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時空論

2020-12-05 哲學社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時空論》是第二章第七小節,其中討論了三種唯心主義的時空觀,和舊的唯物主義的時空觀,並闡述了新的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

辯證唯物論認為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時間和空間也是物質的存在形式。運動的物質存在於時空之中,並且物質的運動本身以空間和時間這兩種物質存在形式為前提。不能離開運動來討論物質,同樣也不能離開時間和空間來討論物質,物質具有伸展性,物質世界是內部存在伸展性的世界,不是說物質被放在非物質的空間中。空間和時間都不是獨立的非物質存在,也不是主觀上的感覺,而是客觀世界的存在形式。

徹底的唯物論者,把時間、空間看作是物質的存在形式。這種基本觀點跟唯心論的時空觀是根本相反的,(一)康德主義的時空觀,認為時間和空間不是客觀的實在,而是人類的直覺形式;(二)黑格爾的時空觀,認為發展著的實踐和空間的概念,日益接近於絕對理念;(三)馬赫主義的時空觀,認為實踐和空間是感覺的種類,是使經驗和諧化的工具。所有的唯心論的時空觀,都否認了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都不承認實踐和空間在自身發展中反映著物質存在才具體形式。

舊的唯物論,即機械唯物論、形上學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在空間中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運動。這是一種講物質與時空割裂開來理解物質世界,基本觀點基於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時間和空間的存在是絕對的,物質僅只是存在於時空之內,這種觀點並沒有講清楚時間和空間是什麼。只是從運動現象的表面,交代了機械的運動隨著時間變化,在空間中進行了移動。這種觀點,並不能認為是錯誤的,在宏觀世界的運動計算,依然採用的這種哲學。但終究是一種認識不夠徹底的表現,只能解釋機械運動、簡單運動、現象運動,不足以解釋物質內部構造運動、化學運動以及世界的發展運動。

新的唯物論,即辯證唯物論,批判性繼承了機械唯物論的基本觀點,並結合自然科學的新發現,認為時間和空間本身是具有物質性的,時間和空間本身是客觀實在性的。繼而在物質概念的範疇下,討論時間、空間、運動之間的關係。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廣延性和伸展性,時間是物質運動的連綿性和順序性。列寧說: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別的東西了,而運動的物質若不以時間和空間為運動形式,便沒有運動的可能。人類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是相對的,但是這些相對的概念集積起來就是絕對真理。相對的概念不斷地發展著,日益趨向絕對真理。人類對空間和時間認識的變動性,始終不能推翻二者的客觀實在性。

物質、時間、空間、運動,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即客觀實在性。「客觀實在性」就是唯物論對物質概念的哲學定義,客觀說的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實在一方面說的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另一方面說的是可以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徹底的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統一於物質,即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統一於客觀實在性,包括人的意識,也僅只是物質形態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是物質長期發展的結果。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運動論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物質論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唯物唯心

