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18年,鼓樓醫院幹細胞移植治療「免疫絕症」拿了國家二等獎

2021-01-21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周愛平 柳輝豔 記者 劉峻)2020 年 1 月 10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南京鼓樓醫院的"異體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難治性紅斑狼瘡的關鍵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研究"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項研究耗時 18 年。

據悉,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自身免疫病,我國有近 120 萬患者,近年來發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該病會導致免疫失調,好發於青年女性,多器官損害,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預後差,2 年死亡率高達 35%。患上該病後,一般常規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有效率 70%,但存在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感染、骨質疏鬆、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目前仍有 30% 的患者對各種治療無效。

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治療方法,比如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不過,有效率達 40-60%,移植相關死亡率高達 6-12%,感染發生率 60-90%,其他併發症發生率也高。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配型難,排斥反應發生率高達 40%,移植相關死亡率 30-50%,限制了它的臨床使用。而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來源於發育早期中胚層的成體幹細胞,也是除了造血幹細胞以外的另一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可以從各種組織中得到,比如骨髓、胎盤、脂肪組織等,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潛能、損傷組織修復功能和免疫抑制能力。

據悉,該獲獎項目,由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南京鼓樓醫院)為第一完成單位,風溼免疫科孫凌雲教授為第一完成人,張華勇、胡祥、王丹丹、劉沐芸、許文榮等共同完成。孫凌雲是鼓樓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主任醫師、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風溼免疫科行政主任,南京大學風溼免疫研究所所長,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孫凌雲教授說,團隊針對三個方面難題進行了攻堅克難。首先就是如何獲取標準化優質安全的臨床級異體間充質幹細胞;其次,如何評價異體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三,異體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機制如何。團隊歷時 18 年研究,攻克了這個世界難題。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療效顯著,有效率達 60%,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5 年死亡率從 45% 降低到 16%。該治療拯救了許多重症患者的生命,也為其他難治性自身免疫病開闢了新的治療途徑,團隊開展異體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難治性紅斑狼瘡病例共 523 例,已推廣應用到 35 家省內外單位。

對於此次獲獎,孫凌雲教授表示非常榮幸和激動!這是對他及其團隊科技成果的認可,更是對其多年來辛勤付出與不懈努力的最好回報。18 年的研究過程中曾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細節決定成敗,心態改變一切,團隊始終堅持,一路奮發向上、自強不息、齊心協力,最終將研究成果從實驗室帶向臨床,造福患者,放眼未來,異體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將造福更多的紅斑狼瘡患者,他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要不斷攻堅克難,加速我國幹細胞產業研發的進程,為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紅斑狼瘡的新藥開發提供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

(通訊員提供 編輯 黃媛媛)

