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胖」似乎成了萬惡之源!
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胖人、女性,這就是不尊重、膚淺的做法!
但是,我們單看肥胖本身對個人的健康影響,的確就是萬惡之源!
肥胖和多種疾病之間都有密切關聯,特別是高血壓、高血脂以及糖尿病、脂肪肝等,都相對偏愛肥胖人群。除此外,還有相關的研究證實,肥胖和癌症之間也有關係,比如大腸癌、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等,肥胖都會增加患癌的機率。
但是,這並不代表瘦人就可以高枕無憂,慢性病同樣也會找上瘦人,比如脂肪肝就是這樣一種疾病。根據相關的數據調查顯示,在35-45歲的正常體重人群中,有20%的人都存在脂肪肝問題,越是長期吃素、體重正常的人,出現脂肪肝的機率也就會越高!
根據臨床掌握的內容來看,脂肪肝就是由各種因素而造成的肝臟內細胞脂肪堆積過多,它屬於一種常見的肝臟病理性改變,而不是獨立出現的疾病。在正常的情況下,人肝組織內本身就有少量脂肪,其重量大約是肝臟全重量的3%~5%左右。
而當肝臟內脂肪重量超過了5%以上,又或者是組織學檢查時,發現肝細胞50%以上存在脂肪變性,就屬於脂肪肝疾病!
那麼問題來了,脂肪肝明明是肝臟脂肪堆積過多,為何瘦人、不吃肉的人群,還會患脂肪肝呢?
1、過度節食減肥:
脂肪肝出現的原因不單單和肥胖有關,如果採用了不健康的減肥辦法,比如斷食、過度節食等,體重雖然在短時間內就會有所下降,但是原本儲存在身體內部的脂肪也會短時間內大量分解,並消耗肝臟內部的穀胱甘肽,導致肝臟內堆積了過量的脂質過氧化物,進而損傷健康肝臟細胞,發展為脂肪肝;
2、營養不良:
人之所以需要攝入各種食物,是因為我們需要從食物中獲得全面的營養。完全素食、不吃肉、雞蛋或牛奶一類,身體的確是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得維生素或微量元素,但是卻會導致體內嚴重缺乏蛋白質。而蛋白質攝入不足,就會導致肝臟無法正常合成載脂蛋白,大量甘油三酯寄存在肝臟內,脂肪肝因此出現;
3、酗酒:
人攝入體內的酒精,僅僅只有5%會隨著呼吸、尿液等渠道排出體外,其餘則是隨著血液進入了肝臟內,並通過肝臟分泌的酒精脫氫酶進行代謝。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肝臟合成與代謝脂肪的能力卻會受阻,並逐漸發展為酒精性脂肪肝。根據臨床調查表明,長期酗酒者進行肝臟穿刺檢查,有75~95%都有脂肪浸潤問題!
4、藥物影響:
某些藥物、化學毒物在進入身體後,可能會產生抑制蛋白質合成作用,進而造成脂肪肝出現,這包括了激素類藥物、嘌呤黴素、礦物質藥物等。除此外,部分降脂藥物在進入機體時,也可通過幹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所以,脂肪肝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胖人專利,也並不是只要不吃肉就可預防的疾病!
而根據脂肪肝的誘發病因來看,想要預防脂肪肝出現,首先要做的就是飲食均衡和戒酒,大家在平時應減少高脂肪、高糖分類食物攝入,將素菜、蛋奶類、禽肉類等都合理安排在三餐中。除此外,對於藥物的使用也需嚴格遵循醫囑,切勿盲目用藥造成肝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