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讓我們評估一下證據

2020-12-06 天文在線

自19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痴迷於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生命,但是否有任何真正的基礎來假設它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過?

調查仍在繼續。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於2019年2月12日在火星表面安裝了名為「熱與物理特性包」(HP3)的熱探測器。

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斯基亞帕雷利將他的21.8釐米的望遠鏡——當時最好的望遠鏡之一——對準了神秘的火星圓盤。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火星不僅僅是天空中的一個光點,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但斯基亞帕雷利是第一個嘗試繪製詳細地圖的人。

他觀察了黑暗的區域,他認為這些區域是海洋,由數百公裡長的線性特徵連接在一起。他稱後者為「canali」,這個術語在技術上是渠道的意思,但在英語中被翻譯成「運河」。

在19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斯基亞帕雷利一次又一次地繪製了火星地圖,讓自己相信運河系統正在迅速擴張——就好像面對乾旱,一個先進的文明正拼命地試圖保護自己的水源供應一樣。

即便是在那個時候,斯基亞帕雷利的許多同事也對此表示懷疑。美國天文學家戴維溫特勞布在2018年出版的《火星上的生活》一書中寫道,他們想知道,這些特徵是否只是「斯基亞帕雷利的望遠鏡的光學性能不好,或者是他自己腦子裡想出來的」。

但斯基亞帕雷利的設想吸引到了公眾的想像力。其他人甚至認為,這顆紅色星球的顏色是由於紅色的植被,就像被日本楓樹覆蓋一樣。1938年,奧森·威爾斯根據廣播節目改編的《世界大戰》讓數十萬聽眾驚慌失措,他們相信,致命的火星「三腳架」即將出現在他們家門口。

1976年,當美國宇航局的海盜1號軌道飛行器提供了火星的第一張清晰照片時,一張被稱為「火星上的臉」的照片作為證明類人外星人曾經在我們的行星鄰居上存在過並創造了偉大的足夠讓古埃及讓蒙羞的遺蹟的證據登上了小報。

我們現在知道,火星上的臉,就像運河一樣,是光和影的把戲。但是,在這個星球上尋找生命的工作仍在繼續。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已經證明,火星曾經與地球非常相似,有海洋、湖泊和河流,大氣的密度比現在的薄膜要大得多。

這顆紅色星球最早的紀元現在被正式命名為「諾契亞紀」,這個名稱是為了讓人聯想到大量的水。

今天,最迫切的問題不是火星是否曾經適宜居住——在很久以前的不同時期,它幾乎肯定是適宜居住的——而是在氣候變得過於寒冷和乾燥之前,它是否可能已經有了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將成為天體生物學家所稱的生命「第二種形式」(第一種是我們自己)的證據。

即使第二種生命形式從未在單細胞微生物之外出現過,這也意味著在我們的太陽系中至少出現過兩次生命。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這裡,那麼在天文學家正在尋找的圍繞遙遠恆星運轉的數千顆行星上,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有多大呢?而且,這些微生物多久會進化成像我們這樣的生物?

在火星上發現生命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一個多觸手的東西從一塊巖石後面跳出來,向我們招手:「歡迎,地球人,我在這裡!」「第二理想的情況是,探測器採集土壤樣本,發現一群蠕動的微生物。

但是火星的表面是一個極其惡劣的環境,生命的跡象,如果它存在或曾經存在過,可能很難探測到。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更多的好方法來尋找它。

1|在巖石中尋找結構

在地球上,這意味著化石。歐洲航天局(ESA) ExoMars項目科學家Jorge Vago說道,這是「恐龍骨頭」。「如果你看到這樣的東西,你就知道它是活的。」

Vago補充道:「但遺憾的是,這並不適用於微生物。你需要一個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們,而且你不能把它飛到火星上去。」即使你可以,它們是小棒和球體,有各種各樣與生命無關的過程可以產生棒和球體」。

到目前為止,對火星的嚴密監測一直未能提供生命存在的證據,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

這正是1984年的問題所在,當時科學家們在南極洲的艾倫山地區發現了一塊重達1.9公斤的隕石:一塊被證明是古代小行星撞擊而從火星表面炸飛的碎片。

當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的棒狀結構很像微生物化石時,科學界的興奮之情如此強烈,以至於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談到了這個問題。然後這個推測就被推翻了。

