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前半部分是複習已學內容,暑期的後半段就應該是預習下學期要學的部分內容,如何來預習呢?作為小學生的爸爸媽媽你們想好了嗎?關於語文預習的問題,我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不是很明白該如何輔導孩子預習小學課內語文的爸爸媽媽們。
我的孩子今年是準備升四年級,學習成績還不錯,我一貫主張校內學習內容能掌握就好的原則,沒有給孩子報學習類的輔導班,所以在學習上拔高就不是很急,更多的時間我會跟孩子一起研究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且做各種嘗試和修改。並且我們更多的會做一些拓展和積累,比如閱讀、比如寫作、比如古詩文國學等。
從孩子上學一來我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跟孩子強調課文的重要性、權威性,為什麼天下文章那麼多,而能進課本的文章只有這麼一點點,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課文的重要性才能夠認真的對待起來。
預習是我家每個寒暑假(數學等我們日常也會預習)一定會做的事情。
具體的方法:
1、大聲(重點)朗讀課文三遍;
2、讀完課文馬上標註段落、生字詞;
3、不認識的字詞查字典(不方便時候百度);
4、組詞(每個生字至少兩個以上,這個很重要哦!);
5、寫出文章的類型以及結構,劃出並標註中心句、祈使句、運用修辭的句子;
6、配合一套教輔做完並批改講解;
7、如需背誦的課文背過或者能背誦個八九不離十;
8、預習完一個單元之後要聽寫字詞(不能僅限於課後字詞,課文中的也應該聽寫)。
上面這幾點是我們一到三年級的預習方式。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孩子語文老師上課時候的要求進行,絕大部分內容都跟上課時候的要求保持一致。
附上四年級上第一單元教學重點
神奇的大自然
1.觀潮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齊頭並進、漫天捲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
2.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課文要求:
1.檢查預習情況。
(1)讀準多音字:
悶(mèn)雷 薄(bó)霧 風號(háo)浪吼(hǒu)
漲(zhǎng)起 顫(chàn)動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橫貫 山崩地裂 人聲鼎沸 漫天捲地
(3)指名讀課文,正音。
(4)同桌互讀,評定等級。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介紹錢江潮。
3.理清文脈。
(1)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說說各段的段意。
觀潮
潮來前 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
潮來時 遠 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
近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潮過後 漫天捲地 風號浪吼
2*. 雅魯藏布大峽谷
教學目標:
1.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
2.通過學生自學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學習作者表現事物特點的寫法。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思考:師: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為什麼被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 呢?今天我們一起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看一看。
作者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什麼人文景觀?
3.整體感知。
(1)師指名學生讀閱讀提示,並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
①讀一讀,想一想,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為什麼被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②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並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課文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
4.學生根據閱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光舉世聞名,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生自由發言。
2.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
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1)讀一讀,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小夥伴聽。
(2)畫一畫,把你學懂的地方通過畫畫展示出來。
(3)說一說,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學生按自學提綱分組自學,教師指導。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點撥指導。(同時理解重點詞句。)
4.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是意味著什麼呢?齊讀5自然段。為什麼說它是上個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資料,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意義。
3.鳥的天堂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鳥、樹的詞語。
2.讀三遍課文,給生字注音。
3.抄寫本課4個字的詞或詞組12個和3句優美句。
1.學習生字「梢 暇 戀」新詞「留戀 不禁 展示 顫動 南國 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部分圖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