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格鬥
好朋友家的孩子上小學五年級,之前她家女兒學習很不錯,尤其語文科目,每次考試都能考95分以上,可是換了教材後,她女兒學得非常吃力,每次考試只能考70來分,朋友非常擔心,她跟我傾訴:
「本來女兒過去語文都能考95分以上,現在一換教材,孩子感覺學習非常吃力,每次都只能考70來分,這樣下去該怎麼辦呀?」
非常理解好朋友的心情。現在哪個娃娃的教育不是叫家長操碎了心。孩子成績有一點風吹草動,做家長的也會焦慮。
說到換教材導致的成績下滑,並不是個例。我外甥在東北老家上學,他今年剛好也是五年級,換了教材後語文成績也下降了。平時也能考90分,換了教材平均就考80來分。
所以如果你也是小學生家長,你孩子也有這個問題,不必太焦慮,遇到困難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們先來說說換教材這件事。
根據教育部的統一安排:從2019年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的語文、思想品德(中學政治學科)、歷史學科,將全部統一換用教育部統編的新教材。即部編教材。
部編教材跟原來的教材相比,最大的改變是對課外閱讀要求的佔比變高了。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如果原來語文成績還可以,但換了教材後,成績略有滑坡,那多半原因如下:
換教材後,試卷基礎知識考點比例變少了;與之相反,試卷中課外閱讀內容佔比增多了, 所以這會導致,很多原來基礎知識還算可以,但課外閱讀少、知識面涉獵不夠廣泛的學生,考試分數有所下降。
正如部編版教科書的主編溫儒敏先生說:
「新教材專治不讀書。不讀書根本無法應付考試。未來的高考,要實現15%左右考生答不完卷!」可見讀書閱讀的重要性。
作為家長,我們知曉變化才能更好應對。單純焦慮並沒有用。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改善這種困境。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新教材。
家長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新教材?
1、首先,搞好課前預習。一個做老師的朋友跟我說過:課前預習非常重要。所以,家長要督促孩子搞好預習。
教材的改變,小學生需要時間來適應。這就需要孩子花費更多精力、更用心去預習。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後,一定要提前預習第二天的語文課本,同時提出問題。第二天上課時,要帶著問題去聽課,並在課堂中主動尋找答案。
2、其次,從現在開始培養閱讀習慣。古語講「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所以,從現在起,抓緊時間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還不算晚。
現在孩子還處在小學階段,這次換教材雖然對孩子成績有負面影響,但同時也給小學生和家長敲醒了警鐘。從即刻起:嚴格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
正如有句話說得好:大語文時代的到來,得閱讀者,得天下!
這裡可以給大家分析一個小方法:家長監督小學生,每天堅持做一篇課外閱讀理解。並仔細地分析每一道題的答案,再結合老師對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久而久之就能慢慢的提高理解能力,掌握答題規律。另外就是多看課外書,多積累。一個月看1本,一年還能看12本呢。不要找藉口。堅持才能改善現狀。
3、學習語文不能只靠寫,還要大聲讀出來。
我上學的時候,有個小方法很受用,分享給大家。那就是:將文章大聲有情感地讀出來。在這種充滿感情地閱讀中,孩子不但理解了文章,而且還產生了自己的情感和態度,於是他就慢慢有了自己想表達的觀點想法,這樣等孩子再寫作文時,他的所思和態度,自然就表述在作文之中了。 寫起來便行雲流水了。
最後祝願每個小學生都能順利度過教材更換期,成績棒棒噠!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3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