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神奇療效」調查
主編:熊曼琳 編導:張志禹 攝像:毛雲李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今天我們關注幹細胞移植。提起糖尿病、腦癱、重症肌無力等等這些疾病,大家都知道這是醫學界的難題,目前還沒有一種治療辦法可以讓患者徹底康復。如果說有一種治療方法可以有效治療,相信很多患者家庭願意傾盡所有,來給病人進行治療。最近有一些醫院,不斷宣傳幹細胞移植能有這樣的治療效果。那麼,幹細胞移植真的有那麼神奇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最近一段時間,張翔的心情特別灰暗。去年5月,為醫治糖尿病,滿懷希望的他來到上海某醫院,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
張翔 湖北患者
張翔:孫主任說,就是有90%的把握能把我們治好。
記者:那現在感覺效果怎麼樣呢?
張翔:我覺得沒什麼變化。
記者:你怎麼知道沒什麼變化呢?
張翔: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
張翔的希望化成了泡影,11萬多元的治療費也很快打了水漂, 為儘快還上因治病而欠下的巨額債務,現在的他只好堅持帶病上班。
張翔: 我工作單位不知道,因為我是隱瞞下去的,因為有這種病的話,哪家公司敢要你上班。
記者:你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呢,現在?
張翔:最多兩千多塊錢。
記者:這兩千塊錢對你很重要,是吧?
張翔:等於說就是救命的錢。
但張翔的的經歷還不是最糟的。在浙江金華的界首村,記者見到了洪淳的父親洪耿授,談起兒子洪淳在上海那家醫院治療腦梗的經歷,洪耿授的眼裡滿是淚水:
洪耿授 浙江金華農民
洪耿授:我這個兒子,走出去就是相貌堂堂,人緣很好的,他這個人就是•••
洪淳是洪耿授老人的小兒子,身患腦梗已有多年,為治療好那個病,2010年7月5日,他也到上海這家醫院做了幹細胞移植手術。沒承想手術次日,他就出現了頭暈和噁心的症狀,7月9日晚,便因腦組織大面積死亡而去世,死因至今成謎。
洪耿授:拿我自己這條命去換他 不是很好的嗎,對不對,我60歲無所謂了,已經無所謂了,作為他30歲,這條路還很長,對不對。
然而儘管如此,目前在中國,仍有越來越多的疑難雜症患者,對幹細胞移植治療趨之若騖,有的甚至不惜為之傾家蕩產、舉債求治。然而結果更多的卻是事與願違。
記者:你這個治療花了多少錢一共?
張若訊 湖北患者
張若訊:我一共花了7萬多塊錢。
記者:你覺得你的治療效果怎麼樣啊?
張若訊:一點效果也沒有。
記者:一共花了多少錢?
蘇丹萍 蘇州患者之女
蘇丹萍:前前後後8萬不到一點。
記者:現在效果怎麼樣?
蘇丹萍:現在就是不行啊,沒有去之前那個腿倒還有點力氣,還好動動,醫院看了之後,是一點都不能動了。
那什麼是幹細胞移植治療呢?所謂幹細胞,是指那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它具有再生為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細胞的潛在功能。為此,醫學界設想,可利用幹細胞移植,來治療人體的相關疾病。但在採訪中,作為我國幹細胞研究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祖澤明確告訴記者,目前,這種療法除被證明僅對白血病、燒傷以及骨頭修復等非常少的疾病有效外,它還僅處於臨床研究階段。
吳祖澤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祖澤: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就包括了細胞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也包括了細胞治療藥品的臨床應用。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內現在還屬於細胞治療研究階段,也就是說我們還處於臨床前的研究,或在臨床研究的階段。
然而現實卻是,在我國,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醫院將這種幹細胞移植技術應用於臨床治療。
記者:關於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 咱們這邊能不能治啊?
北京某醫院:可以,我們這邊就是也可以有幹細胞移植。
記者:幹細胞移植效果怎麼樣?
北京某醫院:效果肯定是不錯,因為我們這裡是糖尿病的專科醫院,經常做這些手術的。
中心主任 上海某醫院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
記者:咱們這裡說,一共是目前通過幹細胞移植一共接待了多少病人?
中心主任:就是那這個,比如說他這個I型糖尿病,100多個。
將還僅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幹細胞移植技術,直接應用於臨床治療,國家幹細胞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政協常委韓忠朝為此警告:如果沒有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審查,沒有在嚴格監管下被恰當運用,那種所謂的技術跨越,就很難保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韓忠朝 國家幹細胞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韓忠朝:幹細胞一袋有好多種,還有來源就有好多種,還有你置備技術就有很多種,你如果沒有一個技術標準,沒有一個權威機構去認定,如果大家不按照這個標準去做,那肯定做出來的東西就不好,它肯定效果就不好,或者產生毒副作用,這都是可能的。
在一份由國家衛生部於2009年3月頒布實施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上,記者看到:幹細胞技術被歸入「第三類醫療技術」,指其「涉及重大倫理問題,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經規範的臨床試驗研究進一步驗證」;並明確要求,若用於臨床治療,須經衛生部審批。否則將依法追究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責任。但據記者了解,迄今為止,除造血幹細胞治療血液病,全國尚未有任何一家醫療機構的幹細胞治療得到受理和審評。
吳祖澤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祖澤: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是要經過醫療衛生部門批准的。按道理講,應該在得到他們批准以後,才能夠正式進入到臨床應用。
然而現實卻是,全國開展幹細胞治療的醫療機構卻越來越多,從部隊到地方,從公立到民營,從大城市到小地方,全國各地幾乎到處都能看到幹細胞治療的影子,上門求治的患者更是越來越多:其中從2009年至今,在北京,僅那家醫院利用該技術收治的患者就已多達1000多位。
治療患者 北京某醫院幹細胞治療患者
治療患者:每次來的好像房間都是滿滿的。
記者:都是做幹細胞治療的嗎?