「它很快就被證明與火星生命無關,」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澳大利亞地質學家和天體生物學家阿比蓋爾·奧爾伍德說。「這既不是陸地上的巖石汙染,也不是生物汙染。」

奧爾伍德說,從那以後,人們認為艾倫·希爾斯隕石的其他特徵有生物起源的特點,但也有人認為這些特徵可能是地質作用的結果。

問題是,她說,火星隕石只是脫離了它們的地質環境的巖石。「如果我們對巖石形成的環境有一些了解,」她補充說,「我們就能確定生物學或非生物學假說是否正確。隕石的問題是我們沒有那種環境。」

然而,這個問題不適用於在火星表面工作的探測車,因為它可能能夠探測到整個微生物群落留下的印跡。「不是一個微生物,」Vago說,「而是數十億個微生物。」

在地球上已經發現了這樣的巖層,比如在西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地區。在那裡,由奧爾伍德領導的研究小組在34.3億年前的巖石中發現了疊層石的特徵。

Vago認為類似的結構可能在火星上被發現,特別是在那些曾經被發現的區域。

曾經是湖底,靠近噴吐火山灰的火山。他說:「如果有生命的話,火山灰沉降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果沒有生命,火山灰就會沉澱在底部,這些層就會形成大致水平的地平線。」

但如果湖底有微生物群落,這些微生物最終可能會把沉積物顆粒困在類似疊層石的結構中,「這是一種印記,告訴你那裡有微生物」。

2|古代巖石中的生物特徵

發現含有與生命有關的化學物質幾乎與發現化石一樣容易。

科學家們並不是在尋找與我們自身的脂肪、蛋白質和DNA相同的化學物質。相反,他們會尋找火星上任何可能用來替代這些化學物質的殘留物。Vago和他的同事在2017年寫道,這些殘留物可能足夠耐久,可以持續數十億年,可能有四個特徵使它們脫穎而出,即使它們與地球生命使用的化學建築材料有很大的不同。這些都是:

同手性

許多有機分子形狀不對稱,這意味著它們有「左手」和「右手」之分。非生物過程往往產生每種相同數量。生物過程只產生其中之一。在火星上已經發現了有機化學物質,但是探測到它們的「好奇號」漫遊者並沒有裝備來測試它們的手性。

分子結構和質量的「聚類」

地球上的生命傾向於建造體積有限的結構。例如,脂質傾向於聚集在14到20個碳的範圍內,儘管理論上沒有理由不增加或減少碳的數量。同樣,我們的DNA和RNA使用的5個核苷酸鹼基(4個DNA鹼基,另一個RNA鹼基)的分子量在112到151之間,而我們用來製造蛋白質的胺基酸的分子量在75到204之間。「如果你發現有化合物的聚集,」Vago說,「這種聚集是一種生物特徵。」

重複的分子子單元

正如我們所知,生命喜歡把化學物質分解成小塊,一次添加一個亞基。我們在蛋白質和DNA中看到了這種現象,但它也出現在更小的分子中,如脂質,它們以雙碳單元組裝——這意味著它們往往有偶數個碳(14、16、18等等)。異戊二烯類化合物——包括葉綠素在內的精油和色素的成分——以五碳亞基的形式組裝。即使這些化學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分解,它們的降解產物仍然保持類似的模式。「除非涉及到生命,否則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Vago說。

同位素比值

生物過程——至少是我們所知的過程——的運作方式往往略有不同,其化合物中含有碳等重要原子的不同同位素。非生物的通常沒有這種偏好。在地球上,最明顯的例子是碳的兩種穩定同位素:碳12和碳13,較重的碳13同位素不受歡迎。這種影響並不大,但它是可以測量的,因此這兩種同位素的比例可以用來確定含碳化合物是否具有生物或非生物起源。它甚至可以用來確定被懷疑是興奮劑欺詐的運動員體內的類固醇和激素是實驗室合成的還是他們自己身體產生的。在火星上,任何12C/13C比率的變化都是生命活動的危險信號,而不是地質學。

