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院士攻克黑科技雷達,性能遠超地波雷達,覆蓋範圍達地球一半

2020-12-09 諸葛小徹
圖為研發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的中國院士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2846期】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院士攻克了黑科技雷達,據悉,新型雷達是在地波雷達的基礎上,採用了全新概念「高頻地波超視距」,可實現對海上以及空中目標的超視距探測,其性能遠超地波雷達,覆蓋範圍達到地球的一半,專門對付隱身戰機。中國這次成功研發了黑科技雷達,多虧一國寶級院士立下的大功,其獲得了年度最高科學技術獎。

圖為中國防空雷達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2846期】雷達對於中國來說十分重要,中國疆域非常廣闊,需要雷達來探測全國乃至國外的目標,防止別國派遣飛機進入中國領空,進行間諜行為,此外,攔截飛彈以及飛機的防空反導系統也需要雷達的支持,性能優異的雷達可以讓反導系統的效率更高,更容易第一時間探測到敵方來襲的飛彈或飛行器並進行攔截,此次研製的這款雷達性能十分優異,可以讓中國的防空反導網更加強大。

圖為地波超視距雷達試驗站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2846期】這款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主要依靠海平面爬行波特性,能夠克服地球的曲率以實現對目標的超視距探測,也正因如此,這款雷達的探測距離非常遠,能夠達到4000-5000公裡的探測距離。對於各種來襲的飛彈,飛行器,這款雷達都能做到精確檢測並提前預警,此外,這款雷達還是反隱身的利器,由於工作波長長,就算是目前以在常規雷達下隱身為特點的5代戰機,也都逃不過這款雷達的檢測。

目前中國最主要防禦方向為2個,南亞大陸,太平洋方向以及北方,南亞的印度為一個地區性大國,擁有較大規模的軍隊以及核武器,對中國西南地區威脅較大。而在北方則是俄國,俄國雖然目前跟中國處於友好合作的關係,但國家之間只有利益,俄國的核武庫數量繁多,只位於美國之後,這樣一個可怕的國家必須要防備。

圖為地波超視距雷達試驗站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2846期】而太平洋則是中國目前主要的威脅來源,太平洋上為美國的勢力,近幾年中國向太平洋的勢力擴張讓美國倍感威脅,除了在輿論上造勢外,軍事行動也沒少過,在上個世紀美國就曾多次派遣軍機以及軍艦進入中國領空,領海,近年來中國海軍越來越強,美國雖然很少再派遣軍艦軍機刺激中國,但背地裡仍在使用各種水下探測器在中國領海檢測中國軍艦的信息,並在各島鏈上布置飛彈。新的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探測距離能完美覆蓋中國的3個主要防區,第一時間得知哪個方向出了什麼動靜。

這款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實裝後,對於中國防空反導系統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幫助,有了這款雷達的幫助,中國能第一時間檢測到國土周邊的異常,並提前進行防範,對中國國土防禦有巨大幫助。

