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生命證據,在地球上找到了?

2020-11-24 果殼網

當年勇氣號著陸火星時,曾有吃瓜群眾P了一張火星人抗議的照片。而現在,勇氣號似乎真的在火星上找到了疑似生命的證據。圖片來源:deviantart.net

2016年,可能會成為人類發現地外生命的拂曉之年。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最近在地球上作出的一些地質新發現,把10年前在火星上拍到的一組「老照片」重新拉回到了人們眼前。如果兩者之間真有靠譜關聯的話,那說不定真就會搞出一個大新聞。

10年前,火星上發現蛋白石

故事得從這10年前的老照片說起。早在大名鼎鼎的好奇號(Curiosity)登陸火星之前,他的前輩——勇氣號(Spirit)火星車,就在火星上拍到了一種不太正常的石頭。這些石頭長著枝丫,一如纖縴手指;或者包成結核,形似淺海生物。勇氣號用自帶的小型熱輻射光譜儀(Mini-TES, Miniature Thermal Emission Spectrometer)測量了它的礦物成分,發現它們是無定形態的二氧化矽(SiO2),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蛋白石(Opal)。

這些火星蛋白石的發現,給當年的行星科考界帶來過不少熱度。火星上發現二氧化矽這類東西,表明這顆寂靜荒涼的星球,曾經也存在過活躍的熱液活動。

勇氣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的蛋白石。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你可能會問,二氧化矽在地殼裡不是挺泛濫的麼?畢竟,跟蛋白石一樣同屬二氧化矽的石英(Quartz, SiO2),在巖石圈裡是主要的造巖礦物。火星車發現二氧化矽,有什麼令人稀罕的呢?之所以你覺得地殼裡SiO2泛濫,是因為你身在地球。在其它3顆巖質行星(火星、金星、水星)上,這東西可就難得一見了。

一個比較冷門的科學事實是,太陽系的4大巖質行星,除了地球以外,都沒經歷過強烈的化學分異。我們都知道,巖質星球的主要成分是氧(O)、矽(Si)、鋁(Al)、鐵(Fe)、鎂(Mg)、鈣(Ca)。雖然Si和O佔了頭籌,但後頭那4位,也都不是容易打發的主兒。它們是陽離子,要想讓它們「安生」下來——也就是以電中性化合物的形式穩定賦存,得需要足夠多的陰離子來與它們配對。

仔細看看這6種元素,想找個靠譜點兒的陰離子,還真就只能打Si和O的主意。於是,我們有了SiO42-。當我們把這個酸根分配給一個個陽離子的時候,便有了所有巖質星球上最主要的物質成分——矽酸鹽。

可SiO2不是矽酸鹽,它是簡單氧化物。它的存在,是一個環境裡Si與O過飽和的標誌。言外之意就是,當Mg、Fe、Ca這些陽離子全都被消耗或者移除之後,如果還有剩餘的Si和O,它們才會以獨立的形式相結合,最終形成SiO2

得益於活躍了幾十億年的軟流圈,得益於一經開啟便從未停息的板塊構造,地球——這個太陽系特立獨行的個體——創造了一部足以碾壓其它行星的大地動力史。在幾十億年的歲月裡,地球的地幔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往地殼輸送巖漿,而巖漿上湧的過程又恰恰是一個化學分異的過程:Mg和Fe的矽酸鹽因為結晶早、比重大而率先從巖漿中沉澱下去,最終讓剩餘的巖漿富含Si和O。當它們到達地球表層並結晶成巖時,就把大量的SiO2帶入了地殼。這是我們今天能在地球的地殼裡看到大量石英的本質原因。

其他3顆星球呢?不好意思,誕生不久,就早早冷卻掉了。像地球這樣幾十億年如一日的持續演化,對於它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它們早早地關閉了對流系統,關閉了深部物質出入地表的窗口。所以,在這些早已陷入沉眠的星球上,我們見到的最多的東西,不外乎也就只有鎂鐵質的巖石了。

可勇氣號終究還是在火星上發現了SiO2。經過層序律的限定,表明它們形成於45億-35億年前的諾亞紀。那個時候,火星內部還沒有徹底冷卻,其構造活躍程度說不定跟地球還有得一拼。既然火星沒有星球規模的宏觀分異,那麼這些特立獨行的二氧化矽,肯定來自於局部發生的構造-熱事件。