相關焦點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反映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反映論》是第二章第九小節,其中揭示了認識的本質,闡述了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和意識對物質的可認識性。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意識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意識論》是第二章第八小節,討論了意識的本質、來源,並對錯誤的認識「意識」的觀點進行了批評,指出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認識不徹底的特徵。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唯物唯心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唯物論與唯心論》是提綱的開篇,其中討論了(一)哲學上的兩軍對戰,(二)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區別,(三)唯心論的發生與發展的根源,(四)唯物論發生與發展的根源。筆者按如上四大板塊精簡整理,如感興趣建議閱讀原著。(一)全部的哲學史,都是唯心論和唯物論這兩個互相對抗的哲學派別的鬥爭和發展的歷史,一切的哲學思潮和派別,都是這兩個基本派別的變相。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運動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沒有物質參與的運動是典型的唯心論觀點,沒有運動的物質或者是簡單化運動則陷入形上學、機械論的陷阱。(一)辯證唯物論的運動觀,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一切觀點。一切哲學的唯心論以及宗教神學的本質,在於他們否認世界的物質同一性,設想世界的的運動和發展是沒有物質的,或者是在最初階段沒有物質,是精神的作用或者是上帝的神力造就了物質世界。
  • 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光明日報-光明網
    黨史文獻——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有一段相對寬鬆的時間,得以比較集中地閱讀大量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書籍。現在保存下來的毛澤東在這個時期讀過並作過批註的哲學書籍中包括了西洛可夫、愛森堡等所著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米丁主編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等。
  • 唯物論辯證法的高透剖析,嗷嗷經典,不看你會後悔滴!
    借自然科學之功,康德繼「星雲假說」後提出了「二律背反」的四組命題,蘊含著較為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費希特和謝林在此基礎上分別提出了範疇推演和自然過程的辯證法理論;黑格爾則集唯心辯證法思想之大成並把唯心辯證法推向了頂峰。他第一個全面地、自覺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一系列範疇。
  • 人文主義中的理性傳統,諸子百家中包含辯證法因素
    第一,中國從古以來就有一個唯物論和無神論的傳統。《管子》的「天不變其常」、荀子的「天行有常」、王充的「天道自然」,裴顏的「崇有」、張載的「理皆在物」、王延相的「理載於氣」、王夫之的「天下唯器」、李坤的「理在事中」,形成了一個唯物主義傳統。而王充《論死》之篇,範縝《神滅》之論,更是無神論的光輝篇章。
  • 辯證法的本體論基礎:黑格爾與馬克思
    擺脫這種境況,需要從根本上對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法開展出本體論基礎的研討。本文試圖就此闡明以下要點:(1)辯證法不是任何一種形式方法;形式方法只能滯留於「外部反思」的運用及其主觀主義的實質之中,從而表明其自身乃是形式主義的和反辯證法的。(2)黑格爾哲學立足於絕對者主體的自我活動,這一本體論立場在復活希臘辯證法的同時,決定性地重構了方法概念,並使方法成為實體性內容的自我展開過程。
  • 2013高考政治複習知識點:唯物論
    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物質;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7、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唯物論、辯證法和認識論的統一。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必須以遵循客觀規律為前提,不能違背客觀規律。尊重客觀規律必須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承認規律的客觀性為前提,這是堅持這一問題中的唯物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變化發展中把握規律,體現了這一問題的辯證法,在認識過程中不斷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又體現了認識論。
  • 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的辯證法
    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的辯證法 2017年01月29日 10:49 來源:《哲學研究》 作者:孫正聿 字號 內容摘要:哲學意義的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並不是相互割裂的關於「存在」、「本體」和「
  • 堅持唯物論,反對唯心論(之一)
    堅持唯物論,反對唯心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立場和基本原則。  一、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上)  ——關於思維與存在關係問題的大討論  思維與存在何為世界的本原?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這是哲學史上的一個歷久彌新的重大而基本的問題。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們苦心探索,眾說紛紜,論辯莫衷一是。
  • ...列寧、史達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唯物論和無神論》出版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開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教育的指示精神,便於廣大黨員和幹部學習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進一步劃清唯物論與唯心論、無神論與有神論、科學與迷信的界限,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編譯局合作編輯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唯物論和無神論》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網課導論唯物論,別說這些你沒學過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觀點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對社會某些領域具體問題的看法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運動的關係問題辯證法和形上學的關係問題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3、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是指()辯證法與形上學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 【文萃】「生命共同體」: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本體論奠基
    (三)「內在價值論」的系統重構  從內在關係辯證法和資本邏輯批判出發,生態學社會主義賦予內在價值以系統意蘊和系統指向。1.內在價值的資本批判指向。以交換價值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生產導致了生態危機,因此社會主義必須轉向使用價值。2.內在價值的系統思維要求。自然的內在價值是所有生態系統蘊含的價值。3.內在價值的社會主義前景。
  • 從《道德經》中看老子的宇宙觀、本體論和辯證法
    他以精煉的語言體現了宇宙觀,本體論,辯證法等諸多哲學思想內容。宇宙觀方面,老子用「道」這個哲學主體看成是萬物本源,把「道」看成人和天共同的終極根據。在老子的哲學中,「道」既是宇宙論的範疇,又是一個本體論的範疇。 「道」既是世界萬物的邏輯起點,又是萬物的終極根據。從終極根據的意義上說,「道」便成為本體論範疇。
  • 深入進行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無神論和科學精神教育
    要堅持無神論和科學精神,必須正確地理解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是科學的唯物論,馬克思主義唯物論之所以是科學的唯物論,就是因為它是建立在近代科學基礎之上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產生於19世紀。
  • 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導讀--理論...
    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還曾在《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1年第9期上刊發《略論<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時代意義》一文,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進行系統闡述,對《提綱》的主要原理和時代意義進行精闢闡發。 2.費爾巴哈是誰? 答:路德維希·費爾巴哈是德國19世紀著名的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