相關焦點

  • 拿到國獎的「新體制雷達」究竟新在哪?詳解地波超視距雷達!
    此前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劉永坦院士憑藉在「新體制雷達與系統試驗」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與錢七虎院士一起,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那麼「新體制雷達」究竟新在哪?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無須登高,也能望遠所謂地波超視距雷達,是指利用高頻電磁波,沿地球表面繞射傳播,來完成超視距探測的雷達。一般而言,受制於地球曲率的影響,普通雷達難以探測到地平線以下的目標(通常是是40公裡)。所以普通雷達多會「登高望遠」,儘可能的將雷達天線布置在高處,再後來索性就搬到了飛機上。
  • 中科院院士:我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比美國設備探測能力提升三個數量級
    前幾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領導的團隊首次實現了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這是國內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又一個重要突破。在這個領域中,國內除了研究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之外還展開了量子雷射雷達研究,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稱中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的探測性能比美國同類設備提升了三個數量級。
  • 拿到國獎的「新體制雷達」究竟新在哪?詳解地波超視距雷達
    央視新聞截圖   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   ﹀   無須登高 也能望遠   所謂地波超視距雷達,是指利用高頻電磁波,沿地球表面
  • 量產平價128線雷射雷達,遠距離+超寬視角,覆蓋全應用場景
    以下是該公司今年新發布的產品介紹,不知道Ouster是否能順利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雷射雷達市場打開一片天地。 OS2:遠距離、高解析度 OS2-128是Ouster的所有產品中性能的頂端,與現有的最高解析度傳感器性能不相上下,但價格更便宜。
  • 「雙層超材料」成功突破,雷達波只能繞路
    但這種隱身設計僅僅是減小雷達波的反射,而不能完全克服電磁波。目前的隱身技術並沒有做到不可探測。舉例來說:現在最受歡迎的毫米波雷達,就是針對隱形飛行的剋星。 毫米波的頻率為30 MHz、94MHz和140MHz,這三個波段是目前隱形技術無法克服的。毫米波雷達具有天線的波束窄,解析度高,頻帶寬,抗幹擾性強,反隱身能力強等優點。
  • 感知、探測、定位……毫米波雷達被這家企業玩出了新高度
    只是給汽車裝上了「黑科技」這項手勢感應「黑科技」已經試裝國產某型汽車,很快就會與大家見面。擁有這項「黑科技」的,正是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北京木牛領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木牛科技」)。2018年10月,木牛科技發布了一款基於毫米波技術的超遠距雷達Longbow。該雷達可探測和定位2500m範圍內的人、車、無人機等目標,並準確輸出其距離、速度和角度信息,這也是國內首個超遠距雷達。
  • 超視距雷達
    隨著遠程飛彈特別是高速低空分軌道轟炸等新式武器的出現,迫切要求雷達能看得清地平線以下的「獵物」。這些年來,人們巧妙地利用外層空間的電離層能對短波電磁波反射的特性,研製成功能探測超遠距離目標的新式雷達——超視距雷達,這是一種嶄新的短波雷達。
  • 超視距雷達憑什麼繞過地平線?
    超視距雷達,不是指超過人眼視力範圍的雷達,而是超過直線觀測範圍的雷達。它在作用上有獨特之處,某種程度上還是很厲害的。 先說它「超」在哪。對於普通人來說,遠方的地平線也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但對於傳統雷達而言,這道地平線是其成為「千裡眼」的重大阻礙。
  • 新體制雷達,捕捉隱形戰機的「鷹眼」
    1月8日,劉永坦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設計並研製的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一時引起國內外關注。對公眾來說,雷達早已不是一個陌生詞,它可以通過發射電磁波並分析目標處的回波來判斷目標類型、速度等信息。那新體制雷達又是什麼呢?它是靠哪些優點斬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從相關報導中得知,這種新體制雷達的主要特點是「超視距」,即超越地球曲率導致的雷達探測距離極限。
  • 什麼是超視距雷達?有多厲害?
    超視距雷達,不是指超過人眼視力範圍的雷達,而是超過直線觀測範圍的雷達。它在作用上有獨特之處,某種程度上還是很厲害的。 先說它「超」在哪。對於普通人來說,遠方的地平線也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但對於傳統雷達而言,這道地平線是其成為「千裡眼」的重大阻礙。受地球曲率的影響,地面雷達對遠距離低空目標的探測始終是個難題。
  • ...超優服務、超高性價比——海達數雲推出新一代國產雷射雷達PM...
    對於這套系統的超強性能,只需用一組數字即可快速了解:  1500米——最遠測程;  200萬點/秒——最高掃描點頻;  400線/秒——最高掃描速度;  75°——加寬視角;  4次——多回波;  優於5cm——系統絕對精度;  小於4.5kg——整機重量;  -40 ~ 60℃——工作溫度
  • 中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探測性能,比美同類設備,提升了三個數量級
    說起當下科學研究領域的前沿熱點,量子技術必然能夠佔領一席之地,當然該領域能夠成為各國爭相研發的焦點,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當下國際環境和局勢所影響,畢竟對於運用前景十分廣泛的新興領域來說,一個國家能夠在該領域實現重大科技突破,必然也將賦予該國家經濟和安全上的優勢,所幸近期我國在該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 「天波」超視距雷達問世!一舉突破20%監測瓶頸
    錢七虎院士的功勞,而這次我們所說的國產體制雷達就是劉永坦院士的功勞。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劉永坦院士就把世界其他國家雷達發展的進程報告給了我國航空業,與此同時,中國新體制雷達項目正式啟動。,使雷達探測波穿過大氣反射,到達海天線的另一邊。
  • 無人駕駛黑科技:毫米波雷達穿透力強,雷射雷達精度高
    (原標題:無人駕駛黑科技:毫米波雷達穿透力強,雷射雷達精度高)
  • 高空大氣與量子雷達 | 竇賢康院士
    作者 | 竇賢康(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節選自在墨子沙龍活動「探索與徵服:從地球到深空」上的演講​什麼是高空大氣?傳統意義上的大氣科學主要研究對流層頂以下的範圍。這個高度主要是大氣科學研究的範圍,而從10公裡一直到太陽表面的區域則主要是空間物理的領地。我自己的工作,大部分集中在10公裡到幾百公裡這一範圍,稱之為「高空大氣」。通常,我們通過地面上的雷達對高空大氣進行探測。雷達發射電磁波,遇到反射物,電磁波被反彈回來,反彈回來的電磁波含有反射物的信息,比如大氣的密度、汙染物的濃度。
  • 中國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實現全國地表形變監測
    中科院空天院表示,利用超算InSAR系統所提供的大尺度地表形變產品不僅可以促進地球科學的新發現,服務於板塊運動、全球環境變化等地球科學領域,還可以提高中國遙感數據處理能力,服務於中國大範圍地面沉降的地理國情監測及地質災害普查等領域,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因為偵測距離不夠遠,因此大部分用來做盲區、障礙物的偵測。 77GHz頻段,性能良好,最大檢測距離可以達到160米以上,因此常被安裝在前保險槓上,正對汽車的行駛方向。長距離雷達能夠用於實現緊急制動、高速公路跟車等ADAS功能,同時也能滿足自動駕駛領域,對障礙物距離、速度和角度的測量需求。
  • 毫米波雷達
    為了讓中國汽車行業的機構、協會、企業、經銷商、汽車從業者,以及關注汽車圈的社會人士能更加系統、全面地了解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將在9月底正式面向行業推出《智能網聯汽車藍皮書》,歡迎各位品鑑閱讀。
  • 你知道雷達有哪些種類嗎
    機載預警雷達。安裝在預警機上,用於探測空中各種高度上(尤其是低空、超低空)的飛行目標,並引導己方飛機攔截敵機、攻擊敵艦或地面目標。它具有良好的下視能力和廣闊的探測範圍。 超視距雷達。利用短波在電離層與地面之間的跳躍傳播,探測地平線以下的目標(圖2超視距雷達工作原理示意圖)。
  • 劉文清院士談雷射雷達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訪中科院安徽光學...
    雷射雷達的研究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末,起初主要用於軍用領域,自1995年正式實現商業化之後,在測繪、資源勘探等領域發揮了越來越多的作用,在最近盛行的「黑科技」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上,雷射雷達更是核心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