考察這些蛋白石的上下地層可以發現,它正好位於兩套鎂鐵質火山巖之間。地質學家利用將今論古和將地論天兩大原則,推斷當時火星上富含熱液活動。高溫熱液能夠輕易地把上下火山巖地層裡的Fe離子和Mg離子從巖石的分子骨架中淋濾掉,從而把Si和O篩出來。這樣,過飽和的Si和O就凝固成了獨立的蛋白石。至於這些熱液活動產物代表什麼沉積環境,鑑於那個時候也沒拿出什麼關鍵性的證據,漸漸也就沒有了下文。畢竟,火星車時不時都會弄些大新聞傳給地球,火星上能吸引大家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在類似的火星開拓之旅中,人們掀過了21世紀的頭一個10年。人們見證了勇氣號的沉眠,也見證了好奇號的降臨。只要火星車的車轍仍在這片紅色的荒原上緩緩延伸,熒惑之星的故事,便必然還會繼續。

如今,地球上找到疊層石

很快,時間的箭頭就指向了2016年,坐標也從火星移回到了我們的地球。來到南美洲,來到智利,來到一片叫做El Tatio的地區。

地球上的El Tatio地區遍布著熱液噴發口。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這裡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向南美大陸俯衝的最前鋒。劇烈的板塊擠壓,塑造了狹長而宏偉的安第斯造山帶。大地構造運動孕育了活躍的火山作用,讓噴氣口和熱泉漫布在這個狹長的國度上。它們噴出的熱液給地錶帶來了形形色色的沉澱物。智利又恰好處在盛行西風帶,缺水乾燥的環境特徵,讓這些在地表極不穩定的化學物質統統完整地保留了下來。El Tatio地區因此也成為地球上一個良好的天然實驗室,研究者用這片土地上的特徵,來模擬數十億年前的火星氣候環境。很快地,人們就在這塊有趣的地方,找到了跟勇氣號當年在火星上看到的東西十分相似的物質。

如果僅僅是成分上的類似,比如都是蛋白石的話,這個故事就沒什麼意思了。El Tatio地區的這些二氧化矽沉澱物不僅在形貌上與火星蛋白石極為相似,更關鍵的是,在Mini-TES光譜上,也表現出了極為相似的譜線特徵。而地球其他地方的SiO2沉積物(比如美國的黃石地區),在譜線上的偏離就明顯大得多。

無論從宏觀形貌上,還是微觀特徵上,El Tatio地區和火星上的沉積物之間都表現出了一種極為密切的相關性。這些SiO2沉積物裹了一層微米級的石鹽(Halite,NaCl)包殼,被認為是噴孔熱液活動的關鍵證據——它們是富含氯離子的熱液在輸出通道上留下的沉澱物。石鹽極易溶於水,但得益於El Tatio地區獨特的乾燥氣候特徵,這些含有微米級石鹽殼的沉積物有幸能夠保留下來。如果用它來解釋火星上那些相關性良好的對應物,人們就可以大膽地說明,勇氣號找到的,很可能就是火星當年一個活躍的熱液噴發孔。

在地球的熱液噴發口附近,寄寓著大量營化學生活的細菌。這些細菌很原始,事實上,它們就是所有地球生命的最初形態。早在地球環境劇變無常的太古時代,這些微小的原始細菌就圍在富含化學物質的噴發口附近,靠熱液中的化學能量來營生。隨著小細菌們世代更替,他們的新陳代謝產物也一疊摞一疊,逐漸摞成一種宏觀的構造——疊層石。El Tatio地區這些蛋白石沉積物的獨特骨架,就是細菌世代更替中所留下的疊層石產物。在地球上,還真沒有太多無機地質行為,能夠像細菌一樣塑造出結構如此精細獨特、成分上又如此不易保存的天然作品。

在相同的尺度上對比火星上的蛋白石(左列)與地球上的層疊石(右列),可以看到它們具有明顯的相似性。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現在,問題來了:火星呢?

