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代沒好妻,三代沒好子」啥意思?老人的經驗總結!

2021-01-19 蜜罐拾遺

在中國以前的時候,鄉下的農民們大多沒什麼機會去讀書,所以文化人也一般不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什麼文學方面的創作,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兩句的俗語中就有不少是由樸實的勞動人民所創作的,這些俗語雖然說起來比較「俗」,但這只是一種接地氣的體現,並不代表著沒有什麼內涵,而恰好相反的是,那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俗語其實蘊含有不少人生的道理。我們都聽說過慈母多敗兒,可見母親在一個家庭中的重要性,在過去還是現在,妻子都要相夫教子,對子女的教育上更為重要,有句俗語「一代沒好妻,三代沒好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俗語「一代沒好妻,三代沒好子」是說一代沒有好的妻子,往後三代都不會有好的子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過去農村,父親外出勞累奔波,教育孩子的大任就落在母親身上。一個好的妻子,一個賢惠的妻子,勤勞善良的妻子,會讓家庭幸福。我們見到好多妻子,有的是悍婦,性情火爆,壓制著男人,這種家庭陰盛陽衰,丈夫過的不幸福,孩子也不會有多大出息,因為事事母親都管著。有的是弱婦,自己沒有主意,事事都聽著丈夫,還有的妻子好吃懶做,對待生活不上進,怨天尤人,這樣一家也過不上好的生活。

而好的妻子能夠相夫教子,上敬長輩,下慈子女,不但能夠治家,還能守本分。可見一個家庭能否幸福,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女人,一個好女人對孩子的教育培養,對孩子失敗的開導與指引都是耐心和慈愛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教育下也不會太差,所以有了「一代沒好妻,三代沒好子」的說法。

妻子決定了一個家的幸福,古代就有娶妻當娶賢,好妻旺三代,壞妻毀三代。一個男人娶了什麼樣的女人,就決定了他以後的生活品質,不過這的前提是男人想娶一個好妻子,自己也得是個好丈夫。不僅男的想娶個好的妻子,女的也想嫁個好的丈夫,有句話說嫁錯人比嫁不出去更可怕,一個美滿的家庭真的對雙方太重要了,對子女也很重要,孩子能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中生活,自身性格也會很好,做什麼都是很有信心的,好的妻子培養出來的子女也不會差。

了解更多民間俗語,請關注顛覆歷史,帶你領略俗語的魅力,感受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

相關焦點

  • 俗語「好男有毛無好妻」,到底是什麼意思?下一句同樣意味深長!
    我們知道古代的人在經過多次的教訓和經驗,就會留下給自己子孫後代一些家訓和警告,用於警示後代不要犯錯。當然也還有生活的一些有趣的俗語,因為口口相傳也被人流傳了下來。今天我們來談一句農村的俗語「好男有毛無好妻」,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是什麼意思?
    一、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在農村的俗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堂親和表親的差別:「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這句話從字面意思理解,意思是堂親關係非常持久,而表親卻關係非常疏遠。同樣都是具有血脈親戚,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首先來說一下堂親。在過去農村,一個姓氏的家族大多住在一個村子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家族內的人經常走動,互相之間也會在各種大事上幫忙。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說的是什麼意思?
    說到「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這句俗語,有不少朋友聽過,還有不少朋友經歷過,這裡說的一代、二代、三代並不是自己、父母、爺爺奶奶這樣的三代,而是另有其他意思,因為一部分朋友看到後,會有錯覺,認為怎麼和父母以及爺爺奶奶不親了呢?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
    唐朝一代名相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說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由此可見,只有從古人的人生經驗當中汲取營養,才能夠總結成敗得失,避免重蹈覆轍!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俗語「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啥意思?為何親情會漸行漸遠
    但是在農村裡面,同樣也流行著這樣一句俗語,叫做「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為什麼親情會在一代一代流傳的過程中,慢慢的消散和遠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一代人之間親密無間過去在農村裡,一對男女結婚之後可能會生好幾個孩子,兄弟姐妹有好幾個。後來一段時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多是獨生子女。現在國家放開二胎之後,很多人都意識到,還是應該生兩個。
  •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文/玄逸歷史解說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所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些俗語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啥意思,值得一看!
  • 南京俗語:「秋分天氣朗,萬物沒希望」是啥意思?
    俗語也稱為「熟語」,是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練的語句。從廣義的角度上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從狹義來看,俗語又是具有自己語言特點的語類之一,與諺語、歇後語還有所不同,但還有一部分俗語介乎於兩者之間。但不管怎麼說,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種經驗概況。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在農村地區有一些民間俗語,對於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一定的幫助意義。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老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智慧。比如說農村有一句話叫做「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社會在發展,人口在流動,城市發展之後,湧入城市就業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多,脫離土地,把戶口遷到城鎮的農村居民逐年增加,留守在農村生活的也只剩下老弱婦孺,農忙的時候,筆者回村幫忙收割糧食,在地裡幹活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的村民看不到幾個。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哪怕是有一萬擔糧食,也不會和他來換。原因是古人認為,「有福」之人才會長出長眉毛,這些長眉毛是長壽的一種象徵。古人的這話有道理嗎?眉毛長有啥好處呢?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話糙理不糙
    農村的人們這麼在意血緣關係,自然會延伸出很多關於此類的文化現象,俗語當然是少不了的,「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這句話,總結的就是不同的輩分之間關係親疏的體現,不僅表現出農村人們對於親戚關係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慢慢的也在脫離這種思想。要想弄明白這句話,就要弄明白這裡面的「一代」、「二代」和「三代」到底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建房勿斷落,段落了三代」,什麼意思,建房有何考究?
    因此人們經過長期的總結而出的一句農村俗語「建房勿斷落,段落了三代」,這是什麼意思?建設房子有哪方面的考究?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建房勿斷落,段落了三代這句話比較容易理解,那就是說我們在農村建設房子的時候不要把房子建設在斷層地帶,這樣會很危險,而且影響後代長遠的安全。而所謂的「落斷」就是指在地質結構上的斷層,特別是四川、貴州、廣西、雲南等地的農村,一種地勢比較常見。
  •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難以維持超過三代?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難以維持超過三代?農村曾有一句話非常的實在,也是一輩一輩的流傳下來,爺爺輩經常說道:「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至於為什麼會流傳下來這麼一句話,難道親戚之間的關係真的難以維持超過三代?
  • 數九到來,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
    數九是人們記錄天氣變化的俗語,它是從冬至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如今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二九階段的末尾,農村俗語:「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是啥意思?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人們這樣談論,「一九二九不出門,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而人們也常說數九寒天,冷在三九。
  • 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 」啥意思?
    奶奶懂得很多農村俗語,並且把那些俗語看得很重要。奶奶有空閒的時候,總是對我說起那些俗語,教導我以後要好好做人,認真做事。奶奶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從這句俗語不難看出,講的是關於農村修房蓋屋上的事情。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說文》01俗語作為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人們。農村俗語大多是舊時人們經驗的積累,是一種傳統文化,自然就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如果放在現代社會,因背景不同,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大多數的人從現代思維的角度去理解,就會是現代社會的烙印。要準確理解這句話,還得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很多時候沒有聽從老人意見,做錯一些事情,就會得到這樣的話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還別說,很多時候的一些老話俗語,雖然經歷了多年的流傳,直到現在,也依然起到著很關鍵的作用,現在的生活節奏變快,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跟過去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但一些老話俗語,在生活之中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