3|嗅探甲烷

當然,未來的漫遊者可能會捕獲活的有機體,而不是包含在古代巖石中的降解的化學物質。但這不是問題,Vago說。「如果你有一個有效載荷,用來探測過去生命中更具挑戰性的跡象;如果你拿起一個含有活微生物的樣本,去檢測這些微生物的化學成分簡直是小菜一碟。」

但另一種尋找生命跡象的方法是測試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在地球上,甲烷主要是由生物活動產生的,從牛屁到分解植物。但它也是由地質過程產生的,比如水與一種叫做橄欖石的礦物的相互作用,這種過程叫做蛇形作用,因為它產生一種被稱為蛇形的綠色巖石。

2004年,歐空局的火星快車軌道器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探測到甲烷的蹤跡,但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克裡斯·韋伯斯特說,這令人沮喪,因為每一個都是一次性的事件,沒有可識別的模式。

然後在2018年,韋伯斯特報導,六個地球年的測量由好奇號火星(三火星年)發現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在夏季達到頂峰,在秋季和冬季——這可能會也可能不會顯示產甲烷微生物的存在,產甲烷微生物在溫暖的天氣醒來,然後再進入冬眠。「這是我們第一次在甲烷的故事中看到可重複的東西,」韋伯斯特說,「但我們不知道它是來自巖石化學還是微生物。」

美中不足的是還有一點。幾個月後,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2018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Vago的團隊報告稱,自2016年以來一直環繞火星運行的歐洲航天局(ESA)微量氣體軌道飛行器(Trace Gas Orbiter),一直無法在火星大氣的任何地方發現可測量的甲烷含量。這並不意味著不能像在蓋爾環形山觀測到的「好奇號」那樣局部噴發,但它確實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它們在全球範圍內的重要性如何。

4|挖吧,寶貝,挖吧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如果火星上有甲烷,那很可能是由於微生物活動的季節性變化,或者更有可能是由於火星表面允許氣體從地下逸出的能力的季節性變化。

我們還知道,由於大氣層太薄,無法阻擋強烈的輻射和高氯酸鹽等高水平的氧化化學物質,火星表面極其荒涼。「我們用(高氯酸鹽)消毒,」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約克大學的行星科學家John Moores說。

推薦

我們需要的是深入到地表以下,遠離有害的輻射和氧化劑。美國宇航局於2018年11月26日著陸的「洞察號」著陸器,將通過監聽火星地震的地震回聲來啟動探測過程。但這一結果將主要引起地球物理學家的興趣。Stamenkovi(JPL的行星科學家和物理學家)表示,下一步,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目標是使用遙感尋找可能有水的地方,然後鑽深。

這聽起來像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它實際上並不需要把成噸的建築材料運到火星,並建立一個類似於石油井架的東西。Stamenkovi說,相反,它可以用一個叫做有線鑽的東西來完成。他說:「只要有電線,你就可以挖足夠深。」「有些電線一公裡不到一公斤重。他和同事們今年1月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上撰文稱,通過壓縮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用它代替傳統的鑽井液將物質衝回地表,也可以減輕重量。

下面會發現什麼,誰也說不準。但是在2018年的一篇論文在《地理科學》另一個Stamenkovi領導的研究小組認為,我們可能會鑽到一個地區能夠支持不僅產甲烷細菌,而且能夠實現有氧生活。

目前,氧氣是只佔火星大氣的0.145%(相對於地球上21%的),但是在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只發生在地表附近,Stamenkovi的小組總結道:,令人吃驚的是,大量的水可能會溶解在火星的鹽水中,遠遠超過維繫像地球海綿一樣複雜的需氧生物所需。

並不是說這些生物只需要氧氣。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行星科學家David Catling說:「有氧生活還有許多其他要求。」但是,如今那裡可能有足夠的氧氣來維持一個相對複雜的生態系統,這一想法仍然令人興奮。

5|的古代空氣痕跡

不管你是在尋找現在的生命還是早已消失的生命跡象,一個主要的問題是,火星的大氣是否曾經厚到足以使星球有足夠的熱量來形成。

有大量的地質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溫暖到有液態水。但這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的,還是在時斷時續的時期內發生的呢?摩爾斯說,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進入火星大氣與揮發性演化(MAVEN),這是一艘NASA的太空飛行器,自2014年以來一直環繞火星運行,研究火星大氣如何與星際空間相互作用。「我們已經能夠確定大部分已經丟失了,」它的首席研究員,科羅拉多大學大氣和空間物理實驗室的Bruce Jakosky說。