我們的確看到了類似的、具有精細枝杈狀結構的蛋白石;也從形貌和巖石化學上,很謹慎地解釋了它們可能形成於熱液噴發孔環境。

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除了細菌,還有別的成因麼?至少,在地球上,我們很難找到與生物無關的成因。

出於天生的嚴謹,科學家還是很保守地把火星上這套相關的蛋白石結構稱之為「Potential Biosignature」,即潛在的生命活動特徵。按照NASA的定義,所謂潛在的生命活動特徵,是指一個物體、一種物質或者一種結構,它們可能形成於生物成因,但在明確的結論得出之前,尚需要人們去收集更多的數據來完善佐證。

科學家的話雖然說得滴水不漏,但對於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為何不大膽猜測一下呢?反正我們看熱鬧從來就不怕事太大。

如果後續研究最終沒能確認生物成因,OK,兩個行星上太陽照常升起。可反過來,萬一這個研究真的就觸碰到了火星上生命的真相,那麼2016年的這個尾巴,可能就要永載史冊了。

而我們,則是時代的親歷者。(編輯:Steed)

參考文獻

  1. Ruff, S. W. & Farmer, J. D. Silica deposits on Mars with features resembling hot spring biosignatures at El Tatio in Chile. Nat. Commun. 7, 13554. doi: 10.1038/ncomms13554 (2016).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表明:很難找到火星上生命的證據
    很難找到火星上生命的證據&34;任務將收集火星土壤樣本,並在2030年代前將其送往地球。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將鑽入火星表面,收集土壤樣本,並在現場進行分析。人類已經開始探索火星土壤,再過十年多一點的時間,探測車挖出的火星土壤樣品將用火箭運到地球。當科學家們急於研究這顆紅色星球的土壤,尋找生命跡象時,研究人員必須思考一個相當大的問題:火星究竟有無生命?
  • 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證據也許被摧毀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猜測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但是直到20世紀70年代,「海盜」號在火星表面著陸並發回了第一張火星地表照片,人們才知道,火星上沒有所謂的運河和建築,只有布滿了巨石的沙丘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火星可能曾經存在過生命。
  • 科學家找到的古老化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生命的證據
    如果他們是對的,那將使他們的發現是最古老的化石證據記錄,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命如何來到地球上,以及其他行星上的生物可能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推斷古代化石的年齡的聲明總是使科學世界興奮,主要是因為非常古老的巖石經常經歷地質變形。從侵蝕到風化的一切都可以消除生命的跡象,使得我們在幾千年後,幾乎不會找到任何東西,更不用說是經歷了幾十億年的侵蝕風化。
  • 勇氣號出現故障,卻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真有生命?
    火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為了探索出火星生命,早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就對火星展開了探索,起初科學家發現火星環境惡劣後,對它能夠孕育生命充滿了懷疑。不過勇氣號在火星的探測上卻有了重大的發現,並且還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這是怎麼回事呢?
  • 40年前就找到了火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可有機物並不是地球的特產
    《科學人》雜誌稱:人類在1970年代就已經找到火星上有生命的證據了。 1976年,根據維京號登陸器所傳回的數據分析,科研人員有理由肯定,他們檢測到了「微生物呼吸」。
  • ​勇氣號出現故障,卻找到了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真有生命?
    火星作為地球的姊妹星球,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探索目標,由於火星的環境與地球環境十分相似,同樣作為處於宜居帶上的類地行星,火星的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平均火星日為24小時39分35.244秒。
  •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嗎,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從火星帶來的?
    我們捕獲各種從宇宙傳來的信號,把探測器發射到火星上,宇宙飛船飛往遙遠的太陽系之外,一心想找到地外生命與文明的蛛絲馬跡,可是,至今卻杳無音訊,也沒有找到任何外星人充分的證據……科學家們宣稱:在一個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了有機物質,這意味著,地球之外可能存在著生命!這個隕石,據說是在1600萬年前,一個小行星撞擊上了火星,導致一塊火星的巖石脫落,並飛往地球。最終於1.3萬年前墜落在南極洲的阿蘭山上。
  • 火星生命被證實了?科學家又在火星上發現新證據,大家先別慌
    ,公轉周期則幾乎是地球的2倍,從上世紀開始,科學家們在觀測火星的時候,就推測火星上很可能存在過遠古文明,因為在太陽系的早期,火星上的溫度並沒有這麼寒冷,它很可能是一顆溫暖溼潤的,非常適合生命誕生的星球。
