,是一位大革命時期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老革命家,有著光榮的艱苦卓絕的從事地下工作和監獄鬥爭的經歷。新中國成立後,他長期擔任中央黨校的領導和教學工作,治學嚴謹,教學有方,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和黨的幹部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1959年因反對「浮誇風、共產風、瞎指揮風、強迫命令風」,遭受長達9個月的錯誤的批判鬥爭,受到降職處分,由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校長、書記降為副校長、副書記。1964年又因提出「合二而一」而橫遭打擊。直到1980年8月4日,經中央書記處批准正式徹底平反,推翻了一切強加在他頭上的不實之詞,恢復黨籍,恢復名譽,肯定了他的工作成績。

  1979年,楊獻珍在《學術月刊》發表了寫作於1975年的《思維和存在同一性就是唯心主義先驗論》、1973年的《關於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爭論》和1958年的《略論兩種思維的「同一性」——唯心主義的「同一性」和辯證法範疇的「同一性」》三篇文章,又引起了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三次討論。

  在這三次討論中,主要就哲學基本問題是一個方面還是兩個方面,思維與存在誰是第一性的、誰決定誰,二者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展開了爭論。有人認為「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是一個唯心主義命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從來都是把它當作唯心主義加以批判。有人則認為,馬克思主義並不一般地否定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而是反對把思維作為世界的本原、把存在作為思維的產物,反對把存在同一於思維,甚至將思維等同於存在的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堅持思維與存在唯物而辯證的同一性,認為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維是第二性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是以存在為前提、以實踐為基礎的唯物辯證的相互轉化過程。

  關於「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討論,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一度出現「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偏差背景下展開的。在「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中,一些人主觀意志膨脹,虛報浮誇成風。認為膽量等於產量,思想等於行動,甚至提出「不虛報,就不能鼓足群眾幹勁;不虛報,就不能促進大躍進的形勢;不虛報,就於幹部、群眾臉上無光」。一位作家在《徐水人民公社頌》的文章中,介紹該公社創高產、「放衛星」,一畝山藥120萬斤,一棵白菜500斤,小麥畝產12萬斤,皮棉畝產5000斤。他稱頌「徐水人民公社將會在不遠的期間,把社員們帶向人類歷史上最高的仙境,這就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國的時光」。有的人認為共產主義就在眼前,還描繪了不久的將來的美好生活:「人人進入新樂園,吃喝穿用不要錢;雞鴨魚肉味道鮮,頓頓可吃四個盤;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樣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說天堂好,天堂不如新樂園。」

  「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討論,以哲學論辯的方式曲折地反映了實際工作中實事求是與主觀主義兩條思想路線的鬥爭。主張對於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可作唯物主義理解的一方,在理論上是正確的。有的學者儘管在理論上並不主張思維與存在等同,實際上卻用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為「大躍進」中的主觀主義、唯意志論表現進行論證。認為「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義命題的一方,在理論上有值得商榷之處,但堅決反對誇大思維對於存在、精神對於物質的反作用。楊獻珍就在當時的講課中多次對「大躍進」中的主觀主義、唯意志論傾向進行尖銳批評,指出辦事情不講條件的做法就是唯心主義。