這聽起來像是一開始大氣層很厚的證據,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侵蝕到足以使地球進入深度凍結狀態。但事實未必如此。火星大氣可能有時厚,有時薄,產生摩爾建議的間歇增溫和降溫的類型。

「把它想像成你錢包裡的錢,」Jakosky說。「你可以花很多錢,但這並不決定你在任何時候擁有的是少還是多。你可能會不斷地從自動取款機上取錢,而且每次只取幾美元。「這一差異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它決定了地球是否曾經足夠溫暖,是否曾經有足夠長的時間讓生命有一個現實的機會開始。」

6|選擇正確的地方看

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任務,火星2020探測器,將前往一個45公裡寬被稱為Jezero隕石坑的盆地。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這裡曾經有一個湖泊,一條河流從周圍的高地流入,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洲。「三角洲非常擅長保護生物特徵,[他們]生命的證據可能存在於湖水中,或在湖沉積物和水之間的間隙中,或者,可能東西被沉積在河邊和三角洲,」項目科學家肯·法利在2018年晚些時候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但是像Jezero三角洲這樣的地方並不是唯一可能保存生命跡象的地方。新南威爾斯大學澳大利亞天體生物學中心主任Martin van Kranendonk認為,在生命起源的地方尋找生命跡象也是可能的。

科學家們曾經認為這些地方可能是海底熱液噴口,在那裡重要的化學物質從地殼深處噴發出來。但是,目前的理論認為,像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溫泉池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不管海底噴口可能會釋放出多少有趣的化學物質,它們沒有多少時間來形成更複雜的前生物製劑。「它們就這樣消散並消失了,」van Kranendonk說。

另一方面,溫泉池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們也會經歷波動的水位,從而產生變化的溼循環和幹循環——實驗室實驗表明,這正是使小分子連接成更大的鏈所需要的。「它們是複雜的機器,」van Kranendonk說。

這些溫泉也會產生二氧化矽,被van Kranendonk稱為「地質世界的埃及墳墓」。它完美地保存了特徵,包括生命的跡象」。

此外,它們已知存在於火星上,因為在2007年,美國宇航局的勇氣號火星車在古謝夫隕石坑的哥倫比亞丘陵地區的一個叫做「本版」的地方發現了它們的殘骸。「我們認為另一種生命形式很可能在火星上出現,因為它擁有現在被認為是地球上的配方的正確成分,」van Kranendonk說。

那麼火星上是否存在另一種生命形式呢?目前唯一的證據就是我們還沒有找到它。

如果生命仍然存在,那麼它很可能已經深埋到地下,以至於我們迄今為止使用的軌道儀器和探測車都無法觀測到。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古代生命的真實特徵,這一事實也不能提供它不存在的證據。即使在地球上,古代生命的痕跡也是罕見而分散的。

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了這樣的痕跡,科學的口頭禪之一就是非凡的主張需要非凡的證據。以火星上的生命為例,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奧爾伍德說,這意味著「你能想到的每一個生物學假說」都必須先被排除,然後才能被接受。沒有「如果」、「但是」或「可能」。火星上有生命的證據需要絕對的證據。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奧爾伍德認為並非不可能。「我認為,如果生命存在,證據就會存在,」她說。「關鍵是我們能把工作做得多好。」