  • 火星上發現生命?科學家:找到證據,像是昆蟲、爬行動物
    有一些星球的環境比較溫和,可以孕育生命,比如說地球,當然也有一些星球的環境極為惡劣,比如說金星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外星球的環境介乎兩者之間,也就是說,有一些外星球的環境不是很惡劣,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潛力,但是我們暫時還沒找到外星生命的存在。在太陽系內,其實就存在一些可能具備孕育生命潛力的外星球,比如說火星。
  • 火星和地球差不多,但地球的生命,能否幫助我們,找到火星生命?
    在人類尋找宇宙其它星球生命的過程中,有一個地方看起來總是很有希望,它就是離我們比較近的火星。火星和地球一樣是一顆巖石行星,圍繞著同一顆恆星太陽運行,距離行星上可能存在水的地方很遠。然而火星是一片貧瘠的荒地,數十億年前火星表面上曾經有過的任何水都早已不復存在,而火星大氣則是曾經可能更厚的屏障。但或者在過去可能存在生命嗎?
  • 科學家擔心酸性液體會破壞火星上的生命證據
    明年2月,美國宇航局的 "毅力號 "火星探測器將在傑澤羅隕石坑登陸。著陸後不久,它將開始收集土壤樣本,這些樣本將在10多年後返回地球進行研究。科學家們希望能在土壤樣本中找到隱藏在火星上過去生命的證據。然而,科學家們有一個新的擔憂,他們擔心會破壞火星土壤中任何關於火星上過去生命的證據。這個擔憂就是酸性液體。酸性液體曾經在火星表面流動,可能破壞了隱藏在火星表面富含鐵的粘土中的生物證據。研究人員進行了涉及粘土和胺基酸的模擬,得出了他們的結論。
  • 生命跡象?火星上的微生物席
    時不時地,古生物學家依據這些化石的地質年齡和狀態,確實可以找到一些真的恐龍腳印化石。但這種證據確鑿的遺蹟化石很稀少,真正的生物化石也一樣稀少。而且他們也會引起很多爭論,過去一些年我們在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發現的一些化石證據,這些化石可能來自於地球開始出現生命的早期階段。或者,他們根本就不是,有些時候,我們就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那些石頭長成那個樣子。
  •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讓我們評估一下證據
    我們現在知道,火星上的臉,就像運河一樣,是光和影的把戲。但是,在這個星球上尋找生命的工作仍在繼續。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已經證明,火星曾經與地球非常相似,有海洋、湖泊和河流,大氣的密度比現在的薄膜要大得多。這顆紅色星球最早的紀元現在被正式命名為「諾契亞紀」,這個名稱是為了讓人聯想到大量的水。
  • 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證據
    自從19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沉迷於在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上尋找生命的痕跡,但是「火星上存在生命」這一假設是否有任何真正的基礎依據,理察·A·羅夫特從數據中篩選證據。
  • 科學家警告說,火星上古代外星人生命的證據可能已經被完全摧毀了
    酸可能破壞了火星上古代生命的任何證據。這是根據一項新的研究,該研究認為火星粘土中的酸性流體可能已經溶解了生物生命的證據。研究人員認為酸可以解釋為什麼在紅行星上很難找到生命。他們剛剛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科學報告.
  • 生命會被找到?科學家發現河流證據,微生物可能生存在火星表面
    「火星上流淌了十多萬個地球年的河流首個證據」。這可以說再次證明了火星的曾經可能是與地球具有相似的情況,難道就如不少的科學愛好者說的那樣,我們地球生命真的是來自火星?人類是來自火星?當然這個是沒有證據的猜測,但是從如今火星的發現來看,火星大概率是存在過生命。
  • 火星生命證據找到了!NASA機器人在火星表面找到了大量噻吩化合物
    NASA宣布,他們的火星探測機器人在火星表面發現了遠古生命存在的證據……emmm,:關鍵節點在於噻吩類化合物的發現
  • NASA宣布在火星上找到真正的水,為在火星上尋找生命提供方向
    突然之間,所有人都在談論在火星上關於水的新發現。大家都很激動,但是我們為什麼會如此激動呢?難道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這顆紅色的行星上發現可能有水存在的證據嗎?亦或是NASA這次宣布的消息還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看!我們撞到水了!
  • 尋找地球和火星上古代生命跡象的新方法
    火星2020任務,包括向火星派出名為「恆心」的漫遊車,以尋找該星球過去的生命的證據。還將收集30億年歷史的巖石樣本,地球科學家認為這些樣本可能包含火星上古老的生命跡象。後來,美國宇航局將執行一項任務,以檢索這些樣本,以便地球上的研究人員可以查看它們是否確實包含古代生命的跡象。
  • 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早在19年前,就已經發現證據
    不過,問題雖然如此,人類也至今為止,並沒有在地球之外的星球上找到其它生命,但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卻似乎在火星上會被揭曉人類最早探測火星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64年,但有關於「火星生命」的猜想,卻是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1877年,一名天文學家在觀察火星的時候,表示自己在火星上找到了一條大運河,認為這絕對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開鑿的。這意味著,火星上或許是曾經存在過智慧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