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埋怨作業多,作業布置欠考慮,機械作業有什麼意思?
教師的作業設計應體現層次性,這種層次性要從作業的難度和作業量的分層兩方面考慮。
一、作業量的分層
作業量的分層是指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個體情況和對其發展要求的不同進行增減。要求過於簡單的,學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類作業切忌重複。對於學習能力強、態度認真、知識掌握較快的學生可以不留作業或減少徒勞的作業,對於學習能力薄弱、態度不夠認真、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的,可適當增加作業量。這樣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獲得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真正做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這種平等是基於個性差異的平等。
二、作業難度的分層
作業的難度應略高於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給學生一個可以選擇的範圍,能力強的可選做較難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做簡單的。但由於小學生的好勝心強,往往會有學生知難而進,更會有一部分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 去跳一跳,嘗試著能摘到桃子。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