  思維與存在關係問題的討論對於搞清楚哲學基本問題,正確認識和把握思維與存在的關係,仍然具有重要啟發意義。

相關焦點

  • ...列寧、史達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唯物論和無神論》出版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開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教育的指示精神,便於廣大黨員和幹部學習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進一步劃清唯物論與唯心論、無神論與有神論、科學與迷信的界限,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編譯局合作編輯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唯物論和無神論》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 深入進行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無神論和科學精神教育
    全面科學地認識馬克思主義唯物論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無神論、科學精神之間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它們都反對唯心論、有神論,都主張世界是物質的、統一的,物質世界的運動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物質世界的存在與發展都是可以認識的。其中,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是核心,是我們批判「法輪功」歪理邪說反動本質的強大思想武器。
  • 兩個基本問題: 有妖論和無妖論,唯心論和唯物論!
    二、唯物論和唯心論之辨經過上面的論述,從文化區塊上劃分,我們可以把整個地球的版圖,分為神州和妖州兩部分。神州就是指中國,妖州就是指外國。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人是神族,是龍族。生活在妖州土地上的人,則都是妖奴。在各大妖州的妖奴文化中,他們認為世界是妖酋所創造,為此,他們都有一套套的創世論神話。這便是有妖論思想。
  • 兩個基本問題: 有妖論和無妖論,唯物論和唯心論!
    二、唯物論和唯心論之辨經過上面的論述,從文化區塊上劃分,我們可以把整個地球的版圖,分為神州和妖州兩部分。神州就是指中國,妖州就是指外國。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人是神族,是龍族。生活在妖州土地上的人,則都是妖奴。在各大妖州的妖奴文化中,他們認為世界是妖酋所創造,為此,他們都有一套套的創世論神話。這便是有妖論思想。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唯物唯心
    《唯物論與唯心論》是提綱的開篇,其中討論了(一)哲學上的兩軍對戰,(二)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區別,(三)唯心論的發生與發展的根源,(四)唯物論發生與發展的根源。筆者按如上四大板塊精簡整理,如感興趣建議閱讀原著。(一)全部的哲學史,都是唯心論和唯物論這兩個互相對抗的哲學派別的鬥爭和發展的歷史,一切的哲學思潮和派別,都是這兩個基本派別的變相。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運動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一)辯證唯物論的運動觀,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一切觀點。一切哲學的唯心論以及宗教神學的本質,在於他們否認世界的物質同一性,設想世界的的運動和發展是沒有物質的,或者是在最初階段沒有物質,是精神的作用或者是上帝的神力造就了物質世界。
  • 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光明日報-光明網
    黨史文獻——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有一段相對寬鬆的時間,得以比較集中地閱讀大量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書籍。現在保存下來的毛澤東在這個時期讀過並作過批註的哲學書籍中包括了西洛可夫、愛森堡等所著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米丁主編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等。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意識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意識論》是第二章第八小節,討論了意識的本質、來源,並對錯誤的認識「意識」的觀點進行了批評,指出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認識不徹底的特徵。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時空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時空論》是第二章第七小節,其中討論了三種唯心主義的時空觀,和舊的唯物主義的時空觀,並闡述了新的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
  • 十八世紀英國的主觀唯心論和不可知論,對還是錯?拿來還是摒棄?
    在德國的萊布尼茨推出科學的經驗主義之後,英國在18世紀發展出了唯心論,其中以洛克的經驗哲學為代表,對以往的理性哲學給予了全面的衝擊和重塑,逐漸地,經驗論開始分為兩支,走向了兩個系統和方向都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條導致了18世紀法國的唯物論,另一條導致了洛克和大衛·休謨的主觀唯心論和不可知論。
  • 2013高考政治複習知識點:唯物論
    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物質;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因此要反對從主觀出發。  6、從實際出發要實事求是。但從實際出發與實事求是又不是等同的。前者的理論前提是物質決定意識,後者的理論前提是按規律辦事。  7、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唯物論、辯證法和認識論的統一。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必須以遵循客觀規律為前提,不能違背客觀規律。尊重客觀規律必須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 歷史唯物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
    歷史唯物論的階級觀和人民觀是一致的。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 量子力學是唯心論嗎?
    一個很明顯很簡單的物理現象,一下子變成了絕對唯心論的根據,這在邏輯上實在牽扯得太遠了。但是物理學者也是人,他們也有社會慣性,雖然正確的解讀從一開始就有人明白,但還是一直拖到1980年代,高能物理界才緩慢地開始承認量子波塌縮論是不合邏輯也沒有必要的。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反映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反映論》是第二章第九小節,其中揭示了認識的本質,闡述了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和意識對物質的可認識性。
  • 宿命論和自由意志的矛盾,關於唯物論的幾個問題
    對於這樣的問題的回答,大致能夠分為三種立場:唯物論、唯心論以及二元論。唯物論者主張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物質所構成,相反地唯心論者認為心靈與精神才是最真實的存在,而二元論者則認為心與物是最基本的兩種元素,任何一個並無法化約成另外一個的組成。本文主要探討唯物論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