作者:Richard A. Lovett

FY: COKEDAYTO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證據
    自從19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沉迷於在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上尋找生命的痕跡,但是「火星上存在生命」這一假設是否有任何真正的基礎依據,理察·A·羅夫特從數據中篩選證據。
  •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來自火星的隕石是否能夠給我們答案?
    羅賓·貝克/AFP/Getty Images在一顆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真的找到了生命嗎?來自火星的隕石上並沒有發現生命。在火星隕石上看到的是被認為可能是生命的化石證據的物體。對於火星隕石上發現生命這一重要發現,需要強大的證據來支持。也許未來當我們對火星了解了更多之後再重新審視這些隕石,我們將能夠確定上面是否確實帶有生命的痕跡。但當下,沒有人可以下定論。至少至今還沒有人發現確鑿的證據能證明。
  • 火星上的洪水導致生命出現?好奇號發現了什麼?是否有證據證明?
    火星上曾發生大洪水?好奇號發現「證據」,40億年前經歷了什麼?好奇號是美國宇航局多年前成功投放的火星探測車,它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很多火星的高清照片,也讓我們對這顆紅色的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根據好奇號所傳回的數據來看,在這些反山丘上所形成的地質結構特徵和地球上200萬年前冰雪融化之後,所形成的地質結構是幾乎相同的,這也就意味著,我現在心山丘上很有可能曾經被水衝擊過。在地球生命起源的學說當中,有這樣一種觀點是外星生命創造論,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是由於隕石和彗星的撞擊,將地外生命帶到了地球上,所以才會導致寒武紀時期出現生命大爆發的情況。
  • 火星上是否真有生命存在?
    火星一直是各國科學家最為關注的一個星球,同樣處在太陽系中,還跟地球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前段時間又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這更加讓人們堅信了火星上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不過猜測終究是猜測,至今為止,現在咱們還是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比如說話的生命物質,或者是曾經的生命裡留下來的化石,這些鐵證才能說明火星上是真的有生命的,不然就是猜測!
  • 火星表面下是否有生命?
    這篇新研究從理論上詳細分析了火星表層之下的情況以此來闡述那兒有多大可能供生命生存。他說:去思忖生命可以在如此殘酷環境下生存是件令人激動的事,並且僅在火星表層2米(6英尺)之下。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火星和地球最相似。火星表面上的一些痕跡很可能是古代水流造成的。火星上曾經發生過火山爆發。
  • 火星上是否曾經存在生命?謎底或被揭開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作為地球的近鄰,火星在過去40億年間,曾經有一個適合生命孕育的時期,儘管科學家對於火星在過去40億年間的歷史知之甚少,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太陽系形成之後,火星和地球在其早期歷史上,都具備孕育生命的潛在條件,但是為何我們仍然無法在火星上找到這些證據,這是困擾科學家的一個謎題。
  • 火星是否有生命,科學家給出了新的證據。前行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通訊生物學》雜誌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已發現了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有力證據。這個團隊與 NASA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合作,以探索火星生命的起源。這個項目的研究者認為,在深海巖石中發現的這些充滿粘土礦物的裂縫,很可能類似於可能存在於火星巖石表面的礦物。這個假設的基礎是,深海和火星一樣,都有低溫、中等鹽度、富鐵環境和玄武巖,這些發現有可能改變在太空中尋找生命的遊戲規則。
  • 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NASA在火星上的兩項重要發現告訴你答案
    我們知道太陽系內只有地球有智慧生命,地球的生物系統很繁華,生物種類繁多,那麼在太陽系的其它星球上是否也存在生命呢?探索宇宙生命的存在一直是人類不斷追求的夢想,而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我們的探測器只能在太陽系範圍內進行實地勘測。
  • 火星上的生命證據,在地球上找到了?
    當年勇氣號著陸火星時,曾有吃瓜群眾P了一張火星人抗議的照片。而現在,勇氣號似乎真的在火星上找到了疑似生命的證據。圖片來源:deviantart.net2016年,可能會成為人類發現地外生命的拂曉之年。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最近在地球上作出的一些地質新發現,把10年前在火星上拍到的一組「老照片」重新拉回到了人們眼前。如果兩者之間真有靠譜關聯的話,那說不定真就會搞出一個大新聞。10年前,火星上發現蛋白石故事得從這10年前的老照片說起。
  • 中國科學家發現火星曾有生命證據:隕石有碳顆粒
    (資料圖片)  「火星上有生命嗎?」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尋找火星表面的生命跡象。  落到地球上的火星隕石非常少,目前全球也就發現了120多顆。我們此次研究的這顆火星隕石2011年落在摩洛哥沙漠,形成於6億年前,被稱為「提森特(Tissint)」,是最「新鮮」的一顆,受到汙染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們有兩個重要的證據,證明這些碳顆粒是來自火星的。第一個證據是有一部分碳顆粒被包裹在一種我們稱之為「熔脈」的地方。