治療患者:這一層樓,那邊五樓還有一層,全部都是滿滿的。
面對中國如此火爆的幹細胞治療現象,記者不禁感到疑惑,他們又是怎樣越過監管的門檻而生存的呢?
主持人:採訪中我們了解到,目前幹細胞移植僅僅處於臨床研究階段。離真正的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09年5月,衛生部發布《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第一次把幹細胞治療技術歸為第三類醫療技術範圍。所謂第三類醫療技術,指具有高風險、涉及重大倫理問題,安全性、有效性尚需規範的醫療技術,2009年10月31日前沒有提出審核申請或沒通過審核的機構停止臨床應用。那麼那些宣稱幹細胞治療已經進入臨床應用的醫療機構,是否拿到了國家合法的審批手續呢?
作為接受幹細胞治療患者的親屬,採訪中,一位來自上海的患者母親告訴記者,那些醫院說的話太讓人動心了。
劉女士 上海患者之母親
劉女士:他說,他這個情況肯定能治好,這個成功率很高很高的,如果你孩子這種情況也治不好的話,這只能說是意外了,就是說。
記者在網際網路上用中文輸入「幹細胞治療」等關鍵詞,屏幕上馬上就閃現出設立在不同醫院的,名目眾多的「幹細胞治療中心」, 它們宣稱:均能通過幹細胞移植,醫治療糖尿病、肝病、腦萎縮、腦癱等多種令醫學界都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症,並且療效顯著。而上海那家醫院更是將自己標榜成是「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最好的醫院」。作為一名來自湖北的糖尿病患者,當初的張翔就是被那些文字吸引而去的。
張翔 湖北患者
張翔:我爸爸也在當場,還有我後媽都在那裡,他說80%多能治好。
蘇丹萍 蘇州患者之女
蘇丹萍:醫生跟我們保證能看好,肯定有效果,到時候能讓她扶著站起來走著。
為一探究竟,記者隨即跟隨張翔到了上海那家醫院,在他們的幹細胞移植中心,記者發現:為以示權威,無論室內還是室外,那裡到處都標註著「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醫學轉化基地」的字樣,韓忠朝、吳祖澤等多位國內外知名幹細胞研究專家的照片也被他們作為該轉化基地的專家委員會成員貼在了牆上。面對此等宣傳陣勢,採訪中,洪耿授老人說,看到那些以後,當時他兒子洪淳就像走火入魔一樣,堅持要去那裡治療。
洪耿授 浙江金華農民
洪耿授:你說,這個東西說得天花亂墜以後,他希望在那裡好像撈救命稻草一樣的。
然而實際情形又是怎樣的呢?採訪中,國家幹細胞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表示:先前,他的確曾和上海那家醫院籤定過臨床轉化方面的協議,但由於那家醫院不按合同規範運作,國家幹細胞技術研究中心曾多次發函要求他們整改,但對方都沒有實質性的改進。為此,韓忠朝說,雙方的合作其實早就終止。
韓忠朝 國家幹細胞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韓忠朝:我們又寫了信,律師函,很多信,希望馬上終止這個合同,而且希望他趕快整改,但是最後他們還是一直以各種理由在拖,拖呢,所以他們這個照片掛我們的都是我們原來就聲明不允許的。
韓忠朝如此,吳祖澤更不例外,採訪時,他對記者表示:他除了去參加當時的「轉化基地」揭牌議式外,對於自己是如何成為上海那家醫院「幹細胞醫學轉化基地專家委員會成員的,更是一無所知。
吳祖澤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祖澤:我們是去參加它的揭牌儀式,支持幹細胞的事業,支持幹細胞的臨床轉化。至於我是不是專家委員會成員,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開過會。
記者:也就是說只是為了啟動揭牌儀式去的?
吳祖澤:是的,這兩年來,我們再也沒有接觸了,至於它是用什麼一個樣子模式在運轉,不清楚,至於它有什麼商業上的操作模式,我們更不了解。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採訪中,記者發現,那些所謂開展幹細胞臨床治療的醫院其實都是在以「幹細胞臨床研究」的名義在開展治療,目的就是為了繞開國家對幹細胞技術臨床治療的嚴格監管,然而為了吸引病人,他們在實際操作和宣傳中,卻又從不向患者提「研究」或「試驗」二字。為了徹底治癒自身的疾病,於是各地患者便紛至沓來。
(責任編輯:UN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