相關焦點

  • 北科生物參與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風溼免疫科孫凌雲,張華勇,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祥、鼓樓醫院王丹丹、北科生物劉沐芸、江蘇大學許文榮等共同完成的成果「異體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難治性紅斑狼瘡的關鍵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研究
  • 從日本首相辭職 看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幹細胞治療
    在我們國家,與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的項目《脂肪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I/II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以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中度難治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通過了備案,同時針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炎症性腸病的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默示許可。
  • 兒科醫院今完成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
    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 樂樂自出生後6個月便開始出現面部皮膚出疹,並反覆增多、蔓延至雙手臂;3歲,開始頻繁出現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7歲,做了兩次舌下腺囊腫切除術;8歲,開始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
  • 南京鼓樓醫院完成世界首例iPS幹細胞心臟病治療,重啟心臟
    幹細胞治療也為心臟病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然而,2018年,哈佛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博士多達31篇關於心臟幹細胞的研究論文因被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數據而被盡數撤稿,心臟幹細胞再次被證偽。
  • 部分醫院進行幹細胞移植治療 被指拿患者做試驗
    吳祖澤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祖澤: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就包括了細胞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也包括了細胞治療藥品的臨床應用。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內現在還屬於細胞治療研究階段,也就是說我們還處於臨床前的研究,或在臨床研究的階段。  然而現實卻是,在我國,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醫院將這種幹細胞移植技術應用於臨床治療。
  • 第五屆全國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療研討會--會議嘉賓
    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二等以上成果獎8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2007)、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07)、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1989)和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2006)等。1989年獲上海市首屆十大科技精英稱號,1998年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2007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9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並獲國家專利金獎,為我國腫瘤抗體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領域做出了貢獻。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1956年,託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幹細胞移植手術。託馬斯也由此成為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奠基人。日前,一名來自湖北襄陽的高三男生張文馳,犧牲了緊張的高考複習時間,前往北京為一名福建籍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疼不疼?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進展
    幹細胞移植為肝硬化的幹預帶來了新希望幹細胞是具有橫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幹細胞。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在特定的培養條件下,它們可用於肝細胞的分化。研究發現,幹細胞再生在急慢性肝損傷和修復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改善肝炎微環境:幹細胞調節免疫反應的能力有利於肝組織再生生物微環境的穩定性。幹細胞通過抑制T細胞增殖,分化為分泌抗體的細胞和趨化性來調節B細胞功能。 幹細胞還對屬於先天免疫系統的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和NK細胞產生抑制作用。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該研究團隊利用幹細胞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首次製造出能躲避免疫系統的人類胰島素分泌胰腺細胞簇。這些「免疫保護」細胞簇一旦移植到體內,無需免疫抑制藥物就能控制血糖。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8月1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mmune-evasive human islet-like organoids ameliorate diabetes」。
  •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完成
    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的共同努力,樂樂順利完成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9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樂樂卻已經是一名懂事的「資深」患者。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前景廣闊!
    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被用於身體各種組織中的種子細胞,在再生修復中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臨床研究的方向。幹細胞移植為脊髓損傷提供了一種新的臨床幹預辦法。傳統方法幹預脊髓損傷效果不盡人意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具有很高致殘率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 扭轉心梗患者命運,幹細胞移植治療減少梗死面積和死亡率
    《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在線發表的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再生醫學團隊的研究論文表明,在幹細胞移植過程中,以膠原水凝膠作為載體是安全、可行的。膠原材料聯合幹細胞移植在一年後可顯著減小患者心臟梗死體積,對於術前病情較重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尤為明顯。
  • 上海成功探索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罕見重症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18日,經過中國幹細胞集團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共同努力,9歲的高IgE症候群患者樂樂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並將從此開啟嶄新的人生。據悉,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此前在中國鮮有報導。
  • 陸道培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2019年突破千例
    近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發文指出,陸道培醫療集團(含燕大陸道培醫院和北京陸道培醫院)在2019年登記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總例數為1081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植單位。陸道培院士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開拓者。
  • 幹細胞療法攻克生殖疾病難題,現實不孕女性的生育夢
    國內已開展了多項幹細胞技術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實踐:2018年1月,南京鼓樓醫院迎來了我國幹細胞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研究的首個健康寶寶,這也是全球首例幹細胞複合膠原支架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研究誕生的健康寶寶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臍帶血不僅能用於80多種血液系統及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而且在免疫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領域均獲得一席之地,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選擇將孩子的臍帶血保存起來,以備今後不時之需。那麼,臍帶血到底是否值得自己花錢存起來呢?四川的臍帶血研究與發展經歷了什麼樣的歷程?
  • 解放軍第302醫院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碩果纍纍
    12月9日,解放軍第302醫院成功完成的一例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患者,病情已明顯好轉。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傳統的治療手段需要進行肝臟移植,但日本醫院出於安全考慮,規定只有在患兒體重達到6公斤(出生3~5月以上)後才能進行移植,並且移植過程相當困難。醫院及時給患兒使用免疫抑制劑,避免了患兒產生排異反應,術後第二個月,患兒就出院了。研究中心為了確認這種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已經接收了五名患者,術後觀察將持續到2022年,器官移植中心的部長笠原群生表示「再生醫療對於患有肝臟疾病的患者來說就是福音!」
  • 醫療健康網報導: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後遺症
    近年來,幹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成為了國際研究熱點,並獲得醫學界和民眾的廣泛關注。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度未分化性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原則上,在適宜環境下,它可以分化為多種體細胞,如神經細胞、肝細胞等。幹細胞研究以及利用幹細胞治療相關疾病的細胞組織工程學,已經成為繼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後,生命科學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 北科生物成立16年,致力於幹細胞基礎及臨床轉化研究 像種大米一樣...
    構建「細胞治療高速公路網」  在初創的第一個5年,北科生物通過自主創新的幹細胞技術和個體化細胞治療技術分散化的模式創新,與不同醫療機構合作,把研究成果快速轉化為臨床醫學服務新方法,同時又將臨床醫療實踐信息及時反饋給基礎研究者,開創了中國細胞治療產業轉化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