  • 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首先,我們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李博士的出版書籍《我們是火星人?》中,曾提到地球生命可能是乘著「火星開往地球的隕石列車」來到地球的,這意味著我們人類可能是「火星人」。而當下人類文明發展快速,認知度已遠超地球範圍。那麼,就生存角度而言,人類可能脫離地球,跑到火星上居住嗎?
  • 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證據也許被摧毀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猜測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但是直到20世紀70年代,「海盜」號在火星表面著陸並發回了第一張火星地表照片,人們才知道,火星上沒有所謂的運河和建築,只有布滿了巨石的沙丘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火星可能曾經存在過生命。
  •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嗎,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從火星帶來的?
    我們捕獲各種從宇宙傳來的信號,把探測器發射到火星上,宇宙飛船飛往遙遠的太陽系之外,一心想找到地外生命與文明的蛛絲馬跡,可是,至今卻杳無音訊,也沒有找到任何外星人充分的證據……當時並沒有定論,只是認為,不排除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這種可能。我們在追尋地外文明的過程中,這種一驚一乍的「發現」,並非僅此一次。推測火星上存在生命,最早的是,1877年火星大衝時,義大利的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發現,火星上一條條的暗線,連通著一塊塊的暗區,看上去就像一條條的河流連通著大海。於是,他稱這些暗線為「水道」。
  • 酸性液體或摧毀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
    浩瀚宇宙中,人類是否孤獨存在,某個角落會不會有外星生命,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這些問題。近日,金星雲層中首次探測到大量磷化氫,意味著有生命存在的可能,而此前,科學界一直對火星曾經擁有生命寄予極大希望。Fairen說:「我們知道,酸性液體過去曾在火星表面流動,改變了粘土及其保護有機物的能力。」他認為,粘土的內部結構是分層的,在那裡生物生命的證據——如脂類、核酸、肽和其它生物聚合物——可以被捕獲並完好保存。
  • 火星上有水,能說明火星存在生命嗎?
    而此前,已經有相關研究在火星表面發現有水流動的痕跡。而液態水是科學家們尋找系外生命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發現液態水是否可以證明火星存在著生命呢?火星存在生命嗎?和地球一樣,火星也誕生了40多億年,而且在40多億年中,火星的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 勇氣號出現故障,卻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真有生命?
    火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為了探索出火星生命,早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就對火星展開了探索,起初科學家發現火星環境惡劣後,對它能夠孕育生命充滿了懷疑。不過勇氣號在火星的探測上卻有了重大的發現,並且還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這是怎麼回事呢?
  • 火星上有生命嗎?
    眾所周知,我們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冥王星2006年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在整個太陽系中,唯有火星與地球的情況相似度最高,那麼火星究竟有沒有可能誕生生命,或者有沒有存在生命呢?火星上擁有地球生命所依賴的水和空氣火星有空氣,但非常稀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約1%,而且主要是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氣(2.7%)、氬氣(1.6%)和微量的氧氣(0.15%)和水汽(0.03%)組成,而同時行星科學家們火星的表面發現了存在液態水的證據!
  • 火星生命被證實了?科學家又在火星上發現新證據,大家先別慌
    ,公轉周期則幾乎是地球的2倍,從上世紀開始,科學家們在觀測火星的時候,就推測火星上很可能存在過遠古文明,因為在太陽系的早期,火星上的溫度並沒有這麼寒冷,它很可能是一顆溫暖溼潤的,非常適合生命誕生的星球。
  • 火星上有生命嗎?
    火星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其表面特徵讓人聯想起月球上的撞擊坑,以及地球上的山谷、沙漠和極地冰蓋。英語中,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根據觀測的證據,火星以前可能覆蓋大面積的水。亦觀察到最近十年內類似地下水湧出的現象。火星全球勘測者則觀察到南極冠有部分退縮。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的雷達資料顯示兩極和中緯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2008年7月31日,鳳凰號直接於表土之下證實水冰的存在。
  • 最新研究表明:很難找到火星上生命的證據
    很難找到火星上生命的證據&34;任務將收集火星土壤樣本,並在2030年代前將其送往地球。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將鑽入火星表面,收集土壤樣本,並在現場進行分析。人類已經開始探索火星土壤,再過十年多一點的時間,探測車挖出的火星土壤樣品將用火箭運到地球。當科學家們急於研究這顆紅色星球的土壤,尋找生命跡象時,研究人員必須思考一個相當大的問題:火星究竟有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